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資訊 » 如何把圖片做得有壓迫感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如何把圖片做得有壓迫感

發布時間: 2022-08-29 15:26:31

㈠ 在平面設計中如何塑造空間(二)

留白製造空間

做設計的人一般都知道,留白越多,物體所在的空間越大,空間感強。留白越小物體所存在的空間越小,空間感弱。這就能體現出留白在設計空間中的重要性。如果我們在畫面中需要營造一個大的場景,我們就要縮小畫面中的物體和文字,留出足夠多的“空地”。如果你需要較強的視覺沖擊力和視覺上的壓迫感,就需要放大物體和文字,壓縮周圍的空間。價值高的產品需要大空間展示,價值較低需要小空間。



利用色彩來營造空間


① 色調。色調對於設計的空間感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一般來說,暗調給人遠的感覺,亮調給人感覺靠前。所以色調的明暗交加可以營造出強烈的前後空間關系。


② 色相。暖色有膨脹的感覺,前進感強,冷色有收縮的感覺,給人往後退的感覺。設計師在色相的處理上也是很有講究的,一般來說,我們的主要信息可以利用暖色讓他更容易被消費者注意到,次要的信息可以用冷色使其後退,這樣整個設計會更有層次感。


③ 純度。在設計中純度低的顏色通常作為背景出現,需要強調的信息用高純度的顏色,通常我們會將高純度的顏色放在設計圖的主要信息上,如標題字等重要的文字信息,產品圖等主要的圖片信息上。一般情況下,低純度的顏色,後退感強,高純度的顏色,躍出感強。平面設計是互聯網時代的一種廣告形式,為了使我們所創設的畫面更加真實可信,我們需要懂得並且學會運用各種空間知識。各位小夥伴們,以上的分享你們學會了嗎?

㈡ 怎樣幫女朋友拍出好看的照片

第一,不要留太多的頭部空間。這雖然是再簡單不過的問題,但往往被人忽略。人物頭部上方留太多空間會給人擁擠的、不舒展的感覺,所以,不要在人的頭部上方留太多的空間。但是留多少才合適,專家有這樣的經驗:被攝體的眼睛在景框上方1/3的地方。也就是說,人的頭部一定要放在景框的上1/3部分,這樣就可以避免「頭部空間太大」的問題。

還有一種構圖方法,不僅是頭部上方不留「太多」空間,而是完全不留空間,甚至裁掉頭部上方的一部分(也可在後期裁剪),這在水平拍攝人物時非常有用。讓被攝體頭部填充滿整個景框,緊湊的構圖能夠產生非常引人注目的效果。這種構圖技巧眼下很流行,在很多頂級時裝、美容和人物肖像攝影中被廣泛運用。但是,你要注意,被攝體的頭發、肩膀、手臂都可以裁剪,但千萬不要裁剪下巴,否則,這樣的人物肖像看起來讓人感到不舒服。

第二,水平拍攝與垂直拍攝。照相機設計為水平支撐是有一定道理的,快門按鍵在右肩位置,正好手指可以自然放在上面,這非常有利於風光拍攝。但是,專業肖像攝影通常都是垂直方向拍攝(人物方向),所以,如果你想獲得專業的人物肖像,一般情況下應把相機垂直放置,按照人物方向拍攝。如果你拍攝的人物很多,你應該配備一個電池手柄,這樣的好處有兩點,一是無需更換電池就可以拍攝更長時間,二是保證豎拍時手感舒服,這一點很重要,手感舒服、牢固、便捷是拍出優質照片必要的條件。

也有一些例外的情況,那就是第一條中不要留太多頭部空間和橫拍人物側面時,因為被攝體面對景框的邊緣,如果豎拍,人物肖像面對的邊框就太近,視覺上就會感到壓迫感。所以,橫拍人物側面,會讓被攝體面前有更多的視覺呼吸空間,這樣看起來會更舒服。

第三,戶外人物攝影。戶外拍攝人物一般不要到陽光直射的地方,特別是在光線很強的夏天。但是由於條件所限必須在這樣的情況下拍攝時,你也要讓被攝體背對陽光,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肩膀上的太陽」規則。這樣被攝體的肩膀和頭發上就會留下不錯的邊緣光效果(輪廓光)。然後再用閃光燈略微(較低亮度)給被攝體的面部足夠的光線,你就可以得到一張與周圍自然光融為一體的完美照片了。

此外,在光線非常刺目不理想的戶外拍攝時,一定要找一個有陰涼的地方,自然光反射在陰涼處被攝體上的光往往是較理想的光線(靠近陰涼處邊緣的地方光線最佳),但在陰涼處拍攝你要小心可怕的「光斑」,也就是太陽光穿過樹木在被攝體上形成不均勻的光點,它同樣會毀掉整張照片。如果沒有陰涼處,你就需要擁有一個較大的透明柔光罩,請一位朋友手持柔光罩於太陽和被攝體之間,這樣你也可以獲得柔和漂亮的自然光。

第四,使用廣角和長焦鏡頭。按照慣例,人像攝影一般都用80-120毫米焦段的專用鏡頭,使用廣角或長焦鏡頭似乎違法規則。其實不然,用廣角鏡頭拍攝你可以真正接近被攝體,只是景框邊緣的景物看起來有點「寬」,但是這些景物展示了拍攝環境,可以收到另類的效果。使用長焦鏡頭則具有更加明顯的「鏡頭壓縮」優勢,非常適合人物肖像拍攝。我們可以經常看到電視或雜志上出現的時裝或名人肖像,你一定注意到攝影師與被攝體的距離,而這些照片往往具有非常專業的品質,效果看起來出奇的好,這就是長焦鏡頭的功勞。另外,在拍攝人物較多的集體照片時,長焦鏡頭的壓縮功能也可以排除一些由於透視變形而形成的近大遠小的不良效果,使被攝體看起來更加舒服和柔和。

第五,室內人物攝影的光線。人們看照片時,首先是被照片中最明亮的景物所吸引,所以要把最亮的光投射到你希望的位置。室內人物攝影,毫無疑問被攝體的臉是最引人注目的,那麼最明亮的光線應該在臉上,然後逐漸沿著身體往下而變暗,這樣就增加趣味性、生動性和立體感。當然,逐漸變暗並不是沒有細節,只是沒有臉部亮而已。

至於室內光線的位置,一般是以沒有直射的北面窗戶光最為適宜。事實上,有些專業攝影師堅持只用自然窗戶光拍攝人物肖像。窗戶分散了流入的光,窗戶越大,光線越柔和越分散,效果越好。要讓被攝體及其肩膀側對著窗戶,這樣光線就會穿過被攝體,臉部的一側會有柔和的陰影。被攝體應距窗戶1.8米左右,光線就會柔和地縈繞在被攝體周圍。你的相機應該放置在被攝體的對面,肩膀緊靠窗戶附近,與被攝體形成一個三角型。
第六,不要正面拍攝被攝體的肩膀。肩膀相對於頭部而言,在有限的景框中顯得很寬、很扁,如果讓被攝體的肩膀側對相機,就會讓人看起來更苗條,通過減少肩膀的寬度,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頭部,被攝體的狀態會令人更欣喜。被攝體坐在椅子上拍照,除了肩膀微側外,還要讓被攝體整個身體微微前傾,遠離背靠坐在椅子的邊緣,這樣可以確保被攝體不會是一幅懶洋洋的狀態,有助於提升他們的精神,拍出更好更自然的人物肖像。

拍攝生活集體照也要注意不要出現直線排列現象,不要讓所有人站成簡單乏味的幾排。就像人的肩膀要測過來一樣,要讓被攝體以3-4人一組組成幾個迷你集合,你會發現這些疏密結合、錯落有致的排列組合充滿了親密度和活力,如果再做一些簡單調整,你就能夠獲得一張趣味橫生的生活集體照。

