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這是什麼品種的燕魚
從你的圖片上看,這個是秘魯燕魚。
秘魯斯卡神仙,學名斯卡神仙或大神仙 ,是斯卡神仙的秘魯河流域亞種,又稱秘魯神仙,秘魯燕魚,噴點秘魯神仙,為鱸形目,慈鯛科,神仙魚屬一種淡水魚類。
秘魯斯卡神仙分布於秘魯境內亞馬遜流域支流Peruvian河,外觀美麗,可作為觀賞魚類。
『貳』 神仙魚有哪些種類
神仙魚的種類:神仙魚經人工一代代的篩選、雜交定向培育以後,現在除黑神仙外,還產生了很多不同花色和體態的神仙魚,如:灰神仙、雲石神仙、長鰭或短鰭神仙魚、黑白神仙魚、斑馬燕、鑽石燕、金頭燕、熊貓燕、紅眼白燕以及黑金絲(金絲黑燕),等等。
(1)黑金絲:鰭形優美,尾鰭上下端延長,體色烏黑中有縱橫交錯不規則的金線,閃閃亮麗,更顯高貴不凡。
(2)黑白神仙魚:軀體變小,而諸鰭更長大,尾鰭延長。體色黑自分明,第三、四根黑條紋相連似寬頻,與第一、二根黑條紋形成明顯反差,其形態和色彩都顯得俊俏威武。
(3)紅眼白燕:兩眼似寶石般紅亮,全身潔白,腹鰭、臀鰭和尾鰭鰭條極長,似長飄帶在身下身後飄飄灑灑,美若仙女。
(4)鑽石燕:體形與神仙魚相似,腹鰭、臀鰭略短,向後平展如槳,滿身閃爍著鑽石般光彩,在光照下,每一個鱗片都似一顆鑽石,反射光芒。
『叄』 燕魚有多少種七彩燕長什麽樣
燕魚(學名:Platax teira),又名神仙魚、天使魚。 魚體呈菱形,極側扁,尾鰭後緣平直,背鰭、臀鰭鰭條向後延長,上下對稱,似張開的帆。腹鰭特長,呈絲狀。從側面看像空中飛翔的燕子,故又稱其為燕魚。分布於印度洋非洲東岸、紅海、東至澳大利亞、北至日本以及中國南海、台灣海峽等海域,屬於暖水性中上層魚類。其多生活於常在海面漂浮物下。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Lohaja。
從花色上分目前在國內比較常見的有:白神仙魚、鑽石神仙、黑神仙(墨燕兒1、金絲墨燕兒、灰神仙.黑白神仙,熊貓神仙、斑馬神仙、雲石神仙,半黑神仙、鴛鴦神仙、三色神仙、紅頭神仙、金頭神仙、紅眼神仙、玻璃神仙、埃及神仙等等。
在此基礎上,上述每個種類叉都同時具備下列特徵、從而叉演變出了更多的品類;
1,按形狀分,上述每個品類叉能分為短尾、中長尾、長尾三大品系:例如:長t短)鰭斑馬燕兒,長(短)鰭墨燕兒等:
2、按體型大小,上述每個品類還可以分為」神仙魚」和「大神仙魚」,成魚身體長度在15公分以下的稱為神仙魚.15公分以上的稱為「大神仙魚」,例如:大熊貓神仙、大雲石燕兒等:
3,按是否透明分,上述每個品類叉能分為玻璃燕兒,例如:玻璃紅眼神仙,玻璃金頭燕兒等:
4、按眼睛分,上述每個品類又能分為紅眼XX神仙或紅眼XX燕兒,例如:紅眼鑽石燕兒,紅眼雲石燕兒等:
5、按頭部是否紅色或金色分,上述每個品類叉能分為:紅頭XX燕兒【神仙】或金頭XX神仙(燕兒)例如:紅頭熊貓燕兒(三色神仙).紅頭玻璃燕兒等.
