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資訊 » 什麼叫光白籽圖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什麼叫光白籽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8-31 22:02:47

1. 白皮岫玉籽料與奶白沁的區別

天然形成具有一定的特色的和田玉籽料,很多玉石玩家都喜歡盤玩和收藏,有人玩籽料玩的是興趣,有人玩的是價值,有的人玩的是皮。
X
籽料上的皮色,往往是辨認料子真假的主要依據。漂亮的皮色,會引來眾多玩家的青睞,其價值不言而喻。

籽料一旦有了皮色後身價就倍增,漂亮的皮色,不但是籽料身份的象徵,更是具有很好的工藝可塑性和藝術觀賞性價值。

籽料中有一種是沒有皮色的,那就是「光白料」,業內也稱為「光白籽」,是完全沒有顏色的和田原籽。很多人把「光白料」和「白皮料」容易搞混。今天【一空說玉】給大家說說「光白料」和「白皮料」的區別。

什麼是光白料

光白料也可以稱作光白籽,光白籽就是不帶次生膚色的白玉籽料,光白籽由於密度高,所以外界物質根本沁不到裡面去,形成不了皮色,也就是只有汗毛孔狀的表面結構。

那麼什麼樣的籽是光白籽呢?光白籽的網路解釋是:光白籽是新疆和田玉籽料中,玉質較白,幾乎沒什麼皮色的籽料的統稱!

什麼是白皮料

白皮料就是一種沒有顏色的皮子,或者說是白色的,白皮的形態一般是雲霧狀或片狀。稱為白皮就是因為它浮於玉質的表面,有薄有深。

白皮料除了有毛孔之外,還有皮色,只不過白皮料的皮子,與一般的和田籽玉的皮子有所不同。有的白皮料皮色下面,能看到一層薄薄礓。白皮料並不是單單是外面看起來有白色的皮,它可以有著各種各樣的皮色。

光白料的特點

多數光白料的籽料都比較小,經受長期的沖刷和侵蝕,表面只留下了精良的玉質,細膩凝潤,用老熟」的概念用來評價更貼切。

光白籽水頭足而顯嫩透:多數光白籽雖然其玉質細密,光白籽品質,特別是白度在和田玉里數一數二,羊脂白玉也都出於此類中,塊度較大會非常值錢。這種東西很少見。

白皮料的特點

皮料的形成過程中,如果沉積處有其他含鐵元素的礦物質存在,那麼就會在純粹的白皮上再二次沁入各種顏色。

根據鐵元素的多少從而形成黃皮、紅皮、黑皮等,風化時間如果足夠長,就會形成所謂的'石包玉'。這就是白皮料也會有各種皮色

白皮料就是一層皮,只不過這層皮沒有顏色,通常帶白皮的籽料肉質都比較細膩,油潤度和料子細膩度的老熟度都很好。「白皮料」與「光白料」概念就不同,兩者之間存在的差異也是很大的

