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松樹是長什麼樣子的
松樹的樣子:
松樹可以長得很高,在成熟之後能達到45m,它的樹皮為紅褐色,樹冠的形狀為傘形或是寬塔形。葉子的邊緣有小鋸齒,它的針葉是2針為一束,也有的是3針,雌球花為淡淡的紫紅色,種子是長卵圓形。
松樹針葉橫切面中可見1或2個維管束,特殊環境下可在雙維管束松樹中出現維管束合並的情況。球花單性,雌雄同株。球果多數由種鱗組成,成熟後木質化。種鱗的裸露增厚部分稱鱗盾,鱗盾先端的瘤狀突起稱鱗臍。有的樹種鱗臍具刺,有的無。
球果成熟時種鱗張開,種子脫落;但少數樹種種鱗則長期保持關閉狀態。每個種鱗具種子2粒,種子上部具一長翅,少數具短翅或無翅。
生長環境:
松樹的原產地分布具有顯著的不同之處,一般情況下,樟子松與五針松等具有極強的耐寒性,所以在種植方面對於熱量要求並不高。而油松、白皮鬆與赤松等屬於暖溫帶與亞熱帶高海拔區域所特有的樹種,因而對於熱量的要求要遠遠高於五針松。
馬尾松、喬松以及雲南松等主要分布於南方區域,其對於熱量要求會更高一些。而南亞松在所有的松樹樹種當中,其對於熱量要求最高。在濕潤條件方面,五針松和二針松相比,在濕度方面的要求更高,但同樣與樹種存在緊密的聯系。
雖然華山松與紅松都是五針松的樹種,但濕度要求卻存在不同之處,紅松所需濕度更高。另外,五尾松與赤松都是二針松,在濕潤條件方面的需求仍然不同,與植物分布的地理位置也存在一定的關聯。
⑵ 松樹的葉子像什麼樣子
松樹的葉子像一根綠色的長針。
松葉呈針狀,長6-18cm,直徑約0.1cm。華山松葉5針一束,黃山松、馬尾松及油松均2針一束,基部有長約0.5cm的鞘,葉片深綠色或枯綠色,表面光滑,中央有一細溝。質脆。氣微香,味微苦澀。
主要的松樹的葉子的樣子:
1.華山松的松葉:5針一束,長8-15cm,邊緣有細鋸齒,僅腹面兩側各具4-8條白色氣孔線;橫切面三角形,樹脂道通常3個,中生或背面2個邊生,腹面1個中生,中央有1個維管束。子葉10-15枚,針形,橫切面三角形。
2.黃山松的松葉:松葉長7-10(13)cm,2針一束,微粗硬,邊緣有細齒,樹脂道中生。
3.馬尾松的松葉:針葉2針一束,稀3針一束,長12-20厘米,細柔,微扭曲,兩面有氣孔線,邊緣有細鋸齒。子葉5-8枚;長1.2-2.4厘米;初生葉條形,長2.5-3.6厘米,葉緣具疏生刺毛狀鋸齒。
4.黑松的松葉:針葉2針一束,深綠色,有光澤,粗硬,長6-12厘米,徑1.5-2毫米,邊緣有細鋸齒,背腹面均有氣孔線。子葉5-10(多為7-8)枚,長2-4厘米,初生葉條形,長約2厘米,葉緣具疏生短刺毛,或近全緣。
5.油松的松葉:針葉2針一束,深綠色,粗硬,長10-15厘米,徑約1.5毫米,邊緣有細鋸齒,兩面具氣孔線;子葉8-12枚,長3.5-5.5厘米;初生葉窄條形,長約4.5厘米,先端尖,邊緣有細鋸齒。
6.雲南松的松葉:針葉通常3針一束,稀2針一束,常在枝上宿存三年,長10-30厘米,徑約1.2毫米,先端尖,背腹面均有氣孔線,邊緣有細鋸齒;初生葉窄條形,長2.5-5厘米,較柔軟。
7.紅松的松葉:針葉5針一束,長6-12厘米,粗硬,直,深綠色,邊緣具細鋸齒,背面通常無氣孔線,腹面每側具6-8條淡藍灰色的氣孔線;子葉13-16枚,針狀,橫切面三角形,長3.8-5厘米,寬約1.5毫米,先端尖,邊緣有細鋸齒;
初生葉條形,長1.3-1.6厘米,寬不及1毫米,邊緣有細鋸齒。花期6月,球果第二年9-10月成熟。
(2)松樹的葉子長什麼樣圖片擴展閱讀:
華山松分布於西南及陝西、甘肅、河南、湖北、西藏等地。
