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哪些穴道催來月經
中華大地上有著不少讓人佩服的東西,如中醫、人體穴位等等。相信有很多女性都知道,穴位按摩不僅能夠緩解身體疲勞,還能夠暗中調理一下女性的身子。所以,有很多女性都是通過穴道按摩來催月經。那麼,哪些穴位能夠催來月經呢?
哪些穴位能夠催來月經
1、合谷穴
位置:位於手背上,第一、二手骨部下方部分。第一、二掌骨連接處,前方凹陷處。左右手各一個。
功效:當月經來時疼痛或出現月經不規則,按壓合谷穴可以幫助舒緩疼痛,改善月經不調及失眠現象。另外,只要屬於顏面及五官的症狀,合谷穴皆能治療,還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2、血海穴
位置:在膝關節內上方。坐在椅子上,將膝蓋彎曲,膝蓋內側90°的地方會出現凹陷之處,上方有一塊隆起的肌肉,也就是膝蓋骨內側的上角約三指寬筋肉的溝,一按就感覺到痛的地方,即為穴位。
功效:血海是活血及化淤的主要穴位,按壓穴位可緩解每次來月事的痛經程度、產後婦女容易出現的各種酸痛症狀,還具美化女性皮膚、改善臉上斑點的作用。
3、命門穴
位置:位於與肚臍相對應的脊椎骨第14椎下,即第二腰椎突棘下方。
功效:人體重要的采氣穴之一,經痛劇烈所引起的腰部酸痛,按摩命門會有舒緩效果,對卵巢囊腫、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炎等泌尿生殖系統疾病也有效果。命門穴猶如生命之門戶,能治脊椎疾病,具補腎陽、防衰老的作用。對於小兒遺尿、減輕疲勞亦有療效。
4、關元穴
位置:位於肚臍下方3寸(1寸=3.3厘米)之處。取穴時,可採用仰卧的姿勢。關元穴位於下腹部,從肚臍到恥骨上方畫一線,將此線五等分,從肚臍往下3/5處,即是此穴。
功效:治療腹瀉、腹脹、水腫、月經不通、白帶不適症,還可調節內分泌及子宮、卵巢的機能,有助恢復青春活力,針對氣血虛弱、體質虛寒的女性,能幫助提高受孕力。關元為元氣之所在,為健腎固本、補益元氣的要穴,臨床上多用於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的治療,對於體弱、遺尿、腹瀉及虛脫,皆有效果。
吃什麼葯能催來月經
1、逍遙丸
逍遙丸是幫助治療月經不調的常見葯物,一般在醫院查實病症以後醫生都會開具此葯以幫助女性恢復健康。逍遙丸是一類中成葯,由多種中草葯製作而成。也正是因為這樣,在其安全性方面才不用過多的擔心。
2、當歸丸
前面有說過,引起月經不調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見的一種是因為血虛導致。一般這類女性朋友都貧血特徵,氣血嚴重虧損。而當歸丸的一個主要作用就是幫助補氣血,從而改善女性月經不調或者直接不來的情況。
3、七制香附丸
氣滯血瘀也是造成月經不調或者月經不來的主要原因之一,七制香附丸是專門針對治療因為這種原因而引起的月經不調症。七制香附丸也是屬於一種中成葯,因此在治療時間上會比一般的西葯要長很多。
4、烏雞白鳳丸
這個葯物相信不用我多說大家也應該很清楚,烏雞白鳳丸和逍遙丸一樣都是主要用於治療由氣血不足而引起的月經不調症狀。除此以外烏雞白鳳丸還能夠治療女性一些其它方面的症狀,從而改善女性健康狀況。
Ⅱ 按手上哪個部位可以催月經學問很深