第七,讓被攝體保持良好的狀態。拍攝人物時,被攝體的精神狀態是致關重要的。攝影師應該讓被攝體對自己充滿信心、神采奕奕,站在鏡頭前心情愉悅,是一種極大的享受,這樣才有助於拍出更好的人物照片。但怎樣保持這樣的狀態?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讓他們不停的談話,整個過程都談話。隨便談論什麼都行,談你們正在做的事情,談論天氣、環境、服裝、股票等等,任何能夠引起他們興趣的話題都可以談,就是不要冷場。如果一切靜悄悄的,被攝體就會開始擔心、急噪,在一兩分鍾內就會完全失去狀態,在這種時候,你的拍攝也基本上是失敗了,因為誰都不願意看到一張自己煩躁、憂慮甚至是痛苦表情的照片。

還有一件事情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拍攝人物肖像時千萬不要報數,如果你在按下快門鍵之前數1、2、3,這幾乎「保證」了你的人物肖像照片不可能具有自然的表情。數數拍照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如果你想具有特別的效果——自然、真誠的微笑和表情,就一定不要採用1、2、3這種老套做法,而是與被攝體傾談,激發他們談笑風生,然後捕捉瞬間,用拍攝「測試照」的辦法,不停地拍照,這樣你才可能獲得一天中最自然、最不矯揉造作的照片。

第八,創造簡單整潔的背景。人物肖像攝影的理想背景是「少即是多」。如果在自然環境中拍攝,要想獲得專業效果,就必須去除背景中的某些景物。盡可能使背景變的簡單整潔。如果不可能,就盡量去除偏離主題的因素。要把整個照片看作一個整體來處理,通過選擇或創建背景,確保照片主題突出。

如果是在戶外拍攝,為了把注意力吸引到被攝體上,形成被攝體和背景之間的視覺分離,你就需要創建較小景深,把相機調整為光圈優先模式,然後將相機設置為最小光圈或接近最小光圈(如F/2.8或F/3.5),這樣就可以讓背景脫焦,所有的焦點都在被攝體上,這種效果是專業人物肖像攝影師在戶外拍攝人物時常用的技巧。

第九,應對面部挑戰的快捷方法。1、如果被攝體是禿頂,要從較低角度拍攝,千萬不要使用頭發照明燈之類的東西。2、如果被攝體皺紋叢生,就嘗試直接照亮他們,因為側光會強調陰影,讓皺紋更明顯。3、如果被攝體耳朵較大,那就從被攝體斜側面拍攝,只顯出一隻耳朵來。4、如果被攝體長一隻大鼻子,就讓他直接對著相機,從較低的角度拍攝,這樣就不會強調鼻子了。5、如果被攝體有雙下巴,也讓他面對相機,並且頭部朝相機方向稍稍延伸,這樣就拉伸並緊固了下巴皮膚。6、如果被攝體是圓臉或較胖,就從側面拍攝被攝體臉部的3/4,這樣看起來就不會太圓。7、如果被攝體眼睛下面有陰影(眼袋),那就在他的胸部前面放一快銀色或白色反光板,這樣反射光就能消除眼睛下的陰影了。

㈢ 如何使用手機拍出好照片

自從智能手機能夠滿足我們日常的拍照需求之後,我們每個人彷彿都化身成為了攝影師,通過手機拍攝、編輯、分享,將生活中的每一個精彩的瞬間都能快速的記錄並與人分享,攝影藝術也變得不那麼遙不可及。雖然拍照愈加簡單,但即使是華為P10這樣的每一拍都是大片的「人像攝影大師」,也需要一些重要的小技巧來加持。

華為P10系列攝影作品

藝術其實離我們很近,在生活中,不經意間的拍攝,就能成就永恆的藝術作品。而想要拍攝出這種具有藝術氣息的作品除了擁有華為P10外,你還需要去修煉攝影技巧。抓緊夏季的美好時光,手持華為P10「修煉」攝影藝術吧。

㈣ 專業的PPT怎麼做

一、PPT課件的首頁要整潔
首頁是一個PPT課件等待正式上課前使用的一個頁面,一般來說是一個歡迎頁面,這里不需要太多的內容,但可以稍華麗一點,一幅優美的風景畫或一幅符合主題的畫面加上一段簡潔的歡迎詞、和一個按鈕就差不多了。為了讓等待的過程不至於太枯燥,可以設置讓歡迎詞動起來。另外由於這是一個等待的時間,最好能插上一段輕音樂或符合主題的其它音樂。但要設置完整,讓音樂能一直播放,並且在開始上課時能自動停止。
二、PPT課件的目錄要簡潔
PPT課件的目錄就像是一個導向牌,指向觀眾想去的地方,所以完整的目錄至少應該具備:標題、導航條和退出按鈕。 這個頁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豐富的內容,但盡量做到簡潔、統一,最好具有一定的風格。如圖1、2:整體色調比較平和,內容也很豐富,有導航條、校景圖及名人名言等等,又比較簡潔,讓人看上去一目瞭然。有些老師的PPT課件雖具備目錄,但從內容上看相對過於簡單,有的甚至連PPT課件的主題也沒有。以圖3為例,雖然目錄結構比較有特點,但各導航條形狀、字體不一,色調混亂,讓人眼花繚亂。從簡潔、統一角度來看,有的色彩繽紛,形狀各異。如圖4:目錄里各導航條採用的是各種形式的藝術字,規格、樣式也各不統一,布局也有點凌亂。 在目錄里應該還有一個退出按鈕,使整個PPT課件隨時可以通過目錄退出到結束界面,而不是一路播放到最後一張退出。
三、對文字的處理應合理
一般在PPT課件中少不了文字這塊內容,有時只有少數的幾個作為註解,有時需要很多文字,在處理文字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文字較少時可採用相對較大的字型大小,但不要讓文字充斥整個屏幕,要留有一定的空間;比較少時可在空餘的地方插入一些不太容易引人注意的圖片或gif小動畫。可採用"進入"或"移動"的手法。如圖5:文字布滿整個了屏幕,沒有給邊緣留下足夠的空間,給人以一種壓迫感。 2、文字較多時可考慮採用"移動"手法,但應注意①標題一般情況下不要隨之移動。②如果文本比較長,不能縮到滿屏顯示時一定要把個文本移出屏幕。③在有圖案作為背景時可考慮在屏幕的頂端和底端覆蓋一個與兩端一樣的圖案,放在文字上上一層,讓文本的滾動有種出字幕的效果。④設置文本移動時,要麼設置為重復移動,要麼在文本移動結束後設置為自動切換到另一張幻燈片或目錄,切忌留下一個只有按鈕的空屏。
四、對圖片的處理要注意效果
在處理圖片這塊內容時,可以運用大量的手法和手段。圖片比較多時可採用進入、退出或移動等效果;比較少時可採用插入幻燈片、觸發器等效果。但總的來說要符合PPT課件的主題,如果是作為圖片欣賞的話,建議採用移動、進入、退出等等動態效果比較好的手法,但是作為作品介紹的話,建議還是採用插入幻燈片或觸發器的手法。 但是無論運用哪種手法都要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1、結構、布局要合理。 一個頁面里有較多的圖片同時出現時,圖片和圖片之間不要有重疊,並且盡量對齊,或按照一定的規則排列,松緊要得當。 2、圖文混排時要注意重點突出,不要讓陪襯的其它配件喧賓奪主,文字盡量不覆蓋在圖案上。如圖6:中間文字擋住了作為背景的科學家圖案,影響了整體效果,從布局上看也不美觀;如圖7:文字下面幾行作了縮進,大大增加了文字的清晰度,如果文字還是按照原來順序排列的話,必定會造成不清晰,影響了文字的效果。 3、自定義動畫設置要完整。有些老師在PPT課件中採用移動手法來展示圖片,有點像電影,這個創意不錯,很富特色,但需要注意圖片的位置要擺放合理;移動要完整,不能移動完以後還有半個尾巴留在屏幕里;在設置自定義動畫時一定要注意速度設置不能太快;動作設置要完整,最好能在切換到該頁面時能自動進行播放播放,有些圖片通過強調放大以後還要能夠縮回去,不能動作只做一半,否則將導致其它動作不能進行,嚴重的還會造成死鏈。
五、關於音樂、視頻、動畫的插入要注意技巧
對於外部音樂的插入要注意插入的場合。一般來說在欣賞圖片時或等待時插入比較恰當。這一點大部分教師都不太會出錯,但有些音樂插入後的播放有點問題:如插入的音樂不能播放,或不能自動播放(特殊要求的除外),自動播放的音樂在屏幕上顯示了聲音圖標(可以在自定義動畫中隱藏),有的在離開插入音樂的幻燈片後,音樂還在播放。這些都是在自定義動畫里可以解決的小問題。 對視頻的插入盡量不要直接鏈接到外部文件,盡可能通過插入對象來完成(如圖8)。這樣可以不用通過切換到媒體播放程序就可以打開並控制你所需要插入的視頻文件,對於PPT課件的完整性來說的非常有幫助的。 對於gif動畫的插入一般沒有什麼大的問題,因為大部分的gif動畫的背景色都是透明的,而一些自製的Flash動畫,一般由於底色不能和PPT課件模板的底色相融,因此可以在一些動畫周邊或底部畫一個邊框加以修飾,在這張幻燈片里作者插入了一個自Flash動畫,由於在PPT課件中應用了模板,而Flash中的底色是白色的,因此在動畫底部放了一個卷軸狀圖形,使得頁面看上去非常的諧調。
六、按鈕的設置要統一
在PPT課件中按鈕相當於日常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它可以採用文字、圖片或圖標來設置。 一般來說在主目錄里除"退出"按鈕以外都採用文字來作為按鈕(即導航條),而在具體的內容里,一般採用圖標作按鈕。在設置時要注意:①按鈕的大小、位置要適當。盡量放在底部角落裡,不要覆蓋在要表達的主要內容上。②按鈕盡量不要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但在需要時能讓操作人很容易的找到,而且效果相同的按鈕盡量使用統一圖標,否則容易讓人找不著北。
七、整體色調、風格要協調
一個優秀的PPT課件其整體的色調、風格應該是相統一的,主要體現在對背景色的處理上,切忌花哨、凌亂。沒有特別的需要一般不要更改背景設置的色調或風格。在PPT里有許多自帶的模板設計,相信在那裡可以找到你所需要的風格。另外還可以通過設置"背景 填充效果雙色漸變"里的各種漸變來設置你的PPT課件背景風格,設置時要盡量不要改變基本色彩,但可以採用不同的漸變,來達到和諧但不單調的目的。
八、設置超鏈接、動作要完整
一個完整的PPT課件中存在著大量的超鏈接和動作,在設置完這些鏈接和動畫以後一定要通過播放來檢查一下鏈接和動作的正確性,以防出現死鏈或不應有的動作,這是保證一個PPT課件質量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在設置完鏈接或動作以後進行測試,往往能發現一些表面上看不出來的問題,否則一旦當PPT課件在正式場合使用,就會暴露出各種問題,那時再修改的話就來不及了。 製作一個好的PPT課件不光要有好的構思,還要有一種不厭其煩的耐心,畢竟這不是把一些素材簡單的疊加。有許多的問題雖然很小,但它足以導致整個PPT課件的失敗。註:本文中提到的一些動作設置是基於PPT2003基礎上的,在PPT2000或PPT97中可能無法實現。
希望我的答案能讓你滿意!