黃山松分布於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馬尾松分布於陝西、江蘇、安微、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黑松分布於遼寧、山東、江蘇等地;武漢、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多有栽培。
油松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及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雲南松分布於西南地區及廣西。
紅松分布於東北地區。
⑶ 五針松葉子是什麼樣的
五針松為松科常綠針葉喬木。葉針狀,長約3厘米至5厘米,細弱而光滑,每5枚針葉簇生為一小束,多數小束簇生在枝頂和側枝上。
⑷ 松樹長什麼樣子
松樹可以長得很高,在成熟之後能達到45m,它的樹皮為紅褐色,樹冠的形狀為傘形或是寬塔形。
葉子的邊緣有小鋸齒,它的針葉是2針為一束,也有的是3針,雌球花為淡淡的紫紅色,種子是長卵圓形。
分布范圍
由於原產地地理分布的差異,在原產中國的松樹中,樟子松、新疆五針松、偃松最耐寒,對熱量要求最低。紅松對熱量要求也較低。
赤松、油松、白皮鬆、華山松、高山松、黃山松、巴山松為暖溫帶和亞熱帶高海拔地區樹種,對熱量要求中等。馬尾松、雲南松、喬松和思茅松分布於更靠南的地區,要求較高的熱量。
南亞松是熱帶松樹,對熱量的要求最高。對濕潤條件的要求,五針松一般高於二針松,但也因種而異。例如同為五針松的紅松和華山松,前者比後者要求更濕潤的條件;同為二針松的赤松和馬尾松對濕潤狀況的要求高於油松和雲南松。這與地理分布上隨經度而發生的替代現象有關。
⑸ 松樹的葉子長什麼樣
松樹針葉橫切面中可見1或2個維管束,特殊環境下可在雙維管束松樹中出現維管束合並的情況。球花單性,雌雄同株。球果多數由種鱗組成,成熟後木質化。
種鱗的裸露增厚部分稱鱗盾,鱗盾先端的瘤狀突起稱鱗臍。
有的樹種鱗臍具刺,有的無,球果成熟時種鱗張開,種子脫落;但少數樹種種鱗則長期保持關閉狀態。每個種鱗具種子2粒,種子上部具一長翅,少數具短翅或無翅。
(5)松樹的葉子長什麼樣圖片擴展閱讀:
松樹的觀賞價值也是有目共睹的,在中國,從皇家古典園林到現代居民家中都能見到松樹的倩影,例如北京北海、頤和園中的油松、白皮鬆,樹樁盆景中廣泛使用的五針松等,一些名山勝地,更是山以松壯勢、松以山出名。
黃山的迎客松、華山的華山松、長白山的美人松……無一不令遊人贊嘆。
另外,松樹的樹根部位常常會有大型真菌生長。它們有的是木腐菌,可以對松樹進行分解,造成樹木根腐;有的是外生菌根菌,可以與松樹互換營養,防止樹木營養缺乏,從而導致影響生長。
⑹ 松樹的葉子是什麼叫什麼
松樹的葉子叫松葉、松針或針葉
松樹可以生長在各種不同的土壤上。因針葉灰分含量低,能忍耐貧瘠土壤,但以種在疏鬆肥沃土壤上的生產力高。濕潤地區的松樹大多適宜酸性土壤。而有些松樹,如白皮鬆和油松,則能適應含鈣量多和pH高的土壤。松樹根系有菌根菌共生。主要為外生菌根的菌絲體形成鞘,包圍著短的側根,有利於根系對水分和養料的吸收。因而誘發菌根發育對有些松樹造林的成敗至關重要。大多數松樹不能生長在鹽漬土上,因而不能靠近海濱生長。但是有些松樹如由日本引種到中國的黑松,具有較強的抗鹽能力。種植可使用碧卡微生物菌劑疏鬆土壤。
⑺ 松柏的葉子什麼樣
松柏的葉子呈葉鱗片狀,交互對生,緊貼枝上,呈卵狀三角形,生於幼樹或老樹壯枝上的呈線形或錐形,3或4枚輪生而廣展,先端長尖稍開展。 具體形狀如圖:
