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資訊 » 什麼是管涵和箱涵圖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什麼是管涵和箱涵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9-25 21:01:16

❶ 箱涵是什麼

箱涵是涵洞的一種 涵洞可以分蓋板涵、圓管涵、拱涵和箱涵 箱涵不是蓋板明渠,箱涵的蓋板及涵身、基礎是用鋼筋砼澆築起來的一個整體,可用來排水、過人及車輛通過。 箱涵適用於軟土地基,但造價就會高些。 具體解釋我也只能這樣解釋了 你見過涵洞吧? 還有其他問題可以問我

❷ 涵洞的定義及劃分

涵洞是指在公路工程建設中,為了使公路順利通過水渠不妨礙交通,設於路基下修築於路面以下的排水孔道(過水通道),通過這種結構可以讓水從公路的下面流過 。用於跨越天然溝谷窪地排泄洪水,或橫跨大小道路作為人、畜和車輛的立交通道,或農田灌溉作為水渠。

涵洞主要由洞身、基礎、端和翼牆等 。涵洞是根據連通器的原理,常用磚、石、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等材料築成。一般孔徑較小,形狀有管形、箱形及拱形等

代表涵洞的孔徑大小:(不管幾×幾m的×前後代表的數值代表的都是一樣的)以3m的舉例就是:3(涵洞凈空寬度)*3(涵洞凈空高度);單孔跨徑<5m,多孔跨徑<8m為涵洞。

(2)什麼是管涵和箱涵圖片擴展閱讀:

分類:

1 涵洞按建築材料可分為磚涵、石涵、砼涵和鋼筋砼涵。

2 按涵洞斷面形式可分為管涵、板涵、箱涵、拱涵。

3 按涵頂填土情況可分為明涵--涵頂無填土和暗涵--涵頂填土大於50cm。

4 涵洞按水力性能分為無壓涵、半壓力涵和壓力涵。

5 涵洞按構造可分為拱涵、箱涵、圓涵等。

6 選擇上述涵洞類型時尖考慮凈空斷面的大小、地基的狀況、施工條件及工程造價等。

7 涵洞構造中能直接影響涵洞的宣洩能力和保證洞身安全的部分是洞口建築。

橋與涵洞技術上是以跨徑為劃分標準的。一般5米(不含)以上稱橋,以下就稱涵洞。但圓管涵和箱涵不論孔徑、跨徑多少都稱涵洞 。

但實際上,涵洞與橋梁的主要區別是在於,一般涵洞上有填土,而橋上就直接鋪軌道(但仍有道碴)。從側面看,涵洞就象在路基上挖的孔,而路基在橋梁處就斷開了 。

根據以上說明,可以看出按是否填土來區分,只是通常的,非正式的一種區分方式。從技術上來說,應該按長度來確定。

由於涵洞是處於大自然環境(風、霜、雨、雪、冰凍、高溫、水流沖擊)和行車荷載的作用下,因此要求涵洞必須具備如下特點:

(1)滿足排泄洪水能力,保證在50年一遇洪水的情況下,順利快捷地排泄洪水。

(2)具有足夠的整體強度和穩定性,保證在設計荷載的作用下,構件不產生位移和變形。

(3)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保證在自然環境中,長期完好,不發生破損。

❸ 涵洞和橋的區別

涵洞和橋的區別在於:

1、結構不同

一般涵洞上有填土,而橋上就直接鋪軌道,從側面看涵洞就象在路基上挖的孔,而路基在橋梁處就斷開了 。

2、標准不同

橋與涵洞技術上是以跨徑為劃分標準的。一般5米(不含)以上稱橋,以下就稱涵洞。但圓管涵和箱涵不論孔徑、跨徑多少都稱涵洞 。

3、作用不同

涵洞的作用是迅速排除公路沿線的地表水,保證路基安全。用於跨越天然溝谷窪地排泄洪水,或橫跨大小道路作為人、畜和車輛的立交通道,或農田灌溉作為水渠。

橋是一種用來跨越障礙的大型構造物。確切的說是用來將交通路線 (如道路、鐵路、水道等)或者其他設施 (如管道、電纜等)跨越天然障礙 (如河流、海峽、峽谷等)或人工障礙 (高速公路、鐵路線)的構造物。橋的目的是允許人、車輛、火車或船舶穿過障礙。

