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資訊 » 博人康雷火灸怎麼貼圖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博人康雷火灸怎麼貼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1-09 19:43:24

① 買了小熊灸的雷火灸.灸熱貼,不知道怎麼用,是貼在衣服上還是皮膚上

這個我知道的,直接貼皮膚上就可以,因為我媽媽用過!哪裡痛貼哪裡就好了!

② "雷火灸"是什麼

雷火灸以經絡學說為原理,現代醫學為依據,採用純中葯配方。在古代"雷火神針"實按灸的基礎上,改變其用法與配方創新發展而成的治療法。灸療利用葯物燃燒時的熱量,通過懸灸的方法刺激相關穴位,其熱效應激發經氣,使局部皮膚機理開放,葯物透達相應穴位內,起到疏經活絡、 活血利竅、改善周圍組織血液循環的作用。其燃燒時的物理因子和葯化因子,與腧穴的特殊作用、經絡的特殊途徑相結合,產生的一種"綜合效應"。

1、簡介

雷火灸是一種廣泛應用的中醫傳統療法,其由各種中葯製作而成,以經絡學說為原理扶正祛邪等功效治療人體疾。

2、折疊編輯本段特點

雷火灸是中醫的一種傳統療法。雷火灸由多種中葯製作而成,根據不同的配伍,具有通經活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追風除濕,溫經散寒,散癭散瘤,扶正祛邪等功效。有葯力峻、火力猛、滲透力強、灸療廣泛的特點。

3、折疊編輯本段原理

雷火灸以經絡學說為原理,現代醫學為依據,採用純中葯配方。在古代雷火神灸實按灸的基礎上,改變其用法與配方創新發展而成的治療法。

③ 雷火灸|股骨頭壞死(髖病膝痛)這樣做見效快

隨著「驚蟄」節氣的到來,

標志著仲春時節的開始。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這是人體能量在一年中遵循的規律。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

對於 「 養生 健骨」 這件大事來說也是如此。

那在這個春風化雨的節氣里,

骨壞死患者都需要注意什麼呢?

驚蟄時節陽氣生發,

把身體調理好,

要掌握三個重要的關鍵詞:

升陽,養肝健脾,春捂

一、升陽

可以從運動,飲食,艾灸三方面調理:

運動: 骨壞死患者上午進行適當的運動,可以激發體內陽氣上升,運動時達到微汗就足夠了(運動時大汗對於人體的陽氣是一個消耗),循序漸進。

1、伸懶腰: 伸懶腰可解乏醒神,增力氣,活肢節。所以提倡春季早起,多伸懶腰。

2、自我拍打: 擦雙手。揉磨胸脯捶打腰背。拍打全身等工作,有利於人體疏通氣血,升發陽氣。

3、艾灸: 「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危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由於艾葉生長於光照較為強烈、山巒朝南的陽坡面,在每年陽氣上升階段的端午前後採摘收取,所以是純陽之品,具有起死回生、溫經通絡之神效。故著名葯物學家陶弘景在其《名醫別錄》中稱「艾葉,微溫,無毒,主灸百病……」

二、養肝健脾

飲食: 驚蟄前後,天氣明顯變暖,飲食上應由冬季的濃郁厚味轉變為清溫平淡,可多食用新鮮蔬菜以及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最好不要吃過夜的食物,油膩食物以及動物脂肪類食物盡量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蔥蒜、胡椒等也應少吃。

在五臟與五味的關系中,酸味入肝,有收斂的特性,不利於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這時要多吃甜, 少吃酸, 補益人體的脾胃之氣。

春筍、芹菜 等粗纖維蔬菜對腸胃蠕動有很好的效果,有助於新陳代謝,可以適當多吃。其他 韭菜、干香菇、山葯、牛肉、鯽魚 等食物,有助於陽氣生發,也很適宜。

驚蟄時氣候仍然比較乾燥,不妨 多吃些梨 ,可達到清熱養陰、潤肺止咳、生津化痰的效果。除了梨以外, 白木耳、蜂蜜、枇杷、銀耳、蓮藕 等食物也有不錯的潤肺健脾效果。

三、春捂

驚蟄屬於早春乍暖還寒,對於股骨頭壞死患者來說要 堅持春捂 ,春季多風,風為「百邪之長」。空氣寒涼,春風夾雜著這些寒氣進入人體,導致風寒,風熱,風濕等都是由風而來。

什麼是雷火灸?

雷火灸 是集灸療、拔罐和熱熨等中醫傳統外治療法於一體,具有溫腎壯陽、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祛寒除濕、通督止痛的功效。

施灸時,施灸者要保持心情平靜,感受患者的神氣,做到心手合一,心靜如止水,意守患處,才能提高雷火灸的臨床療效,幫助患者緩解症狀、改善病情。

要求 補瀉雙調性 ,通過辨證-經絡-取穴-手法系統治療,達到調節陰陽、調和氣血、溫經通絡、之功效;要求 剛柔共濟 ,根據發病的不同地域、時間,選用不同的艾灸治療手法,剛柔結合,達到陰陽平衡。

前期經過大量的培訓,現已在臨床股骨頭壞死患者中應用廣泛。

雷火灸康復案例

患者,男,64歲。主要問題:

右側髖關節疼痛不適半年,近半個月疼痛加重。以腹股溝壓痛明顯,伴隨膝關節內側疼痛,皮溫發涼。直腿抬高試驗陰性,「4」字征陽性。

診斷:

股骨頭壞死(肝腎虧虛型)

施治原則:

調補肝腎、活血通絡止痛

施灸部位:

疏通肝經為主,腹部,髖關節內側,膝關節

施灸穴位:

氣海穴,關元穴、鶴頂穴、梁丘穴、膝眼、犢鼻、陰陵泉、足三里、太溪,三陰交,湧泉穴

施灸手法:

橫行灸、縱行灸、小迴旋灸、雀啄灸

治療反饋:

患者可自行走路,囑卧床休息,不負重鍛煉,次日膝關節發涼症狀消失,疼痛減輕,鞏固治療雷火灸6次,症狀消失現已出院。

溫馨提示:

1.用灸時,頭火應與皮膚保持用灸距離,隨時注意患者表情,以患者能忍受適宜為度,以免燙傷;

2.點穴時,若配合按摩手法(以拇指或食指指腹輕柔穴位),療效更佳;

3.治療後2小時勿沾冷水及吹風,灸療後飲一杯淡鹽水;

4.對體質虛弱、神經衰弱的患者,治療時活力宜小,精神緊張的患者應消除其思想顧慮,飢餓的患者應先進食或喝些糖水。

最後,病友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養一些植物調節心情,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對病情的恢復也能起到促進作用!驚蟄是萬物復甦的節氣,相信骨壞死病友的病情通過有效治療,一定能夠早日緩解。

④ 雷火灸的使用步驟

雷火灸採用高溫熏烤人體,操作時要注意與皮膚的距離,時刻觀察患者表情,不要過度熏烤,以免造成燙傷,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使用雷火灸初步對皮膚進行熏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