㈤ 我剛買了佳能相機A710,請高手們手把手教我學手動攝影!

佳能A系相機拍攝技巧
現在用佳能A系列的人很多,為了便於大家更多地了解其手動功能和進一步學習攝影,在這里給大家發一篇《佳能A系相機拍攝技巧》,供各位攝友參考。
佳能A系相機拍攝技巧
1、點測光怎麼用?
點測光是從P檔開始的手動檔才有的測光方式,從AUTO開始的自動檔沒有。首先轉到這些檔,按相機最中間的那個功能鍵,出現調節菜單,然後用上下鍵調到測光處,再用左右鍵調到中間只有一個點的測光方式,按功能鍵(func)確定,然後半按快門鍵對准需要測光的部位到綠框內,快門保持半按,再按一下左上角那個+/-鍵,使得曝光鎖定,然後松開快門,重新構圖,最後就是按動快門。
2、怎樣手動調焦?
當需要調整好焦距等待時機拍片時、拍微距需要精準調焦時、光線暗不好合焦時都需要用到手動調整焦距。怎麼操作呢?
在任何模式下都可以手動調焦,按動兩次下方向鍵(一次是微距),就出現手動調焦指示了,用左右方向鍵調整距離與實際距離吻合就行了,就可以按下快門拍片了。
3、什麼是光圈優先與快門優先?分別在什麼情況下用?
我們知道,佳能A系列有光圈優先與快門優先檔,他們分別用在什麼情況下呢?
光圈越大,則單位時間內通過的光線越多,反之則越少。光圈的一般表示方法為字母「F+數值」,例如F5.6、F4等等。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數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比如F4就要比F5.6的光圈大,並且兩個相鄰的光圈值之間相差兩倍,也就是說F4比F5.6所通過的光線要大兩倍。相對來說快門的定義就很簡單了,也就是允許光通過光圈的時間,表示的方式就是數值,例如1/30秒、1/60秒等,同樣兩個相鄰快門之間也相差兩倍。
光圈和快門的組合就形成了曝光量,在曝光量一定的情況下,這個組合不是惟一的。例如當前測出正常的曝光組合為F5.6、1/30秒,如果將光圈增大一級也就是F4,那麼此時的快門值將變為1/60,這樣的組合同樣也能達到正常的曝光量。不同的組合雖然可以達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是所拍攝出來的圖片效果是不相同的。
這里就涉及到「景深」的概念,所謂景深就是指當鏡頭對焦於被攝體時,被攝體及其前後的景物有一段清晰的范圍,這個范圍就叫景深。
a、光圈優先大多用在拍人像以及風景時
光圈優先就是手動定義光圈的大小,相機會根據這個光圈值確定快門速度。由於光圈的大小直接影響著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攝中此模式使用最為廣泛。在拍攝人像時,我們一般採用大光圈長焦距而達到虛化背景獲取較淺景深的作用,這樣可以突出主體。同時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較快的快門值,從而提高手持拍攝的穩定。在拍攝風景這一類的照片時,我們往往採用較小的光圈值,這樣景深的范圍比較廣,可以使遠處和近處的景物都清晰,同樣這一點在拍攝夜景時也適用。
b、快門優先多用於拍攝運動的物體上,例如體育運動、行使中的車輛、瀑布、飛行中的物體、煙花、水滴等等。
與光圈優先相反,快門優先是在手動定義快門的情況下通過相機測光而獲取光圈值。快門優先多用於拍攝運動的物體上,特別是在體育運動拍攝中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攝運動物體時發現,往往拍攝出來的主體是模糊的,這多半就是因為快門的速度不夠快。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使用快門優先模式,大概確定一個快門值,然後進行拍攝。並且物體的運行一般都是有規律的,那麼快門的數值也可以大概估計,例如拍攝行人,快門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攝下落的水滴則需要1/1000秒。
總之,在光圈優先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光圈的大小來輕松地控制景深,而在快門優先的情況下,利用不同的光圈對運動的物體能達到很好的拍攝效果。這兩者都要靈活運用,滿足我們不同情況下的拍攝要求。
4、怎麼拍好人像?
首先,要用到長焦,3--4倍的長焦非常適合拍人像,廣角端會使得人像有些變形,不好看,超過4倍甚至更長焦會使得人臉過於扁平,不夠生動。
其次,光圈優先,選擇大光圈,大光圈可以使得快門變快,減少晃動,並且使得背景盡可能的虛化。
最好選擇點測光,對人臉點測光,並使用曝光鎖定。因為其他測光方式容易受到衣服顏色的影響,使得人臉曝光不正常。
最後,構圖。人像最好佔到1/3-1/2,並且臉部在上方1/3處(從下看是0.618處)。這樣拍出的人像片就會生動,有視覺的沖擊力,讓人看著好看。
5、拍好微距的兩點建議
拍好微距,需要用光、構圖講究技巧,我們在以後的貼子中再提。
我們首先要掌握的是怎麼把微距拍清楚,不要拍糊呢?注意以下兩點就行了。
首先,用三角架。手持不穩,放大之後總看到片糊,所以第一條,用三角架。
然後,用自拍機。我們發現,即使用架,在按動快門時仍然帶入了晃動,最好的辦法,啟動自拍機。
啟動自拍機的方法:按動最中間的功能鍵,上下鍵選到驅動模式(即矩形框),左右鍵選擇10秒或2秒,2秒太快,10秒可以有比較充足的准備時間。最後按功能鍵確定。
6、曝光補償怎麼用?分別用在什麼情況下?
按動+-鍵,就會出現曝光補償調節條,左右鍵調整正負補償及大小,一次1/3級。
調整好後再按一次+-鍵確定。
曝光補償怎麼應用呢?
總起來講,是白加黑減,白的環境下,測光有偏低的狀況,需要增加,反之亦然。
a、 拍攝環境比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閃光燈無法起作用時,可對曝光進行補償,適當增加曝光量。
b、被拍攝的白色物體在照片里看起來是灰色或不夠白的時候,要增加曝光量,簡單的說就是「越白越加」,這似乎與曝光的基本原則和習慣是背道而馳的,其實不然,這是因為相機的測光往往以中心的主體為偏重,白色的主體會讓相機誤以為很環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這也是多數初學者易犯的通病。
c、當你在一個很亮的背景前拍攝的時候,比如向陽的窗戶前,逆光的景物等要增加曝光量或使用閃光燈。
d、當你在海灘、雪地、陽光充足或一個白色背景前,拍攝人物的時候,要增加曝光量並使用閃光燈,否則主體反而偏暗。
e、拍攝雪景的時候,背景光線被雪反射得特別強,相機的測光偏差特別大,此時要增加曝光量,否則白雪將變成灰色。
f、拍攝黑色的物體,在照片里看和色變色發灰的時候,應該減小曝光量,使黑色更純。
g、當你在一個黑色背景前拍攝的時候,也需要降低一點曝光量以免主體曝光過度。
(夜景拍攝需要通過加大曝光補償來獲得足夠的曝光量)
h、夜景拍攝,應該關閉閃光燈,提高曝光值,靠延長相機的曝光時間來取得燈火輝煌的效果,這一點對於沒有手動調整模式的自動型數碼相機特別重要。很多使用數碼相機的人感覺夜景拍攝能力很差,其實沒有正確使用相機的曝光方法是重要原因之一。
i、陰天和大霧的時候,環境仍然是明亮的,但是實際物體的照度明顯不足,如果不加曝光補償則可能造成照片昏暗,適當的曝光補償,加0.3到0.7可以使得景物亮度更加自然。
j、在某些藝術攝影中,比如拍攝高調的照片,要增加曝光補償,形成大對比度的照片,更好地表現作者的拍攝意圖。同樣的,在某些時候,需要刻意降低照片亮度的,就應降低曝光補償。

