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資訊 » 布是怎麼做的圖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布是怎麼做的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1-08 17:39:36

Ⅰ 布是怎麼做出來的

1、布:現在材料很多有纖維的,純棉的。但是都要經過紡線織布等步驟。
2、以面料為例,大體上經過:棉花---去籽---皮棉成品---紡紗紡線---織布--染色---布料成品--銷售。

Ⅱ 做衣服的布料是怎麼做出來的

布料是紡織纖維做成的。 纖維紡成紗,紗織成坯布,再經過染整,最後驗收合格即為成品布。

紡織纖維分為天然纖維(棉、麻、絲、羊毛、兔毛等)、人造纖維(粘膠等)和合成纖維(滌綸、錦綸、氨綸、腈綸等)。

布料包括梭織布和針織布,我們的服裝絕大多數是用梭織布,最常見的梭織布有平紋、斜紋等,就是指紗線有條理地縱橫交織的布身結構,關系著該布料的質感,重理和手感。

每一種物料都有本身的組織結構,對布料來說是上述所講的織法,正因為個別的組織結構,於是產生了特有的材質感,質感是我們與材料接觸所產生的感覺,比如說,我們可以用手的接觸,感覺到布料平滑的表面,也可以通過視覺,觀察其平滑光澤的紋理,而感覺得到。

(2)布是怎麼做的圖片擴展閱讀:

衣服的布料有很多很多種,現在的社會什麼樣的材料都可以見到,但一般分為植物性,化纖類和動物類的,前者包括棉、麻等,化纖有滌綸、錦綸、丙綸、維綸、腈綸、氯綸等等,動物性的包括皮革、毛皮、絲綢等,每種的優點和缺點都不一樣:

1、棉布 是各類棉紡織品的總稱。它多用來製作時裝、休閑裝、內衣和襯衫。它的優點是輕松保暖,柔和貼身、吸濕性、透氣性甚佳。它的缺點則是易縮、易皺,外觀上不大挺括美觀,在穿著時必須時常熨燙。

2、麻布 是以大麻、亞麻、薴麻、黃麻、劍麻、蕉麻等各種麻類植物纖維製成的一種布料。一般被用來製作休閑裝、工作裝,目前也多以其製作普通的夏裝。它的優點是強度極高、吸濕、導熱、透氣性甚佳。它的缺點則是穿著不甚舒適,外觀較為粗糙,生硬。

3、絲綢 是以蠶絲為原料紡織而成的各種絲織物的統稱。與棉布一樣,它的品種很多,個性各異。它可被用來製作各種服裝,尤其適合用來製作女士服裝。它的長處是輕薄、合身、柔軟、滑爽、透氣、色彩絢麗,富有光澤,高貴典雅,穿著舒適。

它的不足則是易生折皺,容易吸身、不夠結實、褪色較快。

4、呢絨 又叫毛料,它是對用各類羊毛、羊絨織成的織物的泛稱。它通常適用以製作禮服、西裝、大衣等正規、高檔的服裝。它的優點是防皺耐磨,手感柔軟,高雅挺括,富有彈性,保暖性強。它的缺點主要是洗滌較為困難,不大適用於製作夏裝。

5、皮革 是經過鞣製而成的動物毛皮面料。它多用以製作時裝、冬裝。又可以分為兩類:一是革皮,即經過去毛處理的皮革。二是裘皮,即處理過的連皮帶毛的皮革。它的優點是輕盈保暖,雍容華貴。它的缺點則是價格昂貴,貯藏、護理方面要求較高,故不宜普及。

Ⅲ 布是怎麼做出來的

  1. 最初的布是用麻和葛纖維來紡織的。

  2. 剝掉大麻或者葛藤的皮,麻皮在水裡泡上幾天之後,皮就鬆散了。用棍子槌擊幾下,麻絲就出來。再放進一些礦物質,使其脫膠,麻絲變得更麻利,接著,把絲捏出來。

  3. 紡輪只有銅錢兩倍大小,樣子也像銅錢。中間的小眼插著竹簽,簽子頂上繫上麻絲。

  4. 用手轉動紡輪,利用紡輪在懸墜狀態時的重力和旋轉扭力,把幾綹麻線擰成結實的一根長線——紡輪質量越大,墜力就越大,旋轉擰出的線就越細,紡輪質量越輕,紡出的線越粗。

