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資訊 » 什麼是風光圖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什麼是風光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8-29 10:34:16

A. 你最喜歡的唯美風景圖是什麼

有個陶笛曲叫《故鄉的原風景》,所以我最喜歡的是故鄉的景緻,這張照片是我回家的路上拍的,五彩繽紛,澄凈安寧,很美。

B. 目前為止,你見過最美的風景是什麼樣的可以附上圖片嗎

人生的路很長,從牙牙學語到亭亭玉立,你要經過許多的磨練,在一個城市,你會走過一座橋,穿過一個馬路,路過一片森林草地,看見日出日落等等。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欣賞水平,所以,他認為目前為止最美的風景當然就不一樣啦。

一.或許他是夕陽,日落,在你心情不好時一抬頭就看見的景色,那絢爛的色彩,治癒了你,讓你多了許多對生活美好的嚮往,不再悶悶不樂,相信困難總會過去。也許,總是不及你去看見的黃果樹瀑布、埃菲爾鐵塔、宏偉的長城故宮,可在那一刻,就是真實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希望,對未來充滿希望,這才是人生,精彩的人生,不失樂趣的人生。

C.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風景圖片

唯美星空

D. 風光攝影是什麼

風光攝影,是以表現大自然的風景為主的攝影,通過對自然風景的描繪,來傳達攝影師對自然的審美感受和情感體驗,它一般又可以分為自然風景、都市風景、鄉村風景等。風光攝影的關鍵是將自然美轉化為藝術美,它不能停留在僅僅再現自然景物,而是必須寓情於景,使作品情景交融、意境盎然,在富有詩情畫意的自然風光中,表現藝術家的思想情感和美學追求。我國著名攝影家陳復禮更是從民族文化寶庫中吸取了豐富的創作靈感和構思,以唐宋詩詞與自然風光的結合來創造美的畫面與詩的意境,具有獨特的文化品格和藝術表現力。

E. 人物風景攝影技巧

人物風景攝影技巧

攝影首先是一門光的藝術,通過相機物理和化學反應將這門藝術固化成像,所以才能被人感知。其中有兩個參數跟物理有關,就是快門和光圈,另外一個參數ISO實際應該跟化學有關(這個得追回膠片時代)。如何把人像與風光融合在一起?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人物風景攝影技巧

了解相機的三種參數

1.快門(Shutter):快門的速度單位是秒,正常顯示的數值為多少分之一秒。分母越大,快門則越快,反之亦然。

快門控制的是光線進入感光元件的時間,簡單理解就是它速度越快,感光元件反應越快,定格的瞬間也就越精準。慢速快門可以用於拍攝星軌、車水馬龍、絲絹般水流等,正常快門一般用於光線充足的時候拍攝沒特定藝術要求的照片,快速快門一般用於拍攝運動的場景。

慢速快門

正常快門

快速快門

2.光圈(Aperture):數值越大,光圈越小,景深越深;數值越小,光圈越大,景深越淺。

光圈控制的是進入感光元件的光線數量,一般用F數值表示,數值越小,則光圈越大,進入的光線越多,反之亦然,它能夠影響照片的景深。景深的通俗說法就是虛化程度,打個比方,一個近視的人,睜大眼睛可以看清楚近的東西(光圈越大景深越淺),想看清楚遠的東西試試眯一下眼效果也不錯(光圈越小景深越深),這里的光圈大小就等同於人眼的閉合程度。光圈大適合拍前後虛化主體突出的照片,光圈小適合拍前後細節均保留清晰的照片。

大光圈,景深淺,虛化效果好

小光圈,景深深,前後景色清晰

超小光圈,景深極深,可以拍出星芒效果

3.ISO:這個簡單,只要記住,感光度小的(比如ISO100)畫質細膩噪點少;感光度大的(比如ISO6400、ISO12800)畫質非常差,噪點很多。

正常光線下建議入門機的ISO盡量設置在800及以下;光線充足就用ISO100或者200;如果晚上光線實在太差了,你又想拍到東西,那也沒辦法ISO必須開的很高。

4、三者之間一般使用參數值

(1)正常光線下,白天戶外:一般ISO設置在100~400區間;快門一般都可以上到1/500秒,光線足夠可以大膽上到1/1000秒,如需拍絲綢般的感覺,建議增加濾鏡;光圈根據自己需要的虛化程度進行設置,正常拍攝人像設置在F5.6以內,如需拍攝景色,可設置在F6.7。