現在很多女性會有月經不調,或者是不來月經,這並不是一件普通的小事,月經不調對女性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月經是女性身體自我調節的一種方法,也是對女性受孕率的一種影響,人體的穴位也可以催月經。
對於月經推遲的女性來說,可以用圓珠筆鼻頭、牙簽或者掐按大拇指下部(婦科穴),找最痛的2-3個點,每個點200下,用5分力。先左手後右手。點那三天,無效就停。婦科穴位置手背大指第一節之外側,從掌指橫紋起,每二分一穴,至第二節橫紋,共五穴。
此穴位是人體奇穴,如果把大拇指比作人體,那麼大拇指下部就是我們的腹部,按壓這幾個點就可以刺激腹部,使其充血,按壓之後可以讓腹部充血,月經就會立即到來。中醫講究“無為”,“無”不是沒有,而是讓“無”去“為”。身體的自己修復功能還是很強大的,通過按壓這個穴位對身體功能產生調節,使身體很好地解決了症狀。
按摩這幾個痛點,可以解決月經充盈但不通暢的問題,及月經堵塞的狀態,及感覺肚子脹脹的,但就是遲遲不來月經。當按壓大拇指下部時,就可以促進月經到來。
次穴位主要用於治療:子宮炎、子宮痛(急、慢均可)、子宮瘤、小腸脹、婦人久年不孕、月經不調、經痛、月經過多或過少。手背大指第一節之外側,從掌指橫紋起,每二分一穴,至第二節橫紋,共五穴。手背大指第一節之外側,從掌指橫紋起,每二分一穴,至第二節橫紋,共五穴。按摩這幾個痛點,可以解決月經充盈但不通暢的問題,及月經堵塞的狀態,及感覺肚子脹脹的,但就是遲遲不來月經。當按壓大拇指下部時,就可以促進月經到來。可以解決月經充盈但不通暢的問題,及月經堵塞的狀態,及感覺肚子脹脹的,但就是遲遲不來月經。當按壓大拇指下部時,就可以促進月經到來。
Ⅲ 婦科疾病艾灸穴位
慢性宮頸炎,多數無症狀,少數患者症狀同急性期症狀一致。婦科檢查時,發現宮頸呈糜爛樣改變,宮頸口處覆蓋黃色分泌物,也可表現宮頸息肉或宮頸肥大。下面是我推薦給大家的婦科疾病艾灸穴位,供大家參考。
婦科疾病艾灸穴位
月經不調:中極,關元,太溪
月經後期:關元,三陰交,氣海
痛經:三陰交,關元,中極,合谷
閉經:三陰交,關元,足三里,血海
經期頭痛:百會,鳳池,太陽,合谷,血海,三陰交
帶下病:白環俞,氣海,三陰交,帶脈
慢性盆腔炎:關元,子宮,三陰交,足三里,歸來,腎俞,關元俞
乳腺增生病:乳根,陽陵泉,膺窗,膻中
功能性子宮出血:神闕,隱白
子宮脫垂:子宮,氣海,足三里,關元,三陰交
子宮肌瘤:氣海,關元,子宮
子宮位置異常:三陰交,關元,足三里,子宮
性冷淡:大巨,膻中,乳根,氣海,命門
不孕症:關元,氣海,三陰交,足三里
習慣性流產:氣海,關元,中極,曲骨,腎俞
妊娠嘔吐:中脘,足三里,內關
胎位不正:至陰
產後腹痛:關元,氣海,子宮,三陰交,足三里
產後少乳:乳根,膻中,足三里,少澤
更年期綜合症:腎俞,三陰交,中極,足三里,懸鍾,子宮
婦科類問題最常用的穴位
關元,氣海,中極,腰陽關(及以下到長強穴之間在督脈上的位置,約是八髎的中間,找灸感最好的用)
三陰交(有時候灸的覺得疼,但是效果會不錯)。
婦科疾病的穴位治療
1.宮頸炎:
【艾灸選穴】關元,子宮,歸來,三陰交和八髎穴。
【方法】艾條懸灸或艾灸儀灸,灸至皮膚出現紅暈,溫熱舒服的感覺,每次選5-6個穴位,艾條每穴灸10-15分鍾,艾灸儀灸療一次30-50分鍾,7天一療程,休息1天,再進行第二療程,一般灸3個療程。
2.盆腔炎:
【艾灸選穴】三陰交、阿是穴。
【方法】艾條懸灸或艾灸儀灸,灸至皮膚出現紅暈,溫熱舒服的感覺,每次選5-6個穴位,艾條每穴灸10-15分鍾,艾灸儀灸療一次30-50分鍾。7天一療程,休息1~2天後,再進行第二療程,一般灸1~2個療程。除了灸三陰交穴,也可灸腹部壓痛點。
