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太陽鳥的寓意和象徵是什麼
太陽鳥象徵著祥瑞、吉祥和諧、鳳凰齊飛、太陽重升、身化火焰而使人間恢復光明。它還是熱愛光明、追求光明、獻身光明的象徵。太陽鳥也是太陽崇拜和鳥崇拜相結合的產物。
對於太陽鳥來說,世界共有14種,中國有6種,被譽為「東方的蜂鳥」、「月下老人」,再加上太陽鳥的寓意如此之好,因此,太陽鳥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與青睞。
太陽鳥是雀形目、太陽鳥科、太陽鳥屬鳥類的通稱。太陽鳥的體型比較纖細,嘴細長而且是下彎的,嘴緣先端具細小的鋸齒;雄鳥中央尾羽特別長。太陽鳥體重僅5~6克,連尾羽在內,最大的身長不超過15厘米。一般主要是分布在亞洲南部、菲律賓群島和印度尼西亞。不過,在中國有6種,被譽為"東方的蜂鳥"。太陽鳥有細長微彎的嘴和管狀的長舌,和蜂鳥一樣以吸食花蜜為生。
❷ 頭頂一片熒光綠的小鳥是什麼鳥
這是叉尾太陽鳥,應該是雄鳥
雄鳥頭頸及尾上金屬綠色,兩根中央尾羽特別長,具赭紅色的喉斑,上體橄欖色或近黑色,余部污橄欖白色;雌鳥較小,上體橄欖色,下體淺綠黃色 ;它們的嘴細長下彎,舌呈管狀,專門用來吮吸花蜜,因此又被稱為「亞洲蜂鳥」 。
常見分布於中國南方,范圍包括海南島,也及越南。在開花的矮樹木叢生活,且能懸飛在枝頭食蜜。
❸ 太陽鳥的形態特徵
南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是世界上著名的天堂鳥之鄉。天堂鳥生活在深山老林里, 天堂鳥,又名極樂鳥、太陽鳥、風鳥、霧鳥。據統計,全世界共有40餘種天堂鳥,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就有30多種。其中,最出色的要數藍天堂鳥、無足天堂鳥和大王天堂鳥。
藍天堂鳥體態極為華美,中央尾羽延長若金色的絲線,生殖時節雄鳥或仰頭拱背,豎起兩肋蓬鬆而分披的金黃色飾羽;或腳攀樹枝,全身倒懸,抖開如錦似緞般的羽毛,嘴裡還不停地唱著愛情的甜言蜜語和山盟海誓,以招引對面的雌鳥女孩們看過來,看過來。
無足天堂鳥,並不是真的沒有腳,只是腳短一些,飛行時藏在長長的羽毛里,人們看不到。它身材玲瓏小巧,典雅俏麗,尾翼比身體長二、三倍,又稱長尾天堂鳥。
太陽鳥 大王天堂鳥身材不是最大,但稟性特異:其一,對愛情忠貞不渝,無論男女,一朝相戀,就終生相伴,也不打架,也不吵鬧,就那麼永遠地互相關心著,互相愛護著,哪一天失去伴侶,另一隻鳥絕對不會改嫁或另娶,而是絕食以死;其二,它們生性孤獨,不願和別的種群共棲一處,但是每當環境有變,它們卻高高地飛在天上,充當遷徙隊伍的引路者。 珍奇的天堂鳥,在南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遠古的家鄉,就為土著居民所尊崇珍愛。每當盛大節日慶典,土著居民們戴上用絢麗的天堂鳥羽毛製作的頭飾,載歌載舞,多姿多彩,歡樂喜慶。
近代殖民地時代,天堂鳥聲名傳遍世界。人們將南部天空上的一簇星雲,命名為「天堂鳥星座」;將原產於南美洲的長腿鸛花,稱之為「天堂鳥花」。
太陽鳥在地跨亞洲與大洋洲之間的伊利安島及澳大利亞東南部,盛產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太陽鳥愛頂風飛行,所以又稱風鳥。體長10~12厘米;嘴腳強健。大多數種類的雄鳥有特殊飾羽和彩色鮮艷的羽毛。主要分布於新幾內亞及其附近島嶼,僅有少數種類見於澳大利亞北部和馬魯古群島。鳴聲粗厲。以各種果實為食,也吃昆蟲、蛙、蜥蜴等。多單個或成對生活。多在樹枝上營巢,用細枝築成巨大的盆狀物。