  5. 把擰好的麻線,分成經線、緯線,相互垂直地排列起來,就是布了。

(3)布是怎麼做的圖片擴展閱讀:

紡、織、皮、革相關解析:

  1. 紡:即把一團棉花、一坨羊毛、一個蠶繭製成紗線的過程。這個過程,主要是把一根一根的達到紡紗標準的纖維捋順捋直了,抱合積聚在一起,製作成條狀蓬鬆的物體(比如說毛紡中的毛條),再然後按中心軸的位置旋轉,不停的扭緊,拉伸,一根紗線就製作出來了。

  2. 織:無非就是紗線交織,實際上可以理解成這是一個由線到面的過程。於是「紡織」兩個字,代表的是點到線、線到面的一個過程,這樣布就出來了。

  3. 皮:皮最原始的形態就是一個面。也就是說,它不需要「紡、織「的過程就能直接做到滿足人類最原始的保暖需求,遮風擋雨,遮羞抗日。

  4. 革:一整塊的皮料利用完之後的一些邊角料、或者是本身就是一小塊、或者是有傷疤不能用的,這些廢料我們統統都把它揉碎加各種助劑再重新粘合壓製成一個面。

Ⅳ 布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自古以來,人們用來織布的,通常只有兩種原料:一種是植物纖維,就是棉花和薴麻等,它們可以織成各種棉布和織物;另一種是動物纖維,那就是蠶絲和毛等,可以組成美麗的絲綢和呢絨。布是嫘祖創造的。可是在科學技術發展的情況下,增加了人造纖維等新的品種,不是植物,也不是動物,而是毫無生命力的礦物,也就是最普通的石頭。

(4)布是怎麼做的圖片擴展閱讀

化學纖維是指以天然或人工高分子物質為原料製成的纖維。

一、化學纖維可根據原料來源的不同,分為再生纖維和合成纖維等。

(一)再生纖維

再生纖維的生產是受了蠶吐絲的啟發,用纖維素和蛋白質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經化學加工製成高分子濃溶液,再經紡絲和後處理而製得的紡織纖維。

1.再生纖維素纖維用天然纖維素為原料的再生纖維,由於它的化學組成和天然纖維素相同而物理結構已經改變,所以稱再生纖維素纖維。

Ⅳ 做衣服的布是用什麼東西做成的呢

通常只有兩種原料:

1、植物纖維,就是棉花和薴麻等,它們可以織成各種棉布和織物。

2、另一種是動物纖維,那就是蠶絲和毛等,可以組成美麗的絲綢和呢絨。

布是嫘祖創造的。在科學技術發展的情況下,又增加了人造纖維等新的品種,不是植物,也不是動物,而是毫無生命力的礦物,也就是最普通的石頭。

用石頭製成玻璃纖維,再織成布,叫玻璃布。由於它具有耐高溫、耐潮濕、耐腐蝕等許多特性,因此它越來越多地在電氣、化工、航空、冶金、橡膠、機械、建築、輕工業等部門,代替原來所用的棉布和綢緞呢絨。

(5)布是怎麼做的圖片擴展閱讀: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飼養家蠶、繅絲織綢的國家。絲綢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在世界歷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河南鄭州發現了目前中國最早的絲綢,中國絲綢的起源時間或在仰韶文化時期。

黃帝妃嫘祖「始教民育蠶,治絲繭以供衣服,而天下無皴瘃之患,後世祀為先蠶」。考古發現表明,中國可能在裴李崗文化時期就已經出現絲蛋白。

仰韶文化遺址內出土尖底瓶及部分陶罐的外表飾有線紋,個別器物底部發現有布痕,表明紡織技術在新石器時代中期甚至更早階段已經較為發達。

黃河流域的河南滎陽青台遺址(距今5300年—5500年)出土的羅織物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絲織品,浙江湖州錢山漾(距今4200年)出土的絹片和絲帶是長江流域出土最早、最完整的絲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