善於應用、合理使用曝光補償,可以大大改善你的攝影作品的成功率,拍出畫面清晰,亮度合適,觀看舒適的照片,提高拍攝質量。
如果總結的不全,請補充。
7、 開啟屏幕上的網格線有何用途?(兼談構圖)
首先說怎麼開啟屏幕的網格線顯示,按MENU鍵,按下方向鍵數次到網格線,用左右方向鍵選擇開,按MRNU鍵確定退出,就開啟了網格線顯示。
我們知道,0.618的黃金分割比例能給人美感。所以安排片中的興趣點在4個焦點上,或在分割線上,就會給人視覺的美感。網格線就方便的給我們提供了這樣的參照。
除了以上注意黃金點構圖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a、避免貫穿兩邊的直線,尤其要避免將照片分割成兩部分的貫穿橫線或豎線。
b、地平線的處理。在風光作品裡,地平線是經常出現的,為避免上下分割的效果,應設法打破地平線的平直,如利用雲彩、遠山、日出、日落或其它建築物。此外,地平線的位置也應安排在趣味中心的分割線上,並且應保持水平(有特殊創意另當別論)。
c、拍攝運動的物體要給運動的前方留有一定的空間。當被攝體是運動的,觀賞者的目光會習慣性地沿被攝體運動方向移動,如果運動的前方沒有空間會給人壓迫感。此外,通常被攝體注視的方向也應留有相對較大的空間。
當然除了重視構圖基本原則外,還應注意:
a、 突出主體
在拍攝之前,心裡要像繪畫前那樣首先「立意」,考慮照片畫面中,主要表現什麼,被攝主體安排在什麼地方。然後通過光線、色彩、線條、形態等造型手段,來達到突出主體的目的。
b、視覺平衡
一幅構圖達到視覺平衡的照片、能給人以穩定、協調的感覺。平衡有對稱平衡及非對稱平衡兩種、非對稱平衡的構圖,往往比對稱平衡的構圖更富有動感。景物的大小、形狀、重量和方向、以及色彩等都對視覺平衡有重要影響。
c、虛實相映
虛實是指被攝主體與空間前、後景的清晰、模糊的程度。運用的手法不外乎藏虛露實、虛實相間、虛賓實主、以虛托實。其目的是為了突出主體,渲染氣氛,增強空間縱深感。實,主要是表現被攝對象的主體;虛、主要是表現被攝對象的陪體,以襯托主體,它是構成畫面意境的重要環節。
講究節奏與旋律攝影構圖,被攝對象以相同或近似的形式交替出現,有條理地重復,便形成節奏;節奏如果表現出線條、舒暢、和諧、起伏等動態變化,就成為旋律,從而使畫面優美、抒情而流暢。節奏與旋律是深化主題的重要環節,它們包含在線條、色彩、光線的反差與色調中。
d、線條運用
線條是構圖的骨架。任何形象化的作品,都離不開線條。通常起線條作用的有樹、草、電線桿、河流、波浪等,不同的線條能給人以不同的視覺形象,如水平線能表示穩定和寧靜,垂直線能表示莊重和力量,斜行線則具有生氣,活力和動感,曲線和波浪線顯得柔弱、悠閑,富有吸引力;濃線重,淡線輕,粗線強,細線弱,實線靜,虛線動,構圖時可靈活地加以運用。
8、怎樣在圖片中顯示日期的印記?
我們常常這么想,在片子中顯示日期,沖洗出照片來就會有個清楚的時間印記,方便日後觀看回憶。
按功能鍵--下方向鍵--選擇到解析度(默認L的那項),右方向鍵選擇最後一項明信片方式,然後按MENU鍵--下方向鍵--選擇到日期標記--右方向鍵---選擇日期和時間(或日期),按MENU鍵確定退出。
拍一張試試,瀏覽看看是不是已經有了日期和時間?
後期處理的方法:安裝佳能的自帶軟體,名字叫Z00MBrowser EX你把照片輸進去,雙擊選定照片打開,再點工具欄的」編輯」,點裡面有個」插入文本」,然後用滑鼠在照片上想要注入日期的地方畫個框,點裡面有個」導入日期/時間」的按紐,日期/時間就自動上去了!
再說一下調整時間的方法。
對於新拿來的相機,時間大都是2005年1月1號是出廠默認值,我們需要調整成正常的時間。
方法:MENU鍵--左方向鍵按動一下--下方向鍵選擇到時間和日期---然後按功能鍵(中間的那個鍵)
這時就進入時間修改菜單了,上下方向鍵修改時間與日期,左右方向鍵選擇項,修改完成後,最後一定要按動功能鍵(中間鍵,就是FUNC/SET鍵)確定,然後再按MENU鍵退出設定。
經過這樣設定的時間與日期就不會再回到出廠的默認值了。
9、怎麼讓我的照片更漂亮?(兼談數碼照片的後期處理方法)

