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人小孩發燒怎麼退燒 教你5個穴位退燒法
導讀:發燒是夏季經常都會發生的病症,一旦體溫過高、上火、受寒都會引起發燒。那麼發燒怎麼退燒好呢?嚴重發高燒容易影響大腦細胞組織,不利於大腦的發育與正常運作。今天哈秀健康小編和大家分享5個穴位退燒的方法,教大家發燒不吃葯怎麼退燒。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人之所以會發熱,多是因為機體的正氣和外來侵入的邪...氣相搏鬥,機體免疫力較強的表現,一般情況下不需要進行特殊處理。但是如果發高燒的話(體溫在39攝氏度以上)的時候,人體內環境就會失衡,臟腑功能紊亂。那麼就需要搭配退燒穴位來靈活運用了。 大椎穴。位於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的地方,是督脈在身體十二正經中,所有陽經的交匯點,而總督一身之陽,是解表退熱的常用穴位。在大椎穴為,以三棱針點刺放血,同時加上拔火罐效果會更好。另外,也可以針對大椎穴進行按摩,搭配推脊柱,用食指和中指指腹或者掌根,從上而下地由大椎穴推到尾骨,一般每次推100-300次。
2. 高燒39 40℃的溫度計圖片
圖片如下:
使用溫度計時,要看清它的量程,然後看清它的最小分度值,也就是每一小格所表示的值。要選擇適當的溫度計測量被測物體的溫度。
測量時溫度計的液泡應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且玻璃泡不能碰到被測物體的側壁或底部;讀數時,溫度計不要離開被測物體,且眼睛的視線應與溫度計內的液面相平。
(2)小孩發燒按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人的正常體溫約37.2℃左右。如果腋下溫度超過38.5℃或口腔溫度39℃,即為高燒。發高燒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症狀,它提醒人們身體可能有疾病出現。
高燒的表現症狀為:額頭滾燙、頭暈目眩,嚴重時不僅渾身疼痛,甚至燒到意識模糊、發生抽搐、有時還有冷的感覺。若持續發生超高燒,體溫超過41.0℃,會使人體各組織系統及器官發生功能障礙,特別是對腦、肝、腎等重要臟器造成損害,可導致心力衰竭、譫妄、昏迷等。
3. 小兒推拿的手法圖解小兒推拿的正確步驟
小兒推拿的手法圖解補肺經/清肺經
1、食慾不振者,加揉板門100次,摩中脘3分鍾,按揉足三里穴1分鍾
圖片標記--頭popupsrc=""data-brushtype="text">治療兒童發燒的穴位按摩臨床上小孩發燒以外感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燒可以試試上述手法,這樣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葯物的副作用。
這類患兒起病較急,推拿治療效果較好,但家長在家自行治療效果不佳的時候,一定要到醫院接受正規的治療。
由於小兒的體質不同,病情變化比較復雜,故小兒推拿必須結合時令、氣候和癥候表現的差異加以辨別和處理。
另外小兒要注意隨天氣變化加減衣服,以防感冒發燒。日溫差也較大時,家長一定要適時給小兒加減衣服,預防感冒。注重合理喂養,不可過食肥膩食物,以免傷食積滯,從而引起發燒。發燒時要多飲水,飲食宜清淡。
一般來說急性發燒需要1至3天痊癒,長期低熱而用葯效果不佳的患兒相對治療時間長些,因為長期低熱患兒的治療一般都需要從發病的本因入手。發高燒:相信每一個人都有過發高燒的經歷,額頭滾燙、頭暈目眩,嚴重時不僅渾身疼痛,甚至燒到意識模糊、發生抽搐。人的正常體溫約37.2℃左右。除非體溫超過38.5℃(成年人)或39℃(小孩),否則無需太過緊張。
其實,發高燒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症狀,它提醒你的身體可能有疾病出現了。
事實上,散熱對身體有好處,這個體內的防禦措施有消滅外來病菌的功用。如果溫度沒有上升太高,不妨讓它自然散熱,如此有助於排除毒素。
小兒推拿的准備事項
1、按摩時要使用按摩介質。
使用介質後,按摩會順滑很多,不會磨破寶寶的皮膚,就用家裡最常用的不會引起寶寶過敏的介質就好,家裡的嬰兒潤膚油、按摩油、嬰兒橄欖油都可以。
2、媽媽要修剪指甲,以免劃傷寶寶。要搓熱雙手。
3、室溫要合適。按摩時室溫最好控制在20到26度。以寶寶不受涼舒適為宜。
4、媽媽心情平和。按摩是一種愛的傳遞,寶寶需要感受到你的愛。
小兒推拿的注意事項
1、安心的氛圍。無論在家或者旅途中,媽媽的按摩往往是最好的安慰。尤其寶寶生病時,媽媽怕自己按摩不好,會選擇去醫院,這時寶寶免疫力差,容易交叉感染從而使病情加重。再者寶寶對醫院的環境也會容易因不適應而哭鬧。
2、按摩時不宜過飽或者飢餓。哺乳時和之後的一個小時內不做推拿,清晨起床按摩是可以的。
