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這是什麼樹的葉子
你好,這是小葉朴。
小葉朴果單生葉腋(在極少情況下,一總梗上可具2果),果柄較細軟,無毛,長10-25毫米,果成熟時蘭黑色,近球形,直徑6-8毫米;核近球形,肋不明顯,表面極大部分近平滑或略具網孔狀凹陷,直徑4-5毫米。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栽培技術
一、苗期管理
當出苗50%以上時,分2-3次在傍晚或陰天陸續揭除覆蓋物。前期分次畝施尿素5-10千克,8月下旬應控制肥水,選用酶解易吸收的海和威水溶肥,促進苗木木質化,確保苗木安全越冬。
如播種適時,管理得當,當年生苗高可達50厘米以上。1-2年生小苗必須移植,移植期以春季為主。以後還要分次移栽,移植株行距按苗木的規格及培育要求而定。
二、栽植撫育
大苗移栽要帶土球。立地條件應選擇海拔600-1700米、pH值6.5-8的肥沃、無污染的地方栽植,也可田邊地角因地制宜栽培,採取穴栽。
葯用林株行距約2米×3米。黑彈樹為合軸分枝,發枝力強,梢部彎曲,頂部常不萌發,每年春季由梢部側芽萌發3-5個競爭枝,在自然生長下多形成龐大的樹冠,乾性不強。
特別幼苗樹干較柔軟,易彎曲,因此從苗木期就要防止主幹彎曲,注重扶架養干,注意整形修剪,修除側枝,培育成干形通直、冠形美觀的大苗。
❷ 這是什麼樹的樹葉
這是烏桕樹的樹葉,烏桕樹是我國主要的紅葉樹種之一
❸ 這是什麼樹的葉子
看圖片十分類似「核桃葉」
三、所屬植物形態特徵
一般高達3-5m,樹皮灰白色,淺縱裂,枝條髓部片狀,幼枝先端具細柔毛(二年生枝常無毛)。也有高達20-25m,樹干較別的種類矮,樹冠廣闊。樹皮幼時灰綠色,老時則灰白色而縱向淺裂。小枝無毛,具有光澤,被盾狀著生的腺體,灰綠色,後來帶褐色。羽狀復葉長25-50cm,小葉5-9個,稀有13個。橢圓狀卵形至橢圓形,頂生小葉通常較大,長5-15cm,寬3-6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圓或楔形,有時為心臟形。全緣或有不明顯鈍齒,表面深綠色,無毛,背面僅脈腋有微毛,小葉柄極短或無,有些外殼堅硬,有些比較軟。奇數羽狀復葉長25-30cm,葉柄及葉軸幼時被有極短腺毛及腺體小葉通常5-9枚,稀3枚,橢圓狀卵形至長橢圓形,長約6-15cm,寬約3-6cm,頂端鈍圓或急尖、短漸尖,基部歪斜、近於圓形,邊緣全緣或在幼樹上者具稀疏細鋸齒,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側脈11-15對,腋內具簇短柔毛,側生小葉具極短的小葉柄或近無柄,生於下端者較小,頂生小葉常具長約3-6cm的小葉柄。雄柔荑花序長5-10cm,雄花有雄蕊6-30個,萼3裂,雌花1-3朵聚生,花柱2裂,赤紅色。花期5月,雄性葇荑花序下垂,長約5-10cm,稀達15cm。雄花的苞片、小苞片及花被片均被腺毛。雄蕊6-30枚,花葯黃色,無毛。雌性穗狀花序通常具1-3(-4)雌花。雌花的總苞被極短腺毛,柱頭淺綠色。果實橢圓形,直徑約5cm,灰綠色。幼時具腺毛,老時無毛,內部堅果球形,黃褐色,表面有不規則槽紋。果序短,杞俯垂,具1-3果實;果實近於球狀,直徑4-6cm,無毛。果核稍具皺曲,有2條縱棱,頂端具短尖頭。隔膜較薄,內里無空隙,內果皮壁內具不規則的空隙或無空隙而僅具皺曲。核桃殼是內果皮,外果皮和內果皮在未成熟是為青色,成熟後脫落。新核桃種皮甚苦。
分布於中亞、西亞、南亞和歐洲。中國平原及丘陵地區常見栽培。常見於山區河谷兩旁土層深厚的地方。喜光,耐寒,抗旱、抗病能力強,適應多種土壤生長,喜肥沃濕潤的沙質壤土,喜水、肥,喜陽,同時對水肥要求不嚴,落葉後至發芽前不宜剪枝,易產生傷流。適宜大部分土地生長。喜石灰性土壤。
❹ 這樹葉是什麼樹的樹葉
楊樹的葉,,如下圖供參考請網路驗證詳情
❺ 這是什麼樹的樹葉
學名:梔子,
別名:黃梔子、山梔、白蟾
茜草科梔子屬植物。
生長習性
性喜溫暖濕潤氣候,好陽光但又不能經受強烈陽光照射,適宜生長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輕粘性酸性土壤中,抗有害氣體能力強,萌芽力強,耐修剪。是典型的酸性花卉。
