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蠶怎麼分雌雄雄蛾也產卵嗎
分雌雄蠶的方法
1、想要辨認蠶是公是母可觀察頭頂上的周圍。
公蠶的皺紋有十一節,分別是頭節,尾節和九個體節。
而母蠶有九節,分別是頭節,尾節和七個體節。
2、還可看條紋,公蠶有十個條紋,而母蠶只有八個。
3、看顏色也能看出。
母蠶的身子是乳白色的,腳上沒有毛。
而公蠶的身上有幾天黑灰色的細紋,腳上有毛。
蠶的各個階段大約要經歷多長時間:
網頁鏈接網頁鏈接
② 誰有蠶的生長過程的全部圖片
蠶的生長過程及圖片
蠶是變態類昆蟲,最常見的是桑蠶,ㄡ稱家蠶,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經濟昆蟲之-。桑蠶起源於中國,其發育溫度是7~40攝氏度,飼育適溫為20~30攝氏度。蠶寶寶以桑葉為生,不斷吃桑葉後身體便成白色,-段時間後它便開始脫皮。脫皮時約有-天的時間,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動,這叫「休眠」。經過-次脫皮後,就是ニ齡幼蟲.它脫-次皮就算增加-歲,幼蟲共要脫皮四次,成為五齡幼蟲,再吃桑葉8天成為熟蠶,開始吐絲結繭。
蠶齡ㄡ稱齡期,表示蠶寶寶處於某-個發育階段。從蟻蠶到笫-次蛻皮為笫-齡。眠起後進入笫ニ齡。再次蛻皮後進入笫三齡。笫三次蛻皮後進入笫四齡,笫四次蛻皮ㄡ稱大眠。大眠後就進入笫五齡,五齡的蠶寶寶長得極快,體長可達6~7公分,體重可達蟻蠶重量的1萬倍左右。
蠶蛾
5、蠶蛾(成蟲)。蠶蛾的形狀像蝴蝶,全身披著白色鱗毛,但由於兩對翅較小,已失去飛翔能カ。蠶蛾的頭部呈小球狀,長有鼓起的復眼和觸角。胸部長有三對胸足及兩對翅。腹部已無腹足,末端體節演化為外生殖器。雌蛾體大,爬動慢。雄蛾體小,爬動較快,翅膀飛快地振動,尋找著配偶。-般交尾3~4小時後,雌蛾就可產下受精卵。交尾後雄即死亡,雌蛾約花-個晚上可產下約500個卵,然後也會慢慢死去.
蠶蛾產下的卵→孵蠶→變蛹→化蛾,ㄡ將完成新-代的循環,進入下-代生長過程。
③ 小蠶的真正模樣是什麼樣子的圖片
小蠶的真正模樣的圖片:
從蟻蠶到第一次蛻皮為第一齡;眠起後進入第二齡;再次蛻皮後進入第三齡;第三次蛻皮後進入第四齡,第四次蛻皮又稱大眠。大眠後就進入第五齡,五齡的蠶寶寶長得極快,體長可達6~7cm,體重可達蟻蠶重量的1萬倍左右。
(3)蠶寶寶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蠶的生活習性:
蠶是變態類昆蟲,最常見的是桑蠶,又稱家蠶,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經濟昆蟲之一。桑蠶起源於中國,其發育溫度是7~40℃,飼育適溫為20~30℃。
蠶寶寶以桑葉為生,不斷吃桑葉後身體變成白色,一段時間後它便開始脫皮.脫皮時約有一天的時間,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動,這叫「休眠」。經過一次脫皮後,就是二齡幼蟲,它脫一次皮就算增加一歲,幼蟲共要脫皮四次,成為五齡幼蟲,再吃桑葉8天成為熟蠶,開始吐絲結繭。
④ 蠶怎麼分公母圖片
1.蠶寶寶的尾部:雌蠶尾部第二、三節腹面有四個凹形的小圓點叫做石渡氏腺;雄蠶第二、三節之間,有一個凸出的小圓點,叫做海洛爾特氏腺。
(4)蠶寶寶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蠶(學名:Bombyx mori)是鱗翅目的昆蟲,絲綢的主要原料來源,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原產中國,華南地區及台灣俗稱之蠶寶寶或娘仔。
家蠶的英文名為「silkworm」(意為「絲蟲」)是因為它用絲織繭。繭是由一根300-900米長的絲織成的。現如今我國繭絲綢產量與出口量均佔世界總量的70 % 以上, 已成為可以主導世界繭絲價格走勢的繭絲綢大國。
⑤ 公蠶和母蠶的區別是什麼
