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梵蒂岡國家的詳細介紹、
梵蒂岡城國:簡稱「梵蒂岡」,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高地的一個內陸城邦國家。也是全球領土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國家,其國土面積只有0.44平方公里。由於四面都與義大利接壤,故稱「國中國」。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為首的教廷的所在地,也是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
梵蒂岡意為「先知之城」。公元4世紀,教皇在羅馬城西北角耶穌門徒聖彼得殉教處建康斯坦丁大教堂以志紀念,15~16世紀被改造成聖彼得大教堂,成為天主教會舉行最隆重儀式的場所。
(1)梵蒂岡長什麼樣子圖片擴展閱讀:
1、國名
梵蒂岡城國(英語:Vatican City State;義大利語: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拉丁文:Status Civitatis Vaticanae)。 梵蒂岡在拉丁語中意為「先知之地」。
2、國旗
梵蒂岡國旗由兩個面積相等的豎長方形組成,靠旗桿側為黃色,另一側則為白色。白色上還繪有教宗的牧徽:兩把交叉的聖彼得的鑰匙和一頂教宗的三重冕。
黃白兩色是耶穌十二宗徒之長聖彼得的兩把鑰匙的顏色,代表了兩種最珍貴的金屬:金與銀;來自於1808年2月以來教廷衛兵瑞士衛隊帽徽的顏色。1825年時教宗良十二世訂定這面旗幟。
3、國徽
梵蒂岡國徽即是背襯著紅色的教宗保祿六世的皇徽。紅色使人聯想到它曾是天主教堂中最奪目的色彩。喬萬尼·巴蒂斯塔· 莫蒂尼於1963年被選為教宗,即教宗保祿六世。保祿六世的教宗徽章圖案包括一頂羅馬教宗的三重冠冕和兩把交叉的金黃與銀白色的鑰匙。
教宗的三重冠是主教冠和世俗的皇冠結合產生的。羅馬教宗自稱是基督在世上的代表,教宗又是梵蒂岡的首腦,三重冠代表了 教宗的三種最高權力: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
而那兩把金黃色與銀白色的鑰匙,則是基督交給聖彼得的,象徵把天上和地上的一切權力都交給他。同時還附有《馬太福音》里的一段話:「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
4、國歌
《教皇進行曲》
歌詞大意:歡騰的羅馬 高貴的羅馬 你是伯多祿的聖座 ,他曾血撒羅馬 伯多祿,被授予天國的鑰匙 教宗,是伯多祿的繼承人 教宗,是堅振眾信友的導師 教宗,是天主的眾仆之仆 捕人的漁夫。
群羊的牧人 聯結天堂與人間 教宗,是基督在世的代表 是風浪中的避風港,黑暗中的燈塔 和平的守護衛者,眾人的衛士 自由的守望者,你充滿權威。 教宗,你是屹立不動的磐石 在這磐石上建立了天主的教會。
教宗,是基督在世的代表 是風浪中的避風港,黑暗中的燈塔 和平的守護衛者,眾人的衛士 自由的守望者,你充滿權威 歡騰的羅馬 高貴的羅馬。
5、建築
梵蒂岡城面積不大,名勝古跡卻十分有名,城內建築具有濃厚的宗教文化。梵蒂岡城區略呈三角形,東西長1045米,南北寬805米,樓房、花園、庭院和廣場各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一。 市區著名建築有聖彼得大教堂、聖彼得廣場、梵蒂岡宮、梵蒂岡博物館、梵蒂岡圖書館、教廷天文台等。
(1)聖彼得大教堂
聖彼得大教堂坐落在聖彼得廣場西面,因建在耶穌的大弟子聖彼得的陵墓上而得名。東西長187米,南北寬137米,佔地15160平方米,穹隆圓頂高138米,能容納5萬人,大教堂建於公元1626年,是一座義大利文藝復興與巴羅克藝術的殿堂,是布拉曼德、米開朗琪羅、拉斐爾和小莎迦洛等著名建築家、藝術家的共同傑作。
大教堂里保存了許多文藝復興時期遺留下來的藝術珍品,有文藝復興初期著名畫家喬托所作的鑲嵌畫--《小帆》,有米開郎琪羅25歲時的名作《哀嘆的聖母》及聖彼得銅像等。
