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資訊 » 冰脊什麼樣的圖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冰脊什麼樣的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8-30 01:28:31

㈠ 這種恐龍叫什麼名字

冰脊龍,資料見圖片

㈡ 冰脊龍的簡介

學名:冰脊龍
生存時期:侏羅紀早期
食性:肉食,身長:約6.5米長,比異特龍的12米身長,明顯的較小。
體重:約465公斤
目別:蜥臀目
科別:雙脊龍科
冰脊龍的化石是一個高及窄的頭顱骨,約65厘米長。它那獨特的鼻冠位在眼睛之上方,垂直於頭顱骨,及橫向排列。頭冠是有縐折的,外觀很像一柄梳。它是從頭顱骨向外延伸,在淚管附近與兩側眼窩的角癒合。其他有冠的獸腳亞目,如單脊龍,它們的冠多是沿頭顱骨縱向長出,而非橫向的。這個頭冠若用在打鬥上是很易碎的,故認為是作為求偶用的。

㈢ 冰脊是什麼樣啊

中文名稱:冰脊英文名稱:ridge定義:冰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一排山脊狀冰。受壓被迫向下擠到冰脊底部的浸水部分稱為龍骨。

㈣ 冰脊龍有怎樣的體形特徵

不僅是在南美洲、亞洲留下了恐龍的足跡,恐龍的足跡更是遍布世界各大洲,擦亮眼睛,准備好大開眼界吧!

背上冰川——冰脊龍

冰脊龍又名冰棘龍或凍角龍,是一類大型的雙足獸腳亞目恐龍,在部有一個像西班牙梳的奇異冠狀物。1991年,在南極洲的早侏羅紀地層發現的冰脊龍的化石,是首頭在南極洲發現的肉食性恐龍,且是首頭被正式命名的南極洲恐龍。它的生存年代可追溯至早侏羅紀的普林斯巴赫階,是最早的堅尾龍類恐龍。後來的研究認為冰脊龍可能較接近於雙脊龍科。

獨特的鼻冠

冰脊龍的身長約6.5米長,比異特龍的12米身長明顯要小,體重則約465公斤。它那獨特的鼻冠位在眼睛之上方,垂直於頭顱骨。頭冠是有褶皺的,外觀很像一把梳子。它是從頭顱骨向外延伸,在淚管附近與兩側眼窩的角癒合。其他有冠的獸腳亞目,如單脊龍,它們的冠多是沿頭顱骨縱向長出,而非橫向的。這個頭冠若用在打鬥上是很容易碎的,所以認為是作為求偶用的。

㈤ 冰脊龍的分類

冰脊龍的頭顱骨由於冰脊龍同時有著原始及衍生的特徵,故替它進行科學分類很是困難。股骨有著早期獸腳亞目的特色,而頭顱骨則更像較後期的物種,如中國的中華盜龍及永川龍。因它的特徵趨向較進化的堅尾龍類,所以起初它被懷疑是屬於角鼻龍下目,或早期的阿貝力龍超科。後來發現冰脊龍是更為原始的,接近雙脊龍的腔骨龍超科。這引發了對堅尾龍類的肉食龍下目(如異特龍),是否與原先被認為是較為原始的角鼻龍及其近親,兩個演化支有著同一祖先、且是近親的爭論,而冰脊龍是否就是這兩類恐龍的祖先,或是它們祖先的近親亦有所爭議。但是,大部分的學者依然相信冰脊龍是較早期及原始的堅尾龍類恐龍。William Hammer與其他研究人員將冰脊龍歸類於堅尾龍類,但他們在2007年提出冰脊龍較接近雙脊龍與龍獵龍(Dracovenator),而離堅尾龍類較遠。在2009年,S.J. Nesbitt提出Tawa的研究時,也提出冰脊龍的新演化位置理論,認為冰脊龍不屬於雙脊龍科,也不屬於Averostra演化支(包含角鼻龍下目、堅尾龍類),而是屬於一個包含雙脊龍科、Averostra的演化支,位於這個未命名演化支的基礎位置。

㈥ 冰脊龍的身軀有多大

冰脊龍長約6.5米,體重達470千克。前肢短小,其中一個趾上長有彎曲的利爪。後肢較粗壯,能夠支撐全身的重量。由此可知,它主要依靠粗壯有力的後肢行走。

目前,關於冰脊龍的體形問題,古生物學家展開了爭論,有的認為它的體形偏胖,而有的則認為它比較瘦,至於哪種說法正確,還沒有定論。

現在生活在南極洲的企鵝等生物,都有厚厚的皮下脂肪用以保暖。而侏羅紀時期,同樣生活在南極洲的冰脊龍如果皮下也長有厚厚脂肪的話,則可能會影響到其獵食的速度和敏捷程度。