請參看這兒:http://article.xitek.com/showarticle.php?id=1635
可能大家已經看過連接的地址了,想必也已經讀完了關於後期處理的方法了。
我只說幾個原則,方便大家理解。
1、調整色階
對於佳能相機,成像感覺偏軟,主要原因是色階寬,容度大,有人說是缺點,大部分人認為是優點,利於後期處理。所以,當我們拍完片後,第一步要作的就是調整色階。但自動調整色階後,顏色會變化,一般手動調整。不過我比較懶,我的做法就是在PHOTOSHOP中調一次自動顏色就夠了。 如果不滿意,可以再調整曲線。
2、對於人像
接下來,可以點選人像,反選,然後高斯模糊背景。用圖章工具將臉部色斑修掉,然後必要時可以作磨皮。磨皮,可以用Turbo picture的皮膚優化功能。
3、對於微距和風景
可以根據情況增加一點銳度,會使得圖像更清晰銳利。還可以根據情況,選用正片效果。
10、常用配件有哪些?怎麼選擇?
a、存儲卡
一般Kinston,或kingmax都不錯,買時請格式化看看,一是察看兼容性,而是察看容量,512兆格後容量一般482-489,越大越好。容量少了說明儲存電路壞的越多。最好60速以上。
b、 充電電池套裝
2200毫安、2300毫安,2500毫安都可以,以品勝、瑞能的較常見,也比較可靠。三洋的雖好,但價格太貴,不推薦。雜牌品質不能保證,不推薦。
還要帶個塑料電池盒(1元一個),盛放原配的4節電池,方便外出,作電池的備用。
c、三角架
不是專業攝影,買個一般的輕便的就可以了,偉峰330A、3301都可以。在微距及夜景時還是必須的設備。
d、讀卡器
只要是2.0的就行了,沒什麼技術,牌子不必講究。
e、帶毛刷的氣吹
清理灰塵要先用氣吹吹,再刷。不要一上來就用紙,損壞鏡頭。不推薦用鏡頭液擦洗鏡頭或LCD,買到不可靠的產品沒准洗壞鏡頭及屏幕。屏幕臟了,用絲綢沾一點水,輕輕擦拭就行了。
11、太陽落山前或者陰天怎麼拍攝?

白天或者夜晚,都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效果,自動白平衡很准確。但只有太陽落山前後那段時間,或者陰雲天氣下,拍出的片子霧朦朦,很不理想。
經過試驗得到如下經驗,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調節白平衡,先扳到P檔開始的手動檔,按功能鍵,下方向鍵,選到AWB,然後選到陰天,按功能鍵確定退出。
再試試,是不是得到了我們想要的效果?如果還仍然不理想,請設置手動白平衡。
12、怎麼將測光或對焦的方框調到我們想要的位置?

很簡單,按動兩次左上角的+-鍵,就會出現一個綠框,調節上下左右方向鍵到我們想要的位置,然後再按一次+-鍵確定退出就行了。
13、你的相機都做什麼用?

你肯定會告訴我,記錄生活中精彩的一瞬,旅遊紀念,以備以後回憶,個人一寸或2寸標准照,還有嗎?

我常用微距在電子顯微鏡下拍物質結構圖,我也常用它拍資料,比如,資料室中查到需要的資料,我就用它的微距功能,640*480解析度,拍下來,比手記方便多了,再用文字識別軟體,識別成文字版,便於word編輯。
還可以將需要傳真的資料,拍下來,用電子郵件發出去,方便。
各位是怎麼用的?
14、為什麼拍的照片不清楚?

剛剛拿到相機的朋友常常出現的情況,試拍幾張發現,照片不清楚。為什麼?首先因為你沒有對准焦距,你需要半按快門,在你需要拍的主體上出現綠框後,才是對焦准確,然後構圖全按快門,這樣拍出的片才是清楚的。

即使我們的操作熟練了,往往也會出現不了綠框(出現的是桔黃色框),一般這時光線較暗,你需要調整拍攝模式、變換角度、增加光線、打開閃光燈等方式來克服。
如果以上方式都不見效,你還可以用手動調焦,手動調焦的方法我們在以前的貼子中介紹過了。

影響片子清晰,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手晃,出現重影,使得片子不清晰,這種情況,只能用三角架加自拍機來克服了。
15、我們怎麼獲得圖片拍攝時的各種參數得以參考?

對於別人比較滿意片子總想知道在拍攝時是怎麼設定各種參數的,比如,曝光時間多少?光圈多少?感光度、閃光燈怎麼設定?測光方式,焦距,白平衡,拍攝時間,曝光補償,壓縮率,相機型號等等都想知道。
非常容易,先下載一個瀏覽器下的插件exif,下載地址:http://www.onlinedown.net/soft/19388.htm
然後安裝,重新啟動電腦。
好了,可以用了。
在瀏覽器上打開一幅圖,右鍵單擊這幅圖,從出來的菜單中選擇查看exif信息選項就行了,所有的信息都在那兒呢,看吧。
16、如何判斷曝光是否正確?
對於一幅圖,首先要求曝光准確,然後才是構圖立意。
怎麼判斷曝光准確呢?
瀏覽模式,display,連按動幾次會出現圖像很小的模式, 左下是波浪線,右邊參數。
波浪線就是所說的直方圖,波浪線集中在左邊,圖像曝光不足;波浪線集中在右邊,過曝;均勻的分布在中間才是曝光准確。具體可以參看相機使用指南第19頁。
我們需要養成一個觀察直方圖的習慣,特別是在暗處曝光把握不大的情況下。
17、如何將圖片調小?

