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古代著名的字帖
有:《蘭亭序》、《九成宮醴泉銘》、《多寶塔碑》、《玄秘塔碑》、《黃州寒食詩帖》等。
1、《蘭亭序》
蘭亭集序是中國晉代(公元353年),書聖王羲之在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寫出「天下第一行書」,也稱《蘭亭序》、《臨河序》、《禊帖》、《三月三日蘭亭詩序》等。
公元353年4月22日(晉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1年),時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雅集,飲酒賦詩。
王羲之將這些詩賦輯成一集,並作序一篇,記述流觴曲水一事,並抒寫由此而引發的內心感慨。這篇序文就是《蘭亭集序》。並揮寫了一篇《蘭亭集序》。
唐太宗對他推崇備至,曾親撰《晉書》中的《王羲之傳論》,推頌為「盡善盡美」。還將臨摹本分賜貴威近臣,並以真跡殉葬。
2、《九成宮醴泉銘》
《九成宮醴泉銘》是唐貞觀六年(632)由魏徵撰文、書法家歐陽詢書丹而成的楷書書法作品(碑刻者不可考)。現存於陝西麟游縣博物館。
《九成宮醴泉銘》敘述了「九成宮」的來歷和其建築的雄偉壯觀,歌頌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節儉精神,介紹了宮城內發現醴泉的經過,並刊引典籍說明醴泉的出現是由於「天子令德」所致,最後提出「居高思墜,持滿戒盈」的諫諍之言。
《九成宮醴泉銘》結體修長,中宮收緊,四邊開張,左斂右縱,化險為夷。字形隨勢賦形,左右結構作相背之勢,上下結構上窄下寬,間架開闊穩定,氣象庄嚴。其布白勻整,字距、行距疏朗,為九宮最准者,全碑血脈暢通,氣韻蕭然。
《九成宮醴泉銘》是歐陽詢晚年經意之作,歷來為學書者推崇,視為楷書正宗,被後世譽為「天下第一楷書」或「天下第一正書」。
3、《多寶塔碑》
《多寶塔碑》,全稱《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佛塔感應碑》,是唐天寶十一年(752年)由當時的文人岑勛撰文、書法家徐浩題額、書法家顏真卿書丹、碑刻家史華刻石而成,是楷書書法作品。現今保存於西安碑林第二室。
此碑共三十四行,滿行六十六字,內容主要記載了西京龍興寺禪師楚金創建多寶塔之原委及修建經過。整體秀美剛勁,清爽宜人,有簡潔明快,字字珠璣之感。
用筆豐厚遒美,腴潤沉穩;橫細豎粗,對比強烈;起筆多露鋒,收筆多鋒,轉折多頓筆。結體嚴謹道密,緊湊規整,平穩勻稱,又碑版精良,存字較多,學顏體者多從此碑下手,入其堂奧。
4、《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全稱《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大達法師玄秘塔碑銘並序》,是唐會昌元年 (841年)由時任宰相的裴休撰文,書法家柳公權書丹而成,為楷書書法作品。現今保存於西安碑林第二室。
《玄秘塔碑》共28行,每行54字。敘大達法師在德宗、順宗、憲宗三朝所受恩遇,以紀念大達法師之事跡而告示後人。其結體緊密,筆法銳利,筋骨外露,陽剛十足,字跡如刀刻一般,且筆畫粗細變化多端,風格特點顯著。
《玄秘塔碑》為柳公權書法創作生涯中的一座里程碑,標志著「柳體」書法的完全成熟,歷來被作為初學書法者的正宗範本,對後世影響深遠。
5、《黃州寒食詩帖》
《寒食帖》又名《黃州寒食詩帖》或《黃州寒食帖》。是蘇軾撰詩並書,墨跡素箋本,橫34.2厘米,縱18.9厘米,行書十七行,129字,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那時蘇軾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獄,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作了二首五言詩:「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卧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蒙蒙水雲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此帖是蘇軾行書的代表作。這是一首遣興的詩作,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所發的 人生之嘆。詩寫得蒼涼多情,表達了蘇軾此時惆悵孤獨的心情。此詩的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和境況下,有感 而出的。
通篇書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氣勢奔放,而無荒率之筆。《寒食詩帖》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 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也是蘇軾書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黃庭堅在此詩後所跋:「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 李西台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