聖彼得大教堂為全世界最大的教堂及羅馬天主教的中心教堂,是歐洲天主教徒的朝聖地,自1870年以來,重要的宗教儀式幾乎都是在這里舉行的。聖彼得大教堂里埋葬著各代教皇的聖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殯葬紀念館。教堂的建築、繪畫、雕刻、藏品,都稱得上是藝術珍品。
(2)聖彼得廣場
聖彼得廣場同聖彼得大教堂是一組不可分割的建築藝術整體,是舉行盛大宗教活動的地方,可容納50萬人。廣場長340米,寬240米,有由88根方柱和288根圓柱組成的半橢圓形環繞柱廊,柱端屹立著140尊聖人雕像。正面圓穹及其上邊的十字架高達137米。
廣場中央聳立著一座高26米的方尖石碑,建築石碑的石料是當年專程從埃及運來的。石碑頂端立著一個十字架,底座上卧著4隻銅獅,兩側各有一個噴水池。該廣場是巴羅克式建築鼻祖貝爾尼尼在1656年設計的,廣場建設歷時11年。每逢星期日中午12時,聚集在廣場上的人們,聆聽站在皇宮窗口的教皇發表晨禱詞。
(3)梵蒂岡宮
梵蒂岡宮位於聖彼得廣場對面,自14世紀以來一直是歷代教皇的定居之處,數百年來已幾經改建。梵蒂岡宮內有禮拜堂、大廳、宮室等,是世界天主教的中樞。宮內有舉世聞名的西斯廷小教堂,過去一直是教皇私人用的經堂。
西斯廷小教堂素以天花板和牆壁上保存有米開朗基羅花費4年時間繪制的著名壁畫「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而久負盛名,這些出自於藝術大師之手的繪畫,內容取材於《聖經》里的故事,人物逼真,栩栩如生,堪稱藝術珍品。西斯廷小教堂長40.5米,寬13.3米,高20.7米,是公認的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傑作。
(4)梵蒂岡博物館
聖彼得教堂北面的梵蒂岡博物館,佔地約5.5萬平方米,建於5世紀末,早期為教皇的一座宮廷,後來改成綜合性博物館,擁有12個陳列館和5條藝術長廊,匯集了希臘、羅馬的古代遺物以及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精華,收藏有文藝復興時期三大藝術大師之一的拉斐爾藝術珍品以及其他名家的原作,均屬無價之寶。
其中最著名的西斯丁小教堂是教皇的私用經堂,建於1473-1481年,以藏有米開朗琪羅繪制的《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兩幅壁畫而聞名於世。《創世紀》畫面為300平方米,由9幅中心畫組成,主要描繪聖經舊約故事。
小教堂祭壇上邊《最後的審判》,是米開朗琪羅參加反梅迪奇統治的起義失敗後作的畫,花費了6年的時間(1536-1542年)。畫面表達了畫家對豪強的抗議。此畫高20米,寬10米,是世界上最復雜、最有力和最大型的壁畫。每年到小教堂參觀這些油畫的遊客近300萬人次。
(5)梵蒂岡圖書館
梵蒂岡圖書館建於1475年,珍藏有6萬卷古代手抄本、10萬卷原稿書籍、10萬張地圖和印畫以及大量書信、法典等文獻,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圖書館。令人驚奇的是,館內還保存有1612年-1659年製成的「中國地圖」手抄本。
(6)梵蒂岡機密檔案室
梵蒂岡機密檔案室,神秘未知的世界十大禁地之一。據估計,梵蒂岡機密檔案室的書架有52英里長(84千米),僅可供參考的目錄就有35000卷,裡面的文檔只可以閱覽,但不可以進入檔案室。
② 哪個國家的國旗是正方形的
瑞士國旗是全世界僅有的兩個以正方形為國旗的國家,另外一個正方形國旗的國家是梵蒂岡。
(2)梵蒂岡長什麼樣子圖片擴展閱讀:
一、瑞士國旗:
梵蒂岡國旗呈正方形,由兩個面積相等的豎長方形組成,靠旗桿側為黃色,另一側則為白色。
梵蒂岡國旗白色上還繪有教皇的牧徽:兩把交叉的聖伯多祿的鑰匙和一頂教宗的三重冕。黃白兩色是耶穌十二宗徒之長聖伯多祿的兩把鑰匙的顏色,代表了兩種最珍貴的金屬:金與銀。
教宗的牧徽則是至高無上地位的象徵。旗上的金黃和銀白色是自1808年2月以來教廷衛兵瑞士衛隊帽徽的顏色。於1825年時教宗良十二世訂定這面旗幟。
網路梵蒂岡國旗
網路瑞士國旗