6、按頭部、眼睛是否都是紅色分,上述每個品類還可以分為紅頭、紅眼XX燕或紅頭、紅眼XX神仙,例如:紅頭、紅眼鑽石燕兒.紅頭、紅眼熊貓神仙等。
七彩神仙魚體長20厘米,近圓形,側扁,尾柄極短,背、臀鰭對稱。體呈艷藍色,或深綠色、棕褐色,從鰓蓋到尾柄,分布著8條間距相等的棕紅色橫條紋。體色受光照影響產生變幻,光暗時體色深暗;光線明亮,則色彩艷麗豐富,條紋滿身。遠觀頭、體和鰭難以分辨,酷似田徑場上的鐵餅,故英文名其為「鐵餅」。
魚體近圓盤形、扁平。魚的體色豐富多變,有以紅色為主基調的紅七彩,以棕色為主基調的棕七彩,以藍色為主基調的藍七彩,並以紅、黃、藍、綠、黑、棕、白、紫色等為點綴,花色繁多、美不勝收,素有「熱帶魚王」的美稱。
『肆』 神仙魚有幾種
神仙魚,這里是以大家常見的燕子魚進行分類的,主要有兩種:
埃及神仙魚。說到埃及神仙,大家並不陌生,因為這種神仙魚以定水較難著稱。半圓盤的體型,腹鰭和背鰭寬長,伸展開非常漂亮,游動起來悠閑自在,兩條細絲狀的胸鰭也是最明顯的特徵之一。額頭部位鼓起,嘴巴上翹,是它區別於秘魯的一個重要的特徵。銀灰色的身體垂直分布著3-5條黑色棟線,有的品相好的,身體顏色帶淺黃,身上還分布著些許棕色的斑點。
秘魯神仙魚。這里秘魯神仙魚和埃及神仙魚有著基本想同的體型特徵,但是,也有非常明顯的區別。秘魯的額頭不是凸起,嚴格的意義上來說,凸起的不是很厲害,嘴巴不翹,尾鰭拉絲沒有埃及的長,身體的高度算上下雙鰭的長度為最大有的可以達到20公分。
其他的還有斑馬神仙魚、熊貓神仙魚、紅眼鑽石神仙魚、玻璃三色神仙魚等等很多種,不過體型特徵無外乎以上兩種,就是體色有明顯的區別。
『伍』 燕魚的種類及飼養方法
燕魚體態高雅、游姿優美,雖然它沒有艷麗的色彩,但是,受水族愛好者歡迎的程度是任何一種熱帶魚無可比擬的。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燕魚的種類及飼養方法,一起來看看。
燕魚的種類
紅眼鑽石神仙
體長10-15cm,體扁圓形。眼睛鮮紅色,體色銀白,體表的魚鱗變異為一粒粒的珠狀,在光線照射下粒粒閃光,散發出鑽石般迷人的光澤,非常美麗。飼養水溫22-26℃,繁殖水溫27-28℃,水質是弱酸性軟水,餌料有魚蟲、紅蟲、顆粒飼料等。親魚自由擇偶,配偶關系固定,一對一缸,不再分開。屬雌板卵生類,雌魚每次產卵300-500粒。
普通神仙魚
此種指野生的普通神仙在人工環境下交配繁殖出的後代神仙魚種,亦即人工繁殖種普通神仙,通常我們也稱之為一般神仙、普通種神仙或白神仙。其身上有明顯的橫紋分布,現已不斷改良出不同的種類。
金頭神仙
體長10-15CM,扁圓盤形。體長10-15CM,扁圓盤形。背鰭挺拔高聳,臀鰭寬大,腹鰭是兩根長長的絲鰭,全身銀白色,唯頭頂金黃色而得名。飼養水溫22-26攝氏度,水質是微酸性的軟水,繁殖水溫27-28攝氏度。雄魚體大,頭頂圓厚凸出,雌魚體小,頭頂平直。親魚自由擇偶,配偶關系固定,屬磁板卵生魚類。選用10*15CM的綠色塑料板,固定在10CM高度的支架上,放入種魚繁殖缸中作產巢。雌魚每次產卵500-600粒。
雲石神仙
體長10-15CM,體圓形側扁。體色黑白兩色偏黑,班駁交錯。飼養水溫22-26攝氏度,水質是弱酸性的軟水,餌料有魚蟲、水蚯蚓、紅蟲、顆粒飼料等。親魚性成熟6個月,雄魚體格魁梧,頭頂圓厚敦實,雌魚頭頂扁平。繁殖水溫27-28攝氏度,磁板卵生。親魚自由配對,一對一缸,不再分開。雌魚每次產卵300-500粒,間隔產卵時間7-10天