冰脊龍

㈦ 蘭伯特冰川的簡介

在其流經查爾斯王子山脈時,寬達64公里。如果把向海延伸部分的阿梅里冰架也包括在內,長約708公里。它下泄了南極大陸冰蓋1/5的水量,如果推斷一下這些數據,便可知道地球上約12%的淡水都流經蘭伯特冰川。要領悟這一大得驚人的數字幾乎就和站在這一冰雪世界中鑒別冰川一樣困難。由於蘭伯特冰川的規模是如此之大,所以公眾對於阿爾卑斯或喜馬拉雅的冰川從山上像河流一樣向下流的印象不適用於蘭伯特冰川,一幅衛星影像圖是足以看出冰川並認識冰川的最佳選擇。
冰川流動緩慢。世界上流動最快的冰川是格陵蘭雅各布港的艾斯布雷冰川,每年流動7公里,而蘭伯特冰川約以每年0.23公里的速度滑過查爾斯王子山,最後在阿梅里冰鋒區加速到每年1公里,雖然它不是一條快速移動的川,但卻是一條移動量巨大的冰川,每年約有35立方公里的冰通過蘭伯特冰川。
當從飛機上空高處觀看時,這條冰川的表面留下了流線狀的痕跡——天然冰壟,就像在一幅全景油畫布上用油彩畫一幅超大油畫時留下的刷痕一樣,指明了冰川的流向。在冰川表面;冰脊是難以察覺的,但是它們可能明顯地呈現為梯形排列的裂隙帶。這些裂隙帶是因冰川內部流速不同而成的,但是另一些裂隙也可能是不規則的冰川底部或沿途遇到的障礙物造形成的。假如這樣,冰面坡度的驟變可能形成一個混亂的冰裂隙區,它被稱作冰瀑,相當於河流中的瀑布。當冰川流入阿梅里冰架時,冰川被迫環繞吉洛克島流動,於是就在島的下方形成了裂隙,有些裂隙寬達402米,最長達402公里,實際上,比有些阿爾卑山的冰川還要大。
這些巨大的冰裂隙或冰裂谷以覆雪為橋,對於路經該處的旅遊者來說前程令人膽怯。然而,不管冰裂隙有多大,但卻都能相當安全地通過,因為一台拖拉機的附加重量和支撐雪橋的重量相比總是微不足道的。

㈧ 冰脊龍的特徵是什麼

冰脊龍是在由南極州發現的,也是第一種被紀錄的南極洲恐龍。當時的南極洲大陸雖然還沒漂移到現在南極的位置,氣候也比現在溫暖得多,但還是具有寒冷的冬天和每年6個月的漫漫長夜,那時的冰脊龍必須習慣這樣的生活。

冰脊龍的體形

冰脊龍是兩足行走的肉食性恐龍,它的牙齒呈鋸齒形,並生有利爪,冰脊龍外形上最大的特徵就是它頭頂上突出的奇特骨質結構,有如點綴頭頂的小山峰,它的名字就是這樣得來的,但冰脊龍的體形是胖是瘦,目前並沒有定論,現在生活在南極洲的企鵝等生物,都有厚厚的皮下脂肪用以保暖,而侏羅紀時期,同樣生活在南極洲的冰脊龍如果皮下也長有厚厚脂肪的話,則可能會影響到其獵食的速度和敏捷程度。

冰脊龍的頭冠

在冰脊龍眼睛前方,有一個橫在頭顱上的冠這個冠的角是向上的,冠的兩側還各有兩個小角錐,由於頭冠很薄,因而古生物學家推測它的頭冠應該不具有防禦的功能,而是用來在交配季節進行展示,以吸引異性的,如果是這樣的話,頭冠可能是五彩繽紛的,也許還有血管或神經,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就根據他的環境來確定頭冠的顏色。

冰脊龍的生活方式

冰脊龍是第一個被發現生活在南極的肉食性恐龍,古生物學家並沒確定是長期居位還是季節居住的。冰脊龍化石在南極洲被發掘是一項重大的進展,過去人們一直認為恐龍是冷血動物,但生活在南極的冰脊龍的發現則可作為恐龍有可能是溫血動物是一個證據,因為它如果要在南極度過長達6個月的冬季,就必須維持足夠高的體溫以免被凍僵,如果他是冷血動物那他無法適應南極的環境。

冰脊龍的生活

冰脊龍的化石是1994年由古生物學家哈默·希克森在南極洲發現的,哈默通過檢測某些特定岩石的磁化粒子,測得了當地在古生物時代的緯度,他發現那時候的南極洲還沒有移到高緯度地區,而通過檢測土地結冰時所形成的化石與沉積物結構,則又得知當地在古生生時期已經具有季節性寒冷氣候,但是冰脊龍曾生活在南極,這也說明當時的南極較之現在而言,應該有豐富的植被,而且比現在要暖和得多。不然,冰脊龍可能無法在那裡生活。

冰脊龍的命名

冰脊龍的學名意是「擁有冰凍頂冠的恐龍」,故其又稱為凍角龍,而且因為脊龍的頭冠看起來像雞冠,所以也有人把它稱為「雞冠龍」。冰脊龍除了這些名字以外,它還有一個名字叫作:「埃爾維斯龍」:因為它的頭冠年起來很像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的發型。

恐龍名片

名稱:冰脊龍

時期:侏羅紀早期

外形:長6米、重300千克

屬目:獸腳類

分布:南極洲。

㈨ 冰脊龍的介紹

冰脊龍(屬名Cryolophosaurus)又名冰棘龍或凍角龍,是一類大型的雙足獸腳亞目恐龍,在其頭部有一個像西班牙梳的奇異冠狀物。由於它的頭冠像1950年代埃爾維斯·皮禮士利(Elvis Presley)的高聳發型,所以亦有非正式的昵稱「Elvisaurus」。在1991年,William Hammer博士在南極洲的早侏羅紀地層發現冰脊龍的化石。它是首頭在南極洲發現的肉食性恐龍,且是首頭被正式命名的南極洲恐龍。它的生存年代可追溯至早侏羅紀的普林斯巴赫階,是最早的堅尾龍類恐龍。後來的研究認為冰脊龍可能較接近雙脊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