原圖一般都比較大,不方便傳到網上,或者與網友交流,怎麼才能將圖片調小呢?
你可以用常用的看圖軟體acdsee,非常方便的作調整。
用acdsee打開一張圖片,點菜單上的修改---調整大小,然後在右邊選擇象素寬度填上你想改動的數值(比如800),然後長度像素自動變化,然後點完成,點菜單上文件--另存為,填上新名字就行了,再查看一下大小,是不是小了很多呢。
18、點測光就是測定綠框中的一個點嗎?
其實這是對點測的誤解。
1、點測光。點測的面積大約占整個片的2-3%,基本就是綠框內的部分。點測光基本上不受測光區域外其它景物亮度的影響,因此,可以很方便地使用點測光對被攝體或背景的各個區域進行檢測。點測光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精度。但不管怎樣,一定要記住,要想實現准確曝光,測光對象應該適合18%灰的要求。
2、中央重點平均。中央重點平均測光主要是測量取景屏畫面中央長方形或圓形(橢圓形)范圍內的亮度,畫面其它區域則給以平均測光,長方形或圓形(橢圓形)范圍外的亮度對測光結果的影響較小。至於中央面積的多少,因相機不同而異,約佔全畫面的20-30%。
由於是依據畫面中央最重要主體的光亮度來讀取合適的曝光值,顯然,這種測光系統的精度高於平均測光。中央重點測光系統一般用於中檔小型數碼相機,這種測光模式較適用於人像寫真拍攝。
3、智能測光。九點智能就是分區測光,然後通過相機內的微電腦對各個區域的測光信息進行運算、比較,並參照被攝主體的位置,推測出被攝體的受光狀態是逆光還是一般光照,從而決定每個區域的測光加權比重,全部衡量後,計算出合適的曝光值。
怎樣讓我們的圖片包含聲音信息?
我們可以在圖片中放入聲音的說明,比如,在旅遊時拍片的感受、當時的氣氛、所處地點等等圖片視覺信息不能包容的信息,甚至可以做旅遊的聲音日記。給孩子拍片時錄下孩子的聲音。
怎麼實現?
瀏覽模式下---按動MENU鍵--下方向鍵--聲音紀錄
然後左右鍵選擇那個紅的圓的錄音鍵之後按動MENU鍵開始錄音,錄完之後按動MENU鍵停止,選擇三角形的那個播放鍵用MENU鍵確定,可以回放生音。
怎麼在室內給孩子拍片?
這種情況是稍稍麻煩點。
首先用光圈優先,將光圈調整到最大;其次布置光線,雖然不能用閃光燈,我們可以將孩子帶到窗戶旁比較明亮的地方,如果晚上我們可以用台燈等光;孩子常會亂動,可以考慮手動調焦,先將點測光鎖定,將焦距調整好後,然後半按住快門移動步伐,等待孩子出現有趣的可愛的表情時快速按下快門。
怎麼對儲存卡格式化?
對於格式化,我們一般在買卡時用低級格式化,一是可以檢測卡的兼容性,而可以察看卡的格後容量,格後容量越大越好。在拍片拍滿,文件已經傳到電腦,想清除掉卡上文件時最方便的方式就是一般格式化,方法:拍攝狀態下,按動Menu,左方向鍵---下方向鍵選格式,按中間的功能鍵(Func),用左方向鍵選到OK,按動FUNC功能鍵確定,就行了。
怎麼做才能將背景虛化?
消費類數碼相機對於背景的虛化都做的不是特別理想。不過,我們在現有的條件下,仍然可以有所為。
首先光圈優先,光圈調整到最大(即F後面的數值最小,比如F2.8);焦距調大,越大虛化越好;安排前景的人或物離的背景遠一些,越遠虛化越好;如果以上仍然不理想,可以通過後期處理的方法做的直到滿意,在PS中點選背景,然後用模糊濾鏡設定參數處理就行了。
現在背景虛化最好的ps技術是這樣的,用knock out濾鏡扣圖,然後背景虛化用模糊鏡頭,效果逼真,據說相當於單反鏡頭。因為我一直用的是win98系統下的photoshop,沒有這兩個濾鏡,也一直沒有去嘗試。請嘗試過的朋友寫一下操作指南,謝謝。
怎樣拍電視上的圖?
有時,我們看到電視上有精彩的圖,自然想拍下來,怎麼拍才能拍好呢?
電視的影像是由525根光線--掃描線,以大約1/25秒掃描全屏一遍的速度形成的(大約每秒25楨的速度刷新)。所以,在拍攝電視畫面的時候,如果選用的快門速度不當的話,就會出現黑帶,那是因為在曝光的一瞬間那裡沒有被掃描到。 為了不出現黑帶,拍攝的時候選用的快門速度以1/8~1/15為宜,曝光應該使用快門優先模式。
另外,如果不使用TVCC濾鏡的話,拍攝下的照片顏色會偏青、偏冷。可以通過後期處理的方法得到調整。
怎樣給嬰兒拍片?
拍攝嬰兒要記住,用嬰兒感興趣的東西吸引他,可以拍攝到更自然的表情。
對初生的嬰兒的眼睛來說閃光燈的光太強了,所以最好不使用閃光燈,可以調整感光度到200,並在順光的情況下拍攝。最好把孩子抱到光線好的地方,如果天氣不好,可以用台燈布光。如果一定要使用閃光燈,也不能讓閃光燈直接對著孩子的眼睛,而最好在閃光燈上蒙上一塊薄紙或紗布。
嬰兒的衣服以白色、淺色居多,所以在拍攝的時候如果用的是智能測光或中央平均,需要做曝光修正(+1),或者就用點測光測孩子的臉。而拍攝對焦的焦點應該在孩子的眼睛上。
拍攝的距離,50厘米到150厘米為宜,最好用長焦。
可以從不同角度觀察孩子的臉,力求找到一個更好看的角度。
從旅遊的車中拍攝應注意什麼?
我們旅遊大多人都是選擇組團旅遊, 旅行的時候,在車內的時間也是旅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也可以成為很好的拍攝時間。同樣的風景,從移動的車內拍與在車外拍,往往給人不同的感覺。在行駛的車內向外拍攝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拍攝的時候,不要把手腕架在窗框或者座位的靠背上,因為車輛在行駛中總會有些震顫,這樣很容易造成和手顫一樣的虛像。
2、 不要在陽光射入的窗口邊拍攝,因為這樣很容易在窗玻璃上有白衣服等等的反光。你可以要求臨時換一下座位,拍完之後再回來。
3、對於觀光大巴來說,進行拍攝最合適的座位是最前面的座位。一是因為視野廣,二是因為前面的玻璃經常清洗,所以最干凈。而且前面的座位震顫也相對比後面的座位輕微一些。
拍寵物時應注意什麼?

注意以下幾點:
● 在拍攝小動物的時候,對焦的焦點一定要定在眼睛上。這是必須要注意的。
● 相機的高度,應該是在和動物的視線的高度差不多的高度上,這是拍攝小動物的世界的基本姿勢。如果是從比較高的高度俯拍,會有一種壓迫感,小動物的可愛就會大打折扣--當然這只是說一般的情況下。
● 為了表現毛的質感,最好使用自然光。直射光和順光都不容易表現質感,最好是逆光拍攝,質感是最強烈的。當陰影太強的時候,可能會需要補光。在晚上補光的時候,要注意使用紅眼消除功能。
● 動物的警戒性很高,所以不能追著攆著拍。在拍攝的時候,動作要慢、要柔和,不能操之過急。如果有時間,要盡量獲得動物的信任,以求盡量靠近拍攝。
● 如果想拍攝比較好的表情,最好使用50~100mm的變焦。相當於我們的610/620的10.4--29.2段的變焦。
● 作為寵物的貓和野外的貓,由於生活環境不同,所以性格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同時與周圍的人的關系也是不同的。從野貓的視角看世界也是一個很好的攝影選題。當然在拍攝這種題材的時候,有時可能要使用到廣角鏡頭,以更好的反映動物與周圍環境的關系。
片子究竟需要多大,才能充分保證沖洗相片的質量?

㈥ 拍人物照片有哪些技巧

一、穿過東西拍攝,利用前景作相框。

這個你可以理解為框架構圖或者前景都可以,帶有前景拍攝人物,會形成有一定深度的空間,前景更容易讓視線集中在主體上。什麼樣的前景可以用,框架,甚至手放在臉上,等等。

二、尋找非視線水平的角度。

拍攝風景因為風景是不可移動的或者拍照角度有限,所以拍攝風景有一定的局限。但是拍攝人像不同,拍攝者或者模特都可以隨時隨地變換拍攝角度,所以大家在拍攝時盡量選擇不同的角度來拍攝。

水平線拍攝是很多人常用的拍攝角度,有時大家也可以嘗試一下俯拍、仰拍、側面拍攝等等,不同的角度會給你帶來不同的效果。

三、離機閃燈。

在夜間拍攝人像閃光的是必不可少的,當光源跟鏡頭是同一方向;那麼人物的臉部不會出現太多的陰影,只是照片看來來立體感不強。如果將閃光的移離相機,使用離機閃燈的方法(俗稱飛燈),就可以產生側光、背光等光源,營造出具立體感的閃燈照明效果。

四、運用壓光技巧。

閃光燈不僅能在低光環境中起到照明作用,同樣也能在陽光明媚,光線條件極好的環境中使用,產生壓暗背景,突出主體的效果,這就是閃燈的壓光技巧。

壓光技巧原理很簡單,利用手動模式(M-Mode),調低ISO,先向背景測光並降低曝光(光圈小如f/16,快門至1/250秒,這時背景變暗),再利用閃光燈把主體照亮便可。