婦科疾病食療方
1、大棗益母草湯:改善月經不調
配料:大棗20枚,益母草10克,紅糖10克,將以上配料加水燉飲湯,每日早晚各1次。
效果: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很多女性的月經不調並不是身體“虛”引起的,尤其一些較為肥胖的女性,更容易出現月經不調,中醫辨證屬於“痰濕”,而大棗益母草湯就能夠有效改善月經不調的症狀。
2、芹菜頭黑木耳煲瘦肉:針對白帶過多
配料:芹菜頭300克、黑木耳20克、瘦肉400克、生薑3片。
做法:先把芹菜頭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000毫升(8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40分鍾,下黑木耳和瘦肉,煲約30分鍾後,調入適量食鹽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Ⅳ 月經期期間艾灸如何做灸哪些部位
月經期可以艾灸嗎?常常會遇到問這種問題的人。如果是治療痛經,那麼還是希望在經期艾灸,這樣可以明顯看到療效。 經期艾灸應該看是屬於那種情況: 一、痛經:系指經期前後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部痙攣性疼痛,並有全身不適,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者。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經過詳細婦科臨床檢查未能發現盆腔器官有明顯異常者,稱原發性痛經,也稱功能性痛經。繼發性痛經則指生殖器官有明顯病變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腫瘤等。 艾灸治療的穴位:內關和三陰交;而比較嚴重的加上關元; 建議每個月在月經前的10餘天開始治療,臨來月經的時候、停止、等待月經的來臨,這樣需要治療幾個周期,會達到治癒的目的。 圍脖關注艾灸哥柱子,會有更多艾灸養生知識 二、用艾灸治療婦科病,如子宮肌瘤、盆腔炎、宮頸糜爛、還有功血等等。 那麼在治療這些病的時候,經期是否艾灸,我感覺就要因人而異了,這些治療都不能給一個死套路。艾灸治療疾病是具有雙向調整的功能,比如治療婦科病,如果你有功血用艾灸治療他可以調整使功血正常,如果你經量太少,用艾灸還可以調整經量逐漸增多。至於經期是否可以艾灸,專家的觀點也各有不同,我以前也是贊成經期艾灸的,可是有很多人會有不同的意見,只好告訴她們,經期過後再艾灸,這樣也免去了很多麻煩。 我個人認為經期艾灸可以根據不同情況不同對待,如果你經量比較大,那麼你經期就停一停,免得你自己因經期艾灸了,使經量更多或經期延長,心存疑慮。如果你經量不是很多,我感覺經期可以艾灸,這樣在經期艾灸有艾的作用會提高活血化瘀的功效,也許會增加你的經量。
Ⅳ 三陰交催月經怎麼揉,按手上哪個部位可以催月經來
月經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同時月經也是有規律性周期的,很多人都知道,月經都是一個月就來一次的,有一些女性在發生了月經推遲了之後,就想選擇通過吃葯來催經。有的人就希望可以通過其他方法來催經,那麼,三陰交催月經怎麼揉?