4、分類不同

橋按材質可分:木質橋 石橋 磚橋 混凝土橋 鋼筋混凝土橋。

涵按材料可分:為磚涵、石涵、混凝土涵、鋼筋混凝土涵。

(3)什麼是管涵和箱涵圖片擴展閱讀:

涵洞特點

1、滿足排泄洪水能力,保證在50年一遇洪水的情況下,順利快捷地排泄洪水。

2、具有足夠的整體強度和穩定性,保證在設計荷載的作用下,構件不產生位移和變形。

3、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保證在自然環境中,長期完好,不發生破損。

❹ 橋梁下部結構、涵洞

橋梁下部結構、涵洞

導語:同構築物應單獨整理,一座橋、涵、通道作為一個獨立單元,上下部結構的編排順序,一般可按下部結構在前,上部結構在後進行整理,按分項、分部、單位工程劃分表的順序歸檔。

橋梁下部結構,涵洞, 地下工程

內容提要

橋梁下部結構,涵洞, 地下工程的工程構造

重點難點

對工程分類、適用、組成、構造要記憶,對構造的要求、特點、應用范圍要理解。地下工程是“了解”內容。

內容講解

三、橋梁下部結構

(一)橋橋墩

1.實體墩

實體橋墩是指橋墩是由一個實體結構組成的,可分 為實體重力式橋墩和實體薄壁橋墩(牆式橋墩)。

實體橋墩是由墩帽、墩身和基礎組成的。

2.空心橋墩.

空心橋墩有兩種形式,一種基本為上述的實體重力型結構,鏤空中心部分。另一種即採取薄壁鋼筋混凝土的空格形墩身。

空心橋墩墩身立面形狀可分為直坡式、台坡式、斜坡式。空心墩按壁厚分為厚壁與薄壁兩種。

空心橋墩在構造尺寸上應符合下列規定:

(1)身最小壁厚,對於鋼筋混凝土不宜小於30cm,對於素混凝土不宜小於50cm。

(2)墩身內應設橫隔板或縱、橫隔板。

(3)墩身周圍應設置適當的通風孔與泄水孔,孔的直徑不宜小於20cm;

例題:空心橋墩在構造尺寸上應符合下列規定:

A.墩身最小壁厚,對於素混凝土不宜小於50cm。

B.最小壁厚,對於鋼筋混凝土不宜小於30cm,

C.墩身最小壁厚,對於鋼筋混凝土不宜小於40cm,

D.身的通風孔與泄水孔,孔的直徑不宜小於20cm;

E.身的通風孔與泄水孔,孔的直徑不宜小於15cm;

答案:ABD

3.柱式橋墩

柱式橋墩一般由基礎之上的承台、柱式墩身和蓋梁組成。柱式橋墩的墩身沿橋橫向常 由1-4根立柱組成。

4.柔性墩.

柔性墩是橋墩輕型化的途徑之一,它是在多跨橋的兩端設置剛性較大的橋台,中墩均為柔性墩。

典型的柔性墩為柔性排架樁墩,多用在墩台高度5.0。7.Om,跨徑一般不宜超過13 m的中、小型橋樑上。

柔性排架樁墩分單排架和雙排架墩。單排架墩一般適用於高度不超過4.0-5.Om。樁墩高度大於5.Om時,為避免行車時可能發生的縱向晃動,宜設置雙排架墩;

5.框架墩

框架墩採用壓撓和撓曲構件,組成平面框架代替墩身,支承上部結構,必要時可做成雙層或更多層的框架支承上部結構。框架墩是比空心墩更進一步的輕型結構,是以鋼筋混凝土或預應力混凝土建成受力體系。

( 二)橋台

按照橋台的形式,可分為以下幾種:

1.重力式橋台

重力式橋台主要靠自重來平衡台後的土壓力,橋台本身多數由石砌、片石混凝土或混凝土等圬工材料建造,並用就地澆築的方法施工。常用的類型有U形橋台、埋置式橋台、八字式和一字式橋台。埋置式橋台將台身埋置於台前溜坡內,不需要另設冀牆,僅由台帽兩端耳牆與路堤銜接。

(1)台帽與背牆。橋台頂帽由台帽和背牆兩部分組成。

(2)台身。實體式橋台台身前後設置斜坡呈梯形截面。台身 頂的長度與寬度應配合台帽。

(3)翼牆及耳牆。了解即可。.

