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鱈魚是什麼魚,是淡水魚嗎
鱈魚又被叫做鰵魚,是脊索動物門真骨魚綱鱈形目中的魚。鱈魚的身體長而扁,頭大,眼睛比較小,嘴唇很厚,尾巴很突出。鱈魚生活在海水中,屬於海水魚。它們是冷水魚,所以在緯度比較高的海中分布廣泛。成年鱈魚生活在水深175-225米之間的地方,幼魚則生活在較淺的地方。鱈魚吃肉,很多小型魚蝦都可以成為其食物。
一、鱈魚是什麼魚
鱈魚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一種魚,還被叫做「鰵魚」,我們在市場上經常可以見到有鱈魚賣。從類別來看,鱈魚指的是脊索動物門真骨魚綱鱈形目中的魚,包含的品種還是比較多的。鱈魚的身體形狀比較長,也比較扁平,頭比較大,眼睛比較小,尾巴很突出,嘴唇很厚。它們的頭部以及身體的其它部分都覆蓋著一層鱗片,不過鱗片的面積比較小。
從生活環境來看,鱈魚是海魚的一種,它們生活在海洋之中。具體來看,鱈魚是一種冷水性的魚,所以在高緯度地區的海域之中分布是最廣泛的。特別是在太平洋北部的一些海域之中,生活著很多鱈魚。成年的鱈魚一般生活在水深范圍175-225米之間的地方,幼魚則分布在比較淺的海域之中。從食性來看,鱈魚是一種肉食性魚,它們主要的食物就是海水中的魚和蝦,比如磷蝦、糠蝦、毛鱗魚、胡瓜魚等等,都可能成為它們的食物。
二、鱈魚是淡水魚嗎
上面已經介紹過,從鱈魚的生活環境來看,它們是生活在海洋之中的。因此,它們並不是淡水魚,而是海水魚。鱈魚長期都生活在海洋之中,因此已經適應了海洋之中的環境,是典型的海水魚。從鱈魚具體分布的海域來看,它們在北太平洋地區數量非常多,比如白令海以及鄂霍次克海等海域的附近。這是因為它們是冷水性魚,水溫比較低的地方更適宜它們生長。
⑵ 鱈魚長什麼樣子圖片
別名: 鱈狹、明太魚、大頭青、大口魚、大頭魚、大頭腥。
適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禁忌人群:痛風、尿酸過高患者忌食 。
鱈魚形態特徵
鱈魚(學名:Gas,別名:鰵魚)是鱈科鱈屬動物,主要分布於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
鱈魚體長形,稍側扁;尾柄顯著,頭較大;吻稍突出;眼較小,側上位;眼間隔寬平,微凸;口大,稍低,唇厚。
下頜中央有1頦須,上頜稍長於下頜,上頜後端達眼下方;兩頜及犁骨前端具數行細尖牙;鰓孔大,鰓蓋膜互連,與峽部分離,頭和體均被小圓鱗。它是冷水性中下層魚類,以群居為主。
⑶ 鱈魚是什麼樣子
鱈魚的樣子描述如下:
名大頭青、大口魚、大頭魚、明太魚、水口魚、闊口魚、大頭腥、石腸魚等,體延長,稍側扁,尾部向後漸細,一般長為25至40厘米,體重300至750克,頭大而且口大。這種動物主要分布在水體的中下層,屬於群居魚類,生活在0-16℃的海水中。
鱈魚的做法
食材:鱈魚400克,姜1塊,小蔥2根,干辣椒3個,花椒2克,八角1個,澱粉半勺,生抽15克,老抽半勺,醋半勺。調料:鹽、雞精、白糖。
步驟:鱈魚洗凈,切大塊。放入鹽半勺、料酒1勺、澱粉半勺拌勻腌制10分鍾。姜切片,小蔥切段。鍋中倒入適量油,油溫燒至6成熱,放入鱈魚煎至表面微焦,放入八角、薑片、蔥段、干辣椒、花椒炒香。
倒入生抽15克,老抽半勺,醋半勺,白糖半勺、清水適量大火煮開,換小火燒8分鍾,至湯汁濃稠即可。