五、尋找逆光。

拍攝人像最好不要選擇正午陽光直射時拍攝,盡量選擇日出或者日落的黃金一小時。當太陽的角度比較低時逆光往往會帶來被攝物體上的強烈陰影對比,造成很大的光比差別。

逆光人像的基本特徵是:從光位看,全逆光是對著相機,也稱「背光」;側逆光是從相機左、右135°的後側面射向被攝體的光,被攝體的受光面佔1/3,背光面佔2/3。

拓展資料:

人像攝影的含義及概念:

1.所謂人像攝影,就是以人物為主要創作對象的攝影形式。人像攝影與一般的人物攝影不同:人像攝影以刻畫與表現被攝者的具體相貌和神態為自身的首要創作任務,雖然有些人像攝影作品也包含一定的情節,但它仍以表現被照者的相貌為主。

2.一幅優秀的人像攝影作品,是許多成功因素的總和:神情、姿態、構圖、照明、曝光、製作均要達到較高的境界,它們是一個總體的各組成部分。

網路-人像攝影

㈦ 如何做PPT

在用PPT製作過程中,本人逐漸積累了一些使用技巧,現在簡要加以說明,同大家進行交流。
一、首頁要整潔。 首頁是一個課件等待正式上課前使用的一個頁面,一般來說是一個歡迎頁面,這里不需要太多的內容,但可以稍華麗一點,一幅優美的風景畫或一幅符合主題的畫面加上一段簡潔的歡迎詞、和一個按鈕就差不多了。為了讓等待的過程不至於太枯燥,可以設置讓歡迎詞動起來。另外由於這是一個等待的時間,最好能插上一段輕音樂或符合主題的其它音樂。但要設置完整,讓音樂能一直播放,並且在開始上課時能自動停止。
二、課件的目錄要簡潔。 課件的目錄就像是一個導向牌,指向觀眾想去的地方,所以完整的目錄至少應該具備:標題、導航條和退出按鈕。 這個頁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豐富的內容,但盡量做到簡潔、統一,最好具有一定的風格。如圖1、2:整體色調比較平和,內容也很豐富,有導航條、校景圖及名人名言等等,又比較簡潔,讓人看上去一目瞭然。有些老師的課件雖具備目錄,但從內容上看相對過於簡單,有的甚至連課件的主題也沒有。以圖3為例,雖然目錄結構比較有特點,但各導航條形狀、字體不一,色調混亂,讓人眼花繚亂。從簡潔、統一角度來看,有的色彩繽紛,形狀各異。如圖4:目錄里各導航條採用的是各種形式的藝術字,規格、樣式也各不統一,布局也有點凌亂。 在目錄里應該還有一個退出按鈕,使整個課件隨時可以通過目錄退出到結束界面,而不是一路播放到最後一張退出。
三、對文字的處理應合理。 一般在課件中少不了文字這塊內容,有時只有少數的幾個作為註解,有時需要很多文字,在處理文字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文字較少時可採用相對較大的字型大小,但不要讓文字充斥整個屏幕,要留有一定的空間;比較少時可在空餘的地方插入一些不太容易引人注意的圖片或gif小動畫。可採用"進入"或"移動"的手法。如圖5:文字布滿整個了屏幕,沒有給邊緣留下足夠的空間,給人以一種壓迫感。 2、文字較多時可考慮採用"移動"手法,但應注意①標題一般情況下不要隨之移動。②如果文本比較長,不能縮到滿屏顯示時一定要把個文本移出屏幕。③在有圖案作為背景時可考慮在屏幕的頂端和底端覆蓋一個與兩端一樣的圖案,放在文字上上一層,讓文本的滾動有種出字幕的效果。④設置文本移動時,要麼設置為重復移動,要麼在文本移動結束後設置為自動切換到另一張幻燈片或目錄,切忌留下一個只有按鈕的空屏。
四、對圖片的處理要注意效果。 在處理圖片這塊內容時,可以運用大量的手法和手段。圖片比較多時可採用進入、退出或移動等效果;比較少時可採用插入幻燈片、觸發器等效果。但總的來說要符合課件的主題,如果是作為圖片欣賞的話,建議採用移動、進入、退出等等動態效果比較好的手法,但是作為作品介紹的話,建議還是採用插入幻燈片或觸發器的手法。 但是無論運用哪種手法都要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1、結構、布局要合理。 一個頁面里有較多的圖片同時出現時,圖片和圖片之間不要有重疊,並且盡量對齊,或按照一定的規則排列,松緊要得當。 2、圖文混排時要注意重點突出,不要讓陪襯的其它配件喧賓奪主,文字盡量不覆蓋在圖案上。如圖6:中間文字擋住了作為背景的科學家圖案,影響了整體效果,從布局上看也不美觀;如圖7:文字下面幾行作了縮進,大大增加了文字的清晰度,如果文字還是按照原來順序排列的話,必定會造成不清晰,影響了文字的效果。 3、自定義動畫設置要完整。有些老師在課件中採用移動手法來展示圖片,有點像電影,這個創意不錯,很富特色,但需要注意圖片的位置要擺放合理;移動要完整,不能移動完以後還有半個尾巴留在屏幕里;在設置自定義動畫時一定要注意速度設置不能太快;動作設置要完整,最好能在切換到該頁面時能自動進行播放播放,有些圖片通過強調放大以後還要能夠縮回去,不能動作只做一半,否則將導致其它動作不能進行,嚴重的還會造成死鏈。
五、關於音樂、視頻、動畫的插入要注意技巧。 為課件插入影片 通常在課件中插入影片有三種方法: ①直接播放視頻這種播放方法是將事先准備好的視頻文件作為電影文件直接插入到幻燈片中,該方法是最簡單、最直觀的一種方法,使用這種方法將視頻文件插入到幻燈片中後,PowerPoint只提供簡單的[暫停]和[繼續播放]控制,而沒有其他更多的操作按鈕供選擇。以下是具體的操作步驟: 1. 運行PowerPoint程序,打開需要插入視頻文件的幻燈片。 2. 將滑鼠移動到菜單欄中,單擊其中的「插入」選項,從打開的下拉菜單中執行「插入影片文件」命令。 3.在隨後彈出的文件選擇對話框中,將事先准備好的視頻文件選中,並單擊[添加]按鈕,這樣就能將視頻文件插入到幻燈片中了。 4. 用滑鼠選中視頻文件,並將它移動到合適的位置,然後根據屏幕的提示直接點選[播放]按鈕來播放視頻,或者選中自動播放方式。 5. 在播放過程中,可以將滑鼠移動到視頻窗口中,單擊一下,視頻就能暫停播放。如果想繼續播放,再用滑鼠單擊一下即可。 ②插入控制項播放視頻 這種方法就是將視頻文件作為控制項插入到幻燈片中的,然後通過修改控制項屬性,達到播放視頻的目的。使用這種方法,有多種可供選擇的操作按鈕,播放進程可以完全自己控制,更加方便、靈活。

㈧ 滿月照和百天照都要拍嗎有必要嗎

為人父母喜歡利用攝影記錄寶貝成長的過程,為著的不單只是可翻看相片細味他們的生活點滴,更希望他們長大後懂得珍惜親人和時間的可貴,所以我們應該要好好把握時機,為子女拍攝多些美麗相片。

