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資訊 » 銀環蛇的圖片長什麼樣子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銀環蛇的圖片長什麼樣子

發布時間: 2023-01-12 17:54:33

⑴ 銀環蛇、白環蛇和白鏈蛇怎麼區分

白鏈蛇曾名白環蛇

1、環紋樣式:白環蛇成體幼體環紋間距明顯比銀環蛇大 尤其是細白環蛇但是黑背白環蛇幼體之類和銀環蛇環紋差不多 這個到成體時候會越來越明顯。

2、頭部白斑:銀環蛇頭部白斑就像一個極細沙漏標志的樣子 更像是蝙蝠俠或者文胸標志白環蛇是一個白色的大斑覆蓋包裹了整個頭頸交接的地方 大起來銀環蛇白環蛇兩種蛇頭部白斑都會變淺消失。

3、分布地區:白環蛇大多在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陝西、甘肅等地。銀環蛇大多在安徽、浙江、江蘇、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貴州、雲南。

⑵ 銀環蛇是什麼蛇

銀環蛇別名銀腳帶、簸箕甲、雨傘蛇、過基甲、寸白蛇、金錢白花蛇(幼蛇干製品中葯材名).

銀環蛇全長1000—1800mm,是具有前溝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藍黑色,具30——50個白色或乳黃色窄橫紋;腹面污白色。頭背黑褐色,枕背具淺色倒「V」形斑。背脊不隆起,尾末端較尖。頭橢圓形,與頸區分不明顯,背鱗平滑,全身15行,背正中一行脊鱗擴大呈六角形.

銀環蛇分布於我國長江以南各省,包括台灣、海南與香港。國外分布於緬甸、寮國及越南北部。

銀環蛇棲息於從沿海低地到海拔1300m的山區,常見於低海拔的平原、丘陵近水處。夜晚活動,到水邊捕食魚、蛙或蛇類。白晝則隱匿於石下或洞中。4月出蟄,11月進入冬眠。卵生,6月產卵3—15(最高紀錄為20)枚;孵化期l一1.5月,剛孵出的仔蛇全長200——270mm。
銀環蛇在人類活動之處已不多見;人跡罕到之處估計還有一定數量。
銀環蛇為著名食用蛇之一,蛇體浸酒或干制、蛇膽均可入葯,孵出7—30天的幼蛇盤卷干制後稱「金錢白花蛇」,是著名的傳統中葯材,故歷年來大量被捕殺,幼蛇也不倖免。目前野生狀態已不多見。
從50年代起就已開始人工養殖銀環蛇,其主要目的是取卵孵成幼蛇以制備「金錢白花蛇」。

⑶ 一節白一節黑是什麼蛇圖片

是銀環蛇,圖片如下:

銀環蛇(Bungarus multicinctus),俗稱過基峽、白節黑、金錢白花蛇、銀甲帶、銀包鐵等。毒性極強,為陸地第四大毒蛇。

銀環蛇全身體背有白環和黑環相間排列,白環較窄,尾細長,體長1000-1800mm,具前溝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藍黑色,具30-50個白色或乳黃色窄橫紋;腹面污白色。頭背黑褐,幼體枕背具淺色倒「V」形斑。

(3)銀環蛇的圖片長什麼樣子擴展閱讀:

毒性:

銀環蛇毒腺很小,但毒性極為猛烈,是環蛇屬中毒性最強的。事實上,它是繼細鱗太攀蛇、東部擬眼鏡蛇和太攀蛇之後,陸地上毒性最猛烈的第四大毒蛇,在世界上最毒的毒蛇綜合排位(含海蛇)中也在前八之列。

銀環蛇的LD-50為0.08~0.108,是除大洋洲外,世界陸地上最毒的毒蛇。但由於該蛇生性膽小、性情溫和,不主動攻擊人,因此為其所傷的案例並不多。

銀環蛇具有α-、β-bungarotoxin兩種神經毒素,患者被咬時不會感到疼痛,反而想睡。輕微中毒時身體局部產生麻痹現象,若是毒素作用於神經肌肉交接位置,則會阻絕神經傳導路線,致使橫紋肌無法正常收縮,導致呼吸麻痹,作用時間約40分鍾至2小時,或長達24小時。

在抗蛇毒血清應用以前,銀環蛇咬傷死亡率極高,可以用神經性抗毒蛇血清治療,但仍十分危險。

⑷ 這是什麼蛇啊,有毒嗎

赤鏈蛇,,,赤鏈蛇是蛇目游蛇科鏈蛇屬的一種,又稱火赤鏈,鏈蛇屬 無毒。是一種常生活於丘陵、山地、平原、田野村舍及水域附近的 赤鏈蛇為無毒蛇,但是要注意,因為其食物中包含蟾蜍,所以進食後口中可能帶有蟾蜍毒液。全長約1米,最大可達1.5米以上。體背黑褐色。因具有60條以上的紅色窄橫紋而得名,以魚、蛙、蟾蜍、蜥蜴、蛇、鳥等為食。

⑸ 這是什麼品種蛇

玉斑錦蛇

屬於游蛇科,別名--美--女--蛇,已改名,玉斑麗蛇。

⑹ 這是什麼蛇

看起來挺像銀環。

銀環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屬於蛇目眼鏡蛇科環蛇屬的一種,又名寸白蛇、過基甲、過基峽、簸箕甲、雨傘節、金錢蛇、銀蛇、花扇柄(客家話)、雨傘柄(潮州話)、小白葯蛇、台灣克雷特等。銀環蛇長0.6-1.2米,大蛇可達1.6米。體背面有黑白相間的環紋,軀幹部有30-50個白色環帶,尾部有9-15個白色環帶,頭頸部為黑色,黑色部分較白色長許多,腹部乳白色。頭背黑褐,幼體枕背具淺色倒"V"形斑。背脊不隆起,尾末端較尖。頭橢圓形,與頸區分較不明顯,關背具典型的9枚大鱗片。銀環蛇分布地區包括中國大陸西南、南部、台灣、緬甸、越南等地。

