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照片拍得有點模糊了,要怎麼處理才能變清晰
1、ps處理,把圖片用photoshop(簡稱ps)打開,下圖為模糊的圖片。
❷ 大神我有一張圖片是模糊的,可以處理清晰嗎
要看你原圖模糊到什麼程度了,如果太模糊任何軟體都不能做到。如果輕微糊,photoshop可以處理,而且,任何圖片都清晰化也只是稍有效果,不會超清晰
低像素的照片就意味著細節丟失,軟體怎麼可能知道這細節是什麼東西?像素塊已被噪點填充, 就好比兩種顏色的水混在了一起是無法分離的,如果是拍照時造成的抖動模糊,失焦模糊可以通過ps,高反差保留或USM銳化,計算等方法,可以修復提高清晰度,像素造成的模糊毫無辦法
❸ 數碼相機拍出來的照片模糊怎麼辦
你好!
應該是拍攝照片時對焦不準。
數碼相機的液晶屏尺寸小、亮度偏高,並且解析度與電腦屏幕無法相比。所以,相機液晶屏一般只能作為取景構圖參考,不能作為判斷照片清晰度的依據。
使用消費類數碼相機,有許多朋友都會埋怨機子拍出的照片模糊
------
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對焦不準造成的。
拍攝時,應該把相機的鎖焦框對准要拍攝的景物(比如人像臉部或風景的構圖中心等),先半按下快門,不要鬆手,待取景屏里的鎖焦框一下收小變綠色或相機發出「嘀」一聲,就表明焦點已經鎖定,此時再加力完全按下快門就行了。
拍照時,還必須保證持機的穩定,機身的抖動也會致使照片失焦而模糊。
另外,低端數碼相機對拍攝環境光線要求較高,如果拍攝時光線暗淡,一則相機難以對焦,二則成像很容易出現偏色。
❹ ps失焦效果怎麼做
Photoshop軟體做出圖片失焦的效果,可以使用模糊濾鏡來實現,具體:
1、打開「濾鏡」菜單,點擊「模糊」里的【高斯模糊】或者其他模糊。
❺ 照片模糊怎麼恢復
照片模糊,無非是拍照時失焦,或者原始照片像素太低放大後就顯得模糊。
現在的圖片軟體很多都有「清晰度」調節,軟體會根據現有的像素來推測缺失的像素,嘗試補充上去,使照片看上去清晰些。當然也可以反過來,使清晰的照片模糊些。
這只是一種「假象」,是電腦程序推測出來的,效果還是有,但不能太抱希望。
就好比100米外3個雞蛋放一堆,你用正常焦距拍下來也就是一個不明物體,別指望電腦能恢復成3個雞蛋。因為原始的3個雞蛋的數據並沒有被記錄下來,電腦也沒法推測到底有幾個。
❻ 圖片失焦用什麼軟體校正
模糊圓的概念
在一個(理論上的)無像差系統中,影像點(image point)具有最小的維度,但尺寸並不
是無限小的。光的衍射效應,實際上決定了一個最小光點的實體大小。這個光點直徑稱為
「光暈圓」(Airy-disc),其大小取決於光波長與光圈直徑,形狀則類似具有一圈環狀分
布的核(core),核中央聚集最多能量的光子,周圍則環繞著光環。
光暈圓直徑 = 2.44 λ f/N,其中λ為波長,N 為光圈大小
一般鏡頭因為有像差,因此最小光點無法形成上述的理想成像,而是呈現一種不規則的形
狀與能量分布。
從物體發出的平行光束,通過系統後形成一個光錐,錐體的頂端位於影像平面上。
光束穿越影像平面繼續前行,接著形成另外一個分散而非集聚的光錐。由於影像的點實際
上是一道光束,因此集中與分散的光錐體形成的並不是一個「絕對銳利」的影像平面(參
見下圖)。
穿越影像平面的光束的形狀,很像是沙漏時鍾,它的正式名稱為「焦散面」(caustic su
rface)。這個焦散面的外型變化,與像差校正程度有很大的關系,因此設計人員的諸多考
量,也會影響到焦散面的形狀。在一張照片上,其實有兩種不同意義的焦平面。其中一種
我們稱為「光束焦平面」(paraxial focal plane),理論上它是影像成像的最佳位置,
有最大量的光束集中在這一平面上,光束形成了一個很小的高密度核,但是外圍有著大面
積、低反差的光暈。因此光點雖然小,但對比卻很低。
另外一種情況,是光束本身形成了一個直徑最小的光暈圓,稱為「最小模糊圓」(Circle
of Least Confusion)。光束形成的「核」直徑會較大,但是外圍的低反差光暈卻比較小
,整體有較高的反差。
對於一支特定焦距的鏡頭而言,設計人員會選擇一個最佳解決方案,一般而言,焦平面會
落在上述這兩種極端之間。
至此,模糊圓是一個很簡單的概念:它是光束(或一個焦散面)聚焦在影像平面上時,所
能形成的最小直徑。
要計算模糊圓直徑,只需要利用簡單的幾何學即可,而且模糊圓必須位於影像平面,也就
是底片上。模糊圓決定了光束所能聚焦形成的焦散面的最小直徑,但這也要看鏡頭的品質
而定,一般來說,模糊圓直徑在30微米(microns)到3微米之間(1 micron=百萬分之一