2.輕型橋台

輕型橋台一般由鋼筋混凝土材料建造,其特點是用這種結構的抗彎能力來減少圬工體積而使橋台輕型化。常用的輕型橋台有薄壁輕型橋台和支撐梁輕型橋台。

3.框架式橋台

框架式橋台是一種在橫橋向呈框架式結構的樁基礎輕型橋台,它所承受的土壓力較小,適用於地基承載力較低、台身較高、跨徑較大的梁橋。其構造形式有柱式、肋牆式、 半重力式和雙排架式、板凳式等。

雙(多)柱式一般用於填土高度小於5m的場合;填土高度大於5m時,可採用牆式。

4.組合式橋台

為使橋台輕型化,橋台本身主要承受橋跨結構傳來的豎向力和水平力,而台後的土壓力由其他結構來承受,形成組合式的橋台。

(三)墩台基礎

1.擴大基礎

這是橋涵墩台常用的基礎形式。它屬於直接基礎,是將基礎底板設在直接承載地基上,來自上部結構的荷載通過基礎底板直接傳遞給承載地基。

2.樁與管柱基礎

當地基淺層地質較差,持力土層埋藏較深,需要採用深基礎才能滿足結構物對地基強度、變形和穩定性要求時,可用樁基礎。

2004考題:當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特別是深水岩面不平且無覆蓋層時,橋梁墩台基礎宜選用( )。

A.沉井基礎

B.樁基礎

C.管柱基礎

D.擴大基礎

3.沉井基礎

橋梁工程常用沉井作為墩台的梁基礎。 沉井形式各異,但在構造上均主要由井壁、刃腳、隔牆、井孔、凹槽、封底、填心和蓋板等組成。

四、涵洞.

涵洞和橋的區別,按《公路工程技術標准》規定,單孔跨徑小於5m,多孔跨徑總長小於8m的統稱為涵洞;而圓管涵及箱涵則不論孔徑大小、孔數多少,都叫作涵洞。

(一)涵洞的分類

1. 按構造形式不同分類

涵洞可分為圓管涵、拱涵、蓋板涵、箱涵。

(1)圓管涵。圓管涵的直徑一般為0.5-1.5m。圓管涵受力情況和適應基礎的性能較好,兩端僅需設置端牆,不需設置墩台,故圬工數量少,造價低,但低路堤使用受到限制。

(2)蓋板涵。蓋板涵在結構形式方面有利於在低路堤上使用,當填土較小時可做成明涵。

(3)拱涵。一般超載潛力較大,砌築技術容易掌握,便於群眾修建,是一種普遍採用的涵洞形式。

(4)箱涵。適用於軟土地基,但因施工困難且造價較高,一般較少採用。

例題、砌築技術容易掌握,超載潛力較大的是[ ],

A.蓋板涵

B.拱涵

C.箱涵

D.圓管涵

答案;B

分析;一般超載潛力較大,砌築技術容易掌握,便於群眾修建,是一種普遍採用的涵洞形式。箱涵適用於軟土地基,但因施工困難且造價較高,一般較少採用。

2.按洞頂填土情況不同分類.

涵洞可分為明涵和暗涵。

(1)明涵。洞頂無填土,適用於低路堤及淺溝渠處。

(2)暗涵。洞頂有填土,且最小填土厚度應大於50cm,適用於高路堤及深溝渠處。

3.按建築材料不同分類

涵洞可分為磚涵、石涵、混凝土涵及鋼筋混凝土涵等。

4.按水力性能不同分類

涵洞可分為無壓力式涵洞、半壓力式涵洞、壓力式涵洞。

(1)無壓力式涵洞。水流在涵洞全部長度上保持自由水面。

(2)半壓力式涵洞。涵洞進口被水淹沒,洞內水全部或一部分為自由面。

(3)壓力式涵洞。涵洞進出口被水淹沒,涵洞全長范圍內以全部斷面泄水。

例題、暗涵洞頂最小填土厚度應大於[ ] cm

A.50

B.80

C.100

D.120

答案;A

分析;暗涵。洞頂有填土,且最小填土厚度應大於50cm,適用於高路堤及深溝渠處。

2004考題.山區公路跨過山谷的路堤較高,泄洪涵洞埋置較深,根據泄洪流量可選用的泄洪涵洞形式有( )。

A.明涵

B.圓管涵

C.蓋板涵

D.拱涵

E.箱涵

(二)涵洞的組成

涵洞由洞身、洞口、基礎三部分和附屬工程組成。在地面以下,防止沉陷和沖刷的部分稱作基礎;建築在基礎之上,擋住路基填土,以形成流水孔道的部分稱為洞身;設在洞身兩端,用以集散水流,保護洞身和路基使之不被水流破壞的建築物稱為洞口,它包括端牆、翼牆、護坡等。

為防止不均勻沉陷,將涵洞全長分為若干段,每段之間以及洞身與端牆之間設置沉降縫,使各段可以獨自沉落而互不影響。

例題、涵洞由[ ]和附屬工程組成。.