⑺ 晚上在農村釣魚碰到幾條圖片上這種蛇,是不是毒蛇呢

首先從圖片上可以清楚的看到這是我國一種典型的小型劇毒蛇,它的學名叫做銀環蛇,在我們這個地區水庫也是經常的見到,我們地區人們通常叫它「白節黑」,因為這種蛇類全身都是白色的圓環和黑色的圓環相間排列的,通常情況下白色的圓環較窄,黑色的圓環較寬,所以我們當地人叫它「白節黑」,這種蛇類體型不大,成年蛇的長度一般在1.5米左右,通常情況下不會主動攻擊人。

銀環蛇的毒素是一種神經毒素,可以麻痹人的神經,在被銀環蛇咬到的時候不會感覺到疼痛,因為它的毒素里有一種天然的麻醉劑,但是被其咬到以後半個小時如果沒有及時醫治身體就會發生一系列的中毒反應,所以被銀環蛇咬到切不可疏忽,一定要做好相關急救措施然後及時送醫進行相關救治。

總之這是一種常見的劇毒蛇,如果在野外遇到一定不要前去招惹,通常情況下銀環蛇不會主動攻擊人,遇到以後只需要及時走開就不會對我們造成傷害。而且這種銀環蛇目前已經被國家列為中國紅色頻危野生動物,我們不可以私自捕捉,不然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⑻ 銀環蛇的形態特徵


銀環蛇

銀環蛇的頭部呈橢圓形,體長大約在1米左右,比較明顯的特徵就在於它的背部有黑白相間的橫紋,外觀非常精緻美麗。它的腹面、上唇、頸部均呈乳白色。
銀環蛇背鱗通身15行,正中1行鱗片(脊鱗)擴大呈六角形。生活在平原、山地或近水溝的丘陵地帶,常出現於住宅附近。晝伏夜出,喜橫在濕潤的路上或水邊石縫間捕食黃鱔、泥鰍、蛙類或其他蛇。卵生,產卵4~18個。銀環蛇是神經性毒的毒蛇,毒腺小,但毒性劇烈。性情溫順,動作遲緩,若不過重觸它,一般不會咬人。幼蛇3年後性成熟。銀環蛇毒性很強,上頜骨前端有1對較短的溝牙。人被咬傷後,起初感覺不是很明顯,疼痛感較小,數小時後如不及時治療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銀環蛇成體供葯用。孵出7~10天的幼蛇干制入葯,稱金錢白花蛇,有祛風濕、定驚搐的功效,治風濕癱瘓、小兒驚風抽搐、破傷風、疥癬、梅毒等症。銀環蛇膽可治小兒高燒引起的抽搐。

⑼ 求金環蛇,和銀環蛇的資料~!~!~!

金環蛇,俗稱金甲帶、金包鐵、金腳帶、雨傘柄或佛蛇等,是環蛇屬的一種,是毒性很強的蛇。是一種具前溝牙的劇毒蛇,頭橢圓形,全身體背有黃環和黑環相間排列,兩環寬窄大致相等,尾短圓鈍。活動於平原、丘陵、山地叢林、塘邊、溪溝邊。分布於北緯25度左右及其以南地區。

銀環蛇,俗稱過基峽、白節黑、金錢白花蛇等。毒性極強,為陸地第四大毒蛇。全身體背有白環和黑環相間排列,白環較窄,尾細長,是具前溝牙的毒蛇。棲息於平原、丘陵或山麓近水處。分布在中國安徽、浙江、江蘇、江西、福建等地。中國之外分布於緬甸、越南北部。

(9)銀環蛇的圖片長什麼樣子擴展閱讀:

金環蛇怕見光線,白天往往盤著身體不動,把頭藏於腹下,但是到晚上十分活躍,捕食蜥蜴,魚類,蛙類,鼠類等,並能吞食其它蛇類及蛇蛋。金環蛇性溫順,行動遲緩,其毒性十分劇烈,但是不主動咬人。金環蛇夜晚活動。

銀環蛇晝伏夜出,尤其悶熱天氣的夜晚出現更多,但也見有初夏氣溫15—20℃天氣晴朗時,白天出來曬太陽。銀環蛇性情較溫和,一般很少主動咬人,但在產卵孵化,或有驚動時也會突然襲擊咬人。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金環蛇

網路——銀環蛇

⑽ 斑馬蛇和銀環蛇區別

你說的斑馬蛇可能是本地人對銀環蛇的另一個稱呼,畢竟,銀環蛇是學名。銀環蛇(Bungarus multicinctus),是眼鏡蛇科環蛇屬的一種動物。俗稱過基峽、白節黑、金錢白花蛇、銀甲帶、銀包鐵等。毒性極強,為陸地第四大毒蛇。銀環蛇全身體背有白環和黑環相間排列,白環較窄,尾細長,體長1,000—1,800mm,具前溝牙的毒蛇。[2] 背面黑色或藍黑色,具30—50個白色或乳黃色窄橫紋;腹面污白色。頭背黑褐,幼體枕背具淺色倒「V」形斑。背脊較高,橫截面呈三角形,尾末端較尖。頭橢圓形,與頸區分較不明顯,關背具典型的9枚大鱗片,無頰鱗,背正中一行脊鱗擴大呈六角形;尾下鱗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