2. 如何區別玉的真假

①觀光澤:真玉器無論半透明或不透明,都有溫潤光澤,內部夾有少量雜質或呈棉絮狀花紋均屬正常;假玉器色澤乾枯,灰暗呆板無靈氣,有的還有氣泡。 ②測硬度:用刀刻、刮,真玉器不留痕跡。 ③拈比重:真玉器手感沉重,假的則輕飄。 ④聽聲響:把玉器用線懸空掛起,用硬物敲擊,真品的聲音清脆悅耳,余韻悠揚;假的則相對沉悶干澀。 ⑤看斷口:用10倍放大鏡觀察,真玉器的斷口參差不齊,可見比較細密的結構;假玉器的斷口整齊發亮的,常為玻璃類仿製品,斷口結構粗糙、無蠟狀光澤的是石質仿製品。 第 8 頁 共 12 頁 密。」這是一塊好的軟玉的具體標准。反之,質地粗粗的,乾乾的,內里不蘊含一種精光,外表不細膩溫潤,便是劣質玉。 2、看顏色 軟玉因顏色不同,有白玉、黃玉、青玉、碧玉、墨玉之分,一般來說,在質地相同或相近的情況下,白玉為貴,黃玉次之,而青玉和青白玉等價值就要低些。顏色是鑒別軟玉優劣的標准之一,即便同是白玉,也要看白的程度和純度,如果白中閃青或白中帶灰,都會影響到玉的價值。 3、看雕工 所謂「玉不雕不成器」,雕工對於軟玉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一般雕工主要看三個方面:一是工的新舊,年代越久,價值越高;二是看工的內容,凡創意不常見吉祥圖案的價值較高;三是看工的精細程度,越是精細吃工的,自然價值越高。 除去以上質地、顏色、雕工三個要素外,其他尺寸大小、品相好壞也是鑒別軟玉成品優劣和價值高低的標准之一。 二、軟玉真偽的鑒別: 1、軟玉與岫玉的辨別: 岫玉由於質地細膩,水頭較足,呈蠟狀至油脂光澤,所以常常把它做舊用來冒充老的軟玉。但岫玉性軟,易吃刀,用普通小刀刻幾下,吃刀者為岫玉,紋絲不入者為軟玉。如果身邊沒帶刀,只須看雕刻時的受刀處,軟玉受刀處不會起毛,而岫玉則有起毛。此外,手感岫玉也較輕,敲擊時聲音沉悶黯啞,不像軟玉清脆。除了岫玉,還有其他普通玉石冒充軟玉,其鑒別方法大致同上。 2、軟玉與俄羅斯玉、青海玉的辨別: 青海玉和俄羅斯玉,估計皆為天山山脈的支脈所產,故而礦石成分相似。這種玉多為白色,看上去也似蠟狀油脂光澤,因此很容易冒充白玉。而它的硬度和白玉一樣,故不能用吃刀來鑒別。 但這種玉所含石英質成分偏高,因此與白玉相比,質粗澀,性粳,脆性高,透明性強,經常日曬雨露,容易起膈、開裂和變色。特別是將軟玉與俄羅斯玉放在一起加以比較,一個糯,一個粳;一個白的滋潤,一個則「死白」,其高下之別不言自明。同時,敲擊時一個聲音清脆,一個沉悶,也不難分辨。 古代對玉石的價值判別有一口語:一清二濁三花四赤五色七彩九迷離。 一清二濁---------玉石的成份辨別。 三花四赤五色七彩九迷離---------玉石的定色質量分法。 古代玉石的成份辨別 一清: 質地越清越好,清到澄清,能透澈而不見雜質,為上品。 二濁: 濁度要濃,濁到反光,看到內容,濃度越均勻且沒雜質,為上品。 古代玉石的定色質量分法 三花: 玉石成品的立體感,主要取決於雕工,利用玉石的原始材料狀況,對玉石作最有價值的造形設計,顯示玉石的特質。 四赤: 指玉石的亮度及光度,沒有暇疵 五色: 成色差越少越好,玉石的本色,如綠、紅等,顏色差越少越好 七彩: 又稱閃色,即玉石對光線的折射顏色,例如在一種光源及光度下是何色,在另一種的光源及光度下的顏色變化,此明暗中的顏色變化越大越好。 九迷離: 玉質及造形、顏色,宜人宜事,意義非凡。單色下,非常艷麗,可襯拖佩戴的人,個人的人格特質,相襯得宜。 常見的假玉有塑膠、著色玻璃、雲石(大理石)、電色假玉以玉粉和水晶加鹽水製成的合成 第 9 頁 共 12 頁 班用硝子仿製的玉器等不同的做假方法,其鑒別的手段也有所不同。 塑膠的質地比玉石輕,硬度差,一般還容易辨認。 著色下班也容易區別。只要拿到燈光或陽光下檢查,就會看見玻璃裡面有不少氣泡。 比較難辨的是電色假玉,這旨經過電鍍,給劣質玉鍍上一層美麗的翠綠色外表,很容易誤以為是真玉。