A.洞身

B.端牆

C.洞口

D.基礎

E.護坡

答案:A、C、D、

(三)涵洞的構造

1.洞身。

洞身是涵洞的主要部分,它的截面形式有圓形、拱形、矩形(箱形)三大類。

為充分發揮洞身截面的泄水能力,有時在涵洞進口處採用提高節. 圓形管涵不採用提高節。

(1)圓管涵。圓管涵以鋼筋混凝土及混凝土管涵最為常見。

鋼筋混凝土圓管涵靜力工作性能良好,混凝土的用量小,製造簡單,移動時也很方便。一般可分為剛性管涵和四鉸式管涵。

1)剛性管涵。剛性管涵在橫截面上構成一個剛性環,圓環厚度隨直徑大小和填土高度而變。

2)四鉸式管涵。採用四鉸式管涵的目的是為了降低圓管的應力,以節約材料。鉸分別布置在最大彎矩處,即涵洞的兩側及涵洞的頂部和底部。

由於四鉸式管較剛性管應力減小很多,所以它不僅可以縮小截面尺寸,減少配筋數量,而且可以採用純混凝土來建造。

(2)拱涵。拱涵的洞身由拱圈、側牆(牆台)和基礎組成。拱圈形狀普遍採用圓弧拱。

(3)矩形涵洞。蓋板涵是常用的矩形涵洞,由基礎側牆(涵台)和蓋板組成。

蓋板涵的`過水能力較圓管涵大,與同孔徑的拱涵相接近,施工期限較拱涵短,但鋼材用量比拱涵多,對地基承載力的要求較拱涵低。因此,在要求通過較大的排洪量,地質條件較差,路堤高度較小的設涵處,常採用蓋板涵,且常採用明涵。

例題、圓管涵特點[ ]。.

A.圓管涵的直徑一般為0.5-1.5m

B.低路堤使用受到限制

C.受力情況和適應基礎的性能較好

D.圬工數量少,造價低

E.圓管涵兩端不需設置端牆

2.洞口建築

涵洞洞口建築在洞身兩端,連接洞身與路基邊坡。

(1)涵洞與路線正交的洞口建築。涵洞與路線正交時,常用的洞口建築形式有端牆式、八字式、井口式。

1)端牆式。端牆式洞口建築為垂直涵洞軸線的矮牆,用以擋住路堤邊坡填土。構造簡單,但泄水能力較小。

2)八字式。八字式洞口除有端牆外,端牆前洞口兩側還有張開成八字形的翼牆。八字翼牆泄水能力較端牆式洞口好,多用於較大孔徑的涵洞。

3)井口式。當洞身底低於路基邊溝(河溝)底時,進口可採用井口式洞口。水流匯入井內後,再經涵洞排走。

(2)涵洞與路線斜交的洞口建築。涵洞與路線斜交時,洞口建築仍可採用正交涵洞的洞口形式,根據洞口與路基邊坡相連的情況不同,有斜洞口和正洞口之分。但常被採用是斜洞口。

3.涵洞的基礎

涵洞的基礎一般採用淺基防護辦法,即不允許水流沖刷,只考慮天然地基的承載力。除石拱涵外,一般將涵洞的基礎埋在允許承壓應力為200kh以上的天然地基上。

(1)洞身基礎。.

