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檔案文件編號怎麼編
檔案文件編號怎麼編
一般單位或企業的 檔案的分類,就是根據產品檔案的內容性質和形成特點,把一定范圍的產品檔案劃分成不同的類別層次,從而形成具有一定從屬關系和平行關系的不同等級產品檔案庫藏系統。今天我分享的是檔案文件編號怎麼編,希望能幫到大家。
首先制定一套檔案編碼方案,並且留存,方便後續的人查詢了解使用。
不同公司編碼方案有所不同,自行制定就可以了。
時間分類編碼
檔案最重要的是體現出檔案屬性,首先按照時間編碼,例如20170224,就是該檔案形成的時間,同時間可以在後綴加上a、b、c之類的字元區分。
事件編碼
按照事件屬性做成總編碼,做為編碼的開頭,例如企劃部檔案編碼為Q,市場部編碼為S,之後按照會議編碼為h,活動編碼為d,編碼合成之後Sd就是市場部活動。
檔案號編碼
按照檔案的數量和生成次序進行編碼,例如0001、0002之類的,預估一下檔案總體數量,多做出來一位就可以了。
按照時間的特殊屬性進行編碼,例如文件、視頻、圖片等
備考表就是檔案的整體目錄。
案編碼解讀Qh-2020-0224-01-a,就是企劃部20年2月24日做的會議的文字內容備份,如果覺得太長可以進行縮短,比如2020簡寫為20。
注意事項
注意做好編碼的方案留存。
推薦閱讀:
什麼是文件歸檔
文件歸檔是指立檔單位在其職能活動中形成的、辦理完畢、應作為文書檔案保存的各種紙質文件材料。 遵循文件的形成規律,保持文件之間的有機聯系,區分不同價值,便於保管和利用。
中國整理規則
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歸檔文件整理的原則和方法。
本標准適用於各級機關、團體和其他社會組織。
定義
本標准採用下列定義。
2.1 歸檔文件
DA/T22-200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檔案局2000-12-06批准 2001-01-01實施
2.2 歸檔文件整理
將歸檔文件以件為單位進行裝訂、分類、排列、編號、編目、裝盒,使之有序化的過程。
2.3 件
歸檔文件的整理單位。一般以每份文件為一件,文件正本與定稿為一件,正文與附件為一件 ,原件與復製件為一件,轉發文與被轉發文為一件,報表、名冊、圖冊等一冊(本)為一件,來文與復文可為一件。
整理原則
一般以每份文件為一件,文件正本與定稿為一件.
質量要求
4.1 歸檔文件應齊全完整。已破損的文件應予修整,字跡模糊或易退變的文件應予復制。
4.2 整理歸檔文件所使用的書寫材料、紙張、裝訂材料等應符合檔案保護要求。
整理方法
5.1 裝訂
歸檔文件應按件裝訂。裝訂時,正本在前,定稿在後;正文在前,附件在後;原件在前,復製件在後;轉發文在前,被轉發文在後;來文與復文作為一件時,復文在前,來文在後。
5.2 分類
歸檔文件可以採用年度-機構(問題)-保管期限或保管期限-年度-機構(問題)等方法進行分類。同一全宗應保持分類方案的穩定。
5.2.1 按年度分類
將文件按其形成年度分類。
5.2.2 按保管期限分類
將文件按劃定的保管期限分類。
5.2.3 按機構(問題)分類
將文件按其形成或承辦機構(問題)分類(本項可以視情況予以取捨)。
5.3 排列
歸檔文件應在分類方案的最低一級類目內,按事由結合時間、重要程度等排列。會議文件、統計報表等成套性文件可集中排列。
5.4 編號
歸檔文件應依分類方案和排列順序逐件編號,在文件首頁上端的空白位置加蓋歸檔章並填寫相關內容。歸檔章設置全宗號、年度、保管期限、件號等必備項,並可設置機構(問題)等選擇項。(見圖A1。圖示中「*」號欄為選擇項,不選用時無須設置。以下同)。
5.4.1 全宗號:檔案館給立檔單位編制的代號。
5.4.2 年度:文件形成年度,以四位阿拉伯數字標注公元紀年,如1978。
5.4.3 保管期限:歸檔文件保管期限的簡稱或代碼。
5.4.4 件號:文件的排列順序號。
件號包括室編件號和館編件號,分別在歸檔文件整理和檔案移交進館時編制。室編件號的編制方法為:在分類方案的最低一級類目內,按文件排列順序從"1"開始標注。館編件號按進館要求標注。