③ 梵蒂岡面積只有0.4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僅相當於北京故宮五分之三大,是一個典型的城中之國[
附圖黑線內即梵蒂岡,其面積形狀並不規則,大致「長」不超過800米,「寬」在700米內;
若簡單比較,以正規的籃球場地(長28米、寬15米)來計算,約是1050個籃球場地這么大。
④ 梵蒂岡國家的國旗
梵蒂岡國旗呈正方形,由兩個面積相等的豎長方形組成,靠旗桿側為黃色,另一側則為白色。
梵蒂岡國旗白色上還繪有教皇的牧徽:兩把交叉的聖伯多祿的鑰匙和一頂教宗的三重冕。黃白兩色是耶穌十二宗徒之長聖伯多祿的兩把鑰匙的顏色,代表了兩種最珍貴的金屬:金與銀。教宗的牧徽則是至高無上地位的象徵。旗上的金黃和銀白色是自1808年2月以來教廷衛兵瑞士衛隊帽徽的顏色。於1825年時教宗良十二世訂定這面旗幟。
⑤ 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在哪裡
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是梵蒂岡,位於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高地。
梵蒂岡屬於歐洲,地理坐標為北緯41°54′10″,東經12°27′11″。面積0.4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國家。
梵蒂岡意為「先知之城」。公元4世紀,教皇在羅馬城西北角耶穌門徒聖彼得殉教處建康斯坦丁大教堂以志紀念,15~16世紀被改造成聖彼得大教堂,成為天主教會舉行最隆重儀式的場所。
756年法蘭克國王把羅馬城及其周圍區域送給教皇,後在意中部出現了教皇國。1870年義大利統一後,教皇被迫退居梵蒂岡宮。
1929年義大利同教皇簽訂《拉特蘭條約》,承認梵蒂岡為政教合一的主權國家。梵蒂岡為中立國,其國土神聖不可侵犯。
由於聖座的行政機構——羅馬教廷大部分機關均座落於梵蒂岡城內,故人們在使用「梵蒂岡」一詞時,可能指梵蒂岡城國、「梵蒂岡」地區、聖座、或教宗的居所,端看其使用的場合而定。
雖然梵蒂岡並未制定任何有關官方語言的法律,但以義大利語最為常用。因天主教在全球信仰人口眾多,使梵蒂岡在政治和文化等領域擁有美國、中國、俄羅斯一樣重要的影響力。
(5)梵蒂岡長什麼樣子圖片擴展閱讀:
國家象徵:
國名
梵蒂岡城國(英語:Vatican City State;義大利語: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拉丁文:Status Civitatis Vaticanae)。 梵蒂岡在拉丁語中意為「先知之地」。
國旗
梵蒂岡國旗由兩個面積相等的豎長方形組成,靠旗桿側為黃色,另一側則為白色。白色上還繪有教宗的牧徽:兩把交叉的聖彼得的鑰匙和一頂教宗的三重冕。
黃白兩色是耶穌十二宗徒之長聖彼得的兩把鑰匙的顏色,代表了兩種最珍貴的金屬:金與銀;來自於1808年2月以來教廷衛兵瑞士衛隊帽徽的顏色。1825年時教宗良十二世訂定這面旗幟。
國徽:
梵蒂岡國徽即是背襯著紅色的教宗保祿六世的皇徽。紅色使人聯想到它曾是天主教堂中最奪目的色彩。喬萬尼·巴蒂斯塔· 莫蒂尼於1963年被選為教宗,即教宗保祿六世。保祿六世的教宗徽章圖案包括一頂羅馬教宗的三重冠冕和兩把交叉的金黃與銀白色的鑰匙。
教宗的三重冠是主教冠和世俗的皇冠結合產生的。羅馬教宗自稱是基督在世上的代表,教宗又是梵蒂岡的首腦,三重冠代表了 教宗的三種最高權力: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
而那兩把金黃色與銀白色的鑰匙,則是基督交給聖彼得的,象徵把天上和地上的一切權力都交給他。同時還附有《馬太福音》里的一段話:「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
⑥ 梵蒂岡面積相當於中國哪個省
梵蒂岡面積其0.44平方公里的面積,幾乎等同於中國北京的天安門廣場南北長800米,東西寬500米,面積0.4平方公里。梵蒂岡位於南歐巴爾干半島,是羅馬城西北角的一個內陸城邦國,四境全被義大利包圍。梵蒂岡面積只有0.44平方公里,相當於北京天安門廣場般大小,人口僅有842人,是世界上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國家。