1)圓管涵基礎。圓管涵基礎根據土壤性質、地下水位及冰凍深度等情況,設計為有基及無基兩種。有基涵洞採用混凝土管座。出入口端牆、翼牆及出入口管節一般都為有基。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得採用無基:岩石地基外,洞頂填土高度超過5m;最大流量時,涵前積水深度超過2.5m者;經常有水的河溝;沼澤地區;溝底縱坡大於5%。

2)拱涵基礎。拱涵基礎有整體基礎與非整體基礎兩種。整體式基礎適用於小孔徑涵洞;非整體式基礎適用於涵洞孔徑在2m以上,地基土壤的允許承載力在300kPa及以上、壓縮性小的良好土壤(包括密實中砂、粗砂、礫石、堅硬狀態的粘土、堅硬砂粘土等)。不能滿足要求時,可採用整體式基礎,以便分布壓力,也可加深基礎或採用樁基。

3)蓋板涵基礎。蓋板涵基礎一般都採用整體式基礎,當基岩表面接近於涵洞流水槽面標高時,孔徑等於或大於2m的蓋板涵,可採用分離式基礎。

(2)洞口建築基礎。為防止洞口基底被水淘空而引起涵洞毀壞,進出口應設置洞口鋪砌以加 固,並在鋪砌層末端設置漿砌片石截水牆(垂裙)來保護鋪砌部分。

4.沉降縫

沉降縫端面應整齊、方正,不得交錯。沉降縫應以有彈性和不透水的材料填塞,並應緊密填實。

5.附屬工程

涵洞的附屬工程包括:錐體護坡、河床鋪砌、路基邊坡鋪砌及人工水道等。

;

❺ 隧道和涵洞的區別,求圖片

涵洞是指在公路工程建設中,為了使公路順利通過水渠不妨礙交通,設於路基下修築於路面以下的排水孔道(過水通道),通過這種結構可以讓水從公路的下面流過 。用於跨越天然溝谷窪地排泄洪水,或橫跨大小道路作為人、畜和車輛的立交通道,或農田灌溉作為水渠。涵洞主要由洞身、基礎、端和冀牆等 。涵洞是根據連通器的原理,常用磚、石、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等材料築成。一般孔徑較小,形狀有管形、箱形及拱形等 。


涵洞的作用是迅速排除公路沿線的地表水,保證路基安全。如圖:涵洞

❻ 矩形管涵和箱涵有什麼區別

一、兩者的構造不同:

1、矩形管涵的構造:洞身部分包括圓管、基座、防水層等,可作為地面標高以下的水道。管涵是公路鐵路工程中的構築物,一般是指圓管涵,就是用鋼筋混凝土做成的一節一節的圓管做成的涵洞。

2、箱涵的構造:箱涵由一個或多個方形或矩形斷面組成,一般由鋼筋混凝土或圬工製成,但鋼筋混凝土應用較廣,當跨徑小於4m時,採用箱涵,對於管涵,鋼筋混凝土箱涵是一個便宜的替代品,墩台,上下板都全部一致澆築。

二、兩者的概述不同:

1、矩形管涵的概述:管涵是洞身構造型式為圓管的涵洞。

2、箱涵的概述:箱涵指的是洞身以鋼筋混凝土箱形管節修建的涵洞。

三、兩者的施工要點不同:

1、矩形管涵的施工要點:

(1)管涵通常採用工廠預制鋼筋混凝土管的成品管節,管節斷面形式分為圓形、橢圓形、卵形、矩形等。當管涵設計為混凝土或砌體基礎時,基礎上面應設混凝土管座,其頂部弧形面應與管身緊貼合,使管節均勻受力。

(2)當管涵為無混凝土(或砌體)基礎、管體直接設置在天然地基上時,應按照設計要求將管底土層夯壓密實,並做成與管身弧度密貼的弧形管座,安裝管節時應注意保持完整。管底土層承載力不符合設計要求時,應按規范要求進行處理、加固。

(3)管涵的沉降縫應設在管節接縫處。

2、箱涵的施工要點:

(1)鐵路路基下頂進箱涵時,為確保行車與施工安全,必須進行鐵道線路加固,並限制行車速度。

(2)小型箱涵可用調軌梁,軌束梁加固線路。

(3)孔徑較大的箱涵可用橫梁加蓋,縱橫梁加固,工字軌束梁體及鋼板脫殼法,同時應嚴加控制車速。

(4)在土質差,承載力低,土壤含量水分高,鐵路行車繁忙,不允許限速太多的情況下,可採用低高度施工變梁的方法。

❼ 管涵和箱涵是頂管工程的1種嗎

都是涵洞的形式管涵:截面為圓形,混凝土預制廠做好管身,現場做好安裝管身的基礎,管身運到現場再進行安裝;頂管安裝是管涵施工的一種方法。箱涵:截面為矩形,現場支模製作;如果需要採用頂進方法,就在最終安裝點兩端製作,然後採用頂進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