5.4.5 機構(問題):作為分類方案類目的機構(問題)名稱或規范化簡稱。
5.5 編目
歸檔文件應依據分類方案和室編件號順序編制歸檔文件目錄。
5.5.1 歸檔文件應逐件編目。來文與復文作為一件時,只對復文進行編目。歸檔文件目錄設置件號、責任者、文號、題名、日期、頁數、備注等項目。
5.5.1.1 件號:填寫室編件號。
5.5.1.2 責任者:制發文件的組織或個人,即文件的發文機關或署名者。
5.5.1.3 文號:文件的發文字型大小。
5.5.1.4 題名:文件標題。沒有標題或標題不規范的,可自擬標題,外加"〔 〕"號。
5.5.1.5 日期:文件的形成時間,以8位阿拉伯數字標注年月日,如19990909。
5.5.1.6 頁數:每一件歸檔文件的頁數。文件中有圖文的頁面為一頁。
5.5.1.7 備註:注釋文件需說明的情況。
5.5.2 歸檔文件目錄用紙幅面尺寸採用國際標准A4型(長×寬為297mm×210mm)。
5.5.3 歸檔文件目錄應裝訂成冊並編制封面。歸檔文件目錄封面可以視需要設置全宗名稱、年度、保管期限、機構(問題)等項目(見圖A3)。其中全宗名稱即立檔單位的名稱,填寫時應使用全稱或規范化簡稱。
5.6 裝盒
將歸檔文件按室編件號順序裝入檔案盒,並填寫檔案盒封面、盒脊及備考表項目。
5.6.1 檔案盒
5.6.1.1 檔案盒封面應標明全宗名稱。檔案盒的外形尺寸為310mm×220mm(長×寬),盒脊厚度可以根據需要設置為20mm、30mm、40mm等。(見圖A4(a))。
5.6.1.2 檔案盒應根據擺放方式的不同,在盒脊或底邊設置全宗號、年度、保管期限、起止件號、盒號等必備項,並可設置機構(問題)等選擇項。其中,起止件號填寫盒內第一件文件和最後一件文件的件號,中間用「-」號連接;盒號即檔案盒的排列順序號,在檔案移交進館時按進館要求編制。
5.6.1.3 檔案盒應採用無酸紙製作。
5.6.2 備考表
備考表置於盒內文件之後,項目包括盒內文件情況說明、整理人、檢查人和日期(見圖A5)。
5.6.2.1 盒內文件情況說明:填寫盒內文件缺損、修改、補充、移出、銷毀等情況。
5.6.2.2 整理人:負責整理歸檔文件的人員姓名。
5.6.2.3 檢查人:負責檢查歸檔文件整理質量的人員姓名。
5.6.2.4 日期:歸檔文件整理完畢的日期。
保管期限規定
(2006年12月18日)
第一條
為便於各級黨政機關和人民團體(以下統稱機關)正確界定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准確劃分檔案保管期限,使所保存的檔案既能反映機關主要職能活動情況,維護其歷史面貌,又便於保管和利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中的機關文件材料是指機關在其工作活動過程中形成的各種門類和載體的歷史記錄。
第三條
機關文件材料歸檔范圍是:
(一)反映本機關主要職能活動和基本歷史面貌的,對本機關工作、國家建設和歷史研究具有利用價值的文件材料;
(二)機關工作活動中形成的在維護國家、集體和公民權益等方面具有憑證價值的文件材料;
(三)本機關需要貫徹執行的上級機關、同級機關的文件材料;下級機關報送的重要文件材料;
(四)其他對本機關工作具有查考價值的文件材料。
第四條
機關文件材料不歸檔范圍是:
(一)上級機關的文件材料中,普發性不需本機關辦理的文件材料,任免、獎懲非本機關工作人員的文件材料,供工作參考的抄件等;
(二)本機關文件材料中的重份文件,無查考利用價值的事務性、臨時性文件,一般性文件的歷次修改稿、各次校對稿;無特殊保存價值的信封,不需辦理的一般性人民來信、電話記錄,機關內部互相抄送的文件材料,本機關負責人兼任外單位職務形成的與本機關無關的文件材料,有關工作參考的文件材料;
(三)同級機關的文件材料中,不需貫徹執行的文件材料,不需辦理的抄送文件材料;
(四)下級機關的文件材料中,供參閱的簡報、情況反映,抄報或越級抄報的文件材料。
第五條
凡屬機關歸檔范圍的文件材料,必須按有關規定向本機關負責檔案工作的部門移交,實行集中統一管理,任何個人不得據為己有或拒絕歸檔。
