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偏頭痛針灸什麼穴位好
偏頭痛針灸的穴位
1、懸顱治療偏頭痛
灸。艾條灸5~10分鍾。間接灸3~5壯,艾條灸5~10分鍾。配伍:懸顱配風池、外關,有祛風止痛的作用,主治偏頭痛。懸顱配絲竹空、太陽、風池,有疏風明目的作用,主治目外眥痛。懸顱配人中,有通經消腫的作用,主治面腫。文獻摘要:《針灸甲乙經》:熱病頭痛,身重,懸顱主之。《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熱病,煩滿汗不出,頭偏痛,引目外眥赤,身熱齒痛,面膚赤痛。《類經圖翼》:主治頭痛齒痛,偏頭痛引目,熱病汗不出。
2、陽輔治療偏頭痛
膜→脛骨後肌。布有腓淺神經和脛前動、靜脈分支。特異性:五輸穴之經穴,五行屬火。功效與作用:清熱散風,疏通經絡。陽輔穴有疏肝調氣、通經活絡的作用。主治病症:陽輔穴主治頭、胸脅及本經脈所過處的疾患。如偏頭痛、口苦、腋腫、瘰癧、胸脅痛、腰痛、膝關節酸痛、足冷、下肢痿痹等。
3、風池穴治療偏頭痛
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位置大體與耳垂齊平。風池穴是膽經上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它對於風邪導致的頭痛,自古以來都有奇效,經過多年總結,我們知道它,豐治頭痛、頭重腳輕、眼睛疲勞、頸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對同眩、肩膀酸痛、頭痛等有特效。
4、風府穴治療偏頭痛
風府穴位於後發際正中直上一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中,主要治療頭痛、眩暈、頸痛等頭頂病症以及巾風、癲狂、痴呆、咽喉腫痛、失音等症。
5、太沖治療偏頭痛
太沖屬於肝經,主治肝經風熱病症,如頭痛、眩暈、耳鳴、目赤腫痛等。這幾個穴位一起用,每天都在臨睡前按上三分鍾,對於風濕性頭痛的治療特別有效。
緩解偏頭痛的食物
1、土豆緩解頭痛
喝酒引起的頭痛完全可以通過吃土豆緩解。因為酒精利尿,飲酒過量致使身體缺水,微量元素鉀流失,電解質平衡被打破。所以吃含鉀豐富的食品可以緩解宿醉引起的頭痛。相比之下,土豆比香蕉的鉀元素含量更豐富。
2、西瓜緩解頭痛
脫水是頭痛發作的主要原因。西瓜不僅含水量豐富,同時能為身體提供鎂等重要礦物質元素,從而起到預防的頭痛作用。此外,黃瓜、甜瓜、西紅柿和萵苣等果蔬的含水量也較高。
3、芝麻緩解頭痛
無論是湯里、沙拉上都可以撒一些芝麻籽。芝麻含有大量維生素E和鎂元素,具有促循環、穩固雌激素水平,預防經期頭痛的功效。
4、澱粉質食物緩解頭痛
在日常生活中,在面對偏頭痛吃什麼好的問題上,應該適量的多吃一些含有澱粉的食物。比如像米飯、馬鈴薯、餅干或麵包等,在這些食物中都含有大量的澱粉,但同時要注意一點,那就是這些小麥類的食物同樣會導致你出現頭痛。但這並不影響你緩解頭痛,只要你能夠忍受這些食物,它們反而能夠幫助你有效的緩解偏頭痛的症狀。
偏頭痛的飲食禁忌
1、偏頭痛禁含酪胺酸的食物。
乳酪起司、巧克力、柑橘類食物、以及腌漬沙丁魚、雞肝、西紅柿、牛奶、乳酸飲料等富含酪胺酸,而酪胺酸是造成血管痙攣的主要誘因,所以如果你有偏頭疼的病史,那麼最好遠離這些食物。
2、偏頭痛禁食香腸、熱狗。
香腸、熱狗、火腿、臘肉等腌熏肉類、加工肉品等含有亞硝酸鹽的食品。以及含味精多的食品會害你偏頭痛,日常生活中最好盡量少吃些。
3、偏頭痛警惕代糖食品。
❷ 頭痛應該針灸什麼穴位
頭疼有很多原因引起的、不要盲目去針灸、可以針刺、太陽、風池、百會、合谷穴。
❸ 治療頭痛時常用的針灸穴位有哪些
百會。兩側耳尖連線中點的頭頂正中,屬督脈。
頭維。額角發際,當鬢發前緣直入發際2.5寸,屬胃經。
頭神庭。在頭部正中線,入發際0.5寸,屬督脈。
頜厭。在鬢發上,當頭維與曲鬢連線的上1/2段中點取穴,屬膽經。
懸顱。鬢發邊緣當頭維與曲鬢之間,沿鬢發弧形連線之中點取穴,屬膽經。
下關。耳屏前約一橫指,當顴骨下方與下頜切跡所形成的陷窩處,合口有孔,閉口取穴,屬胃經。
頰車。在下頜角前上方一橫指凹陷中,咬緊牙齒時咬肌隆起處,屬胃經。
迎香。在鼻翼外緣中點旁開,當鼻唇溝中取穴,屬大腸徑。
印堂。兩眉連線的中點,鼻尖直上,經外奇穴。
太陽。眉梢與外眥的中點向後約1寸凹陷處,經外奇穴。
絲竹空。眉梢之外側,屬三焦經。
上星。在頭部正中線,入前發際1寸,屬督脈。
大椎。俯伏或正坐低頭,第7頸椎棘突之下,屬督脈。
啞門。在後正中線,第一、二頸椎之間,約當後發際上0.5寸,屬督脈。
人中。鼻中隔直下,人中溝上1/3處,屬督脈。
率谷。耳尖上方,入發際1.5寸,屬膽經。
風池。枕骨粗隆直下凹陷處與乳突之間,當斜方肌與胸鎖乳突肌上端之間,屬膽經。
攢竹。在眉毛內側端,眶上緣切跡取穴,屬膀胱經。
列缺。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簡便定位法可以兩手虎口交叉,當食指尖所至凹陷處,屬肺經。
