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數字歌兒歌1一9像什麼
具體內容如下:
1像鉛筆,會寫字。
2像鴨子,水中游。
3像耳朵,聽聲音。
4像小旗,迎風飄。
5像稱鉤,來買菜。
6像哨子,吹聲音。
7像鐮刀,來割草。
8像麻花,擰一道。
9像蝌蚪,尾巴搖。
10像鉛筆,加雞蛋。
數字歌內容介紹:
「數字歌」是為兒童作的短詩,強調格律和韻腳,許多詩句都是根據古代儀式中的慣用語逐步加工編寫而成。其特點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並由淺入深,某些部分還適會學齡兒童吟唱,可以加強兒童對這些成語的理解與記憶。
啟蒙教育,是生命的開始,是人生最關鍵的一步,在一個人什麼都不懂的時候,他的生命就是一張白紙,啟蒙就是這張紙上的內容,畫成什麼就是什麼,再也無法抹去。啟蒙教育對於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
㈡ 9像什麼數字歌呢
9像蝌蚪,尾巴搖。數字歌如下:
1像鉛筆,會寫字。
2像鴨子,水中游。
3像耳朵,聽聲音。
4像小旗,迎風飄。
5像稱鉤,來買菜。
6像哨子,吹聲音。
7像鐮刀,來割草。
8像麻花,擰一道。
9像蝌蚪,尾巴搖。
10像鉛筆,加雞蛋。
相關介紹:
「數字歌」是為兒童作的短詩,強調格律和韻腳,許多詩句都是根據古代儀式中的慣用語逐步加工編寫而成。其特點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十分注重啟蒙教育,一般把自己的啟蒙學校稱為母校,可見其地位之高。在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是不缺乏優秀的啟蒙讀物的,其中最為優秀的有《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弟子規》等等。
㈢ 9像什麼數字歌是什麼
9像勺子來盛飯。
1像鉛筆細又長。
2像小鴨水上漂。
3像耳朵聽聲音。
4像小旗迎風飄。
5像稱勾來買茶。
6像哨子咧嘴笑。
7像鐮刀割青草。
8像葫蘆擰一遭。
9像勺子來盛飯。
10像鉛筆加雞蛋。
其他數字兒歌:
一去二三里,前村四五家。
高樓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註解:該詩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連成一詩,為啟蒙詩,許多二三歲小孩都會吟唱。
意譯:
一個小孩,牽著媽媽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氣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過一個小村子,只有四五戶人家,正在做午飯,家家冒炊煙。娘倆走累了,看見路邊有六七座亭子,就走過去歇腳;亭子外邊,花開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愛,伸出指頭點數,嘴裡念叨著「八枝 ,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來,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剛要動手,他的媽媽便喝住他,說:「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後邊的人就不能看美麗的花兒了。」後來,這兒的花越來越多,數也數不過來,變成了一座大花園。
㈣ 數字歌兒歌1一9像什麼
1像樹枝細又長;
2像小鴨水上漂;
3像一隻小耳朵;
4像小旗隨風飄;
5像衣鉤牆上掛;
6像豆芽開心笑;
7像鐮刀割小麥;
8像兩個小圈圈;
9像蝌蚪小尾巴。
湊十法兒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親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湊成一雙手。
一加九,十隻小蝌蚪,二加八,十隻花老鴨,三加七,十隻老母雞,四加六,十隻金絲猴,五加五,十隻大老虎。
㈤ 9像什麼數字歌內容是什麼
9像蝌蚪小尾巴。
數字歌兒歌內容是:1像樹枝細又長,2像小鴨水上漂,3像一隻小耳朵,4像小旗隨風飄,5像衣鉤牆上掛,6像豆芽開心笑,7像鐮刀割小麥,8像兩個小圈圈,9像蝌蚪小尾巴。
簡介
公元500年前後,隨著經濟、種姓制度的興起和發展,印度次大陸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區的數學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天文學家阿葉彼海特在簡化數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數字記在一個個格子里,如果第一格里有一個符號,比如是一個代表1的圓點,那麼第二格里的同樣圓點就表示十。
而第三格里的圓點就代表一百。這樣,不僅是數字元號本身,而且是它們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樣擁有了重要意義。以後,印度的學者又引出了作為零的符號。可以這么說,這些符號和表示方法是阿拉伯數字的老祖先了。
㈥ 數字歌兒歌1一9像什麼的內容是什麼
1像樹枝細又長;2像小鴨水上漂;
3像一隻小耳朵;4像小旗隨風飄;
5像衣鉤牆上掛;6像豆芽開心笑;
7像鐮刀割小麥、8像兩個小圈圈;
9像蝌蚪小尾巴;0像雞蛋做蛋糕;
10像樹枝和雞蛋;
「數字歌」是為兒童作的短詩,強調格律和韻腳,許多詩句都是根據古代儀式中的慣用語逐步加工編寫而成。其特點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並由淺入深,某些部分還適會學齡兒童吟唱,可以加強兒童對這些成語的理解與記憶。。「數字歌」很受孩子們的喜愛。
其他數字兒歌:
一去二三里,
前村四五家。
高樓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註解:該詩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連成一詩,為啟蒙詩,許多二三歲小孩都會吟唱。
意譯
一個小孩,牽著媽媽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氣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過一個小村子,只有四五戶人家,正在做午飯,家家冒炊煙。娘倆走累了,看見路邊有六七座亭子,就走過去歇腳;亭子外邊,花開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愛,伸出指頭點數,嘴裡念叨著「八枝 ,九枝,十枝 ~~~~~~~」。
他想折下一枝來,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剛要動手,他的媽媽便喝住他,說:「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後邊的人就不能看美麗的花兒了。」後來,這兒的花越來越多,數也數不過來,變成了一座大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