⑷ 識別鱈魚與油魚!市面上銷售的廉價鱈魚塊很多是假的,這兩者有什麼區別
引言:油魚和鱈魚長相十分相似,但並不是一個種類。油魚中含有極高的油脂,會讓人食用後將食物堆積在腸道,出現腹痛,腹瀉,腸胃痙攣等不適的症狀。特別不適合兒童和老年人吃,而鱈魚作為大名鼎鼎的健康食材,在許多超市,市場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但是卻有消費者反映出,吃完鱈魚身體出現不適。所以今天小編想分享的話題就是,如何區別鱈魚和油魚。
⑸ 銀雪魚長什麼樣呀有圖片嗎
鱈魚又稱銀雪魚,體型長,稍側扁,頭大,口大,上頜略長於下頜,尾部向後漸細一般長25~40厘米,體重300~750克。頸部的觸須須長等於或略長於眼徑。兩頜及犁骨均具絨毛狀牙。體被細小圓鱗易脫落,側線明顯、背鰭3個,臀鰭2個,各鰭均無硬棘,完全由鰭條組成。體色多樣,從淡綠或淡灰到褐色或淡黑,也可為暗淡紅色到鮮紅色;頭、背及體側為灰褐色,並具不規則深褐色斑紋,腹面為灰白色。
⑹ 鱈魚的圖片
鱈魚的圖片:
鱈魚屬脊椎動物門(Vertebrata)、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真骨魚綱(Division Teleostei)、鱈形目(Gadiformes)。鱈魚多是生活在海洋底層和深海中下層的冷水性魚類,廣泛分布於世界的各大洋。其中鱈科和無須鱈科中有許多經濟價值極高的世界級重要經濟魚類。
鱈魚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可以活血祛癖;鰾可以補血止血;鱈魚的骨可以治腳氣;鱈魚胰腺含有大量的胰島素,可以從1kg胰腺中提取12000IU胰島素;鱈魚的肝臟可用於提取魚肝油(含油量20%~40%) 。
(6)鱈魚什麼樣圖片擴展閱讀
體細長,呈梭狀,前部稍粗大,向後漸細,稍側扁。頭中等大。吻稍突出。眼中大側上位。眼間隔寬平,微凸。口大。上頜稍長於下頜。上頜骨後端達瞳孔前緣下方。下頜中央有1短痕狀頦須。兩頜及犁骨前端具數行細尖牙。上、下頜外行牙較尖長。下咽骨有絨毛狀牙群。舌寬鈍,前端游離。鰓孔大。鰓蓋膜互連,與峽部分離。外行鰓耙細長,內行鰓耙鈍突起狀,鰓耙數 6+26。
頭和體均被細小圓鱗。側線1條,完整。背鰭3個,明顯分離,均由鰭條組成;第一背鰭高,始於胸鰭基後上方;第二背鰭略後於第一背鰭;第三背鰭位於第二臀鰭上方。臀鰭2個,第一、第二臀鰭分別與第二、第三背鰭相對。胸鰭側中位。
腹鰭喉位,左、右鰭條相距遠,第二鰭條突岀呈絲狀。尾鰭後端淺凹形。頭和體背側橄欖色,具 2~5 條暗色縱帶狀斑紋,縱帶狀斑紋間為黃色縱紋。腹側白色。背鰭橄欖色。胸鰭暗黑色。腹鰭與臀鰭灰色。尾鰭淡橄欖色。
裸蓋魚:又稱銀鱈魚,通常香港和中國大陸市場上買到的「鱈魚」,價格高於「真鱈魚」(鱈科鱈屬,下同)。
油魚:又稱蠟油魚、圓鱈,在台灣、香港和中國大陸等地,常被冒充成「鱈魚」在出售,價格遠低於「真鱈魚」,同時由於其油脂無法消化,食用後易出現大便排泄油脂的現象,日本、美國及印尼政府將其列為有毒魚種,禁止進口或銷售。
庸鰈:又稱冰島鱈魚、扁鱈,在中國大陸和台灣常被冒充成「鱈魚」在出售,但價格低於「真鱈魚」。
小鱗犬牙南極魚:又稱智利海鱸魚、圓鱈,非鱈屬魚種,但在台灣常被當成鱈魚販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