曲池。屈肘,肘窩橫紋外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之中點,屬大腸經。
內關。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屬心包經。
後溪。第五指掌關節尺側上方,赤白肉際陷中,握拳橫紋盡處取穴,屬小腸經。
合谷。手背面第一、二掌骨之間,近第二掌骨中點的橈側,屬大腸經。
神門。在腕橫紋上,當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屬心經。
氣海。前正中線上,臍下1.5寸,屬任脈。
關元。前正中線上,臍下3寸,屬任脈。
中脘。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屬任脈。
腎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屬膀胱經。
心俞。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屬膀胱經。
太溪。內踝與跟腱連線之中點,平內踝尖取穴,屬腎經。
三陰交。內踝高點直上3寸,脛骨內側後緣取穴,屬脾經。
血海。髕骨內上緣上2寸,簡便定穴法為術者面對患者,用左(右)手掌心按在患者右(左)膝髕骨上,當拇尖所至處定穴,屬脾經。
足三里。在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嵴外側一橫指處,屬胃經。
太沖。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處,屬肝經。
❹ 頭疼按摩哪個部點陣圖解
一是在拇指與食指相連的虎口部位的合谷穴和鼻子兩側顴骨底部的巨瞥穴(按壓至酸疼為止),它們有助於緩解竇性頭痛;另一個是頭頂的百合穴,它對血管搏動性的頭痛非常有效;對於偏頭痛而言,按壓懸顱穴(亦即俗稱的太陽穴部位)最為有效。
應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瓜果,並搭配這個 玖味首安茶,來泡茶喝能更好改善頭痛的。很多人都說這個搭配不錯的哦。
❺ 針灸治療頭痛的基本處方取穴有哪些
頭痛一症,病因頗多,但究其治則為宣通清竅、祛邪止痛,因而基本處方為:百會、風池、太陽、率谷、列缺、合谷、太沖。如屬肝陽上亢者,加用中封、行間、湧泉;屬痰濁上擾者,加中脘、豐隆、足三里、內庭、厲兌、太白;屬氣滯血瘀者,加膈俞、血海、少沖、三陰交,其中少沖可刺出血。以上均每選4~6穴,用毫針施以瀉法,一般不灸,可用電針,予中強刺激。如頭痛而氣血虛弱者,宜加脾俞、胃俞、腎俞、氣海、足三里等穴,每選4~6穴,用毫針施以補法,宜配合灸法。
❻ 頭痛刺穴針灸那些穴效果好,腰痛刺穴腹痛刺穴,頸肩痛刺穴
你好,引起頭痛的原因很多如神經性頭痛,血管性頭痛,緊張性頭痛,偏頭痛或者局部五官科疾病引起的,需要根據病史和相應的體檢像腦血流圖,腦電圖或者腦CT甚至內分泌檢查確診.
疼痛嚴重建議服用止痛葯如氨基比林咖啡因片。注意生活規律,避免過度疲勞、壓力過大防治亞健康狀態等。祝身體健康
❼ 頭暈頭痛按什麼穴位治療-太沖穴位位置圖怎麼找
治療頭暈有三招 *太陽穴。這個位置很好找,順著眼角邊兒,一張嘴,一摸一個坑,這就是太陽穴。揉穴的時候要注意由輕到重,然後再輕輕地揉,最後揉到有酸脹感為宜。所謂酸脹感,就是得氣了,得氣才能治病。*四神聰。一說到四神聰,你就知道這個穴位是干什麼用的,就是四神聰明,又精神又聰明。它的位置就在百會穴前後左右各一寸的地方。一寸怎麼計算呢?一般我們講「同身寸」,就是病人自己的寸。把拇指伸出來,大拇指的彎曲部分的這上半截叫一寸。在百會穴的前、後、左、右各一扁指的四個穴位叫四神聰,就是四個穴位。偏離一些也沒關系,因為按摩穴位和針灸不太一樣,按摩是一個面,方圓一兩厘米之內都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是一般的常規,但是中醫非常有講究,用腳丫子照樣治頭病。 *太沖穴。在腳上,大拇指和二拇指中間有個縫兒,沿著這個縫兒往前推,直到推不動了,也就是在第一趾骨和第二趾骨之間有一個穴位用手一掐,會有酸脹感,這叫太沖穴。這個穴位不單治頭痛,還有一個特別好的功能,就是治生氣,比如說你今天生悶氣了,或者和愛人吵架了,沒關系,坐在一邊就揉它,吵完架頭也不會疼。
❽ 叢集性頭痛用針灸扎那幾個穴位會好
你好:叢集性頭痛亦稱偏頭痛性神經痛、組胺性頭痛、岩神經痛、蝶齶神經痛、Horton頭痛等,.病員在某個時期內突然出現一系列的劇烈頭痛。一般無前兆,疼痛多見於一側眼眶或(及)額顳部,可伴同側眼結膜充血、流淚、眼瞼水腫或鼻塞、流涕,有時出現瞳孔縮小、垂瞼、臉紅、頰腫等症狀。頭痛多為非搏動性劇痛。病人坐立不安或前俯後仰地搖動,部分病員用拳擊頭部以緩解疼痛。可以去當地中醫醫院針灸科在患處太陽穴處扎扎針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