三陰交催月經怎麼揉
三陰交是足三條陰經,腎經,肝經,脾經的交匯之處,婦科疾病的治療,按揉三陰交,非常有效,經期不順,月經過多,過少,經前綜合症,均可按揉三陰交治療。催月經時,每天晚上9點到11點是三陰焦當令之時,用兩手拇指分別放在兩腿三陰交處,即內踝上方四寸脛骨後緣,順時針按揉三陰交15分鍾,再點按三陰,交3到5分鍾,堅持每天按揉,一個月後便能看到效果。
三陰交是女性的要穴、對於女性體寒引起的月經問題有幫助的、輕的可以單獨用、重的可能還是要配合葯物。找到大拇指兩關節中間部分,如圖所示的三個點,著重按痛點位置,每個點按壓50次,左右兩只手都按。有助於催促「大姨媽」的到來。
三陰交,為脾經、腎經、肝經的交會之處,女人常揉三陰交,能常葆年輕魅力,三陰交就是女人的巨額財產,可以保養胞宮,維持氣血暢通,每日可以自下而上點按足三陰經小腿部循行線,反復治療10次後換另外一條腿,繼續點按。出現明顯酸痛或刺痛感,遇此位置要停留片刻,改點按為先點後揉,即用力點下10-15秒後,稍放鬆力量揉1分鍾,然後再繼續沿經脈向上點按。
按手上哪個部位可以催月經來
對於月經推遲的女性來說,可以用圓珠筆鼻頭、牙簽或者掐按大拇指下部(婦科穴),找最痛的2-3個點,每個點200下,用5分力。先左手後右手。點那三天,無效就停。此穴位是人體奇穴,如果把大拇指比作人體,那麼大拇指下部就是我們的腹部,按壓這幾個點就可以刺激腹部,使其充血,按壓之後可以讓腹部充血,月經就會立即到來。
中醫講究「無為」,「無」不是沒有,而是讓「無」去「為」。身體的自己修復功能還是很強大的,通過按壓這個穴位對身體功能產生調節,使身體很好地解決了症狀。 按摩這幾個痛點,可以解決月經充盈但不通暢的問題,及月經堵塞的狀態,及感覺肚子脹脹的,但就是遲遲不來月經。當按壓大拇指下部時,就可以促進月經到來。
Ⅵ 大姨媽遲遲不來怎麼辦,哪些方法可催經
大姨媽遲遲不來的原因有很多,但究其根本還是因為內分泌紊亂導致的,至於是如何導致的,跟自己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都有一定的關系,體弱貧血、熬夜、吃涼性食物、壓力大心情不好、亦或是近期勞累,都能導致月經周期不正常,自己一定要明白分析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最後就是按摩了,第一個穴位是三陰交,也就是仰卧,用拇指點按腳踝處的三陰交穴,按一分鍾。第二個就是八髎、命門穴,身體俯卧,先把手掌搓熱,然後在腰骶上下反復按摩兩分鍾,緊接著再用拇指指腹依次點按腎俞、命門和八髎各3分鍾,直到能體會到酸脹感。這個方法最好需要專業人士操作吧,畢竟自己並不能很准確的找到這幾個穴位。
其實除了這些方法,剩下的就是平時自己需要注意的問題,那些終究只是個辦法,對自己有沒有用還是另一說,最好平時就忌冷,洗衣服用溫水,多用熱水泡泡腳,平時保證小腹的溫度,不要著涼。
Ⅶ 按哪個部位可以催月經來
很多時候月經來得不是那麼的准時,會出現月經推遲的情況,但是又常常會因為如果來月經了就會做很多事情都不方便也不想去做,所以很多人就會尋找方法去催經,例如身體穴位的按摩或者刺激。那麼,按哪個部位可以催月經來?