盆栽梔子,8月份開花後只澆清水,控制澆水量。十月寒露前移入室內,置向陽處。冬季嚴控澆水,但可用清水常噴葉面。每年5-7月在梔子生長旺盛期將停止時,對植株進行修剪去掉頂梢,促進分枝萌生,使日後株形美、開花多。梔子多採用扦插法和壓條法進行繁殖,也可用分株和播種法繁殖,但很少採用。
❻ 這個是什麼樹的樹葉,誰知道,看照片
可能是錦葵科木槿屬的黃槿,單憑一片葉子不好准確判斷,是否有更多信息,比如所在的地區,樹木高度等等,當然如果是直接拍植株的圖片更有助於准確辨認。
❼ 這是什麼樹的樹葉
可能是桑科植物波羅蜜(即菠蘿蜜)的樹葉,不過注意,波羅蜜的樹葉大多不是這個樣子的,植物資料記載「大樹之葉全緣,幼樹萌發枝之葉常fen lie」,參見下圖:
❽ 這是什麼樹的樹葉
從你的圖片上看,這個是橘子樹樹葉。
橘子樹是常綠小喬木或灌木,高約3m。
小枝較細弱,無毛,通常有刺。
葉長卵狀披針形,長4~8cm。
❾ 這個樹葉是什麼樹啊
鵝掌楸,別名馬褂木,雙飄樹,拉丁文名Liriodendron chinensis (Hemsl.) Sarg.中國特有的珍稀植物,鵝掌楸為木蘭科鵝掌楸屬落葉大喬木。葉大,形似馬褂,故有馬褂木之稱。樹高可達60米以上,胸徑3米左右,樹干通直光滑。它生長快,耐旱,對病蟲害抗性極強。花大而美麗,秋季葉色金黃,似一個個黃馬褂,是珍貴的行道樹和庭園觀賞樹種,栽種後能很快成蔭,它也是建築及製作傢具的上好木材。主要生長在長江流域以南,其分布區東起浙江省青田縣,向西直至雲南省金平縣,北界為陝西省紫陽縣,向南也至雲南省金平縣,再向南一直可延伸到越南北部。
落葉喬木,[3]樹高達40米,胸徑1米以上。葉互生,長6一22厘米,寬5—19厘米,每邊常有2裂片,背麵粉白色;葉柄長4—8厘米,葉形如馬褂──葉片的頂部平截,猶如馬褂的下擺;葉片的兩側平滑或略微彎曲,好像馬褂的兩腰;葉片的兩側端向外突出,彷彿是馬褂伸出的兩只袖子。故鵝掌楸又叫馬褂木。花單生枝頂,花被片9枚,外輪3片萼狀,綠色,內二輪花瓣狀黃綠色,基部有黃色條紋,形似鬱金香。因此,它的英文名稱是「Chinese Tulip Tree」,譯成中文就是「中國的鬱金香樹」。雄蕊多數,雌蕊多數。聚合果紡錘形,長6-8厘米,直徑1.5-2厘米。小堅果有翅,連翅長2.5-3.5厘米。馬褂木 Liriodendron chinense Sarg 又名稱鵝掌楸,大喬木,高達標40米,胸徑1米以上。小枝灰色或灰褐色,葉片馬褂狀,長4-18厘米,寬5-19厘米,先端截形,中部每邊有一寬裂片,上面亮綠色,下面淡綠色,老鵝掌楸時密生白粉狀的乳頭狀突起;葉柄長5-10厘米。花直徑5-6厘米;花被片外面綠色,內面黃色,花瓣長3-4厘米;雄蕊和心皮多數,覆瓦狀排列;花絲長5毫米。聚合果長7-9厘米,由多數具翅的小堅果組成。花期5-6月,果期9月。主產華東、華中;山東青島、河南鄭州等地有栽培。喜溫涼濕潤氣候,速生,通常用種子繁殖。花大美麗,葉形奇特,為園林綠化優良樹木;樹皮入葯,祛水濕風寒;木材淡紅褐色,紋理直,乾燥少開裂,比重0.58克,可供作傢具、建築用材。
❿ 這是什麼樹的葉子
法國梧桐
三球懸鈴木
編輯
同義詞法國梧桐一般指三球懸鈴木
三球懸鈴木(PlatanusorientalisLinn.),又叫裂葉懸鈴木、鳩摩羅什樹,懸鈴木屬落葉大喬木,是二球懸鈴木的親本,高可達30米,是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有「行道樹之王」之稱。
其樹冠闊鍾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狀剝落。幼枝、幼葉密生褐色星狀毛。葉掌狀5-7裂,深裂達中部,裂片長大於寬,葉基闊楔形或截形,葉緣有齒牙,掌狀脈;托葉圓領狀。花序頭狀,黃綠色。多數堅果聚全葉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長,呈刺毛狀,果柄長而下垂。[1]
喜光,喜濕潤溫暖氣候,較耐寒。歐亞大陸多地有栽培。
(概述圖片來源:[2])
中文學名
三球懸鈴木
拉丁學名
PlatanusorientalisLinn.
別稱
祛汗樹、凈土樹、法國梧桐、懸鈴木
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