第六條
機關文書檔案的保管期限定為永久、定期兩種。定期一般分為30年、10年。
第七條
永久保管的文書檔案主要包括:
(一)本機關制定的法規政策性文件材料;
(二)本機關召開重要會議、舉辦重大活動等形成的主要文件材料;
(三)本機關職能活動中形成的重要業務文件材料;
(四)本機關關於重要問題的請示與上級機關的批復、批示,重要的報告、總結、綜合統計報表等;
(五)本機關機構演變、人事任免等文件材料;
(六)本機關房屋買賣、土地徵用,重要的合同協議、資產登記等憑證性文件材料;
(七)上級機關制發的屬於本機關主管業務的重要文件材料;
(八)同級機關、下級機關關於重要業務問題的來函、請示與本機關的復函、批復等文件材料。
第八條
定期保管的文書檔案主要包括:
(一)本機關職能活動中形成的一般性業務文件材料;
(二)本機關召開會議、舉辦活動等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三)本機關人事管理工作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四)本機關一般性事務管理文件材料;
(五)本機關關於一般性問題的請示與上級機關的批復、批示,一般性工作報告、總結、統計報表等;
(六)上級機關制發的屬於本機關主管業務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七)上級機關和同級機關制發的非本機關主管業務但要貫徹執行的文件材料;
(八)同級機關、下級機關關於一般性業務問題的來函、請示與本機關的復函、批復等文件材料;
(九)下級機關報送的年度或年度以上計劃、總結、統計、重要專題報告等文件材料。
第九條
機關形成的人事、基建、會計及其他專門文件材料的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條
機關對應歸檔電子文件的元數據、背景信息等要進行相應歸檔。
機關應歸檔紙質文件材料中,有文件發文稿紙、文件處理單的,應與文件正本、定稿一並歸檔。
第十一條
機關聯合召開會議、聯合行文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原件由主辦機關歸檔,其他機關將相應的復製件或其他形式的副本歸檔。
第十二條
各機關應根據本規定,結合本機關職能和各部門工作實際;編制本機關的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表,經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審查同意後執行。
有垂直領導關系的中央、國家機關應依據本規定,結合本系統工作實際,編制本系統的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表,並經國家檔案局審查同意後執行。
第十三條
在編制本機關或本系統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表時,應全面分析和鑒別本機關或本系統文件材料的現實作用和歷史作用,准確界定文件材料的歸檔范圍和劃分檔案保管期限。
第十四條
本規定適用於各級黨政機關和人民團體。軍隊系統、民主黨派、企業事業單位可參照執行。
第十五條
本規定自頒布之日起施行;1987年頒發的《國家檔案局關於機關檔案保管期限的規定》和《機關文件材料歸檔和不歸檔的范圍》同時廢止。
附件: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表
1 本級黨的代表大會、人民代表大會、政治協商會議,工會、共青團、婦聯代表大會的文件材料
1.1 請示、批復、通知、名單、議程、報告、領導人講話、選舉結果、討論通過的文件、決議、紀要、公報、主席團會議記錄等文件材料(永久)
1.2 大會發言,人大代表建議和意見、人大議案及答復,政協委員提案及辦理結果,簡報,快報(永久)
1.3 重要的賀信、賀電,籌備工作、選舉過程中形成的文件,小組會議記錄、會議服務機構的計劃、總結等文件材料(30年)