按哪個部位可以催月經來
月經推遲按摩摩腹、關元穴、中極穴、歸來穴、血海穴、三陰交穴和命門穴等可以起到催經的作用。
1、摩腹
一方仰卧,另一方用手掌在一方小腹部做順時針摩法3 ~ 5分鍾。
功效:放鬆腹部,促進血液循環,下面按揉腹部各穴位做好准備。
2、按揉關元穴
一方仰卧,另一方用中指端按揉患者臍下3寸的關元穴2分鍾,以酸脹感為度。
怎麼找:用自身的左手,或者右手四指並攏,放肚臍下量四指,最下邊的指邊於正中線交點處既是關元穴。
功效:關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對於治療月經推遲有一定的療效。
3、按揉中極穴
一方仰卧,另一方以中指端按揉對方臍下4寸的中極穴2分鍾,以酸脹感為度。
功效:中極穴主要治療生殖器疾病、泌尿疾病、尿頻、尿急、生理病、生理不順、精力不濟、冷感症等症,對於治療月經推遲有一定的作用。
4、按揉歸來穴
一方仰卧,另一方用中指端按揉一方臍下4寸、旁開2寸的歸來穴2分鍾,以有酸脹感為度。
功效:按揉歸來穴可以緩解治療疝氣、月經不調、不孕、帶下、白帶過多、附件炎、子宮內膜炎、腹痛、虛弱、畏寒、陽痿等病症,對於治療月經推遲有很好的作用。
5、按揉血海穴
一方仰卧,另一方用拇指端按揉一方髕骨內上方上2寸的血海穴2分鍾,以有酸脹感為度。
怎麼找:屈膝,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兩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找時用對側手按膝蓋,手指向上,大拇指向膝內側斜45度所按到的位置,按之有輕微酸痛感就是血海穴。
功效:血海穴和血有著密切的關系,血海穴屬於足太陰脾經,是治療血症的要穴,具有活血化瘀,補血養血,引血歸經之功效。對於治療月經推遲有很好的療效。
催經的方法有那些
第一個方法就是吃紅棗,這真的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我以前只要快到經期的時候就開始吃紅棗,一般一袋阿膠棗吃一半就來了,真的很有用。
第二個方法就是喝紅糖水,不是普通的紅糖水噢,市面上有賣的單獨包裝的薑汁紅糖水,姜是暖身體的,姜和紅糖煮水喝這在歷史上傳承了很久,肯定是很有用,大家可以試試
第三個方法就是喝市面上賣的紅棗枸杞姜絲茶,這個真的是很補,沖著紅糖濃濃的泡著喝兩天,想想就知道姨媽該來了,這個平時也可以經常喝,補氣補血
第四個就是按穴位,這個方法很管用的,找到大拇指兩個關節中間的一部分,有三個穴位,按痛點,每個穴位五十次,左右兩只手都按,差不多過半天姨媽就來了,親測有效
第五個方法也是按穴位,按足部的三陰交穴位,具體位置在足內測踝骨向上四指的中間,來回點按穴位五十次,兩只腳都按。
Ⅷ 月經不幹凈按哪個穴位
斷紅穴 〔取穴法〕在手背第二、三掌骨間,即八邪之上都穴位取穴。 〔操作方法〕毫針針刺加灸法。常規消毒後,用毫針快速刺入斷紅穴,進針沿掌骨水平方向刺入1.5—2寸,使針感上行至肩,留針20分針。起針後灸之,以艾條行雀啄術灸法,灸10-15分鍾,灸時患者自覺有一股熱氣至肘者良。 〔適應症〕崩漏。婦女不在行經期間,陰道大量出血,或持續下血,淋漓不斷。 〔釋義〕斷紅穴因其能治療崩漏下血,具有顯著的止血效果而名之,是近人發現治療崩漏的經驗穴。 斷紅穴位於手背第二、三掌骨間,即八邪中的上都穴位,針之可使經氣相通,針感上行至肩,使經氣通暢而升提之。灸之能補氣固脫,順經氣而能固,經氣固則血止,故治療崩漏,可獲滿意的止血效果。 大都穴:即八邪穴其中之一 位於手背部、五個手指間的歧骨部中央,由拇指到小指依次叫做「大都穴」、「上都穴」、「中都穴」和「下都穴」。每側四穴,左右共八穴 。 先自己按摩按摩吧,不行了再找老中醫給扎幾針。應該會有效的,不要緊。
