⑴ 手骨共有幾塊,其腕骨可分幾部分,各骨的形態及位置如何
手骨包括8塊腕骨、5塊掌骨、14塊指骨,腕骨有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鉤骨。形態和位置網路一下吧。
⑵ 人體有多少塊骨,能說出各骨的名稱,分布的位置和數量嗎
人體全身共206塊骨頭,根據其存在的部位,可分為中軸骨,附肢骨兩部分。
中軸骨:包括顱骨和軀干骨,顱骨共計29塊,包括腦顱骨8塊面顱骨15塊聽小骨6塊、軀干骨51塊,共計中軸骨80塊附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上肢骨64塊,下肢骨62塊,共126塊。
附肢骨:
上肢:(32對)鎖骨、肩胛骨、肱骨、尺骨、橈骨、月骨、手舟骨豌豆骨三角骨、鉤骨、頭狀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掌骨(由橈側向尺側依次為第1——5掌骨)、指骨(除拇指兩個節之外,其餘都是三個節,分別為近節、中節、遠節)
下肢骨:(31對)髖骨、坐骨、恥骨、股骨、髕骨、脛骨、腓骨,跟骨、距骨、骰骨、足舟骨、內側楔骨、中間楔骨外側楔骨、跖骨(由內向外依次為第1——5跖骨)趾骨(除拇趾兩節外,其餘都是三節,分別為近節中節遠節,由內向外一次為第1——5趾骨)。
中軸骨: 顱骨:
腦顱:額骨、枕骨、篩骨、蝶骨、頂骨(成對,兩塊)、顳骨(成對,兩塊)。
面顱:下頜骨、梨骨、舌骨、上頜骨(一對)、顴骨(一對)
鼻骨(一對)淚骨(一對)|齶骨(一對)、下鼻骨(一對)。 聽小骨(6塊)
椎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1塊,尾骨1塊
胸骨一塊、肋骨(12對,又嚮往下一次為第1——12肋)
⑶ 人手上所有骨頭名稱。速度啊!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手骨: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
1)腕骨(carpal bones):由8塊短骨組成,分為遠近兩列,近側列由橈側向尺側依次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遠側列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和鉤骨。各腕骨均以相鄰的關節面構成腕骨間關節。近側列的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共同形成橈腕關節的關節頭,與橈骨下端的關節面相關節。
2)掌骨(metacarpal bones):共5塊,由橈側向尺側依次為第l~5掌骨。掌骨屬於長骨,近側端稱掌骨底,鄰腕骨,遠側端稱掌骨頭,與指骨相關節。握拳時,掌骨頭顯露於皮下。
3)指骨(phalanges offingers):共14塊,拇指為二節,2~5指為三節,由近側向遠側依次為近節指骨、中節指骨和 遠節指骨。指骨的近側端為底,中部為體,遠側端為滑車。遠節指骨遠側端無滑車,其掌面有粗糙隆起,稱遠節指骨粗隆(甲粗隆)。
⑷ 整個手的每個部位名稱是什麼
按照解剖學來說:手由腕骨,掌骨,拇指,指關節,指骨,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構成。
其分解圖如下圖。
手的各部位解釋:
1、腕骨:是短骨,位於手骨的近側部,共有8塊,分為兩列,每列各4塊,均以其形狀命名。
2、腕骨包括:與橈骨相連的近側列的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以及與掌骨相連的遠側列的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鉤骨。
3、掌骨:共5塊,為小型長骨,由橈側向尺側依次為第1~5掌骨。
4、拇指:通常指手的第一個指頭,最粗而短的手指為大拇指,幫助我們握住東西。
5、指關節:由掌骨小頭與近節(第1節)指骨底構成,拇指掌指關節屬於滑車關節,其餘四指為球窩關節。
6、指骨:在靈長類動物中,拇指為兩節,其餘各指均有3節指骨,由近側向遠側依次為第1節指骨(近節指骨),第2節指骨(中節指骨),第3節指骨(末節指骨)。指骨是小型長骨,屬於附肢骨。
