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照片不清晰怎麼變清晰
PS把一個模糊的圖片處理清晰的具體步驟為:
1、打開「智能銳化」濾鏡對話框,先看「基本」設置。數量,設置銳化量,值越大,像素邊緣的對比度越強,使其看起來更加銳利。半徑,決定邊緣像素周圍受銳化影響的銳化數量,半徑越大,受影響的邊緣就越寬,銳化的效果也就越明顯。
2、設置角度,為「移去」項的「動感模糊」項設置運動方向。
3、設置對圖像進行銳化的銳化演算法,「高斯模糊」是「USM銳化」濾鏡使用的方法;「鏡頭模糊」將檢測圖像中的邊緣和細節;「動感模糊」嘗試減少由於相機或主體移動而導致的模糊效果。
4、再選擇「高級」,「銳化」面板等同「基本」設置,陰影和高光設置面板相同。
5、漸隱量,調整高光或陰影的銳化量。色調寬度,向左移動滑塊會減小「色調寬度」值,向右移動滑塊會增加該值。半徑,控制每個像素周圍的區域的大小,該大小用於決定像素是在陰影還是在高光中。向左移動滑塊是指定較小的區域,向右移動滑塊是指定較大的區域。
6、應用 「智能銳化」濾鏡,在「基本」面板上設置「數量」值為「200%」,加大銳化量,增強像素邊緣的對比度,使圖像看起來更加銳利;設置「半徑」值為「10像素」,「移去」設置為「鏡頭模糊」。
7、再選擇「高級」,打開「陰影」面板,設置「漸隱量」值為「30%」,調整陰影的銳化量,保護圖像暗部,以免銳化過度;設置「色調寬度」值為「80%」,控制陰影中間色調的修改范圍,限制陰影光暈帶的寬度;設置「半徑」值為「20像素」,限定陰影像素數量。
8、打開「高光」面板如法炮製,設置「漸隱量」值為「20%」,調整高光的銳化量,保護圖像亮部,以免銳化過度;設置「色調寬度」值為「60%」,控制高光中間色調的修改范圍,限制高光光暈帶的寬度;設置「半徑」值為「10像素」,限定高光像素數量。
9、 銳化完畢,截選人像局部進行比較,可以看到銳化前與銳化後的明顯差別。
② ps如何讓合成圖片看著更真實
很多PS照片看著太假的原因,
首先是人物邊緣有銳化效果,處理圖片太粗糙。
其次是冷暖色系差異很小,白天冷色系多一點,晚上因為燈光效果,所以暖色系多一點。存在於晚上和白天不同時空的人,合成起來就很怪異。
再則光源角度不對,例如A角光照在右,B角光照在左,合在一起當然很怪異。
最後次明暗度差異過大,導致對比度無法處理。
所以合成圖片更真實的關鍵要素是
人物邊緣無銳化效果、冷暖色系差異很小、明暗度相同、光源角度相同。
而合成圖片的前提在於選材,
首先是光源角度一定要區間相同,對稱相同也可以,經過PS水平翻轉即可,比如一個是60°到80°的光源,另一個是100°到120°的光源,那麼這個是可以的,角度一直就不會有不真實的感覺了。
其次是冷暖色盡量挑選同一個冷暖色的,不行也可以後期處理。可以用藍色透明層和黃色透明層增加冷暖度。
範例如下,PS版本為Photoshop CS3.0版本
一、如何讓人物邊緣無銳化效果
選了沒有明確光源的背景圖和某廣告模特,二張原圖作為兩個圖層如下圖,
總之,選材時,確定光源區間不沖突,然後經過以上這些後期處理,圖片就看起來更真實了。
③ 怎麼增加圖片清晰度
PPT圖片如何增加清晰度,很多小夥伴都不清楚怎麼提升,下面來分享下操作方法。
1、首先在電腦中打開PPT,點擊「插入-圖片」。
④ 如何增加照片清晰度
如何增加照片清晰度
如何增加照片清晰度?生活中有不少攝影初學者,最常犯的錯誤就是拍攝的照片不清晰,一定程度影響了照片美感,於是一直在找方法想要將畫質變得清晰一些,下面講講如何增加照片清晰度。
如何增加照片清晰度1
1、防止震動
震動會使照片中的影像晃動模糊,即使對焦十分准確,也會因此而影響結像的清晰度。
產生震動的原因一般有兩個:
一是照相機震動,即在按下快門時,照相機由於把持不穩而產生晃動。
二是主體移動,也就是在鏡頭快門開啟的瞬間,被攝主體自身處於運動狀態,而快門時間不夠短,沒有凝固住動態,因此出現影像模糊的情況。要防止震動,必須對症下葯,可以從三方面採取措施:
(1)將照相機裝在三腳架上。如果受拍攝條件的限制,無法支撐三腳架,也可改用獨腳架。
(2)縮短快門時間(一般採用1/250秒),能減小照相機震動產生的影像晃動。
(3) 採用正確的持機方式。在不用三腳架的情況下,持機的姿勢正確與否,會直接影響到照相機的穩定。要克服被攝主體自身的動態模糊,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縮短快門時間。只要條件允許,快門時間越短效果越好。
2、不要片面追求小光圈