南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是世界上著名的天堂鳥之鄉。天堂鳥生活在深山老林里。
天堂鳥原產於南非的好望角,每逢花季,遠方山間有美麗的鳥飛來,花鳥相映,情形十分浪漫。它的另外一個名字是頗有佛家味道的「太陽鳥花」。這種花因為象徵意義過多及價錢不菲而讓人敬而遠之,但毋庸贅言,它的高貴氣質和美麗姿態都正如它的名字一樣——「來自天堂之鳥」。
❹ 中國體型最小的鳥最什麼鳥
中國體型最小的鳥是「叉尾太陽鳥」,別稱燕尾太陽鳥,俗稱「亞洲蜂鳥」。在1982年曾被認為是中國最小的鳥。
叉尾太陽鳥屬於鳥綱、雀形目、太陽鳥科、太陽鳥屬,有3個亞種,均分布於南亞地區,我國南方各省均有分布。叉尾太陽鳥不是蜂鳥。蜂鳥屬於鳥綱、蜂鳥目、蜂鳥科,蜂鳥與叉尾太陽鳥完全是兩類鳥。
叉尾太陽鳥是一種體型非常小而纖弱的鳥,體長約9厘米,雄性成鳥體重5.0~7.0克,雌性略小於雄性。雄鳥頭頸及尾上金屬綠色,兩根中央尾羽特別長,具赭紅色的喉斑,上體橄欖色或近黑色,余部污橄欖白色;雌鳥較小,上體橄欖色,下體淺綠黃色;它們的嘴細長下彎,舌呈管狀,專門用來吮吸花蜜。
因適應環境需要,逐漸進化成和同樣吸食花蜜的鳥較為一致的形態,以花蜜為主食,兼捕食飛蟲和樹叢中昆蟲和蜘蛛等;野生狀態下常扇動雙翅懸垂於花朵上空,以微呈彎曲的嘴和管狀的長舌吸食花蜜;也吃種子等食物。
該鳥已列入我國「三有」動物名錄,受到保護。
叉尾太陽鳥
❺ 大家看看這是什麼種類的太陽鳥
這照片上鳥的顏色分布特徵看,比較像是藍喉太陽鳥。不能確定,僅供參考。
太陽鳥屬(Aethopyga,sunbirds)是太陽鳥科的1屬。種屬世界共有14種,分布於亞洲南部、菲律賓群島和印度尼西亞。中國有6種。
藍喉太陽鳥(學名:Aethopyga gouldiae):是鳥綱、太陽鳥科的小型鳥類,雄鳥體長13-16厘米,雌鳥體長9-11厘米。嘴細長而向下彎曲,雄鳥前額至頭頂、頦和喉輝紫藍色,背、胸、頭側、頸側朱紅色,耳後和胸側各有一紫藍色斑,在四周朱紅色襯托下甚醒目,腰、腹黃色,中央尾羽延長,紫藍色。雌鳥上體橄欖綠色,腰黃色,喉至胸灰綠色,其餘下體綠黃色。
棲息於海拔1000-3500米的常綠闊葉林、溝谷季雨林和常綠、落葉混交林中。常單獨或成對活動,也見3-5隻或10多隻成群,彼此保持一定距離,活動在盛開花朵的樹叢間或樹冠層寄生植物花叢中,很少到近地面的花朵間覓食。主要以花蜜為食,也吃昆蟲等動物性食物。
分布於中國、印度、孟加拉國、緬甸、越南、寮國等地,冬季偶見於巴基斯坦東北部。
❻ 這是什麼鳥
太陽鳥;雀形目(Passeriformes)太陽鳥科(Nectariniidae)約95種鳴禽的統通。繁殖期雄鳥羽毛鮮艷,體長9~15公分(3.5~6寸),主要靠花蜜為食。與蜂鳥不同,不是在飛翔中取食,而是停歇在花梗上進食。該鳥在非洲數量極多,向東分布到太平洋島嶼。分布最廣的非洲種是燦爛太陽鳥(Cinnyris coccinigaster),頭紫色,背綠色,翅和尾為黑色。捕蛛鳥屬(Arachnothera)羽色不鮮艷,嘴長,尾短,見於東南亞。
太陽鳥屬雀形目,太陽鳥科,是95種顏色漂亮的小鳥,全身閃爍著紫、紅、金黃等色彩。太陽鳥原產於非洲、南亞、東印度和澳大利亞,外表和習性都有點像蜂鳥。它們的喙彎曲,是真正的鳴禽。身長大約9~15厘米,主要食花蜜,有的也吃昆蟲。太陽鳥食花蜜的時候,喜歡停留在花上吃,不像蜂鳥那樣飛來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