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資訊 » 施工縫可以做什麼圖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施工縫可以做什麼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0-04 18:28:00

㈠ 石膏板吊頂施工縫怎麼做

先檢查螺絲,看有沒有高起來的把它用螺絲刀旋進去(這樣才平整),然後每個螺絲上塗上防銹漆,再把石膏板接逢用拉法基(油漆店有售,用膠水攪拌成膏狀即可),等拉法基幹透後再在外面用白膠貼上專用的接縫帶。OK

㈡ 基礎梁留施工縫的要求,圖片中的符合要求嗎

  1. 圖片所示不是基礎梁,像是地圈樑!

  2. 基礎梁應在允許部位留置豎向施工縫,地圈樑工作量不大,沒必要留施工縫,實在要留也應留置豎向施工縫;

  3. 施工縫留置見GB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8.6.3條各款規定;

  4. 不敢從圖片評價現場,說得一無是處,你會很不高興的。

    朋友哦,建房不容易,別把財產生命及公共安全當游戲!

㈢ 建築施工縫做法

施工縫指的是在混凝土澆築過程中,因設計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澆築,而在先、後澆築的混凝土之間所形成的接縫。 施工縫並不是一種真實存在的「縫」,它只是因先澆築混凝土超過初凝時間,而與後澆築的混凝土之間存在一個結合面,該結合面就稱之為施工縫。 施工縫基本注意點: 施工縫並不是一種真實存在的「縫」,它只是因先澆築混凝土超過初凝時間,而與後澆築的混凝土之間存在一個結合面,該結合面就稱之為施工縫。 施工縫注意事項: 1.在澆築工序中,應控制混凝土的均勻性和密實性。混凝土拌合物運至澆築地點後,應立即澆築入模。在澆築過程中,如發現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勻性和稠度發生較大的變化,應及時處理。 2.澆築混凝土時,應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層離析。混凝土由料斗、漏斗內卸出進行澆築時,其自由傾落高度一般不宜超過2m,在豎向結構中澆築混凝土的高度不得超過3m,否則應採用串筒、斜槽、溜管等下料。 3.澆築豎向結構混凝土前,底部應先填以50~100mm厚與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應隨澆築高度的上升,酌予遞減。

㈣ 施工縫,變形縫,後澆帶之間的區別,

一、指代不同

1、施工縫:是在混凝土澆築過程中,因設計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澆築,而在先、後澆築的混凝土之間所形成的接縫。

2、變形縫:是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縫的總稱。

3、後澆帶:在建築施工中為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於自身收縮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產生的有害裂縫

二、特點不同

1、施工縫:施工縫並不是一種真實存在的「縫」,它只是因先澆築混凝土超過初凝時間,而與後澆築的混凝土之間存在一個結合面,該結合面就稱之為施工縫。

2、變形縫:建築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會產生變形,導致開裂甚至破壞。變形縫是針對這種情況而預留的構造縫。

3、後澆帶:為適應環境溫度變化、混凝土收縮、結構不均勻沉降等因素影響,在梁、板(包括基礎底板)、牆等結構中預留的具有一定寬度且經過一定時間後再澆築的混凝土帶。


三、規定不同

1、施工縫:當混凝土需加熱養護時,新澆築混凝土與鄰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 介質間的溫差不得大於15°C;與混凝土接觸的地基面的溫度不得低於2°C。

2、變形縫:同一建築物高低相差懸殊,上部荷載分布不均勻,或建在不同地基土壤上時,為避免不均勻沉降使牆體或其它結構部位開裂而設置的建築構造縫。

3、後澆帶:應根據牆板厚度的實際情況決定,一般厚度<300mm的牆板,可做成直縫;對厚度>300mm的牆板可做成階梯縫或上下對稱坡口形;對厚度>600mm的牆板可做成凹形或多邊凹形的斷面。

㈤ 施工縫是什麼樣的啊 可以弄個圖片嗎

㈥ 施工縫的處理方法

若施工間竭時間未超過所採用水泥的初凝時間(根據試驗確定,無試驗資料時,不應超過2小時),繼續澆築混凝土時,可將新混凝土均勻傾入,蓋滿先澆好的混凝土,然後用振搗工具穿過新混凝土達到已澆築好的混凝土層內5~10cm,將新老混凝土一並搗實,結成整體。

若施工間竭時間超過所採用水泥的初凝時間,則必須等待已澆築的混凝土強度不小於1.18mpa時,方可繼續施工。

梁、柱施工縫應與梁、柱軸線垂直,板牆施工縫應與板面、牆面垂直,不宜做成斜坡形。

問題處理

1、立縫表面鑿毛法

砼終凝後,擋板拆除,用斬斧或鋼桿將表面鑿毛,清理松動石子,此時砼強度很低,鑿深20~30MM較容易,待二次澆築砼時,提前用壓力水將縫面沖洗干凈,邊澆邊刷素水泥漿一道,以增強咬合力。

