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逍遙游》中「鯤」「鵬」的形象所蘊含的象徵意義是什麼
《逍遙游》中「鯤」「鵬」的形象所蘊含的象徵意義是:有才、不慕名利、有大智慧的人。
出自:《逍遙游》是戰國時期哲學家、文學家莊周的代表作,原文節選: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譯文:
北海里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鯤。鯤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幾千里。鯤變化成為鳥,它的名字就叫做鵬。鵬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幾千里長。
當它振動翅膀奮起直飛的時候,翅膀就好像掛在天邊的雲彩。這只鳥,大風吹動海水的時候就要遷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個天然的大池子。
(1)鯤徙北冥水粉圖片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鯤鵬活動的世界是一個廣闊無邊的世界。這里,大鵬就是不為外物所蒙蔽、束縛的自由靈魂的象徵 ,為了襯托出鯤鵬揮灑自如的逍遙游理想,莊子以天地間最大的物象大海和天空為鯤鵬的活動空間。
因為只有大海和天空,才能襯托出鯤之巨和鯤化為鵬( 象徵至人的精神或靈魂)的偉岸龐大,才能表現出大鵬"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九萬里"磅礴氣勢。
解析:
本篇是《莊子》的代表篇目之一,也是諸子百家中的名篇,充滿奇特的想像和浪漫的色彩,寓說理於寓言和生動的比喻中,形成獨特的風格。
「逍遙游」也是莊子哲學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闡述無所依憑的主張,追求精神世界的絕對自由。在莊子的眼裡,客觀現實中的一事一物。
包括人類本身都是對立而又相互依存的,這就沒有絕對的自由,要想無所依憑就得無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順乎自然,超脫於現實。
否定人在社會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類的生活與萬物的生存混為一體;提倡不滯於物,追求無條件的精神自由。
這篇文章巧用寓言故事,文筆變化多端,富於浪漫主義色彩,莊子所宣揚的主張是清靜無為、以養天年。他對於世間的大小、貴賤、壽夭、是非、得失、榮辱等的解釋是相對主義的。
他對待社會和人生的思想態度,無論是消極的還是富有啟發性的,對後世均有著深遠的影響。他厭惡那個「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的社會,拒絕與統治者合作,鄙視富貴利祿,否定鬼神的存在。
都有著積極的意義,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那種妄想逃避現實,追求無條件的精神自由的思想,這種思想無論在當時或現在,都是—種消極的、不可能實現的絕對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② 北冥有魚,怒飛圖南。什麼意思
《莊子·內篇·逍遙游第一》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做鯤。鯤的體積,真不知道大到幾千里;變化成為鳥,它的名字就叫鵬。鵬的脊背,真不知道長到幾千里;當它奮起而飛的時候,那展開的雙翅就像天邊的雲。這只鵬鳥呀,隨著海上洶涌的波濤遷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個天然的大池。
③ 鯤鵬圖南是什麼意思
鯤鵬圖南表示事業發韌,具有雄心壯志。
鯤鵬圖南出自唐代杜甫的《泊岳陽城下》。
原文
泊岳陽城下 / 泊岳陽樓下
唐代:杜甫
江國逾千里,山城僅百層。
岸風翻夕浪,舟雪灑寒燈。
留滯才難盡,艱危氣益增。
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
譯文
南國的江河眾多,水程超過一千。岳陽城在巴陵山上,將近百層。
湖岸的風翻起晚浪,舟外的雪飄落燈前。
留滯他鄉,有才無用,艱危時局,氣節彌堅。
圖南之舉未可逆料,但鯤鵬變化是巨大的,將會飛向南天。
在這里,鯤鵬指莊子所假託的大魚大鳥。
(3)鯤徙北冥水粉圖片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東周戰國中期的思想家莊子在《逍遙游》中,以開篇首句之重,記錄了這個華夏民族古老而神奇的傳說:「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一南冥者,天池也」。
白話譯作:「北方的大海有一種魚,它的名字叫做鯤,鯤的巨大,不知道究竟有幾千里長。它變作一隻鳥,名字叫做鵬。鵬的背, 也不知道究竟有幾千里長;它展開翅膀,鼓足氣力,奮起而飛時,它的翅膀像遮蓋天空的雲朵。這只鳥,當海動風起時就飛往南極。那南海,就是通天的淵池。」
④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一鍋燉不下,化而為鳥」是什麼意思
這是莊周《逍遙游》里的話,不過自從《大魚海棠》播出後就被惡搞了。
⑤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含義是什麼