這時就需要仔細觀察,如果上面有一些綠中帶藍的小裂紋,就是假玉。因為電鍍時會留下裂紋,行家稱為"蜘蛛爪"。也有人說,將電色假玉放置熱油中,電鍍色就會消退,還其本來面目。 以玉粉、水晶加鹽水製成的合成玉是仿深色老坑玉。鑒定方法很簡單,即它們的比重不同。天然玉比重3.3-3.4,而人造合成玉比重僅2.8。用手掂掂輕重,或用天平稱量即可辨別真假。 用硝子仿製的玉器,看去比玉還潔白瑩潤。古人說:"玉賽硝,必定高。"就是,白玉要象硝子那樣,才算是高級的。可見,硝子和玉難以分辨。然而真假終究是不同的。就顏色來說,白玉的白色中常常泛青,純白者極少,硝子則是勻凈潔白的純白色。就玉性來說,玉溫潤細膩,如脂如膏,硝子雖也溫潤,瑩潤之中卻難免有賊光。白玉是天然產物,體質很難全部均勻一致,內中玉筋、玉花等。硝子為人工所制,則無上述表象。白玉質地堅實,無氣泡可尋。硝子加工再好,常有氣泡、氣眼外露。弄清這幾條,就不會把硝子製品當成玉器了。 如何辨別玉的好壞 各位優民,大家好,小弟最近突然對玉有興趣,所以在網上找了些以通常情況下可以檢查玉的好壞。供大家看看。 辨玉七招挑出上品貨玉的好壞要如何去分辨呢? 坊間有一口訣:色、透、勻、形、敲、照,若再加上「價」則更完整,各個分辨原則詳述如下: 一、色:顏色要漂亮是第一要件,目前最討好的顏色是鮮綠色(嬌綠),雖然最上品的顏色是深綠色,但是綠色過深,又讓人覺得太暗沉,因此最上品的深綠色反而在價格上不及鮮綠色來的高。 二、透:透明度的高底,對於玉的價值有很大的影響。透明的玉給人有清涼的感覺,但是不透明的玉,色彩再怎樣嬌綠,卻給人色調過於呆板的感覺,缺乏生動的美感。通常市面上把透明的玉稱為「玻璃種」,半透明的玉稱為「冰種」或「觀音種」,不透明的玉則稱為「芙蓉種」或「芋頭種」。 三、勻:顏色的均勻與否與價值成正比。整塊都是綠色的玉與只有部分綠的玉,價格就差了好幾位數字;顏色的分布位置也有很大的關系,顯眼處的一點綠自然比分布在邊緣的綠更加討好。 四、形:玉的計價不像其他寶石一樣以重量計價,玉主要是以它的外形大小與厚薄來估價,越大越厚的越值錢,相反小而薄的玉價格會較差。另外它的造型也很重要,因為中國人買玉大都抱著趨吉避凶的心理,玉的外型若是有好彩頭象徽的形狀,像魚(年年有餘)、桃子(長壽)、錢幣(招財進寶)„„..等,會比普通的花草造型更吸引買賣者。 五、敲:這是選擇玉鐲專用的方法。玉質好的敲起來聲音清脆,玉本身若是有瑕疵,如內部有裂痕、中空或是部分變質時,敲起來的聲音就會不一樣,那種感覺就好像敲在敗絮般,聲音變成「喀喀」的聲音。 六、照:把玉拿起來朝著亮光處觀察,可以將玉的色澤、瑕疵一覽無余,有時表面看起來完美無缺的玉,照起來才發現到有瑕疵。此外,經由照的動作,亦可以看出顏色分布的情況,而且經由光線照射能分辨出是否為天然顏色,同時合成玉(假玉)亦無法逃過「照」的關卡,只是這門「照的」功夫,還是得要有經驗的人才夠火候,一般人可能看不出所以然來。 七、價:這是項很簡單的辨別法,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在珠寶這一行更是如此,絕對沒有便宜買到好貨的事情,通常便宜貨都是假貨居多,因此我們在買賣時,可以由價格的高低去推論,好的玉不可能賣低價,所以當看到一塊漂亮的玉,詢問價格時,發現很便宜,第一反應就是認為它是有問題的,千萬不可貪便宜,以免受騙上當,那可得不償失了。 從外觀上怎樣辨別玉的好與劣? 一、由於玻璃質地十分脆硬,結構排列疏鬆,缺乏玉的緻密和堅韌性,經不起強烈的高速旋刻,因此,在玻璃上一般加工不出高浮雕和圓雕。 二、用放大鏡查找氣泡,哪怕只能見到一個,也就是玻璃。 第 10 頁 共 12 頁 三、玻璃加入氧化鉻,色近紅寶石;加入氧化鈷,色近藍寶石;加入氧化鉻和氧化銅,色近祖母綠等等,還有好多色。但它的色調總顯得單薄,缺乏天然玉色之油潤、渾厚的感覺。比較難識的品種,以高分子材料製作的假玉為主。