梵蒂岡建築
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城西北邊的梵蒂岡高地上。領土包括聖彼得廣場,聖彼得大殿,宗座宮,教宗避暑勝地岡道爾夫堡和梵蒂岡博物館等。國土大致呈三角形,除位於城東南的聖彼得廣場外,三面都有城牆環繞。它地處台伯河右岸,以四周城牆為國界。另外有一條密道從著名的聖天使堡通向梵蒂岡城內。
⑦ 梵蒂岡算是一個國家嗎
是一個國家。
梵蒂岡城國(拉丁語:Status Civitatis Vaticanae;義大利語: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簡稱「梵蒂岡」,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高地的一個內陸城邦國家。也是全球領土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國家,其國土面積只有0.44平方公里。由於四面都與義大利接壤,故稱「國中國」。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為首的教廷的所在地,也是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
(7)梵蒂岡長什麼樣子圖片擴展閱讀
梵蒂岡歷史沿革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克服教會危機,教皇約翰二十三世(1958~1963在位)於1962年10月召開了第 2次梵蒂岡宗教公會。有100 多個國家與地區的2000多名高級宗教人士參加,並邀請了其他宗教的代表列席。
大會經過4次會期〔後3次由教皇保羅六世(1963~1978在位)主持〕於1965年12月閉會。公會通過了16個文件,強調教會的作用主要在精神方面。教會被定義為「上帝的人民」,提倡關心現代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問題,對基督新教、東正教和其他宗教採取和解態度,強調信教自由與重視教育。
對天主教主要的教義、教規仍重新加以確認,但對教會法規開始逐步修改,放寬了一些禁令和戒律。
1983年公布了修改的教會法典。
2009年1月1日,教廷宣稱「義大利的法律過於繁雜,而且欠缺穩定、時常和天主教教義相違背」,正式宣布以後不再自動採納義大利議會通過的法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梵蒂岡
⑧ 世界最小的國家有多少人口
梵蒂岡城國,常住人口約800人。
梵蒂岡城國是羅馬教廷的所在地,位於羅馬西北角的梵蒂岡高地上,面積0.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800人,大多為神職人員。梵蒂岡是全球領土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國家。
在這片面積僅0.44平方公里、約800人口、常住人口僅500的城區、人口密度為約3181人/平方千米的地區內,集中了一批舉世無雙的藝術品和建築傑作,修築在使徒聖彼得墓上的大教堂是全城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
梵蒂岡領土概況
梵蒂岡城位於歐洲,地理坐標(北緯41°54′10″,東經12°27′11″),面積0.44平方公里,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城西北邊的梵蒂岡高地上。領土包括聖彼得廣場、聖彼得大殿、宗座宮、教宗避暑勝地(岡道爾夫堡)和梵蒂岡博物館等。
國土大致呈三角形,除位於城東南的聖彼得廣場外,三面都有城牆環繞。它地處台伯河右岸,以四周城牆為國界,另外,有一條「密道」從著名的聖天使堡通向梵蒂岡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