雌蠶第八、九節腹面有四個透明小點。雄蠶第九節腹面中央,有一個透明小點。雌蛹的腹部第八、九節腹面中央,有一條直線,把第八、九節從中分隔開來。而雄蛹的腹部第九節腹面中央,有一對小突起。
從群體發育看,雄蠶和雌蠶比較,雄蠶比雌蠶發育較快,蠶體略小,向上性明顯。雌蠶發育較慢,蠶體肥大,向上性不明顯。
(5)蠶寶寶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蠶是變態類昆蟲,最常見的是桑蠶,又稱家蠶,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經濟昆蟲之一。桑蠶起源於中國,其發育溫度是7~40℃,飼育適溫為20~30℃。蠶寶寶以桑葉為生,不斷吃桑葉後身體便成白色,一段時間後它便開始脫皮。
脫皮時約有一天的時間,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動,這叫「休眠」。經過一次脫皮後,就是二齡幼蟲。它脫一次皮就算增加一歲,幼蟲共要脫皮四次,成為五齡幼蟲,再吃桑葉8天成為熟蠶,開始吐絲結繭。
⑥ 哪裡可以買到蠶寶寶
淘寶、蠶農處可買到蠶寶寶,部分地區的學校旁邊的小賣部也有販賣。蠶寶寶又名桑蠶,以桑葉為食料,是吐絲結繭的昆蟲之一,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起源於中國,早在四、五千年前,祖先就已栽桑養蠶,是舉世公認的偉大發現之一。
淘寶、蠶農處可買到蠶寶寶,部分地區的學校旁邊的小賣部也有販賣。蠶寶寶又名桑蠶,以桑葉為食料,是吐絲結繭的昆蟲之一,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起源於中國,早在四、五千年前,祖先就已栽桑養蠶,是舉世公認的偉大發現之一。
⑦ 蠶的生長變化順序圖片8張
蠶的生長變化順序圖片8張如下:
1、這是剛剛收到的蠶籽。又黑又小。大概和一粒小米差不多大吧。
以上就是蠶的生長順序變化圖哦!
⑧ 蠶生活在哪裡
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地區。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盛產蠶絲,我國的蠶絲主要產地除珠江三角洲外,還有華東平原和四川盆地。
蠶(學名:Bombyx mori)是鱗翅目的昆蟲,絲綢的主要原料來源,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原產中國,華南地區及台灣俗稱之蠶寶寶或娘仔。
家蠶的英文名為「silkworm」(意為「絲蟲」)是因為它用絲織繭。繭是由一根300-900米長的絲織成的。現如今我國繭絲綢產量與出口量均佔世界總量的70 % 以上, 已成為可以主導世界繭絲價格走勢的繭絲綢大國。
(8)蠶寶寶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桑蠶是經濟昆蟲之一。桑蠶起源於中國,早在四、五千年前,我們祖先就栽桑養蠶,是舉世公認的偉大發現之一。由古代棲息於桑樹的原始蠶馴化而來,與中國現今食害桑樹的野桑蠶同源,染色體都是28對。桑蠶的發育溫度是7-40℃,飼育適溫為20-30℃,主要分布在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地區。
桑蠶是完全變態昆蟲,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等四個形態上和生理機能上完全不同的發育階段。卵是胚胎發生、發育形成幼蟲的階段,幼蟲是攝取食物營養的生長階段,蛹是從幼蟲向成蟲過渡的變態階段,成蟲是交配產卵繁殖後代的生殖階段。整個世代只幼蟲期攝食,並為蛹和成蟲期的生命活動積貯營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蠶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