3、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來說,如果是日常的保健按摩,10-20分鍾就足夠了。可以早上和晚上會更加輕松。寶寶生病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來定。
4、不要強迫寶寶。按摩是愛的傳遞,不要讓寶寶排斥,寶寶生病時不舒服可能會不配合,媽媽盡量多一點的耐心,可以邊說故事,看書,玩玩具邊按摩,可把按摩當成和寶寶互動的小游戲。
5、寶寶高燒時除了退燒手法的推拿,不做其他保健推拿。
6、寶寶皮膚破損、感染、過敏的部位不做按摩。
7、按摩一般先仰卧位再俯卧位。
8、手法宜輕不宜重,小兒推拿要求手法均勻,力度柔和,平穩深透。
4. 孩子發燒可以按摩什麼穴位退燒嗎
謠言:最管用退燒方法,不管燒多狠,1個動作就搞定!寶寶發燒時,內關、心經、小天心各推拿100次,可以快速退燒。
辟謠:小兒發熱是一種常見的兒科及急診科臨床症狀,有人提出在小兒發燒期間,給小兒採取推拿的方法有利於退燒,那麼小兒推拿退燒有用嗎?最近網上甚至流傳著「最管用退燒方法,不管燒多狠,1個動作就搞定!寶寶發燒時,內關、心經、小天心各推拿100次,可以快速退燒。」的說法,但這種說法有科學依據嗎?
說到退燒,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發熱。
什麼是發熱?
正常小兒腋表體溫為36℃~37℃(肛表測得的體溫比口表高約0.3℃,口表測得的體溫比腋表高約0.4℃),腋表如超過37.4℃可認為是發熱。醫學上將體溫在37.5~38.0℃稱為低熱,體溫在38.1~39.0℃稱為中等熱,體溫在39.1~40.0℃稱為高熱,體溫在40℃以上稱為超高熱。
推拿能夠輔助退燒,但不管燒多狠,推拿都能搞定是不科學的。
小兒推拿作為一種中國特色的療法,在長期的實踐中證實能夠輔助退燒,也因其操作方便、無針、無葯,無創傷等優點得到了廣泛的傳播。但是燒多狠,推拿都能搞定嗎?這種說法顯然是不科學的。第一、小兒發燒只是一種症狀,推拿只是能夠輔助降溫,但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引起發熱的原因,而臨床上認為當患兒體溫持續超過38.5℃,且出現不舒服的感覺,應懷疑存在感染的可能性,要及時就醫判斷是否需要抗感染治療,以免耽誤病情,引起肺炎、重症感染等危害患兒健康。第二、目前普遍主張當體溫超過38.5℃時,需要積極採取退熱措施,包括葯物和非葯物兩方面。但僅僅用推拿患兒是否能夠短時間減低溫度,能降低到什麼程度,目前並沒有進一步的研究。而由於兒童大腦發育還不成熟,體溫調節能力差,經常會出現高熱,如果降溫不及時、有效就會造成抽風、驚厥甚至顱內感染等,導致大腦不可逆的損傷,嚴重威脅患兒的健康。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對於高熱,安全有效的方法是依靠葯物治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如果腋下溫度超過38.5℃,且患兒煩躁不安時,應及時在醫生或葯師的指導下給患兒服用退燒葯。
總而言之,小兒推拿對退燒是有幫助的,但是小兒推拿僅僅是一種退燒的方法,並不能從根本上治療小兒發熱,而且對於出現高熱,安全有效的方法是依靠葯物降溫治療。
面對小兒發熱,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我們應當了解發熱對小孩的影響是雙方面的。一方面,一定程度的發熱可以增強寶寶對疾病的抵抗力;另一方面體溫如果過高會對小孩造成傷害。
其次,發熱時,家長要勤給孩子測體溫,如果體溫在38.5℃以下,且患者精神、活動可以,未出現明顯不舒服,可以採取非葯物降溫,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可以通過多飲水,降低室溫(夏季),脫去過多的衣服,確保患兒處於涼爽(但不寒冷)通風環境中,不主張傳統的在發熱時應用冷、溫水或酒精擦浴的降溫方法,研究證明這種方法違反了生理機制。冷、溫水擦浴有可能加重肺炎和其他疾病,酒精擦浴則可經皮膚吸收,使嬰兒產生酒精中毒症狀。
第三,若孩子體溫在38.5℃以上,可以口服退熱葯物,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服用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等,具體劑量參照各種葯物的參考劑量。在使用降溫退熱葯物時,不可過頻,以免引起低體溫或其他不良反應,一般24小時內退熱葯物的應用不超過4次。使用退熱葯物後一定注意要給孩子多多補充水分,並及時換洗內衣。
第四,家長應仔細觀察孩子的病情,假如孩子出現了全身皮膚溫度潮濕冰冷、顏色發青、四肢顫抖、精神差、活動差、拒絕吃飯、身上出皮疹等任何一種異常表現時,就應立即帶孩子去醫院就診。