其顏色可以任意調配,放大鏡也難找氣泡,據說紅外光譜儀上能立顯原形,但目驗除了一般不實用的破壞性檢驗,敲碎找石質斷面,火燒看其反應等辦法外,關鍵要看器表有無天然石紋。人為加工的畢竟不自然,高情放大鏡下更會暴露無遺。 ●鑒定,分新玉和舊玉兩類。新玉的鑒定側重於真假品種、質地優劣與雕工的精粗。有些技術性內容前已涉及。然而舊玉的鑒定就不一般了,它除了新玉的幾個基本要求之外,還要識得玉器的製作時代和在歷史上的價值。 玉器歷史價值的證實,是以明確的時代為基礎的。熟悉各時代玉器的常見造型、特色工藝、流行色質。接著再參閱有關論及某一時代玉器特點的論文,互相聯系,你對玉器的斷代水平便會產生一種理性的提高,到這個時候,你應盡可能多的接觸實物,以校正書上圖畫與實物之間的視差。 另外,時代的判斷在有些玉器上允許有一定的跨度。因為玉石器比較珍貴,又不易腐朽,因此,作為傳家寶,早期的玉器出現在晚幾百年的墓葬中,也是有不少先例的。上個時代的晚期與下一個時代的早期的玉器,風格上也不完全是一刀切的。沒有記年的玉器,細微的出入亦屬正常。 ●手工雕琢,雕工精美,手感滑潤,玉性完美,溫潤有油,細膩縝密,富有靈氣,無缺無裂,雕刻考究,構思精妙. ●玉的溫度比較低 不容易傳熱 放在手中看溫度變化怎麼樣 慢的就是好玉. 具有以上其中三點者,吾慮之好玉,以上皆無者則反之. 如何辨別玉的純與不純 首先需要說明:鑒定寶玉石只有真仿之分,而真品則存在品相等級之分,並沒有"純與不純"這樣的說法. 鑒別玉又兩方面的內容: 1. 真偽鑒別: 玉有各種仿品,應准確區分開; 2. 產地鑒別: 由於不同產地玉的質量相差較大,正確鑒別產地也是鑒定的重要內容. 就中國而言, 有新疆的和田玉及且末,東北岫言縣北瓦溝, 四川汶川縣龍溪溝, 台灣花蓮縣等不同產地. 肉眼鑒定的要點 --- 顏色: 有多種顏色,但以白色和青色為主. 和田玉是具有純正的帶油脂光澤的白色. 青玉的比較特徵為其顏色介於藍色和綠色之間. ---質地:由於組成軟玉的礦物顆粒較細,且成纖維狀或毛氈狀交織在一起,因此其結構 非常細膩,質地滋潤柔和,具有之光澤。 ---雜質:大都質純,雜志極少。所含雜質常為鐵質和石墨。鐵質多分布於裂紋中,呈褐色或黑褐色,肉眼可辨;石墨呈黑色分布於墨玉中,或呈星點狀,集合體狀,或呈雲霧狀,條帶狀。 我國玉石的種類及其分布 1、蘭田玉 產於陝西省蘭田縣。蘭田玉外觀為黃色、淺綠色,不透明,硬度為摩氏4度。屬蛇紋石化的透輝石類。蘭田玉開采歷史悠久,見於漢書,張衡及班固等文賦記載。現仍有玉石礦生產。因產量不多,漢代以後,各地均採用和田玉為玉材。所以蘭田玉開采和應用漸漸失傳。以至明代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稱,蘭田為蔥嶺(昆侖山)的別名,蘭田為儲運玉石之地等推論。地質部門曾對現尚開採的蘭田玉進行了考察。據寶石協會副會長弈秉璈的研究,陝西咸陽茂陵附近出土的大型「獸面紋玉輔首」即採用蘭田玉製作,可知漢唐人盛贊的藍田美玉的產地即在當時京城附近。 2、南陽玉 南陽玉的礦區地處獨山,又稱「獨山玉」、「獨玉」。南陽玉為斜長石類玉石,質地細膩,純凈,具有油脂或玻璃光澤,拋光性能好,透明或微透明。硬度為5.5至6.5度。南陽玉為多色玉石。常見為兩種或三種以上色調組成多色玉,顏色鮮艷,分別稱為:水白玉、白玉、烏白玉、綠玉、綠白玉、天藍玉、翠玉、青玉、紫玉、亮棕玉、黃玉、黃蓉玉、墨玉及雜色 第 11 頁 共 12 頁 玉等。南陽玉開采歷史悠久,陝西神木石峁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玉斧,1952年發現的殷墟玉器,1976年婦好墓出土的玉器都發現了以南陽玉為玉材的例證。現陳列於北海團城的元代瀆山大玉瓮,也是用南陽玉琢制的。據文獻記載,南陽玉的開採在漢代已有相當規模。