那麼我們拍攝小朋友時有什麼方法可以拍得更好?以下分享拍攝子女的10個心得給一些新手攝影父母,希望可以令大家為子女拍出更動人的相片~

(1)用抓拍方式,捕捉自然的一刻

小朋友於不同的年齡對鏡頭的反應也會不盡相同,但通常也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不太喜歡常常如你所願地望向鏡頭。其實真的要他們望向鏡頭才值得我們按下快門嗎?我們既然希望記錄他們的生活點滴,就應該多些捕捉他們自然的一瞬間。所以大家可以嘗試用抓拍方式,即是不用刻意地叫他們望著鏡頭拍照,而是等待他們和家人相處時、和一些地方互動時、或在家裡玩耍時在旁邊拍攝,捕捉他們自然的一刻,便不會拍出一些生硬或笑容牽強的相片。

(2)注意鏡頭拍攝的角度,從小朋友的視野看世界

一張相片漂亮與否通常也和相片的背景有著很大的關系。所以如果現場環境優美,我們拍攝時可以盡量吸納多些背景。但很多家長也習慣站著幫小朋友拍照,因小朋友也比我們矮小,我們站著拍便會使鏡頭的拍攝角度向下傾斜,導致相片大部分的背景變成地面,浪費了美麗的背景。所以我們拍攝時應該盡量蹲下來,把鏡頭拍攝的角度和小朋友的眼睛成一水平,這樣便可以吸納更多的背景,使相片的背景更豐富。

另外我們拍攝時有時甚至更可以蹲底一點,把鏡頭微微向上拍攝,相片出來的感覺就像小朋友看大人及世界的視野,效果會出乎意料地好呢!

(3)別讓小朋友太吸引你,拍攝時應留意背景的景物

如果為小朋友拍攝時只把焦點放在小朋友身上,會令我們忽略了背景及外圍的景物,導致應該要拍攝的東西沒有拍攝;不應該拍攝的便拍下來。所以我們拍攝時應該要意小朋友的前後左右,例如我們要拍攝小朋友於迪斯尼樂園玩時便應把它的背景也拍下;小朋友旁邊有一個垃圾桶便避免不要拍下它,令相片可以表達出你想說的故事及不會過於雜亂。

(4)注意相片的表達,給自己拍攝那張相片的理由

當我練習構圖時,我常常會問自己:「我拍這張相片的目的是什麼? 是否要讓人知道小朋友在做什麼?」……等等的問題,令自己可以清楚知道拍攝的目的,從而於相片的構圖上、景深上、按快門的一刻作決定,使自己拍出想要表達的相片。

曾經有一個相機品牌的廣告說:[攝影不需要想法,沒想法,也是一種想法。] 這個對於攝影有經驗的人來說可能很有感受,但對於新手父母來說可能便要先有一個想法,令自己熟悉拍攝的方法與目的便可以實踐這種拍攝手法。

(5)注意相機的水平角度,減少相片左右傾斜

有時候新手父母在拍攝時也比較少留意相機的水平角度,令相片畫面傾斜。

如果我們間中為了構圖而把畫面傾側也是無可厚非,但如果我們把這種手法養成習慣,每次拍攝也不經意地把相機左右傾側便不太好了。始終構圖工整,畫面平衡才使人看得舒服,你也不喜歡看電視時畫面是傾側吧?

(6)決定相片的邊緣

為了記錄小朋友的點滴,我們可以利用廣角的焦距拍攝多些連人帶景的全身相片,這樣便可以表達出他們與現場環境的互動。但當拍攝全身相片時應該盡量給小朋友的上下左右預留多些空間,不要令小朋友太貼近相片的邊緣,以免相片帶有壓迫感。如果拍攝時甚至把小朋友的小部份身體置於鏡頭以外,相片會給人有不自然的感覺呢。

好像這張相片,一小部份的足踝置於鏡頭以外,令相片不好看。只要我們退後一步拍攝全身相片,相片變得比較自然好看呢。

為了加深整輯相片的可觀性,我們也需要近拍一些特寫照,那麼我們便要決定小朋友身體那些位置放於鏡頭以外。拍攝時我們要避免把小朋友關節部份如手肘、膝蓋、足踝等處於相片的邊緣。

邊緣放在膝蓋之上,畫面較自然。

邊緣放在腰上,也是一個好的位置呢。

(7)井字構圖法

拍攝時我們應該把小朋友放在畫面中什麼位置? 如果新手父母拍攝時沒有什麼構思,最基本的井字構圖法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如果我們平均把畫面分成九份,中央便有四個交錯點,在視覺上這四個交錯點位於畫面中顯眼的位置,所以當我們觀看相片時,會較為留意這些地方的焦點。

就好像以下相片,我也採用了井字構圖法呢!

(8)避免拍出模糊的相片

如果我們拍的相片構圖美麗,小朋友又笑容甜美,但相片模糊了的話便變成白費心機(我經歷了很多……)。所以拍攝時可以注意以下數點:

如用單反或無反等拍攝:

採用快門先決(S Mode),留意安全快門

要拍攝一張清晰的照片,那我們便需要留意快門速度。當我們手持相機拍攝時,我們的動作無可避免會有震動的情況發生,如果快門太慢,便會容易拍出模糊的相片。當鏡頭的焦距越長,影像受到我們晃動的問題便越嚴重,所以焦距和快門的速度有著重要的關系。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決定快門值才不會使相片模糊? 我們可以根據安全快門來決定快門的速度。

安全快門代表在不同的焦距下,用相對的快門值會拍出清晰相片,其計算方法是:

安全快門(秒) = 1 /焦距(mm)

例如使用50mm的焦距,那麼1/50秒便為之安全快門;

如使用200mm的焦距,那麼1/200秒便為之安全快門;

請注意以上快門值只是確保一般的晃動情況下,在安全快門上不會拍出模糊的相片。如果你真的晃動得比較厲害,唯有要把快門速度再提高了。在我自己來說,如果不是用長焦距,在一般情況下我的快門盡量不會低於1/80s,因為拍出清晰的影像是最為重要。
開啟相機或鏡頭的減震功能

除了安全快門外,現今有些鏡頭也備有防震功能,好像Nikon的VRII光學減震功能,是以鏡片的擺動來彌補手震的情況,由於可供鏡片移動的空間較大,所以減震效果最為出色。減震效果達致三至四級快門速度。所以如果因曝光不足使我們不能於安全快門拍攝時,鏡頭的減震功能也可以幫上一把,使我們拍出清晰的影像了。
光圈的控制

我們喜歡用大光圈去為小朋友拍出淺景深相片,但光圈太大會令景深太淺,如果對焦不準確或小朋友移動速度太快,會容易拍出小朋友面孔模糊的相片。所以最好不要時常光圈全開(例如f/1.4~2),或可選用廣角鏡減少景深。

光圈太大,景深太淺導致小朋友的面孔不清晰了。

(9)多用連拍方式,別吝嗇多按動快門

小朋友活潑好動,有些可愛的表情或動作並不是我們可以輕易地按一下快門便可捕捉得到。所以我們有時往往是需要採用連拍方式,多按一些快門來務求捕捉到完美的一刻。好像在他們玩耍時,我們可以在旁邊透過相機的觀景器一直「追蹤」著小朋友的一舉一動(如採用長焦距鏡頭更佳),盡可能提高快門速度,在他們的同一個動作下連拍數張。回家後只需從連環快拍中篩選出其中最能傳情達意的照片保存,並把不漂亮的刪除,那麼便不會浪費儲存的空間,又可以不會錯失捕捉完美畫面的機會了。

(10)把玩具變成拍攝的道具,與小朋友邊玩邊拍

拍攝小朋友成功的關鍵是可以凝固他們童真的一刻,所以除了曝光、構圖、色彩及氣氛配合等元素外,說到底,最重要還是如何捕捉小朋友每個微細表情和動作最為重要。那什麼時候是捕捉他們美麗表情的好時機?當然是玩的時候!所以當拍攝的場地沒有什麼特別的遊玩設施給他們玩耍時,他們便會覺得乏味變得不願意給我們拍攝。我們可以帶上他們喜愛的玩具或准備一些小玩意邊玩邊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