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陽圍著什麼轉
太陽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佔有太陽系總體質量的99.86%。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體以及星際塵埃等,都圍繞著太陽公轉。
太陽是位於太陽系中心的恆星,它幾乎是熱等離子體與磁場交織著的一個理想球體。太陽直徑大約是1392000(1.392×10⁶)千米,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09倍;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萬倍。
其質量大約是2×10³⁰千克(地球的330000倍)。從化學組成來看,現在太陽質量的大約四分之三是氫,剩下的幾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鐵和其他的重元素質量少於2%,採用核聚變的方式向太空釋放光和熱。
(1)太陽圍著什麼轉圖片擴展閱讀
公轉:
太陽繞銀河系中心公轉,繞銀河系中心公轉周期約2.5×10⁸年。銀河系中心可能有巨大黑洞,但它周圍布滿了恆星,所以看上去象「銀盤」。這些恆星都繞「銀核」公轉。與地球公轉不同,這些恆星公轉每繞一周離「銀核」會更近。
自轉:
太陽和其它天體一樣,也在圍繞自己的軸心自西向東自轉,但觀測和研究表明,太陽表面不同的緯度處,自轉速度不一樣。在赤道處,太陽自轉一周需要25.4天,而在緯度40處需要27.2天,到了兩極地區,自轉一周則需要35天左右。這種自轉方式被稱為「較差自轉」。
能量:
作為一顆恆星,太陽,其總體外觀性質是,光度為383億億億瓦,絕對星等為4.8。是一顆黃色G2型矮星,有效溫度等於開氏5800度。太陽與在軌道上繞它公轉的地球的平均距離為149597870km(499.005光秒或1天文單位)。
按質量計,它的物質構成是71%的氫、26%的氦和少量較重元素。它們都是通過核聚變來釋放能量的,根據理論太陽最後核聚變反應產生的物質是鐵和銅等金屬。
2. 地球圍繞著太陽轉,那麼太陽繞著什麼轉
在太陽系中,地球是圍繞著太陽轉動的,但是到了銀河系當中,太陽是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轉動的,因為在銀河系的中心有一個巨大的黑洞,它提供的引力可以使得銀河系內的恆星都繞著它進行旋轉。
那銀河系呢?當然也是遵循這樣的規律。在銀河系的中心也有一個質心,導致每個恆星都圍繞著它進行旋轉。我們的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當中,由數十億顆恆星組成的銀河系,太陽算得上是非常的渺小了。有科學發現所有的恆星都圍繞銀河系中心的一個神秘區域旋轉。可能就是銀河系中心有一個黑洞。它們看起來像高速旋轉的小行星,但是它們是恆星。這些巨大的恆星在如此靠近中心的軌道上以超高速度運動,代表著中心一定有著非同尋常的引力。那麼誰又會有如此大的牽引力呢?那就是超大質量黑洞。銀河系中的一切,都在圍繞著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運行,但是黑洞不僅存在於銀河系中。放眼整個宇宙呢?宇宙的外面又是什麼呢?
3. 請問 月亮圍著地球轉,地球圍著太陽轉。那麼 太陽圍著什麼轉
太陽圍著銀河系轉。
太陽繞銀河系中心公轉,繞銀河系中心公轉周期約2.5×10⁸年。銀河系中心可能有巨大黑洞,但它周圍布滿了恆星,所以看上去象「銀盤」。這些恆星都繞「銀核」公轉。與地球公轉不同,這些恆星公轉每繞一周離「銀核」會更近。
太陽和其它天體一樣,也在圍繞自己的軸心自西向東自轉,但觀測和研究表明,太陽表面不同的緯度處,自轉速度不一樣。在赤道處,太陽自轉一周需要25.4天,而在緯度40處需要27.2天,到了兩極地區,自轉一周則需要35天左右。這種自轉方式被稱為「較差自轉」。
(3)太陽圍著什麼轉圖片擴展閱讀:
恆星和行星都會自轉,小天體亦大多會自轉。作為天體的集合體,星系也會自轉。如果行星自轉軸在長期運動中漸漸偏離原有方向,即會產生歲差。
太陽是一顆黃矮星,黃矮星的壽命大致為100億年,目前太陽大約45.7億歲。 在大約50至60億年之後,太陽內部的氫元素幾乎會全部消耗盡,太陽的核心將發生坍縮,導致溫度上升,這一過程將一直持續到太陽開始把氦元素聚變成碳元素。
雖然氦聚變產生的能量比氫聚變產生的能量少,但溫度也更高,因此太陽的外層將膨脹,並且把一部分外層大氣釋放到太空中。當轉向新元素的過程結束時,太陽的質量將稍微下降,外層將延伸到地球或者火星目前運行的軌道處(這時由於太陽質量的下降,這兩顆行星將會離太陽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