三色神仙
又名熊貓神仙,體長10-15CM,體扁圓形。背鰭高聳,臀鰭寬大,腹鰭是兩根長長的絲鰭。體色銀白,體表有數個大小不等的黑斑,頭頂金黃色、體色黑白清晰,類似熊貓的花紋。飼養水溫22-26攝氏度,繁殖水溫27-28攝氏度,水質是弱酸性的軟水。親魚性成熟年齡6個月,雄魚個體較大,頭頂圓厚豐滿,雌魚頭頂瘦削扁平,磁板卵生。雌魚每次產卵300-500粒,約7-10天第二次產卵。
斑馬神仙
斑馬條紋而得名。飼養水溫22-26攝氏度,水質微弱酸性軟水,餌料以蟲魚為主。繁殖水溫26-28攝氏度,親魚性成熟6個月,雄魚個體較大,頭頂呈圓弧形微微隆起,各鰭較長。雌魚頭頂平滑,磁板卵生,每次產卵300-500。
鴛鴦神仙
又名半身黑神仙,原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屬慈鯛科。體長10-15CM,體呈圓盤形側扁。頭尖,腹鰭是兩條長長的絲鰭。前半身銀白或灰白色,後半身全黑色,黑白分明,非常美麗。飼養水溫22-26攝氏度,餌料有蟲魚、水蚯蚓、紅蟲等。水質喜歡弱酸性軟水。繁殖水溫26-28攝氏度,雄魚個體較大,頭頂呈圓弧形微微隆起,雌魚頭頂瘦削平滑,親魚自由擇偶,配好隊的種魚不再分開。屬磁板卵生類,雌魚每次產卵300-500粒。
黑神仙
又名黑燕體長10-15CM,圓盤形側扁。全身漆黑如墨,體色鮮亮,是神仙魚中較著名的品種之一,飼養水溫22-26攝氏度,繁殖水溫27-28攝氏度,喜弱酸性軟水,親魚性成熟6-8個月,雄魚個體較大,頭頂圓厚微凸,雌魚頭頂平直,親魚自行配對,配偶關系固定,雌魚每次產卵100-200粒,約0-12天進行第二次產卵。仔魚48小時孵出,7天後可游水覓食。
藍神仙魚
體形類似於神仙魚,整體色澤較淡,而各鰭反射淡藍色光澤,是一種很清雅的品種。也有白子的品種,白子的較為類似紅眼神仙魚,只是鰭依舊反射著藍色的光澤。
陰陽神仙魚(綠珍珠)
為身體後半部為黑色的改良品種,後半部的黑色還反射著墨綠色光澤。兩色對比強烈,整體感覺很別致。
灰斑馬神仙魚(藍斑馬)
與斑馬比較相似,只是身色偏灰,色彩對比強烈,具有藍綠色金屬光澤,各鰭花紋也更加清晰華麗。而且本種神仙眼睛虹膜為紅色。
玻璃神仙魚(紅面神仙)
通體透明,頭部黃色,可以清楚地看到鰓及內臟和骨骼。同樣也有白子的品種。
白神仙魚
整體除了眼部為黑色外,其他所有部位都為銀白色,身體上無條紋,頭部略透明,整體顏色完美,沒有一絲雜斑,如同一件精美的玉雕。同樣也有白子的品種。
銀神仙
整體為銀色具有金屬光澤的改良品種,身體上條紋不明顯。
鑽石神仙
閃閃發光的鑽石無人不愛。此種神仙魚體表鱗片散發有如銀白熠熠的鑽石光華,更是受到眾人的喜愛,此改良種目前以短尾者居多,已發展出的品系有鑽石大理石神仙、鑽石皇冠神仙、鑽石金神仙等,但幾乎全是由國外引進的。
豹點神仙
其身上大部份或多或少有橫紋分布,並點綴著似豹紋般的小斑點,相當特別。現有發展出長尾型的豹紋神仙,但一般仍以短尾較多,這種神仙魚在日本及美國頗受愛好者的歡迎,其體長約可達13公分。
大理石神仙
其體表黑白體紋交錯不定,有如大理石橫切面之紋路,所以稱之為大理石神仙。此魚乃當前台灣最常見的神仙魚改良種,有長短尾型的個體,是挺受愛好者青睞的品種。
紅頂神仙
顧名思義,此魚的特色便在於其頭頂部份有一塊相當鮮明的紅斑,因而謂之紅頂神仙。此品種目前發展出有紅頂金神仙、紅頂大理石神仙和紅頂皇冠神仙三種,算是較近改良的神仙魚品種。