1.4 討論未通過的文件 (10年)
2 本級黨委、人民代表大會、政治協商會議、紀律檢查委員會、共青團、工會、婦聯的常委會、執委會、主席團、全體委員會會議,政府常務會、辦公會議的文件材料
2.1 公報、決議、決定、記錄、紀要;議程、領導人講話、討論通過的文件,參加人員名冊(永久)
2.2 討論未通過的文件(10年)
3 本機關黨組(或實行黨委制的黨委)會議和行政辦公會的紀要、會議記錄(永久)
4 本機關召開工作會議、專題會議的文件材料
4.1 請示、批復、通知、名單、日程、報告、講話、總結、決議、決定、紀要(永久)
4.2 典型材料、代表發言材料、交流材料、簡報(30年)
5 機關聯合召開會議的文件材料
5.1 本機關為主辦的
5.1.1 請示、批復、通知、名單、日程、報告、總結、決議、決定、紀要(永久)
5.2 本機關為協辦的
5.2.1 請示、批復、通知、名單、日程、報告、講話、總結、決議、決定、紀要的'復製件或副本(30年)
5.2.2 典型材料、代表發言材料、交流材料、簡報的復製件或副本(10年)
6 本機關承辦國際性會議、大型展覽會、博覽會的文件材料
6.1 請示、批復、申辦和籌辦組委會主要活動安排、議程、名單、主報告(原文及譯文)、輔助報告(原文及譯文),上級領導人賀辭、題詞、講話,會徽設計(永久)
6.2 代表發言材料、交流材料、簡報、新聞報道 (30年)
6.3 委員會、分會會議和學術會的討論記錄,會議代表登記表、接待安排(10年)
7 上級機關、上級領導檢查、視察本地區、本機關工作時形成的文件
7.1 重要的 (永久)
7.2 一般的(30年)
7.3 本地區、本機關工作匯報材 (30年)
8 本機關業務文件材料
8.1本機關制定的方針政策性、法規性、普發性業務文件,中長期規劃、綱要等文件材料(永久)
8.2本機關的請示與上級機關的批復、批示
8.2.1 重要業務問題的(永久)
8.2.2 一般業務問題的(30年)
8.3 同級機關、下級機關的來函、請示與本機關的復函、批復等文件材料
8.3.1 重要業務問題的(永久)
8.3.2 一般業務問題的(30年)
8.4 本機關代上級機關起草並被採用的重要法規性文件、專項業務文件的最後草稿(30年)
8.5.1 本機關為主辦的
8.5.1.1 重要業務問題的(永久)
8.5.1.2 一般業務問題的 (30年)
8.5.2 本機關為協辦的
8.5.2.1 重要業務問題的(30年)
8.5.2.2 一般業務問題的(10年)
8.6 本機關編輯、編寫的文件材料
8.6.1 大事記、組織沿革等(永久)
8.6.2 簡報、情況反映、工作信息等(10年)
8.7 行政管理、執法活動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8.7.1行政管理工作制度、程序、規定等文件材料(永久)
8.7.2 執法檢查情況匯總、通報,整改通知等(永久)
8.7.3 行政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審批、審查、核准等文件材料
8.7.3.1 固定資產投資、科技計劃等項目的審批(核准)、管理、驗收(評估)等文件材料(永久)
8.7.3.2 不動產、自然資源的所有權、使用權確認的文件材料 (永久)
8.7.3.3 20年(含)以上有效或未註明有效期的許可證;執照、資質證、資格證等的審批、管理文件材料(永久)
8.7.3.4 20年以下有效的許可證、執照、資質證、資格證等的審批、管理文件材料(30年)
8.7.4 行政管理工件中形成的備案文件材料(10年)
8.7.5 行政處罰、處分、復議、國家賠償等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8.7.5.1 重要的(永久)
8.7.5.2 一般的(30年)
8.8 計劃、總結、統計、調研等方面的文件材料
8.8.1 年度和年度以上的計劃、總結、統計材料(永久)
8.8.2 年度以下的計劃、總結、統計材料(10年)
8.8.3 重要職能活動的總結、重要專題的調研材料(永久)