希望家長能夠正確認識和處理小兒發熱,更好的呵護小孩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王藝,萬朝敏.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的急性發熱診斷處理指南(標准版)[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08,(6).
[2]劉曉紅.小兒急性發熱的診治思路[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7,45(3):1-6.
辟謠專家:
山西醫科大學 趙一靜博士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醫學科普創作專委會青年學組組長 北京大學醫學部 吳一波博士
復核專家:
中華醫學會 唐芹研究員
5. 小兒推拿小孩發燒怎麼退燒圖解
1 開天門100次 位置 兩眉中間至前發際成一直線。 手法 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 操作 兩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稱推攢竹,又稱開天門。推50~100次。 功用 醒腦、鎮驚、安神。 要領 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律,頻率大約為每分鍾200~300次。 小兒發燒推拿手法圖解
2 推坎宮100次 位置 自眉頭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橫線。 手法 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 操作 兩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稱推坎宮。推50~100次。 功用 疏散解表、提精神。 要領 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律,頻率大約每分鍾200~300次,
6. 寶寶發燒反復發燒按哪個穴位然後是退燒的
感冒引起的話,用手食指中指的指腹按大椎穴
7. 給小寶寶物理降溫擦哪些部位
物理降溫一般擦拭患者的頸部、胸部、腋下、四肢、手腳心。
物理降溫由於其具有揮發性,可吸收並帶走大量的熱量,使體溫下降、症狀緩解。具體方法是:將紗布或柔軟的小毛巾用酒精蘸濕,擰至半干輕輕擦拭患者的頸部、胸部、腋下、四肢、手腳心。擦浴用酒精濃度不可過高,否則大面積地使用高濃度的酒精可刺激皮膚,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
小孩發燒物理降溫方法一:用溫水洗澡
洗澡能幫助散熱,如果寶寶發燒時精神狀態較好,可以多洗澡,水溫調節在27~37攝氏度。也可以用溫水為寶寶擦身。注意不要給寶寶洗熱水澡,否則易引起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容易導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小孩發燒物理降溫方法二:熱水泡腳
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不適。寶寶發燒時泡腳的另一妙處在於能幫助降溫。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溫要略高於平時,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以寶寶能適應為標准。泡腳時,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既使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7)小孩發燒按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若小孩出現下列情形,應及時看醫生。
1、4個月以下的嬰兒發燒。
2、發燒連帶領部僵硬。
3、40.5℃以上的高燒,家庭療法無濟於事時。
4、41.1C以上的高燒。
5、持續5天以上的發燒。
另外,6歲以下的小孩,若口溫超過38.8℃,可能引發驚風(痙攣)。
有慢性病的成人,例如心臟疾病或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可能無法承受持續的高燒。
網路-物理降溫
新華網-寶寶發燒如何正確用葯 推薦五個物理降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