初學者認為小光圈會增加景深,一定會使影像清晰,因此,他們往往不分場合,把光圈收得很小,特別是在對焦沒有把握時,更會相信小光圈能助其一臂之力。
但是這樣做的最後結果常常不理想,因為採用小光圈會導致快門時間的延長,並因此使照相機的震動產生足夠的負面影響。所以,片面追求小光圈不是上策,正確的做法應是使用短時間快門和三腳架。
3、正確了解鏡頭的特性
不少人認為鏡頭的.光圈用得越小,成像的清晰度就越大。這個看法並不正確。其實,鏡頭成像的最佳狀態,在於將其最大光圈縮小2—3檔後。如一隻最大光圈為F2。8的鏡頭,當其光圈收至F5。6—F8時,成像最佳。
4、注意襯景與主體的關系
主體與襯景之間的色彩反差大小,會影響人們的視覺,在焦點不變的情況下,主體與襯景之間的反差大,影像看上去顯得清晰度高;如果色彩反差小,影像看上去清晰度低。
因此,要想使主體在畫面中顯得格外清晰,有意識地選擇高反差襯景是很有效的。
如何增加照片清晰度2
前期拍攝:
1、相機圖片格式選擇raw格式:
raw格式的好處是極大程度地記錄了光學信息,為後期創作提供能廣闊的空間,如果用jpg,有些過爆和死黑是後期拉不回來的。在用raw格式拍攝的時候,白平衡色溫什麼的都完全可以不用考慮,回來再調整也不失真。
2、低感光度拍攝:
感光度即ISO,眾所周知,感光度開的越高,畫面噪點越多。所以,在可以曝光准確的前提下,盡最大可能降低感光度。
為了達到極致的畫質追求,單反不要超過400,不過就現在器材水平的不斷提高,一般來說全畫幅單反感光度在3200以下,aps—c單反1600以下基本不會影響照片畫質。
那麼有聰明的小夥伴要問了:有時候光線不足,使用低感光度時畫面曝光不夠怎麼辦?可以通過增大光圈和快門時間來解決。一般情況下快門1/125手持拍攝沒有問題。如果還要增加快門時間,配合三腳架等穩定設備也可以解決快門時間問題。
3、慎用相機的極值:
把相機/鏡頭的極限減1—2檔,比如最大光圈1。4的鏡頭,因鏡頭色散,建議最大開到2。0;變焦鏡頭最大200mm,建議最大調到180mm;
最小光圈的時候也不要調到18、22這樣的極值。往往這些極值狀態下畫質都比較差。比如下圖的逆光色散問題,大光圈尤為嚴重。
4、濾鏡的選擇:
無論是攝影初學者還是老法師,都會給心愛的鏡頭加裝濾鏡。但是劣質的濾鏡會嚴重影響色彩和畫質,簡而言之,要麼不裝濾鏡,要麼裝正品濾鏡。
後期處理:
1、專業後期軟體:
建議使用PS、LR等軟體,每個圖像色彩和光影都不一樣,非常不建議大家使用某秀等軟體一鍵套模板,會讓照片畫質變得非常低!
2、色域和位深度:
如果你的顯示器支持RGB色域,那麼恭喜你,可以把相機和顯示器色彩空間設置成proPhoto RGB或者adobe RGB而不是默認的sRGB,這兩種色彩管理的色域更廣,色彩更細膩。
如果你的顯示器不支持RGB色域,一定要將色彩空間設置為sRGB,即相機、ps、顯示器全部設為sRGB,否則成片有色差!
處理空間位深度調成16位,這樣子出來的照片會更加油潤,對照片細節也保護得更加好。但一定一定要注意!處理好了導出照片之時一定要保存為保存為sRGB和8位的位深度,否則無法在網頁、手機上正確顯示色彩。
3、降噪和銳化:
PS中的acr濾鏡中有降噪和銳化功能,先降噪,再銳化,順序不要搞反,整體調節5%—10%個點就夠了,不宜過高。
最後輸出時可以進一步銳化增強皮膚和五官細節。小技巧分享,同學們記筆記:蓋印圖層—復制—濾鏡—高反差保留2—3像素—混合模式疊加。
4、轉換為智能對象:
有很多小夥伴在給照片排版時用到Ctrl+T縮放變換,發現畫質變得極其模糊,就是因為沒有把圖層轉換為智能對象。在智能對象上操作,是對圖片質量沒有影響並可以多次修改操作的。
無論是從前期拍攝或者後期處理,照片是否清晰有質感我們完全可以占據。
⑤ 怎麼用手機把模糊的照片變清晰
在拍攝照片時,由於對焦的原因,拍攝的照片可能會模糊。怎麼讓模糊的照片變清晰,下面就演示操作步驟。
1、首先打開微信進入後,點擊發現, 選擇小程序的選項。
⑥ 攝影中如何為每一張照片中融入真實的情感
作為一名攝影師,你的拍攝目標應該不僅僅是拍攝出好看的照片,但好看的照片通常需要融入情感,真實情感的照片圍繞著三個因素:喚起觀眾的情緒、讓照片以不同方式影響你的觀眾、激發你內心的一些感覺。這里有一些簡單的技巧,為你照片賦予更多的情感。
8.感受你在拍什麼
拍照時讓情緒自然流動,這將與你正在拍攝中圖像產生共鳴。有了這些技巧,再加上你的勤於練習,相信用不了多久你就可以拍出富有情感,引起觀看者共鳴的照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