米)。現代新徠卡鏡頭的模糊圓都在3微米等級,老一代的徠卡鏡頭也擁有20微米的模糊圓
實力。
當然,位於焦平面以外的影像點,就是失焦(out of focus)。這些影像點一樣會有相同
結構的焦散面,但是在焦平面上產生的橫斷面,和位於焦平面上的最小模糊圓是截然不同
的。假如這個橫斷面向最小模糊圓位置靠近,這個點會變小,但是外圍會低反差的光暈;
如果橫斷面遠離最小模糊圓,光點會形成一個漫射的光束。這三種型態對於散景(bokeh)
的發生有相當重要的影響。焦散面的各種型態如下圖所示:
人眼的辨識力以及對銳利度的感受
一道直徑只有百萬分之三米的光束,被看成是一個「點」,是無庸置疑的。真正的問題在
於:這直徑大到何種程度,人眼會看成一個「圓」而不是一個「點」?這就是人眼辨識力
的界線。辨識力是根據人的肉眼可以分辨出的視差角而定,這個角度大約是1/3440。在大
約10吋距離處,物體大小就視為10/3500,或者說0.0025英吋。換算結果大約等於8 lp/mm
或0.06mm(60微米)。如果我們把標准略微放寬一點,我們可以說任何一個直徑小於0.1m
m(100微米)的物體,在一般距離下都會被人眼看成一個「銳利的點」。以往這個判斷標
准用在建立「景深表」。景深表與底片片幅有關,因此模糊圓的容許直徑大小也有不同。
中型片幅的模糊圓為60微米;35mm相機的模糊圓是33微米;而像Minox間諜相機片幅(8×
11)的模糊圓則為15微米。此外,還有另一種說法,意義相同:模糊圓大小,應該等於底
片對角線的1/1418,1/1309,以及1/907。
Minox片幅採用的數值雖小,其實是考量到這種小片幅的底片解析度能夠負荷的程度。從底
片片幅對角線的1/900到1/1500,或從60微米到15微米的寬廣范圍來看,我們可以了解到「
銳利」其實是一個可變動的尺度,要清楚說明什麼是「銳利」與「不銳利」,其實幾乎是
不可能的。
也有另外一種以「焦距的分數」來描述模糊圓大小的計演算法,例如像f/1500或f/1000這樣
的說法,或者採用更方便計算的數字。
各家廠商通用的35mm底片使用的容許模糊圓直徑大小為33微米,事實上也是求方便的結果
。一般而言,在早期35mm底片的放大倍率都在3到4倍左右(即使今天最常見的10cm×15cm
尺寸,即4×6,也是放大4倍),因此,在底片上直徑為33微米的粒子放大4倍之後,就是
132微米或0.13mm,大約等於0.1mm,和上述我們提到「銳利度的感受」時所指出的邊界值
相同。這是在1930年代所建立的一個標准,當初已經考慮到未來光學、底片技術的發展,
以及幾種不同底片片幅的放大倍率。此外,高倍率的幻燈機投射,觀賞距離都比較遠,因
此人眼的辨識力的准則依然適用。
景深
我們可以說33微米的直徑是焦散面的最大橫斷面,當放大4倍時,影像粒子仍會被人眼視為
是銳利的點。在數學上,點和線的關系是可以互相交換的,一條線由無限多個點所組成。
光錐體的直徑會因為光圈大小(更精確一點的說法是:出瞳直徑)而有所變化。我們現在
可以運用這個33微米的焦散面直徑來計算在任何光圈和焦長、物體距離下的焦距長度。這
些數值後來被轉換成大家所熟知的景深表,於是我們可以知道在光圈為f/2,距離2公尺時
,一支焦距為50mm的鏡頭的清晰范圍從1.91公尺到2.10公尺。在計算景深的公式中,景深
是以焦點為中心作對稱分布的。大家也熟知一個規則:影像清晰的范圍,是在焦平面前1/
3以及焦平面後2/3--這其實是因為我們在觀賞一張放大的照片時,並沒有處於一個適當的
距離,這需要鏡頭本身的透視與照片的觀賞距離一並考慮進去。許多照片在觀賞的距離都
太近,以致於透視角不適切。
❼ 怎麼修補失焦照片~
正常的失去焦點的圖片理論上是可以修復的,其中的細節信息量大部分並沒有丟失,你可以嘗試使用SmartDeblur這軟體解決,會讓你震撼的。
❽ 簡單說明拍攝中對焦,失雙導致照片模糊的兩個原因以及解決方法
首先,你的主題失焦導致你的模糊。2.其次,你的主體在運動時會出現模糊。3.第三,你拿著相機時,你的動作(或風的外力)導致模糊。好吧 - 現在我們知道導致模糊照片的原因了,所以讓我們開始確保我們可以防止模糊的照片開始發生。
什麼是焦點模糊?模糊照片的最大原因之一是鏡頭完全失焦。這可能由於多種原因而發生,包括相機的自動對焦系統錯誤地識別您的拍攝對象並將焦點鎖定在錯誤的區域。例如,假設您正試圖拍攝一張坐在門口前面的小蜘蛛的照片。您的相機的自動對焦系統可能完全錯過了蜘蛛,只需將焦點鎖定在它後面的門上,如果您在拍攝後沒有查看照片,您可能直到回家才能意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