8.8.4 一般活動的總結、一般問題的調研材料 (10年)
8.9 出國或出境訪問考察、參加國際會議,接待來訪等外事活 動形成的文件材料
8.9.1 發表的公報,簽訂的協議、協定、備忘錄,重要的會談記錄、紀要等(永久)
8.9.2 出國審批手續、執行日程、考察報告、一般性會談記 (30年)
9 本機關機構編制、幹部人事、黨、團、紀檢、工會、保衛、信訪工作文件材料
9.1 機構設置、機構撤並、名稱更改、組織簡則、人員編制、印信啟用和作廢等文件材料 ( 永久)
9.2 人事工作制度、規定、辦法等文件 ( 30年)
9.3 人事任免文件(永久)
9.4 先進單位、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的文件材料
9.4.1 受縣級(含)以上表彰、獎勵的( 永久)
9.4.2 受縣級以下表彰、獎勵的 (30年)
9.5、對本機關有關人員的處分材料
9.5.1 受到警告(不含)以上處分的 (永久)
9.5.2 受到警告處分的(30年)
9.6 職工錄用、轉正、聘任、調資、定級、停薪留職、辭職、離退休、死亡、撫恤等文件材料 (永久)
9.7 人事考核、職稱評審工作文件材料 (永久)
9.8 職工調動工作的行政、工資、黨團組織關系的介紹信及存根 ( 永久)
9.9 職工名冊 (永久)
9.10 黨、團、工會工作活動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9.10.1 工作報告、總結,換屆選舉結果 (永久)
9.10.2 重要專項活動的報告、總結等 (永久)
9.10.3 黨團員、工會會員名冊,批准加入黨團、工會組織的文件材料 (永久)
9.10.4 情況反映、工作簡報 (10年)
9.11 紀檢、監察工作中形成的綜合性報告、調查材料
9.11.1 重要的(永久)
9.11.2 一般的 (30年)
9.12 保衛部門的安全檢查、調查記錄(10年)
9.13 本機關處理人民來信來訪的文件材料
9.13.1 有領導重要批示和處理結果的 (永久)
9.13.2 其他有處理結果的 (30年)
10 本機關事務管理文件材料
10.1 房產、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文件材料 (永久)
10.2 與有關單位簽訂的合同、協定、協議、議定書等文件材料
10.2.1 重要的 (永久)
10.2.2 一般的(10年)
10.3 接待工作的計劃、方案
10.3.1 重要的 (30年)
10.3.2 一般的 (10年)
10.4 機關財務預算 (30年)
10.5 機關物資(辦公設備及用品、機動車等)采購計劃、審批手續、招標投標、購置等文件材料,機動車調撥、保險、事故、轉讓等文件材料 (30年)
10.6 國有資產管理(登記、統計、核查清算、交接等)文件材料
10.6.1 重要的(永久)
10.6.2 一般的 (10年)
10.7 職工承租、購置本單位住房的合同、協議和有關手續(永久)
10.8 職工住房分配、出售的規定、方案、細則,職工住房情況統計、調查表、職工住房申請(30年)
11 上級機關制發的文件材料
11.1 上級機關制發的屬於本機關主管業務的文件材料
11.1.1 重要的 (永久)
11.1.2 一般的 (10年)
11.2 上級機關制發的非本機關主管業務但要貫徹執行的文件材 (10年)
11.3 上級機關制發的關於本機關機構設置、領導人任免、人員編制等文件材料 (永久)
12 同級機關制發的非本機關主管業務但要貫徹執行的文件材料 (10年)
13 下級機關報送的文件材料
13.1 重大問題的專題報告(30年)
13.2 年度和年度以上的計劃、總結、統計材料 (10年)
;Ⅱ 照片檔案盒側面的目錄號和分類號有什麼區別,應該在哪裡填寫類目號
檔案全宗號是指一個獨立機關、組織或個人在社會活動中形成的檔案有機整體。全宗號是全縣唯一的檔案管理機構代碼,是檔案館給立檔單位編制的代號。當一個單位向檔案館移交過檔案後,檔案館根據相關規則給予移交單位唯一的一個代碼,此後該單位不論哪一種類別的檔案都是這一全宗號。沒有向檔案館移交過檔案的單位沒有全宗號。
