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資訊 » 關於鄉愁的圖片該怎麼畫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關於鄉愁的圖片該怎麼畫

發布時間: 2022-09-01 19:39:59

A. 關於思鄉古詩(有詩意.注音和詩配畫)

長相思

作者: 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按】這是一首描寫邊塞軍旅途中思鄉寄情的佳作。
天涯羈旅最易引起共鳴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異鄉、夢回家園的意境,信手拈來不顯雕琢,難怪王國維評價「容若詞自然真切」。
這首詞更可貴的是纏綿而不頹廢,柔情之中露出男兒鎮守邊塞的慷慨報國之志。一句「夜深千帳燈」不愧「千古壯觀」。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長水遠也。
【榆關】即今山海關
【那畔】即山海關的另一邊,指身處關外。
【帳】軍營的帳篷,千帳言軍營之多。
【更】舊時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約兩小時。風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風雪交加也。
【聒】聲音嘈雜,使人厭煩。
【故園】故鄉
【此聲】指風雪交加的聲音。

B. 鄉愁 描寫了哪4幅畫面 描寫了哪4幅畫面加以簡述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C. 【詩配畫】如果請你為一本以思鄉為主題的詩集設計一個封面,下面哪幅圖片可供選擇請說明理由。(2分)

D. 鄉愁中詩歌描繪了哪幾幅畫面

鄉愁中詩歌描繪了四幅畫面。

1、第一幅:幼年求學,母子分離,借書信以慰別情;

2、第二幅:成年後,告別新婚妻子,離鄉背井,天各一方;

3、第三幅:生離死別,母子不得相見;

4、第四幅:同胞難得相聚,國家不能統一。

《鄉愁》是現代詩人餘光中於1972年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歌。原文: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一九七二年一月二十一日

(4)關於鄉愁的圖片該怎麼畫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該詩寫於1972年。餘光中的祖籍是福建永春,他於1949年離開大陸去台灣。當時由於政治原因,台灣和大陸長時間的隔絕。

致使餘光中多年沒有回過大陸。他一直思念親人,渴望祖國的統一和親人的團聚。在強烈的思鄉之情中,詩人在台北廈門街的舊居內寫下了這首詩。

賞析:

《鄉愁》一詩,側重寫個人在大陸的經歷,那年少時的一枚郵票,那青年時的一張船票,甚至那未來的一方墳墓,都寄寓了詩人的也是萬千海外遊子的綿長鄉關之思。

而這一切在詩的結尾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有如百川奔向東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

詩人個人的悲歡與巨大的祖國之愛、民族之戀交融在一起,而詩人個人經歷的傾訴,也因為結尾的感情的燃燒而更為撩人愁思了,正如詩人自己所說:「縱的歷史感,橫的地域感。

縱橫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現實感。」(《白玉苦瓜》序)這樣,詩人的《鄉愁》是我國民族傳統的鄉愁詩在新的時代和特殊的地理條件下的變奏,具有以往的鄉愁詩所不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擷取和提煉上,這首詩具有單純而豐富之美。鄉愁,本來是大家所普遍體驗卻難以捕捉的情緒,如果找不到與之對應的獨特的美的意象來表現,那將不是流於一般化的平庸。

就是墮入抽象化的空泛。《鄉愁》從廣遠的時空中提煉了四個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它們是單純的,所謂單純,絕不是簡單,而是明朗、集中、強烈。

沒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亂的蕪蔓之感;它們又是豐富的,所謂豐富,也絕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張力,能誘發讀者多方面的聯想。在意象的組合方面。

《鄉愁》以時間的發展來綜合意象。可稱為意象遞進。「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呵」、「而現在」,這種表時間的時序像一條紅線貫串全詩。

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前面三節詩如同洶涌而進的波濤,到最後轟然而匯成了全詩的九級浪。

E. 一年級,寫一首思鄉古詩,用五彩的畫筆給它配一幅圖。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1-12

F. 關於思鄉的豎向手抄報

版手抄報要用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晏幾道)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慈母吟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黃鶴樓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思念之詩
1.嚶嚶鳴矣,求其友聲------<<詩經.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詩經.衛風.木瓜>>
4.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漢樂府民歌<<箜篌謠>>
5.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
6.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唐.張九齡<<送韋城李少府>>
8.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韓愈<<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9.以文常會友,唯德自成鄰------唐.祖詠<<清明宴司勛劉郎中別業>>
10.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唐.白居易<<琵琶行>>
11.人生結交在終結,莫為升沉中路分------唐.賀蘭進明<<行路難五首>>
12.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唐.杜甫<<徒步歸行>>
13.友如作畫須求淡,山似論文不喜平------清.翁照<<與友人尋山>>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晏幾道)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G. 關於思鄉的古詩詞的思維導圖包括作者還寫了哪些古詩詞畫出來

1、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3、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王昌齡《出塞二首》
4、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5、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李之儀《卜運算元·我住長江頭》

H. 鄉愁的重音標記和連接符號怎麼畫

用「\」和「」劃分。
第一節稍平淡,回憶的口氣,第二節增加了遺憾的語氣,第三節,要體現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節,表現出而今的惆悵。
節與節之間要有足夠的停頓,特別在前三節與第四節間,約停2秒,讀的時候要配合相應想像。

I. 餘光中的鄉愁描繪了哪四幅畫面

第一副:幼年求學,母子分離,借書信以慰別情;
第二副:成年後,告別新婚妻子,離鄉背井,天各一方;
第三副:生離死別,母子不得相見;
第四副:同胞難得相聚,國家不能統一

J. 有關於余老的《鄉愁》的高清圖片

不知這張能滿足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