⑻ 松樹的葉子有什麼特點
松樹的葉子長12-20厘米,細柔,微扭曲,兩面有氣孔線,邊緣有細鋸齒;在背面邊生,或腹面也有2個邊生;葉鞘初呈褐色,後漸變成灰黑色。
無刺,生於乾燥環境者常具極短的刺;種子長卵圓形,長4-6毫米,連翅長2-2.7厘米;子葉5-8枚;長1.2-2.4厘米;初生葉條形,長2.5-3.6厘米,葉緣具疏生刺毛狀鋸齒。
松樹是松科松屬植物統稱,常綠針葉喬木,雌雄同株。枝輪生,每年生一節或數節,冬芽顯著,芽鱗多數。芽鱗、鱗葉均螺旋狀排列。
鱗葉單生,幼時線形,綠色,隨後逐漸退化成褐色,膜質苞片狀,在其腋部抽出針葉;針葉2、3或5針一束,生於不發育的短枝上,每束針葉的基部為膜質葉鞘所包圍。
(8)松樹的葉子長什麼樣圖片擴展閱讀:
松樹較幼時的樹冠呈金字塔形,樹枝多呈輪狀著生。幼苗出土、子葉展開以後,首先著生的為初生葉,單生,螺旋狀排列,線狀披針形,葉緣具齒。
初生葉行使葉的功能1~3年後,才出現針葉,通常2、3、5枚成束,著生於短枝的頂端。每束針葉基部有葉鞘,早期脫落或宿存。葉肉組織中的樹脂道的位置在成年植株比較恆定,可分為外生、中生、內生3種類型。
松樹最明顯的特徵是葉成針狀,常2針、3針或5針一束。如油松、馬尾松、黃山松的葉2針一束,白皮鬆的葉3針一束,紅松、華山松、五針松的葉5針一束。
松樹為雌雄同株植物,而且孢子葉成球果狀排列,形成雌、雄球花。松樹的球花一般於春夏季開放,但花粉傳到雌球花上後,要到第二年初夏才萌發,使雌花受精,發育成球果。球果於秋後成熟。
⑼ 松柏的葉子像什麼樣子
松樹的葉子像一根綠色的長針。
松葉呈針狀,長6-18cm,直徑約0.1cm。華山松葉5針一束,黃山松、馬尾松及油松均2針一束,基部有長約0.5cm的鞘,葉片深綠色或枯綠色,表面光滑,中央有一細溝。質脆。氣微香,味微苦澀。
主要的松樹的葉子的樣子:
1.華山松的松葉:5針一束,長8-15cm,邊緣有細鋸齒,僅腹面兩側各具4-8條白色氣孔線;橫切面三角形,樹脂道通常3個,中生或背面2個邊生,腹面1個中生,中央有1個維管束。子葉10-15枚,針形,橫切面三角形。
2.黃山松的松葉:松葉長7-10(13)cm,2針一束,微粗硬,邊緣有細齒,樹脂道中生。
3.馬尾松的松葉:針葉2針一束,稀3針一束,長12-20厘米,細柔,微扭曲,兩面有氣孔線,邊緣有細鋸齒。子葉5-8枚;長1.2-2.4厘米;初生葉條形,長2.5-3.6厘米,葉緣具疏生刺毛狀鋸齒。
4.黑松的松葉:針葉2針一束,深綠色,有光澤,粗硬,長6-12厘米,徑1.5-2毫米,邊緣有細鋸齒,背腹面均有氣孔線。子葉5-10(多為7-8)枚,長2-4厘米,初生葉條形,長約2厘米,葉緣具疏生短刺毛,或近全緣。
5.油松的松葉:針葉2針一束,深綠色,粗硬,長10-15厘米,徑約1.5毫米,邊緣有細鋸齒,兩面具氣孔線;子葉8-12枚,長3.5-5.5厘米;初生葉窄條形,長約4.5厘米,先端尖,邊緣有細鋸齒。
6.雲南松的松葉:針葉通常3針一束,稀2針一束,常在枝上宿存三年,長10-30厘米,徑約1.2毫米,先端尖,背腹面均有氣孔線,邊緣有細鋸齒;初生葉窄條形,長2.5-5厘米,較柔軟。
7.紅松的松葉:針葉5針一束,長6-12厘米,粗硬,直,深綠色,邊緣具細鋸齒,背面通常無氣孔線,腹面每側具6-8條淡藍灰色的氣孔線;子葉13-16枚,針狀,橫切面三角形,長3.8-5厘米,寬約1.5毫米,先端尖,邊緣有細鋸齒;
初生葉條形,長1.3-1.6厘米,寬不及1毫米,邊緣有細鋸齒。花期6月,球果第二年9-10月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