提及莊子,最先想到的便是《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化而為魚,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莊子正是用如 此充滿想像力和張力的絕唱打動我們、征服我們的。鯤與鵬的形象,不僅體現這一種傲氣,更 是一種霸氣。 姑且看看鯤是如何化鵬的。鯤的身體沒長到足夠大時,不叫鯤,叫大魚。大魚和其他生物一起 在遙遠的北海之灣生活著,它吞食著水中生物,吸收日月精華,終於有天,它身體長到幾千里 長了,這時,大魚就成了鯤。鯤在北海自由生活,方圓之內已經很難找到匹配的對手了。然而 ,在無邊漆黑的海里,鯤是憂郁的。於是,它為了尋覓更好的天地,開始計劃著如何跳出水面 ,嘗試飛行,想體會一下遷徙的滋味。 鯤在海底詭秘地游著,一次次跳起,落下,它試探著水面的風。它一直等到了六月,盛夏美好 的時光,這時,天地間熱氣環旋,鯤等來了大風,它熟練的躍起,拚命一搏,雙鰭一展,寬大 的翅膀就出現了,只有在這一刻,鯤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鵬。鵬在風中學習飛行,它借著風越 飛越高,終於,它告別了北海,向更廣闊的天地飛去。之前,有誰想過,一條海里的魚能像鳥兒一樣飛行? 回過頭來分析這整個過程的內在含義。大魚之所以能變大鳥,因為它主觀意識上就想變。上文所說的,鯤在輕易就能稱王稱霸的北海里,是憂郁的,這樣的憂郁其實是「領袖氣質」與「英 雄無用武之地」間的一種不妥協,它試圖跳出水面的行為正是這種不妥協心理的反映。換個角 度來看,鯤對世界的理解,與其他魚類相比,思想覺悟是不同的,它奮發、自強。它不想一輩 子在海里抬頭看天,它要站得更高,以天的視角去看海。鯤跳出水面時,不叫鵬,依然叫鯤,或者叫大鳥,只有它飛起來了,飛高了,飛到雲朵里了,才叫鵬。 我把鯤跳出水面學習飛行看成它的第一個突破。鯤變成大鳥在我眼種是一種自省與鞭策。自省 ,可以理解成自我反省,也可以說成「眾人皆醉我獨醒」。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 。翻看歷史,在春秋時代就有個著名的「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故事。 楚莊王沒當上皇帝時,楚國內政就經歷里很長一段時間的混亂。他的爺爺楚成王要稱霸中原, 他攻打晉國時被對方打敗,沒多久後,又禍起蕭牆。原先,成王想把商臣(庄王的爸爸)立為 太子,但後來成王發現這個兒子相貌不好,心想這樣的人必定生性殘忍,於是想改立王子職為 太子。商臣聽了,為弄清楚事情,故意在宴席上調戲姑母。姑母頓時大怒:「難怪你爸要殺了你另立太子,你這個無恥的人!」商臣一聽,急了,成王遇事總與妹妹斟酌,現在姑母這樣說 ,可見事情果真如此。
⑥ 南冥和北冥各代表什麼
南冥代表的是南方大海;而北冥代表的就是北方的大海。據說北海無邊無際,水深而黑;又指傳說中陽光照射不到的大海,在世界最北端,而且它也可做姓氏。1、南冥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nánmíng,是指南方大海。《莊子·逍遙游》:「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唐杜甫《宿白沙驛》詩:「隨波無限月,的的近南溟。」
2、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傳說北海無邊無際,水深而黑;又指傳說中陽光照射不到的大海,在世界最北端。在《莊子·內篇·逍遙游第一》中有:北冥有魚,其名為鯤(kūn),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一說為現在的貝加爾湖。
北冥也可做姓氏,北冥罕見復姓,一個十分神秘的家族,原四大家族(東方、南宮、西門、北冥)之一。出自春秋,在戰國最為鼎盛,最大時,其家族也不過二百多人。秦統一六國時,家族族人各懷有志,即時族長——北冥倚亖逝去,家族大亂。
⑦ 鯤是什麼暗示
代表著含義是大的意思,鯤就是證人,天大地大。
⑧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什麼意思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意思是: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鯤。鯤的體積,不知道大到有幾千里。變化成為鳥,它的名字就叫做鵬。鵬的脊背,真不知道長到有幾千里。
出處《逍遙游》是戰國時期哲學家、文學家莊周的代表作,被列為道家經典《莊子·內篇》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都可作為《莊子》一書的代表。
此文主題是追求一種絕對自由的人生觀,作者認為,只有忘卻物我的界限,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無所依憑而游於無窮,才是真正的「逍遙游」。
全文賞析:
莊子逍遙游理想人格具有真實性,在莊子的思想中,構成人生困境的生死之限、時命之囿、哀樂之情都是人們生活中的客觀存在,莊子理想人格所趨向的精神境界就是對這種人生困境的超脫,即擺脫各種精神紛擾,建立一種安寧、恬靜的心理環境,這是真實和理智的。
莊子通過對死生觀念的超越,使死產生的恐懼、生帶來的歡欣都不存在了。他主張喜怒哀樂應順於自然,「若然者,其心忘,其容寂……喜怒通四時,與物有宜而莫知其極」。莊子同時還實現了對世俗事務的超脫,建立了自己獨特的生活態度。
「芒然徨乎塵垢之夕卜,逍遙乎無為之業,彼又惡能憒憒然為世俗之禮,以觀眾人之耳目哉!」總之,莊子理想人格認為通過精神修養可以實現對死亡恐懼的克服、世事紛擾的超脫、哀樂之情消融,從而形成安寧的心理環境,這在人的精神過程中是真實、可行的。
⑨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是什麼意思
意思為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