(2)陰天或者室內,光線不夠且沒閃光燈的情況下:一般ISO設置在400~800區間;快門在1/125秒~1/350秒區間;光圈盡量以大光圈為主,可設置在F5.6以內。

(3)室內,光線極度不充足,且不能使用閃光燈的情況下:一般拉高ISO,半畫幅相機可設置在1600~3200區間,全畫幅相機3200~6400區間;快門設置在1/60秒~1/125秒區間;如需看清前後景物,光圈設置在F5.6,如不需要,則可以設置在F5.6以內。

三者的`關系就是,光線充足,優先考慮ISO,ISO值越低相片質感更好;光線不充足,則適當拉高ISO,確保快門無需太慢(用腳架除外),照片能夠清晰拍到主體;光圈則看自己所需要的精神而定。

人物風景攝影技巧

使畫面更有指向性

有的時候,我們拍攝的風光照主體並不是只包含一個「元素」,它是由幾個或者多個「元素」組成的。而餘下的這些元素,就是為「主體」來服務的。

注意:

人物必須有規律性,比如同樣的顏色、同樣的動作、同樣的方向等等,作為一個整體來輔助構圖,引導視線,切忌過散過亂。

更有故事性

與有人的畫面比起來,有的時候干凈的風光照反而顯得空洞。在風光照片上,在讓人欣賞風光美景的同時,也會讓人思考,這個人為什麼會出現在那裡,他是誰?他在干什麼?可以說,人賦予了照片更多故事性,使得照片產生雙重內涵。

注意:

照片中人與景的風格必須統一,以景帶人,互為一體,人物所引發的故事聯想必須與景物有關。比如上圖,如果是一個遊客走過,那麼就會破壞畫面的意境。

豐富畫面元素

有的時候,在眼中看來美麗的風光呈現在照片里卻是單調的,比如我們拍攝大草原,茫茫一片翠綠之下,你是不是特別期盼著能飄來幾朵白雲點綴一下畫面?

注意:

人物是作為點綴加入畫面的,比例不可過大。他們可不具備故事性,但必須要視覺表現力(顏色、光影、動作)。

增加對比

大小是比出來,風光攝影也是如此。簡單的拍攝一副風光作品,畫面前的讀者很難感受到建築有多高,海洋有多遼闊。但是,如果將人作為參照物攝入畫面,對比就即刻顯現出來了。

注意:

要注意人和物的比例,兩者的差距越大,效果越好。

製造效果

很多時候,看似簡單無趣的風光照,會因為人的出現而展現出其不意的效果。

注意:

選擇和環境有關的人物,利用他們身上的元素可以更好的交代背景。

輔助構圖

風光攝影因為場景遼闊很容易失去焦點,所以導致整個畫面空曠但言而無物。如果在畫面中往往就可以改善很多。拍攝風景,尋找到風景中特殊的人,將他一起攝入鏡頭,那麼畫面就會變得有趣起來。在成為焦點後,人物既可以與風景相互補充,同時也可以成為焦點。

注意:

因為人物是作為焦點之一存在,因此在畫面中最好佔一定的比例。通常位置被安排在井字構圖的四個點上。

;