皇冠神仙
皇冠神仙有長短尾型,包括紗尾型的個體。有些皇冠神仙的體紋與大理石神仙相似,但比較之下就很容易區分出來,因為其身上的黑白體紋之分布比大理石神仙少得多。
燕魚的飼養方法
投餌
(1)覓食習性:神仙魚的飼養水溫一般是控制在24—28℃之間,在這以溫度范圍內,神仙魚的食慾旺盛,生長迅速,它不受外界氣溫變化影響,始終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中。神仙魚的餌料有魚蟲、水蚯蚓、纖蟲、黃粉蟲、小活魚、顆粒飼料等。神仙魚品種繁多,大小懸殊,因此不同品種神仙魚的餌料選擇也不同。對於體長在3—12厘米的神仙魚,其餌料主要以龜蟲為主,以水蚯蚓、紅蟲、黃粉蟲為輔。對於體長在12厘米以上的神仙魚,龜蟲個體小,適口性差,應選擇個體略大的餌料,主要有紅蟲、水蚯蚓、黃粉蟲、小活魚等。神仙魚多數以動物性餌料為主,小型品種也可馴化為以顆粒飼料為主,而以植物性餌料為主的魚類很少。
(2)投餌次數:神仙魚的投餌量應根據魚體大小和數量多少來決定。家庭飼養神仙魚,一般每天只需投餌1—2次,其投餌量以5—10分鍾內吃完為宜。大批量飼養神仙魚時,每天需要投餌2—3次;繁殖時期的種魚,—般每天投餌3~4次。由於神仙魚體型較小,食量有限,每次投餌量以7—8成飽為宜,增加投餌次數叮促使魚類生長迅速。神仙魚的大部分品種,其餌料以龜蟲為主。當餌料以伍蟲為主時,其投餌量控制在10~30分鍾內吃完。當餌料以水蚯蚓為主時,其投餌量控制在5—10分鍾內吃完,每天投餌2—3次,投喂的水蚯蚓要漂洗干凈。當餌料以小魚蝦為主時,原則上應多餐少喂,神仙魚更換新餌料時,投餌量要由少逐漸增多。神仙魚在運輸前,要停餌1~2天。
用水
(1)兌水:兌水是指部分換水這是神仙魚飼養中經常採用的簡便有效的方法。兌水前,先將水族箱內的加熱器、充氣泵、循環過濾泵等電器的電源關掉,然後用紗布擦凈水族箱四壁玻璃或景物上附生的青苔,待水靜置15分鍾後,水中懸浮物全部沉入缸底,用橡皮管輕輕地吸出底部污物。
—般吸出的水量約占總水量的1/4~1/3。然後將備好的同溫度的新水,沿著缸壁緩緩地注入。
(2)換水:換水是指全部更換飼水,它是改變水質的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但換水的工作量較大,尤其是水族箱小有景物時,工序復雜繁瑣。換水前,將水族箱小所有電器的電源切斷,將魚和景物全部取出,放去水。水族箱沖洗干凈後,將景物全部放好,放入新水備用。
『陸』 燕魚有哪些品種的
經過多年的人工改良和雜交繁殖,燕魚有許多新的種類,根據尾鰭的長短,分為:短尾、中長尾、長尾三大品系;而根據魚體的斑紋、色彩變化又分成好多種類,在國內比較常見的有:白燕魚、黑燕魚、灰燕魚、雲石燕魚、半黑燕魚、鴛鴦燕魚、三色燕魚、金頭燕魚、玻璃燕魚、鑽石燕魚、熊貓燕魚、紅眼燕魚等等。
『柒』 神仙魚有哪些種類
神仙魚
神仙魚又名燕魚、天使魚等,由於側面看神仙魚游動,像燕子般翱翔,所以又名燕魚。神仙魚的體態高雅,所以一度受到水族愛好者們的喜愛,以至於現在神仙魚幾乎就是熱帶魚的代名詞。
中文學名:燕魚
界:動物界
亞門:脊索動物亞門
分布區域:大海
屬:魚屬
拉丁學名:CommonAngel fish
門:脊索動物門
綱:硬骨魚綱
別稱:燕魚、天使、小神仙魚、小鰭帆魚
科: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