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圖舌是怎麼一回事,什麼是地圖舌
問題分析:
舌苔出現地圖舌,就表明有脾胃陰虛及脾胃氣虛。 地圖舌,要在飲食和護理方面多注意。 這時就要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以及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魚、肉、蛋、豆等。
意見建議:
如果有疼痛,損害較大時,可口服B族維生素,外用1%~2%龍膽紫液等。
2. 什麼是地圖舌
地圖舌 地圖舌又叫剝脫性舌炎、糠疹舌炎、遊走性舌炎或花斑舌等。本病的病因不十分清楚,有人認為與乳牙萌出有關,也有的認為和腸寄生蟲有關,或與口腔內的慢性病灶如齲齒、扁桃體炎有關。中醫認為是胃陰虛所致,缺乏微量元素鋅是地圖舌的重要原因。
3. 什麼是地圖舌
地圖舌是一種發生在舌粘膜淺層的慢性邊緣剝脫性舌炎。由於它的病損表現為經常在舌面的不同部位,並可變換大小和形狀,具有遊走性的特點,所以又稱為遊走性舌炎
4. 「地圖舌」是什麼樣的小孩兒多發「地圖舌」是為何
地圖舌他其實是舌背的一種流浪性環狀病變,而且他還是一種淺表的局部剝脫性皮炎,因為它的形狀類似於地圖,所以它也被稱為地圖舌,其原因通常是由於缺乏微量元素和維他命B,其中大部分是兒童和青少年,如果寶寶這種有舌象,在吃刺激性食物,乳酸和辛辣食物時,他可能會胃口差,局部疼痛,寶寶媽媽可以嘗試維他命B或微量元素鋅來改善它。
因為據有關的媒體報道,兒童的發病率約為15%,該病的發生與消化不良,營養缺乏,體質差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一般不會有特定的症狀,但是在吃一些刺激性食物時,舌頭會有麻木和疼痛的感覺,但是實際上,這個病因到現在為止還是尚不清楚的,在兒童中更常見。
最後,關於以上地圖舌是什麼樣的小孩兒多發地圖舌是為何的問題,今天就分析到這里。
5. 什麼是地圖舌,
地頭蛇吧
6. 什麼是地圖舌,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嗎
地圖舌是這樣形成的:先於舌面出現灰白色稍隆起的圓形小區,不久灰白色漸漸退去,中央舌乳頭脫落,變成紅色,表面光滑而乾燥,病變往往不止一處,並向外擴展,那些灰白色的邊緣互相連結融合,形成不整齊的地圖樣。因為病變在不斷變化,「地圖」的形狀也在不斷變化。地圖舌對孩子沒有什麼損害,孩子偶爾對刺激性食物較敏感,偶有燒灼感。 中醫認為是胃陰不足,可用調補胃陰的中葯治療,1、 地圖舌的治療:1、河車粉(即把新鮮胎盤放在50度的烘箱內烤乾,研成粉末,裝在膠襄內吞服)每次1.5克,一日2-3次。 2、 用臍帶5條、大棗10個煎湯、喝湯吃棗、連服一個月一療程,必要時可連續應用2-3個月療程。 3、 必要時每月注射1-2次丙種球蛋白 4、 中葯可用四君子湯(黨參9克、白求6克、茯芩12克甘草6克)或六君子湯(上方加半夏6克、陳皮9克),服葯需1-2個月5、 舌上可塗制黴素甘油,一日3-4次
7. 什麼是地圖舌
地圖舌又稱為遊走性舌炎,剝脫性舌炎,是一種舌部淺層的慢性炎症.是4-5歲幼童比較常見的一種口腔疾患.
主要出現在舌背,有時也可出現於舌緣,舌腹,舌尖.舌的絲狀乳頭,菌狀乳頭呈片狀剝脫,形成圓形,橢圓形的光滑的紅色剝脫區,菌狀乳頭有時可清晰可見.單個或多個發生,很快可融合成片,邊界微高起,似地圖的邊界.其形態,位置多變,剝脫區以離心方向逐漸擴大,其白色邊緣也隨之擴大或斷離,使人感到病損在遊走.病損可持續存在很長時間,或有短時間的癒合.舌的活動和味覺正常.
地圖舌其發病原因不明,在兒童與消化不良,腸道寄生蟲,維生素b族缺乏有關;在成人與月經周期,貧血,胃腸功能紊亂,精神情緒不穩定,過度勞累,病灶感染有關;另外還可能與遺傳有關.
治療:1,治療牙源性與非牙源性病源感染.
2,保持口腔衛生.
3,合並感染時酌情使用抗生素治療.
8. 什麼是地圖舌、溝紋舌
母親在給孩子餵奶或孩子打哈欠時,有機會看到嬰兒的舌頭,當看到自己孩子的舌面變得不規則紅白相間、呈地圖狀時,一定會很緊張,擔心孩子的舌頭是不是出了什麼毛病。其實每個嬰兒舌頭表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變化,只是有的變化明顯,有的變化不明顯而已,並不是什麼毛病。出現地圖舌的孩子多半體質比較弱,與疲勞、營養缺乏、消化功能不良、腸寄生蟲、維生素B族缺乏有關。地圖舌一般在嬰兒2~3個月時就已出現了,孩子多無明顯的不舒服症狀,有的可出現輕度瘙癢或對有刺激性食物稍有敏感,這種症狀可長達數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自然消退。發生地圖舌後,應注意口腔衛生,適當地給予口腔清洗。症狀明顯時可用1%的金黴素甘油等塗布。服用維生素B族及鋅劑有一定療效。
正常人舌的表面是平整的,沒有明顯的高起和凹陷。但有些人的舌部出現一道道縱、橫溝紋,深淺、長短不一,隨著年齡的增長可逐漸加重,這種表現稱溝紋舌,又稱裂紋舌,一般無任何不適,但溝紋較深的可出現刺激痛,也不需要任何治療。該病原因不明,常認為是先天性的,可能與地理條件、維生素缺乏、食物的種類有關。出現溝紋舌的孩子應注意口腔衛生,保持口腔清潔,防止口腔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