F. 風光攝影是指什麼

風光攝影,是以表現大自然的風景為主的攝影,通過對自然風景的描繪,來傳達攝影師對自然的審美感受和情感體驗,它一般又可以分為自然風景、都市風景、鄉村風景等。

G. 姜平的解讀風光攝影

怎樣理解風光攝影構圖
從自然景觀中發現具有美感的線條、色調、形狀和質感,把它們納入取景器中,以攝影家完全自我的方式加以處理,隨後製成照片,讓觀眾對這些視覺美點也能一目瞭然,這就是構圖的全部內容。構圖是一個組織過程,它把大量散亂的構圖要素組成一個可以理解的整體;構圖是對這些要素的反應過程,也是想方設法組織這些要素的過程,目的是讓這些要素向人們傳達攝影家已經體會到的興奮、崇敬、畏懼、驚異和同情。構圖所表現出來的氣氛有時是平靜的,有時是有力的或堅定的,有時也可以是活躍的。自然界本身會向攝影家展示出所要表達的情緒。
風光攝影創作無論表現什麼內容,什麼對象,都有主次之分。主體是畫面的重點,是主題思想的主要表現者。主體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兩個、三個或若干個。主體景物的地位在畫面中也應優於其他景物,處於明顯的地位。但並非是主體都必須安排在畫面中央,那樣反而呆板,也不符合美學要求。關於主體在畫面中擺放的位置,人們常用的方法是把畫面劃成一個「井」字,把主體擺在井字任何一個十字交叉點上。
風光攝影的陪體
陪體是指確定了主體之後的其他景物。 陪體在畫面中屬第二位的,但對畫面中突出主體的作用極為重要。它主要起襯托主體、協助主體完成表達作者情感的任務;此外,還要在可能的情況下,裝飾美化畫面,統一色調,表現氣氛和表現深度空間,掩蓋某些不足。因而,陪體的選擇不應和主體同一顏色、同一影調、同一形狀,而應有所區別。主體和陪體的關系,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
風光攝影的景深
景物在感光材料上結成比較清晰的影像,這個結像清晰的景物范圍的縱長深度,叫景深。光圈越大,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長。鏡頭的焦距越長,景深越短;焦距越短,景深越長。拍攝的距離越近,景深越短;拍攝的距離越遠,景深越長。綜上所述,在拍攝自然風光時,為了最大程度地獲得全景深,即照片的最大清晰度范圍,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短焦距的鏡頭(廣角鏡頭),採用小光圈(F11、F16、F22),拍攝較遠距離的景物(大約兩米以外)。
風光攝影的空氣透視
空氣透視是指遠處物體細節模糊不清的一種現象。攝影者與景物之間的距離越大,該景物的光線需要穿透的空氣層就越厚,遠處的景物好象是沉浸在一片蒙蒙霧氣之中,空氣透視會讓遠處的景物變得模糊不清。但正是這種近處清晰遠處模糊的視覺現象,給我們的照片提供了深度空間感,攝影家也正是利用了這種視覺現象,拍出了具有立體空間效果的風景圖片。
測光是曝光的基礎
面對不同的景物和光線的不同照射方向,使用的測光方法也有所不同。當我們想知道被攝物的反光率數值時,應該使用反射式測光方法;如果我們想了解太陽光或者天空光的照射強度時,應該使用入射式測光方法。無論使用哪種測光方法,都是曝光數值的相對依據,這個數值不一定是最正確的。正確的曝光數值應該是根據天氣、季節、光照的面積以及測光的基準點等諸多因素加以綜合分析後得到的數據。
利用相機的快門速度和光圈大小,讓一定數量的光線通過鏡頭折射到感光材料上,這個過程就是曝光。
在拍攝高調、低調照片時,都需要對曝光數值進行修正。所謂高調照片就是調子明朗的照片,畫面的大部分被淺白色調所佔據,圖像僅為中間色調組成的清淡影像。希望得到高調照片,一般要在測得的曝光數值基礎上再加大一級曝光。所謂低調照片,是指畫面的大部分為深色基調,僅有少量中間色調和強光部分。拍攝低調照片時,一般要比測得的曝光數值減少一級曝光。這就是「白加黑減」的曝光原理在拍攝中的實際運用。除了畫面的基調需要上述原理外,拍攝對象色彩的深淺同樣也適用於這個原理。 ??不是所有的作品都需要准確曝光,曝光的多少完全取決於我們對事物的認識和欲表達的效果。
光線照射的方向與照相機拍攝方向一致的光線稱為順光。
由於順光式被攝物體正面受到均勻的照明,景物的陰影被投在背後,所以順光拍攝的畫面很少有陰影,正面往往比較明亮。畫面的層次主要依靠被攝物體自身的明度差異或色調關系來傳達。
光線照射的方向與照相機拍攝方向成90度左右的光線稱為側光,受到側光照明的景物有明顯的明暗對比。這種光線能很好地表現被拍攝景物的行政、立體感、質感,光影結構鮮明、強烈。
一般的規律是:側光拍攝時,應以景物的高光部分進行點測光,並在此基礎上增加半級曝光。 ??光線的照射方向和相機的拍攝方向大致構成垂直關系的光線稱為頂光。這種光線一般在中午前後出現。頂光實際上也屬於側光的范疇,只是光的投射方向是自下而上的,景物的上方會比較明亮,下部會留下濃重的陰影。 ?
利用逆光拍攝風景
逆光攝影可以很好的地表現景物的立體感,同時能表達較強的空氣透視效果,使畫面的影調和層次非常豐富。逆光拍攝會造成前景的大面積陰影,它是構成畫面暗調效果的重要因素,暗的背景又是藏拙的理想手段。
逆光拍攝也是風光攝影中經常使用的方法之一。除了利用逆光時的光影效果外,有時我們也會將逆光的光源——太陽放入畫面中,尤其在早晨或者傍晚,這時需要考慮光源的亮度,最佳拍攝時機是太陽並不明亮刺眼,色彩為鴨蛋黃色時,這時拍出的照片色調溫暖,色彩飽和,景物的反差並不強烈。
利用散射光拍攝風景
光的散射是指光源發出的光線在到達地面景物之前遇到遮擋和干涉後產生的一種現象,在自然界中,太陽光在大氣層中遇到較厚的雲層時,由於雲層物質的遮擋,陽光在雲層中被反射、折射和吸收,最後透過雲層的光已成為散射的光線。
區域光是指景物的某一區域被光線照亮。
這種光線也稱舞台光,因為舞台上是某一隻射燈只隨主角而運動照射,故得此名。在自然界中,特別是在多雲的天氣條件下,經常能遇到這種光線。由於雲朵的阻擋,陽光不能普照大地,而被區域性地分割成一束束「舞台光」,並且隨著雲彩的不斷運動,區域性的光線也會不斷移動。
弱光是指夜晚的星光、月光、淡弱的天空光燈光線。
在風光攝影中,利用弱光作為主光源進行拍攝,其難點在於曝光時間的准確把握。經驗不足者往往會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掌握了夜與晝風光攝影的規律,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風光攝影全天候。
風光攝影藝術的四個高度
「如果把學習風光攝影比作跳高,至少有以下四個高度:第一高度:技術的掌握 ;第二高度:技巧的運用;第三高度:攝影美的發現與創造;第四高度:獨特藝術風格的形成 。「風光攝影藝術的四個高度之間關系十分密切。可以說技術是基礎,技巧是手段,攝影美的創造是目的,而獨特風格的形成是攝影家藝術上成熟的標志,是更高層次的攝影美的追求。沒有技術無所謂技巧,離開了技術、技巧,談不上攝影創作,沒有長期的大量的創作實踐,就沒有個人獨特風格的形成。」