2、增加粗骨料法

梁、板體積較大造成留置縫厚大,表面的浮漿層、泌水層也相應厚,施工縫的處理難度較大;如採取刮除表面的浮漿或二次振搗效果不佳,可採用添加粗骨料的方法,將級配干凈的碎石撒入浮漿內,重新振搗防止石子集中。

這樣會使縫處澆築砼在體積較大處時粗細骨料均勻,水泥漿不會流失且強度不會降低,亦能提高新舊界面的粘結力和咬合力。

3、清除浮漿法

當砼體量較小,簡單的方法是鐵抹子將表面的浮漿颳去一層,深度<25MM,並挖壓出條紋狀,可以提高水平施工縫的粘結質量,對新舊砼結合有利。

㈦ 什麼的變形縫有沒有圖片看

變形縫bianxingfeng

變形縫deformationjoint

建築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會產生變形,導致開裂甚至破壞。變形縫是針對這種情況而預留的構造縫。變形縫可分為伸縮縫、沉降縫、防震縫三種。

伸縮縫:建築構件因溫度和濕度等因素的變化會產生脹縮變形。為此,通常在建築物適當的部位設置豎縫,自基礎以上將房屋的牆體、樓板層、屋頂等構件斷開,將建築物分離成幾個獨立的部分.

沉降縫:上部結構各部分之間,因層數差異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較大;或因地基壓縮性差異較大,總之一句話,可能使地基發生不均勻沉降時,需要設縫將結構分為幾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較均勻,避免在結構中產生額外的應力,該縫即稱之為「沉降縫」。

防震縫:它的設置目的是將大型建築物分隔為較小的部分,形成相對獨立的防震單元,避免因地震造成建築物整體震動不協調,而產生破壞。

有很多建築物對這三種接縫進行了綜合考慮,即所謂的「三縫合一」。

概括如下:

施工縫:受到施工工藝的限制,按計劃中斷施工而形成的接縫,被稱為施工縫。混凝土結構由於分層澆築,在本層混凝土與上一層混凝土之間形成的縫隙,就是最常見的施工縫。所以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縫,而應該是一個面;

伸縮縫:為克服過大的溫度應力而設置的縫,基礎可不斷開;

抗震縫:為使建築物較規則,以期有利於結構抗震而設置的縫,基礎可不斷開。

在抗震設防區,沉降縫和伸縮縫須滿足抗震縫要求。

沉降縫:指同一建築物高低相差懸殊,上部荷載分布不均勻,或建在不同地基土壤上時,為避免不均勻沉降使牆體或其它結構部位開裂而設置的建築構造縫。沉降縫把建築物劃分成幾個段落,自成系統,從基礎、牆體、樓板到房頂各不連接。縫寬一般為30~70毫米。將建築物或構築物從基礎至頂部完全分隔成段的豎直縫。藉以避免各段不均勻下沉而產生裂縫。通常設置在建築高低、荷載或地基承載力差別很大的各部分之間,以及在新舊建築的聯接處。

㈧ 變形縫與施工縫的區別

施工縫和變形縫的區別是:

施工縫是因施工組織需要而在各施工單元分區間留設的縫。施工縫並不是一種真實存在的縫,只是因後澆築混凝土超過初凝時間,而與先澆築的混凝土之間存在一個結合面,該結合面就稱之為施工縫。

因混凝土先後澆築形成的結合面容易出現各種隱患及質量問題,因此,不同的結構工程對施工縫的處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變形縫是上部結構各部分之間,因層數差異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較大;或因地基壓縮性差異較大,總之一句話,可能使地基發生不均勻沉降時,需要設縫將結構分為幾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較均勻,避免在結構中產生額外的應力,該縫即稱之為變形縫。

若建築物平面尺寸過長,因熱脹冷縮的緣故,可能導致在結構中產生過大的溫度應力,需在結構一定長度位置設縫將建築分成幾部分,該縫即為溫度縫。

㈨ 施工縫,伸縮縫和後澆帶的區別

  1. 區別:

    (1)後澆帶是由於建築各部分沉降不同,所以在施工時先留出一道縫,讓兩部分各自沉降,到沉降完畢後再將這條縫澆注,因為是後來澆注的,所以叫後澆帶。

    (2)施工縫和後澆帶在最後交付使用時是沒有的,伸縮縫則一直存在。

    (3)施工縫:是施工過程中不便於一次澆築而留置的,具體位置要留在結構的受力較小處,板留在1/3處。

    (4)伸縮縫:和溫度相關,是為了防止建築物因溫度變形留置的縫隙。多用於橋梁,在橋梁和蓋梁(或兩梁接頭處)。

    (5)後澆帶:是為了放置混凝土結構:溫度,收縮產生的有害裂縫而設置的。後澆帶混凝土土要高於前次澆築的一個強度(如果前次是C30那後澆帶就是C35)。

  2. 推薦《G101平法鋼筋識圖與算量》,趙榮主編的書。

(9)施工縫可以做什麼圖片擴展閱讀:

  • 施工縫指的是在混凝土澆築過程中,因設計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澆築,而在先、後澆築的混凝土之間所形成的接縫。 施工縫並不是一種真實存在的「縫」,它只是因先澆築混凝土超過初凝時間,而與後澆築的混凝土之間存在一個結合面,該結合面就稱之為施工縫。

  • 若建築物平面尺寸過長,因熱脹冷縮的緣故,可能導致在結構中產生過大的溫度應力,需在結構一定長度位置設縫將建築分成幾部分,該縫即為溫度縫。對不同的結構體系,伸縮縫間的距離不同,中國現行規范《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中8.1條對此有專門規定。

  • 後澆帶將結構暫時劃分為若幹部分,經過構件內部收縮,在若干時間後再澆搗該施工縫混凝土,將結構連成整體的地帶。後澆帶的澆築時間宜選擇氣溫較低時,可用澆築水泥或水泥中摻微量鋁粉的混凝土,其強度等級應比構件強度高一級,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間出現裂縫,造成薄弱部位。設置後澆帶的部位還應該考慮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

㈩ 混凝土施工縫的處理方法

混凝土施工縫宜留置在結構受力較小且便於施工的位置。
分層設置水平施工縫時,除應符合設計要求外,尚應根據混凝土澆築過程中溫度裂縫控制的要求、混凝土的供應能力、鋼筋工程的施工、預埋管件安裝等因素確定其位置及間隔時間。
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構築物的施工縫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施工縫宜設置在構件受力較小的截面處;
2 施工縫處應有可靠的措施保證先後澆築的混凝土間良好固結,必要時宜加設止水構造。
施工縫處理方法 為了不影響工程質量,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施工縫應做如下處理:
1 、若施工間竭時間未超過所採用水泥的初凝時間(根據試驗確定。無試驗資料時,不應超過2小時),繼續澆築混凝土時,可將新混凝土均勻傾入,蓋滿先澆好的混凝土,然後用振搗工具穿過新混凝土達到已澆築好的混凝土層內5~10cm,將新老混凝土一並搗實,結成整體。
2 、若施工間竭時間超過所採用水泥的初凝時間,則必須等待已澆築的混凝土強度不小於1.18mpa時,方可繼續施工。
3 、若施工間歇時間較長,已澆築的混凝土早已硬化,在新澆築混凝土前應作如下處理:
a.清除接縫表面的水泥浮漿、薄膜、鬆散砂石、軟弱混凝土層、油污等;
b.將鋼筋上的銹斑及浮漿刷凈;
c.必要時將舊混凝土適當鑿毛;
d.用清水沖洗舊混凝土表面,使舊混凝土在澆築新混凝土前保持濕潤;
e.澆築新混凝土前,在接縫面上應先鋪一層厚度為1~1.5cm的水泥砂漿(對於水平施工縫,該水泥砂漿厚度宜為2~3cm);
f.將施工縫附近的混凝土細致搗實。
4 、梁、柱施工縫應與梁、柱軸線垂直,板牆施工縫應與板面、牆面垂直,不宜做成斜坡形。
5 、留梁的豎向施工縫時,應先做一塊隔板,放在施工縫的位置上,再澆灌混凝土。隔板應按梁中鋼筋位置留出缺口,滿插到梁底。若隔板上下不留缺口,板就被鋼筋擋住,插不到梁底,混凝土的水泥砂漿就容易從下部流出,使梁底形成一個強度較低的水泥砂漿層。
6 、做板的堅向施工縫時,為了避免混凝土收縮裂縫,可採用新加設接頭鋼筋的辦法。接頭鋼筋一般可採用Φ6~Φ10,其所需截面面積一般為板截面面積的0.2%~0.3%,長度為插入新舊混凝土各30倍直徑,兩端加彎鉤。這種鋼筋一般放在板的上面,必要時上下均放。
7 、較大體積的結構之施工縫,例如毛廠石混凝土基礎的施工縫,應做成踏步式,階長為階高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