至今獨山上還有一千多個古代采玉的礦坑,可見南陽玉開採的歷史之久,規模之盛。南陽玉的儲量相當豐富,至今仍可形成規模生產。 3、酒泉玉 產於甘肅祁連山脈,因又有祁連玉之城。屬蛇紋石族玉石。半透明,以綠色為多,帶有均勻的黑色斑點。硬度為4.5度至5度。酒泉玉的開采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時代,武威娘娘台遺址出土的齊家文化的精美玉璧,即以酒泉玉製成。 4、鈾岩玉 因主要產地在遼寧釉岩而得名,又稱鈾玉。屬蛇紋石,形成於鎂質碳酸岩的變質大理石中,我國這種地質環境的礦床很多,因而類似鈾玉的產地很廣泛。鈾玉外觀呈青綠色,黃綠色。半透明、拋光後呈蠟狀光澤,硬度為3.5度至5度。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所用玉材,產於鈾岩境內細玉溝,俗稱老玉,為透閃石軟玉。商代婦好墓出土玉器多數玉材與鈾岩瓦溝礦產鈾玉近似。瓦溝礦鈾玉開采歷史悠久,儲量豐富。為我國當前主要產玉礦區,產量佔全國60%左右。 5.和田玉 分布於新疆莎車——塔什庫爾干、和田——於闐、且末縣綿延1500公里的昆侖山脈北坡,共有九個產地。和田玉的礦物組成以透閃石——陽起石為主。並含微量透輝石,蛇紋石、石墨、磁鐵等礦物質。形成白色、青綠色、黑色、黃色等不同色澤。多數為單色玉,少數有雜色。玉質為半透明,拋光後呈脂狀光澤,硬度5.5度至6.5度。和田玉夾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經長期風化剝解為大小不等的碎塊,崩落在山坡上,再經雨水沖刷流入河中。待秋季河水乾涸,在河床中採集的玉塊稱為籽玉、在岩層中開採的稱山料。現已發現的用和田玉製作的時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婦好墓。春秋戰國以後,和田玉逐漸成為主要玉材,均為採集籽料,至清代始開采山料。清代乾隆時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材重一萬零七百餘斤,即采自密勒塔山中。 和田玉的經濟價值評定依據是顏色與質地純凈度。其主要品種有: 1)白玉:含閃透石95%以上,顏色潔白,質地純凈、細膩、光澤滋潤。為和田玉中優質品種。在漢代、宋代、清代幾個制玉繁榮期,都極為重視選材,優質白玉往往被精雕細刻為「重器」。 2)羊脂白玉:白玉中的上品,質地純潔細膩含透閃石達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澤。同等重量玉材,其經濟價值幾倍於白玉。漢代、宋代和清乾隆時代極推崇羊脂白玉。 3)青白玉:質地與白玉無顯著區別,僅玉色白中泛淡淡的青綠色,為和田玉中三級玉材,經濟價值略次於白玉。 4)青玉:色淡青、青綠、灰白均稱青玉,顏色勻凈,質地細膩,含透閃石89%、陽起石6%。呈油脂狀光澤。儲量豐富,是歷代制玉採集或開採的主要品種。 5)黃玉:基質為白玉,因長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鐵滲濾在縫隙中形成黃色調。根據色度變化定名為:密蠟黃、粟色黃、秋葵黃、黃花黃、雞蛋黃等。色度濃重的密蠟黃、秋葵黃極罕見,其價值可抵羊脂白玉。在清代,由於黃玉為「皇」諧音,有極稀少,一度經濟價值超過羊脂白玉。 6)糖玉:氧化鐵滲入透閃石形成深淺不同的紅色皮殼,深紅色呈「糖玉」、「虎皮玉」、白色略帶粉紅的稱「粉玉」。糖玉常和白玉或素玉構成雙色玉料,可製作「俏色玉器」。以糖玉皮殼籽料掏腔製成的鼻煙壺,稱「金裹銀」宜能增值。 7)墨玉:透閃石中夾石墨、磁鐵成分即成黑色。墨玉多為灰白或灰黑色玉中夾黑色斑紋,依形命名為「烏雲片、淡墨光、金貂須、美人鬢」等。黑色斑濃重密集的稱純漆黑,價值高於其他墨玉品種。墨玉呈蠟狀光澤,因顏色不均不宜雕琢紋飾,多用於製成鑲嵌金銀絲的器皿。 