Ⅸ 月經量過多是氣虛,女人補氣用艾灸,應該從哪幾個穴位入手
月經作為女性的正常生理現象,不僅能反映女性的內分泌系統問題。在中醫看來,月經也能反映很多關於女性健康的事情。其中,一些婦女在月經周期中月經過多,以及面色蒼白、下腹下垂、四肢無力、心悸、頭暈、氣短和懶惰。在中醫看來,這主要是氣虛的表現。因此,對女性來說,補氣對她們的健康尤為重要。
關元穴是足太陰任脈和脾經、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陰腎經的交點。它是補氣益中的一個重要穴位,也是中醫公認的一個重要穴位。它能保持健康,保護健康,延緩衰老。按摩關元穴也能顯著改善氣虛體質,對女性補氣有很好的效果。位置:關元穴位於下腹,肚臍以下三英寸。按摩關元穴:用手指輕輕按壓關元穴,然後輕輕快速上下推,注意不要用力過猛。
Ⅹ 艾灸治療月經推遲不調,月經推遲三個月了吃什麼葯調理的快
事實上,艾灸在古代就有了。它是中醫針灸療法中的一種。它的功能也很多,相比之下它能調和陰陽、益氣活血等。,那麼,有很多女性因為月經不調,所以會像艾灸一樣治療,那麼,艾灸怎麼治療月經推遲不調呢?
艾灸治療月經推遲不調
將姜切成比錢幣略厚的厚度相當於一個半的錢幣厚度,用牙簽在上面扎滿眼。讓患者趴下,先為其開穴。按壓環跳穴、委中穴、太溪穴、昆侖穴各1分鍾。點燃粗艾條,灸其八髎穴(又稱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個穴位,分別在第一、二、三、四骶後孔中,合稱「八穴」)20分鍾,盡量灸透。邊灸邊進行按揉,讓灸火更能進入。讓患者翻身平躺,灸其關元穴,在其肚臍下3寸。邊揉邊灸20分鍾。取兩腿膝蓋內上側的血海穴,用先前准備好的兩片姜放上,在將艾絨揉成椎體指尖大小,放到姜上,點燃線香用線香引燃。等絨燃到底部後用鑷子取下放到有水的碗中。連續7次。取雙腿的三陰交,同上方用隔姜灸7次。如果一次不能立竿見影,持續一段時間必然根治月經失調問題。溫和灸;被灸者者平卧,施灸者戰於一旁,手持點燃的艾條的一段對准施灸部位,距離皮膚三厘米,平行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施灸。每日灸1次,每次灸30分鍾,灸至皮膚產生紅暈為止,經期或經後施灸。可培腎固本,調氣回陽。血海穴位於股前區,髕底內側端上2寸,股內側肌隆起處,在股骨內上髁上緣,股內側肌中間。
艾灸可以催月經嗎
艾灸能加速月經嗎?艾灸不可能達到一次通經的效果。艾灸屬於中醫。中葯注重治本,副作用小。它需要長期堅持。肚臍平衡灸有利於陰斂陽、回陽固氣。你也可以刮傷腰骶部,這是人體泌尿生殖系統的反射區。從中醫角度來看,艾灸具有溫經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因此具有提前通經的功效。然而,這只限於排卵,內膜厚度已經超過10毫米,月經已經來了。只有艾灸刺激後,月經才能提前觸發。溫和灸;採取坐姿,握住一段點燃的艾條,對准艾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艾灸每天進行一次,每次20分鍾,直到皮膚發紅並感到舒適。它能養血潤燥、祛風止癢。對於子宮內膜薄且根本沒有排卵的女性,即使每天進行艾灸,也不能讓月經提前。然而,無論艾灸如何施用於孕婦,月經都無法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