『貳』 2.書法都有哪幾種書體,分別列舉其代表作品
書法都有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
1、篆書:
代表作品有《會稽銘文》、《嶧山刻石》、《泰山石刻》、《縉雲縣城隍廟記碑》、《拪先塋記》、《般若台銘》。
2、隸書:
代表作品有《曹全碑》、《史晨碑》、《禮器碑》、《乙瑛碑》、《華山廟》等。
3、楷書:
代表作品有《樂毅論》、《顏勤禮碑》、《多寶塔碑》、《玄秘塔碑》、《神策軍碑》等。
4、行書:
代表作品有《蘭亭序》、《伯遠帖》、《黃州寒食帖》、《祭侄文稿》等。
5、草書:
代表作品有《十七帖》、《初月帖》、《遠宦帖》、《草書千字文》、《晝錦堂記》等。
書法的形態美:
中國字的基本形態是方形的,但是通過點畫的伸縮、軸線的扭動,也可以形成各種不同的動人形態,從而組合成優美的書法作品。結體形態,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書法意趣的表現需要;二是書法表現的形式因素。
就後者而言,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為書體的影響,如篆體取豎長方形;二為字形的影響,有的字是扁方形、而有的字是長方形的;三為章法影響。因此,只有在上述兩類因素的支配下,進行積極的形態創造,才能創作出美的結體形態。
『叄』 字帖有哪幾種字體
可以分為楷書、草書、行書、隸書、篆書。
1、篆書
篆書,即象形性較強的書體;即隸書之前的字體。篆書分為大篆和小篆。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石鼓文,……。小篆,是秦國宰相李斯的書法精品;也是秦始皇實施書同文採用的字體。
『肆』 最好的楷書字帖有那些
樓主,你應該問的是鋼筆字帖吧!我給你推薦幾個:
1、龐中華:中國硬幣書法的開創者,是鋼筆書法的集大成者,推薦他的《談談學寫鋼筆字》、《龐中華鋼筆字帖》等
以上這些硬幣書法大家的楷書都是很值得學習的,樓主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買!
另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選一支價格適中、書寫優秀的好鋼筆是很有必要的。你可以網路中搜索【全球十大經典鋼筆品牌(附鋼筆的來歷及簡易挑選保養方法)】,裡面有很齊全的鋼筆和挑選方法,都是我個人整理的一些實用技巧。
『伍』 常用字行書字帖有哪些
常用字行書字帖如下:
1、自古一直有個論調就是《集王聖教序》是不二法門。因為古代沒有彩印復印,只有刻帖拓印,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墨跡帖就很難得到大規模的推廣,學書者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刻帖中尋找範本,而《集王聖教序》又是刻帖中效果最好的,所以古這種情況下古人一直推崇集王聖教序。
2、王羲之的《蘭亭序》譽為「天下第一行書」,顏真卿的《祭侄稿》譽為「天下第二行書」,蘇軾的《寒食詩》譽為「天下第三行書」。練書法還是要從古法入手,根正才能結出正果。無論是毛筆還是硬筆,書寫規則是一樣的。現在的硬筆書法家也是精通毛筆書法的。
行書
行書是在楷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一方面行書的出現是為了 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另一方面相對於草書難以辨認,行書更顯靈動和優美。
龐中華的字是建立在深厚的基本功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既然是風格自然會出現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的現象。他的字筆畫技巧明顯,有利於初學者學習練習。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行書
『陸』 好看的字體字帖
好看的字體字帖如下:
1、王獻之,《洛神賦》:
王獻之所書《洛神賦》(十三行)體勢秀逸,筆致灑脫,清楊賓《鐵函齋書號》認為「字之秀勁園潤,行世小楷無出其右」。從《洛神賦》(十三行)中可看出,王獻之的楷書筆法不再帶有隸意,字形也由橫勢變為縱勢,已是完全成熟的楷書之作。
據說王獻之好寫洛神賦,寫過不只一本。共計十三行,真跡已不復存在。今只傳賈似道所刻石本,因石色如碧玉,世稱「碧玉十三行」。現藏首都博物館。
『柒』 字帖有哪幾種字體
該字帖是6種字體的字帖,內含:楷書、隸書、行書、草書、篆書、繁體字。
寫字帖的好處:
1、寫字帖可以練習書法,讓我們寫出的字更具有方塊字的特點。
2、寫字可以修身養性,當心情煩亂時,寫一寫漢字,可以使燥亂的心情平靜下來。
3、大部分字帖上都有字的筆劃,我們可以在寫字過程中,改掉以前寫錯的筆劃。
4、很多字帖的每一頁下方都有詩詞名句欣賞,可以在寫字過程中記古詩。
5、練字帖也能夠訓練個人的心理活動,你會變得有耐心,性格沉著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