8)碧玉:產於准葛爾玉礦,又稱天山碧玉。呈灰綠、深綠、墨綠色,以顏色純正的墨綠色為上品。夾有黑斑、黑點或玉筋的質差一檔。碧玉含透閃石85%以上,質地細膩,半透明,呈油脂光澤,為中檔玉石。 怎樣辨別玉和硝子 第 12 頁 共 12 頁 什麼是好玉?怎樣評判一塊好玉?這是收藏者最為關心的問題,除了它的造型古樸典雅,琢工精巧流暢以外,就其本質而言,評判它的品位優、劣、高、低,自然離不開色、質、性等標准。 古人多有論述:「白玉其色如酥者最貴。」(明周履靖《夷門廣·牘》)「玉有九色,白如割脂曰 。」(清陳性《玉紀》)「白玉以溫潤堅潔為上」(清劉心瑤《玉紀補》)等„„由白到青白以至灰白等多種,名稱各異,羊脂白、梨花白、象牙白、魚肚白、糙米白、雞骨白等„„總之,單以色而論,古人崇尚白玉。今人則不然,認為玉不論何色,定要鮮明、純而無雜、不邪、不灰,「白如割脂」、「黃如蒸粟」、「青如鮮苔」、「綠如翠羽」、「黑如陳漆」都是佳品。 產自水中的白玉稱「籽兒玉」,是白玉中的最最上品。這種籽兒玉水頭足,地純凈、質細膩,綹裂少、無雜質。純白籽玉又叫「光白籽」,稀世難得,古今寶之。 可是越是好玉,潔白無瑕,越要仔細審視,越要格外小心謹慎。因為那極有可能是一塊假玉,拿行話來說是「硝子」。俗語:「玉賽硝,必定高」。近日發現地攤上有不少以硝子充白玉的物件,以牌飾為多,鼻煙壺也不少。利用現代技術做的硝子,可謂惟妙惟肖,幾可亂真,稍一不慎,就會走眼。 什麼是硝子?硝子是礦石燒成的假水晶,仿製已有幾百年歷史,明曹昭《格古要論》:「假水晶用葯燒成者,色暗青,有氣眼,或有黃青色者,亦有白者,潔白明瑩,謂之硝子。」今日本猶稱玻璃為硝子,古玩界統稱這些模製的硝子為「料器」。 怎樣鑒別玉和硝子呢? 1、玉溫潤勻膩,如膏似脂,不現精光。硝子給人感覺雖然也覺瑩潤,但總感覺到精光外露,於瑩潤中浮有賊光閃爍。 2、白玉為天然產物,即使是上乘「光白籽」,體質也並非均勻如一,常有玉筋、玉花、玉性的表現。性是玉的結晶狀態。由於結晶顆粒、形狀多樣,排列也各不相同。玉器行業上稱為不同的性:頂性、卧性、硬性、軟性、斜性、雞爪性等,也有因不同解理而稱為爆性、片性等;還有因雜質而稱為乾性、凍性和糠性的。總之,性是玉的毛病和缺點。正如「人無完人」一樣,哪有一點毛病沒有的人呢?這些玉「病」恰恰可以說明它的身份是真玉,但這些毛病在硝子中是難以找到的。做假的難度也就在此,仿技再高也難仿玉花、玉筋。 3、瑕也是鑒別玉和硝子的重要標志之一。玉有瑕,硝子無瑕。瑕並非都是綹裂所產生的,有的是結晶集合體的結合部位顯示的痕跡特點,似斷非斷。而硝子卻是勻凈如一,找不到瑕。應當承認,瑕是玉中的毛病,《呂氏春秋·舉難》:「尺之木必有節目,寸之玉必有瑕」。正是這毛病能證明它是真玉。造假者想造出假,就千方百計地用敲擊法製造傷殘充瑕,但傷口裂縫處干凈,不像瑕有「臟」的暈散。「白玉無瑕」只能是人們良好的願望,能工巧匠碾玉時注意取捨,巧妙構思,盡量將瑕有意給略去罷了。 4、玉中絕無氣泡,這是一個重要的鑒定依據。硝子中卻常有氣眼、氣泡,有時僅憑肉眼就能發現,放大鏡下更是原形畢露。 5、古玉經千百年把玩,常有損傷,留下斷口。為了造假,不法之徒往往以敲擊法在硝子上人為致殘以迷糊世人。敲擊處必有斷口暴露,哪怕斷口是針尖大小,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問題。玉的斷口是貝殼狀、無光。而硝子的斷口是玻璃狀、呈賊光。 6、玉的比重2.9-3.1,細掂量,略沉;硝子比重2.5,手感略輕 7、對著陽光透視,硝子的某些部位可產生三棱鏡效果,發出七色光,而玉不會有此現象。 8、硝子大都是模製的,有的部位留下了合范的痕跡,很容易發現。也有對痕跡進行碾磨處理,經過打磨的硝子,往往可以看到「坑」和「毛玻璃」的現象。越磨越不平,磨的表面沒有光潔度,越磨馬腳露出越多。玉是碾磨出來的,越磨越晶瑩可愛。