全宗號:填寫檔案館給立檔單位編制的代號。企業可填寫表達單位的漢語拼音代字
目錄號:填寫全宗內案卷所屬目錄的編號,在同一個全宗內不允許出現重復的案卷目錄號,企業或參照《工業企業檔案分類試行規則》編制分類方案的單位,可填寫類別特徵代碼。
案卷號:目錄內案卷的順序編號,在同一個案卷目錄(或分類體系的最低一級類目)內不允許出現重復的案卷號。
案卷號:根據整理會計檔案時會計憑證盒或會計檔案盒上的對應項目填寫。
Ⅲ 檔案室如何盒號編寫
一般編制的方法是,分三類,永久、長期、短期(30年、10年)分別從第一盒按小流水往下排就可以了,這樣就不會亂了。
歸檔文件的最終歸屬是檔案館,而檔案館有不同於機關檔案室管理的特點和要求。
例如從檔案室管理來說,只須依靠盒脊上標注的起止件號就足以實現對檔案實體的查找和定位。
但對於檔案館來說,由於檔案盒數量龐大,因而更希望在起止件號外再編制一個盒號,使上架排列和查找目標更為明確。
(3)檔案盒號填寫在什麼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整理原則
1、歸檔文件整理應遵循文件的形成規律,保持文件之間的有機聯系。
2、歸檔文件整理應區分不同價值,便於保管和利用。
3、歸檔文件整理應符合文檔一體化管理要求,便於計算機管理或計算機輔助管理。
4、歸檔文件整理應保證紙質文件和電子文件整理協調統一。
Ⅳ 檔案如何編碼
一、基本建設檔案檔號編制
在每卷基本建設檔案的案卷封面和脊背上,均需填寫檔號。
基本建設檔案的檔號由分類號、項目代號、案卷號和件、頁(張)號組成。 即: 0901×× - ××× - ××× - ××× 類別號 - 項目號 - 案卷號 - 件號 。
二、檔案類目劃分原則:
1.將公司檔案作為一個整體,具有統一性;
2.檔案來源優先原則,並結合管理職能、檔案內容、形成特點和載體形式;
3.檔案管理繼承性原則,保持檔案管理的待續性;
4.實行檔案綜合管理,便於檔案的管理與利用。
三、歸檔文件的編號設置全宗號、類號、年度、保管期限、件號、盒號等項目,並依序固化在歸檔章上。
1. 全宗號 集團檔案部門給各立檔單位編制的代號。集團各立檔單位全宗號由集團辦公室(檔案館)另行公布。
2. 類號 歸檔文件的類號應按QJ 2595《航天檔案類目劃分與檔號編制規則》執行。其中,文書檔案的類號為「01」。
3. 年度 歸檔文件的形成年度。年度應採用公元紀年,以四位阿拉伯數字表示,如「1978」。
4. 保管期限 保管期限分為「永久、長期、短期」三種,代碼分別為「A、B、C」,填寫時一律採用代碼。
5. 件號 歸檔文件的排列順序號。編寫時,應在同一年度、同一保管期限內從「1」開始逐件流水編號。件號分為「室編件號」和「館編件號」兩種,室編件號在歸檔文件整理階段編寫;館編件號在檔案移交進館進行再鑒定、再整理時根據需要編寫。無進館任務的立檔單位可不設置館編件號。
6. 盒號 檔案盒的排列順序號。編寫時,一般可在同一年度內按照檔案盒的排列順序從「1」開始逐盒流水編號。
盒號分為「室編盒號」和「館編盒號」兩種,室編盒號在歸檔文件整理階段編寫,並可根據實際需要在同一年度、同一保管期限內按照檔案盒的排列順序流水編號;館編盒號則在檔案移交進館時按進館要求編制。無進館任務的立檔單位可不設置館編盒號。
(4)檔案盒號填寫在什麼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檔案的防護
基本要求
1、檔案防護內容應包括外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溫濕度要求,防潮、防水、防日光及紫外線照射,防塵、防污染、防有害生物(霉、蟲、鼠等)和安全防範等。
2 、溫濕度要求應根據檔案的重要性和載體等因素區別對待。
3 、音像、縮微、電子文件等非紙質檔案貯存庫設計,除應符合本規范有關規定外,尚應根據使用保管的特殊要求進行設計。
檔案網站
檔案網站是檔案部門在新的歷史時期以新的手段開發檔案信息資源為社會發展服務的一種新的形式。檔案網站是檔案部門在互聯的公共信息網路上建立的站點,它以主頁方式提供相關信息和相關服務,構成公共信息網路的一個節點。