H. 這是什麼圖片,是哪裡的風景這種圖片表達的意思是什麼求大神解答

圖片是風景圖,建築物應該是基督教的教堂,表達的意思就是風景美麗

I. 漂亮的風光照片拍下來的意義是什麼

‍‍我個人認為拍照的意義就在於多年以後,當你看到自己與父母合影的全家福時或者是你和愛情定情的沙灘時,那絲心酸,當子女長大獨立你拿出成長冊翻看時,那絲感動!愛,是多少金錢都買不回的。有空就去拍照吧!不要計較價格高低,無需計較時間是否足夠。時光不等人,影像要長存。‍‍

J. 風景照怎麼拍

1.要有「深度」

其實拍風景不一定只是把遠方的景物收入畫面之中,因為這樣會使相片感覺上只是一個平面,如果適當地加入前景和中景,可以令相片的內容更加豐富,相片有近距離和中距離的景物,觀看相片時就能感受到相片是一個有「深度」的空間。在拍攝時攝影人要注意,光圈不可以開太大,否則景深不足以覆蓋前、中、後景的所有景物。

2.要有對比

風景相片中的對象大小比例對於相片的效果有很大的影響,假如攝影人見到一座雄偉的高山、一片廣闊平原等,這些景物的美麗之處是「夠大」,但是以相機拍攝下來後,難以從相片中了解到山、平原有多高和多闊,美麗的景色不免要打上折扣。

3.要有趣味中心點

一張好的相片必須要有趣味中心點,吸引觀眾的目光,以及傳遞訊息。在風景拍攝之中,使用黃金分割構圖或者井字構圖是常見的做法,攝影人把主體放在畫面中黃金分割點或者井字的交叉點上,通常都可以使畫面有更多的變化,又不至於令畫面某一邊過於沉重。

4.要無懼天氣變化

風景相片在陽光普照的日子拍攝,光線充足,畫面色彩豐富,自然是非常漂亮,不過有不少攝影人都把風景相片局限在好天拍攝,只會在晴天的天氣出門拍攝,卻忽略了在雨天、多雲、多霧、打風的日子裡一樣可以拍攝到出色的風景相片,失去了不少拍得精彩相片的機會。在不佳的天氣里,通常光線平淡,整體顏色偏暗、視野亦有所降低,最麻煩是下雨,可能弄濕相機。

5.要重復再拍

不少攝影人到過一處好地方拍攝,不會重遊舊地,認為該拍的都拍到了,下次再來,也是同一樣的景色。雖然那處的地理面貌往往在數十年後也未必會有太大變化,但是每天的陽光、雲層、經過的人物、動物都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