3. 和田玉籽料原石怎麼選

對喜歡和田玉的人來說玩料,做料應該不會太陌生。但是在和田玉的世界裡,還有一個很有實用價值的東西,那就是——質子。

什麼是質子呢?簡單來說,質子是檢驗和田玉標準的「標尺」。相信很多玩家都有這樣的困惑,有時候買籽料,對白度和玉質拿捏不準,這時候如果你有一顆質子的話,就容易多了。質子就是用來作為標准對比的法寶。

很多人喜歡玩籽料原石,欣賞它或鵝卵或片或圓的形狀,細膩溫潤的質地,柔和油潤的光澤,再加上淡淡的裂、彎彎曲曲的線條,或濃或淡的皮色,深深淺淺的色彩,如雲似霧,給人留下無限的遐想。原石記錄著千百萬年關於滄海桑田的故事,日升月落、風霜雨雪,皆在他的故事,凝視著它彷彿與古今交流,神遊於歷史的長河裡。那一道的綹裂,便是故事的梗概。原石彷彿是被大自然輕描淡寫的雕琢,看似漫不經心卻意味深長。正是「石不言最可人」!

4. 和田玉玩皮還是玩肉

籽料有兩種:帶皮色的和不帶皮色的

兩塊同樣玉質的料子,一個有紅皮,一個是光白籽,那麼前者的價格可能要比後者貴出30%,甚至是一倍,這就是皮色料的瘋狂之處。

它最能表現籽料的玉質美,它的溫潤油性之美,對很多不懂玉的人來說,他們可能更加喜歡白白凈凈的光白籽,而非有些也許看起來並不美的皮色料。

皮色料盛行的年代,你去慢慢回味,會發現,原來光白籽更香~

5. 和田玉白光籽是真正的籽料原石嗎

指的是和田玉白玉籽料,全身沒有任何皮色,全是白的,簡稱光白籽。不叫白光籽。

6. 什麼叫光白籽

光白籽,是新疆和田玉籽料中 ,玉質較白,幾乎沒什麼皮色的籽料的統稱!

光白籽,是籽料中玉質較好的品種之一,也是和田玉中最容易轉變成白色羊脂玉的品種,出產量極低,因此價值極高!

可以說,在現在的和田玉市場上,也是一料難求!價格可以達到每公斤幾十萬至上百萬!

7. 光白籽算不算籽料還是算山流水價值和存世量如何

光白籽是指沒有形成沁色的籽料,這種當然是籽料,不是山流水,而且是屬於密度細度較高的料子,通常都是高度籽料,價值不低,懂得玩籽料的玩家比較親睞,相對沁色籽料稀少的

8. 和田玉光白籽小籽的漢毛孔特徵

和田玉籽料中的光白籽是分兩種情況的,一種是類似山流水的光白籽,這種籽料是產在河流的上游,但又不同於山流水;一種是像正常的籽料一樣的光白籽。第一種的光白籽顯水透而嫩,這種毛孔少而散,會存在一些的凹坑,凹坑裡面的毛孔比較明顯。第二種的光白籽就屬於上品了,能在中下游長時間不著色,說明玉質很好,這樣的看著都比較老熟,毛孔非常細小而散,肉眼不易辨別,一般都要用十倍放大鏡。如果碰上玉質老熟度還不錯,但毛孔清晰的光白籽就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