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孩子的健康承諾書怎麼填
填學生本人的。
這種承諾書都是表格化的,主要是填寫學生的家長姓名及聯系方式,還有和孩子共同生活的其他成員的個人信息,這是便於疫情防控,只要按要求填寫即可。現住址的具體位置、學校的年級班級、近期有無去過武漢或者途徑武漢之類的一系列問題,是開學必須要交的一份健康信息表。
承諾內容:
1、本人沒有被診斷肺炎確診病例或疑似病例;
2、本人沒有與肺炎確診病例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觸;
3、本人過去14天沒有與來自疫情重點地區(確診病例累計超過500例的省份)人員有密切接觸;
4、本人過去14天沒有去過疫情重點地區(確診病例累計超過500例的省份);
5、本人沒有被留驗站集中隔離觀察或留觀後已解除醫學觀察;
6、本人目前沒有發熱、咳嗽、乏力、胸悶等症狀。
② 學校要求學生在家自測體溫,體溫正常,方可上學的承諾書怎麼寫
《體溫自測健康承諾書》
本人X年級X班XXX,本人嚴格遵守學校防疫工作要求,到校前已進行體溫檢測,體溫未超過37.3度。本人到校前14天未與來自疫情和高風險地區人員有密切接觸;也未去過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本人目前無任何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也無乏力、咽痛、腹瀉等其他症狀。
進校後嚴格按照校規佩戴口罩,不聚集,不扎堆,不到其他場所逗留,確保自己的健康狀況正常。以上提供的健康相關信息真實無誤,不謊報、不漏報、不瞞報、不遲報。如有虛假情況。如因為信息不實引起的疫情傳播和擴散,本人願意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承諾人:XXX
③ 健康返校承諾書怎麼寫中學生
本人承諾假期在家隔離,體溫一直正常,無發熱咳嗽等不良現象發生。
承諾書是 承諾人對要約人的要約完全同意的意思,表示以書面形式。通常是要求以書面訂立的合同,其承諾也必須採取書面形式。
如《美國統一商法典》第二篇第2-201條規定,凡價金超過5000美元的貨物買賣合同,除該法典另有規定外,均須以書面方式作成,否則不能要求法院強制執行,法院在訴訟中對這種合同原則上不接受口頭證據。
為充分發揮認證機構的作用,促進市場經濟和諧發展,自覺加強行業自律,樹立認證機構的良好形象,使本機構所從事的強制性產品認證、自願性產品認證、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活動有序、合法、健康,高度防範執業風險和避免責任。
④ 學生健康承諾書怎麼寫
學生健康承諾書寫法如下:
每日填寫內容包括當天體溫、本人及家人身體健康狀況、是否接觸境外返京人員或中高風險地區人員、本人是否在京。如有本人及家人身體不適情況、接觸返京人員情況及離京情況,考生要記錄在《健康承諾書》上。
《健康承諾書》還包括「考生承諾」部分,考生要仔細閱讀並理解承諾內容,並鄭重簽字,填寫日期。
範文如下:
本人承諾:自覺遵守防疫期間政府文件規定及本企業落實防疫的相關制度規定,及時報告個人活動情況,並自覺做到以下幾點:
1、自覺掌握防疫知識,自覺XX制定的防疫管理制度。配合每日上班進行二次體溫測量。
2、不參加聚會和各類集體活動,不去影院、KTV、商場等人群密集場所。
3、上學之前14日沒有到過XXX、XXX或XXX等其他疫情嚴重地區,或者與XXX、XXX或XXX等其他疫情嚴重地區旅行史、居住史的人有過密切接觸。
⑤ 返校健康承諾書怎麼填
學生新冠疫情返校健康承諾書: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本人和孩子以及其他家庭成員知曉學校疫情防控期間的管理規定,現就孩子正常返校前健康情況鄭重承諾如下:
1、近14天內,孩子及其家庭成員未被診斷或確認為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密切接觸者;未與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觸者、發熱患者等接觸;沒有出現發燒、咳嗽、胸悶等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有關的症狀。
未到過疫情高發地區或有病例報告的社區(村),未接觸過疫情高發地區人員;家庭中無境外回國人員,孩子及其家庭成員也未接觸過境外回國人員。孩子及其家庭成員的健康碼均為綠色。
2、我們會提醒和教育孩子自覺保持個人清潔衛生、勤洗手、自覺佩戴口罩,主動配合學校進行健康監測。當孩子進校前出現發熱(體溫≥37.3℃)、乏力、乾咳等不適症狀時,本人會自覺讓孩子在家休息或送其就醫,不讓孩子進校園。當孩子在校內出現上述症狀,我們會提醒孩子及時報告班主任,自覺接受學校規范流程處理。
孩子及其家庭成員完全了解上述內容,遵守承諾,並對所承諾的事項承擔責任。
家長簽字:
學生簽字:
2020年月日
⑥ 學生健康承諾書怎麼填
填學生本人的。
這種承諾書都是表格化的,主要是填寫學生的家長姓名及聯系方式,還有和孩子共同生活的其他成員的個人信息,這是便於疫情防控,只要按要求填寫即可。
現住址的具體位置、學校的年級班級、近期有無去過武漢或者途徑武漢之類的一系列問題,是開學必須要交的一份健康信息表。
注意事項:
1、開學前14日學生下載並如實填報健康卡和疫情防控承諾書,到校時交班主任。
2、一旦出現符合或疑似新冠肺炎症狀,不要自行用葯,請做好個人防護及時前往醫院規范就診,並如實告知個人旅居史、活動史和接觸史,就醫途中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