(4)手舟骨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手除了天生有殘缺或有增生,一般人有左手和右手各一,每隻手有五隻手指,包括有三節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又名尾指),以及只有兩節的拇指,但亦有可能出生時已長有第六指。五指之尖有指甲,而且各有長短,並長於在手掌之端。
手掌的中心稱為掌心,而掌心中有掌紋。掌紋會隨著時間而加深,所以老年人總會比初生嬰兒有更深掌紋。手掌心與手指頭的一方有指紋,是手背沒有的。
參考來源:網路-骨骼
網路——手
⑸ 腕骨口訣是什麼
腕骨速記法:
舟月三角豆,大小頭狀鉤。
腹主動脈的分支:腎上中腎動加睾丸[女性為卵巢動脈],腸上腸下腹腔干。
腕骨
1、骨名。共由八塊組成,上接橈骨,下接掌骨。《靈樞.本輸》:「腕骨,在手外側腕骨之前,為原。」(指後一個腕骨。)
2、穴位名。參見腕骨穴。
3、指第一跖趾關節骨突。《靈樞.本輸》「太白,腕骨之下也。」
腕骨(carpal bones)位於手腕部,由8塊小骨組成,排列成兩排,近側排自橈側向尺側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及豌豆骨,除豌豆骨外,均參與橈腕關節的組成。遠側排自橈側向尺側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及鉤骨,均參與腕掌關節的組成。
解剖結構
所有腕骨並非排列在一個冠狀平面上,而是構成一個掌側面凹陷的縱行淺溝,即腕骨溝。溝的尺、橈側各有一隆起,分別為腕尺側隆起和腕橈側隆起,前者由豌豆骨和鉤骨鉤構成,後者由手舟骨結節和大多角骨結節構成。
腕橫韌帶橫跨於腕骨溝的尺、橈側隆起上,形成腕管,有9條屈指長肌腱及正中神經通過。在人跌倒手處於外展位的手掌著地時,可因為舟骨直接對著橈骨產生舟骨骨折。
⑹ 手的各個部位名稱是什麼
1、腕骨:是短骨,位於手骨的近側部,共有8塊,分為兩列,每列各4塊,均以其形狀命名。
2、腕骨包括:與橈骨相連的近側列的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以及與掌骨相連的遠側列的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鉤骨。
3、掌骨:共5塊,為小型長骨,由橈側向尺側依次為第1~5掌骨。
4、拇指:通常指手的第一個指頭,最粗而短的手指為大拇指,幫助我們握住東西。
手除了天生有殘缺或有增生,一般人有左手和右手各一,每隻手有五隻手指。
1、食指
食指介於大拇指與中指之間,稍短於無名指,是人的手指中第二靈活、常用的手指。食指一詞早於春秋時代的《左傳》已有記載。
2、中指
中指在食指和無名指之間,五個手指中正中間的一個。
3、無名指
無名指在中指與小指之間,是人類最不靈活的手指。它是人們結婚時戴戒指(指環)的手指,又稱為環指。
4、小指
小指一般不用力,故其最細小無力。在一些漫畫中,BOSS常用一根小指就抵擋住主角的全力進攻,以顯示其強大實力。
5、拇指
拇指為手的第一個手指頭,最粗而短的手指為大拇指,幫助人們握住東西。
⑺ 手的骨骼
您好:
人的手骨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三部分。
1、腕骨:屬於短骨,共8塊,排成兩列。進側列由橈側向尺側依次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鉤骨、豌豆骨。
2、掌骨:共5塊(左右手掌骨共10塊),由橈側向尺側,分別稱為第l--V掌骨。
3、指骨:是長骨,共14個(左右手指骨共28個)。拇指有兩節指骨,其餘各指都有三節。
看看手骨示意圖就清楚了:
⑻ 舟骨位置
手舟骨的位置:手半握拳的時候2、3、4、5手指所指的那塊骨頭就是了。你可以在網上找找圖譜看看。骨折了是可以做鑒定的,當然要等到痊癒之後了。
⑼ 手舟骨的介紹
手舟骨(Scaphoid bone),又稱腕舟狀骨,古稱高骨、龍骨,屬於腕骨(carpal bones),是近排腕骨中最長最大的一塊,呈長弧形,其狀如舟,很不規則,其遠端超過近排腕骨,平頭狀骨的腰部,其腰部相當於兩排腕間骨關節面的平面,分為結節、腰部和體部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