檔案網站建設是檔案部門網路信息化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檔案部門面向網路世界的窗口。檔案網站的名稱和域名是在網站的頁面最先出現的,能夠反映檔案網站的建設水平。
國內建設情況
隨著檔案事業的發展和檔案信息化進程的加快,我國檔案網站建設也日益成熟和豐富起來。我國已經建立起國家檔案局(館)、省級檔案局(館)、市級檔案局(館)和縣級檔案局(館)四級檔案行政主管部門的檔案網站體系。
建立起檔案學會、檔案期刊和檔案報社等各檔案學術研究交流的檔案機構、團體檔案網站體系,建立起了檔案產品企業、檔案服務企業等檔案企業網站體系,建立起了家庭檔案、寶寶成長檔案、民生檔案等各項專題檔案網站系體,建立起了各高校檔案網站體系。
特別是還出現了以檔案網和檔案網論壇為代表的民間自辦檔案管理指導網站,表現了我國檔案網站建設進入了新的階段。
Ⅳ 文書檔案盒上的起止件號如何填
起止件號:起止件號欄填寫盒內排列最前和排列最後的歸檔文件的件號,其間用「—」號連接,如「16—32」。起止件號分為室編和館編兩欄,單位在歸檔文件整理階段只須填寫室編件號。
檔案盒封面填寫。封面上應在已有的雙橫線下填寫全宗名稱,即立檔單位機構名稱,全宗名稱必須是立檔單位的全稱或規范、通用的簡稱。
檔案盒盒脊項目填寫。檔案盒盒脊應根據擺放方式的不同,在盒脊或底邊設置各檢索項,包括全宗號、年度、保管期限、機構(問題)、起止件號和盒號等。採用豎式和橫式兩種檔案盒時,豎式與橫式格式基本一致。
各項目的填寫要求整齊、劃一。具體填寫要求如下:
全宗號:全宗號欄內按同級檔案館給定的全宗號填寫;暫未給定的可先空置;檔案無需移交的可不填寫。
年度:年度欄內填寫盒內文件的形成年度(4位數字橫排)。
保管期限:保管期限欄填寫盒內文件所屬保管期限,一般以漢字全稱表示,如「永久」、「定期」。
機構(問題):機構(問題)欄填寫分類方案中相應機構(問題)的類目名稱;不按機構(問題)分類的單位,盒脊上可以不填寫機構(問題)項。
起止件號:起止件號欄填寫盒內排列最前和排列最後的歸檔文件的件號,其間用「—」號連接,如「16—32」。起止件號分為室編和館編兩欄,單位在歸檔文件整理階段只須填寫室編件號。
盒號:盒號是指檔案盒的排列順序號,在檔案移交進館時按進館要求編制。機關檔案室原則上不編寫盒號,若為便於統計、管理需要,也只能用鉛筆編寫。
實際工作中,盒號的使用應以同級地方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要求為准。一般編制的方法是,分三類,永久、長期、短期(30年、10年)。分別從第一盒按小流水往下排就可以了,這樣移交檔案館後也不會亂。
Ⅵ 文書檔案盒背脊填寫標準是什麼
法律分析:檔案盒封面應標明全宗名稱。檔案盒的外形尺寸為310mm×220mm(長×寬),盒脊厚度可以根據需要設置為20mm、30mm、40mm、50mm等。檔案盒應根據擺放方式的不同,在盒脊或底邊設置全宗號、年度、保管期限、起止件號、盒號等必備項,並可設置機構(問題)等選擇項。其中,起止件號填寫盒內第一件文件和最後一件文件的件號,起件號填寫在上格,止件號填寫在下格;盒號即檔案盒的排列順序號,按進館要求在檔案盒盒脊或底邊編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行業標准》
6.4.1.1檔案盒封面應標明全宗名稱。檔案盒的外形尺寸為310mm×220mm(長×寬),盒脊厚度可以根據需要設置為20mm、30mm、40mm、50mm等(見附錄D圖D1)。
6.4.1.2檔案盒應根據擺放方式的不同,在盒脊或底邊設置全宗號、年度、保管期限、起止件號、盒號等必備項,並可設置機構(問題)等選擇項(見附錄D圖D2、圖D3)。其中,起止件號填寫盒內第一件文件和最後一件文件的件號,起件號填寫在上格,止件號填寫在下格;盒號即檔案盒的排列順序號,按進館要求在檔案盒盒脊或底邊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