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最近我採到一點茶葉,要怎麼製成綠茶
我教你, 新鮮的茶葉先放地上攤下,微微凋萎下 然後 放鍋里用中火炒,用手翻,注意不要燒糊,炒奄就好,然後出鍋用手多揉捻下, 待條形緊湊之後,文火入鍋炒90%干,出鍋。把炒好的茶葉放篩子里攤開放鍋口蓋著讓其完全烘乾。 如果大批量的攤開自然干就好 注意一定不要曬 說曬的都是不懂的人,曬了就有太陽味 很難喝
『貳』 綠茶和紅茶是怎樣製成的
綠茶和紅茶是怎樣製成的?
紅茶是經過發酵製成的。綠茶的製作時不經過發酵,而是把新鮮茶葉倒入燒得暗紅的鐵鍋中迅速翻炒。這樣加工的茶葉葉綠素沒有被破壞,成了綠茶。
『叄』 做綠茶分幾個步驟
中國茶葉之家消息,綠茶為不發酵茶。綠茶可分為炒青、烘青、曬青和蒸青四大類,加工方法各不相同,但其基本工序相同即殺青、揉捻、乾燥三個過程。現以我國產量最多的炒青綠茶為例介紹綠茶的加工工藝。
一、 殺青
殺青即通過高溫破壞鮮葉的組織,使鮮葉內含物迅速轉化。殺青是綠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是達到綠茶清湯綠葉品質的關鍵。鮮葉通過高溫殺青,可以達到:1、破壞鮮葉中酶活性,制止多酚類化合物的酶性氧化,防止葉子紅變,為保持綠茶綠葉清湯的品質特徵奠定基礎。2、蒸發葉內一部分水分,增強葉片韌性,為揉捻成條創造條件。3、是葉內具有青臭氣的低沸點芳香物質揮發,高沸點芳香物質顯露,增進茶香。
殺青的技術因素包括鍋溫、投葉量、時間和方法等。這因素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共同影響殺青的質量。
(1)、鍋溫 一般要求殺青鍋溫有260℃~320℃之間,才能達到鈍化酶活性的目的。鍋溫太高,殺青葉失水過快,易產生焦葉焦邊,產生煙焦味。鍋溫太低,易產生紅梗紅葉,影響成品的品質。
(2)、投葉量 因殺青設備、殺青老嫩、鍋溫不同而異。在同一鍋溫條件下,採用機械傳動的鍋式殺青,其投葉量經驗公式為:
投葉量=(150-5K)·R³千克/鍋
式中,K為鮮葉老嫩級別,R為殺青鍋半徑。
(3)、殺青時間 一般鍋式殺青時間有5—10分鍾之間。時間長短與鍋溫和投葉量有關。殺青時間過長,殺青葉失水過多,不利於做形;殺青時間中國茶葉之家消息,過短,鮮葉的茶多酚、蛋白質等成分水解轉化不充分,成品青澀味重。一般宜掌握「嫩葉老殺,老葉嫩殺」的原則。
(4)、方法 鍋式殺青應掌握「抖悶結合,多抖少悶」的原則。抖殺就是將葉子揚高,以有利於水分的散失,青草氣揮發,使清香透發,防止葉色黃變。悶殺是加蓋不揚葉,使熱蒸氣有葉內作短時間 的停留,迅速提高葉攏�溝灼蘋得傅幕鈈裕�俳�泄匚鎦實乃�夂妥���寡懇渡痹壬蓖福�苊獠��旃:煲丁J笛櫓っ鰨�枰噸忻傅幕鈈裕�蔽露雀叩?0—50時最強烈,如溫度繼續升高,酶的活性開始鈍化,當葉溫升到70,酶的活性便遭到破壞。因此,在殺青前期若能使葉溫迅速升高到70經上,便 能有效制止紅梗 紅葉。但如悶得時間 ?,芽葉易黃熟並伴有水悶氣,同樣不符合茶葉品質要求。
鮮葉在鍋內轉動,待到由鮮綠轉為翠綠,葉面失光澤,手握成團,稍有彈性,葉質較柔軟,折梗不斷,聞其香帶有清香感,則要起鍋,進行攤晾,轉入揉捻。
目前,生產上除鍋式殺青外,推廣較多的是滾筒式殺青機。滾筒青機具有操作方便、勞動強度小、工效高、節省燃料、連續作業等優點,但由於在筒內滯留的時間過短,易生青澀味,同時由於 在筒內水蒸氣散發不暢,極易在筒內和筒口粘結葉子而生成煙焦味。
二、 揉捻
揉捻是炒青綠茶成條的重要工序。揉捻是利用機械力使殺青葉在揉桶內受到推、壓、扭、和摩擦等多種力的相互作用形成緊結的條索。揉捻還使葉片細胞組織破碎,促使部分多中國茶葉之家消息,酚類物質氧化,減少炒青綠茶的苦澀味,增加濃醇味。除少數手工揉捻外都用機器 揉捻。
機制綠茶的揉捻機各類很多,型號不一,性能各異。生產實踐中制炒青綠茶不宜使用大桶揉機。大型機投葉量多,時間長,揉捻過程中葉溫高,易產生黃熟現象。一般都選用桶徑45厘米和55厘米的揉捻機,生產量大時也可採用65厘米揉捻機。應根據制茶種類和葉質嫩度確定投葉量與加壓大小和揉捻時間。掌握「嫩葉輕揉,老葉重揉」、「輕—重—輕」和「抖揉結合」的原則進行操作。綠茶多為一次揉捻,嫩葉一般要揉20—25分鍾,老葉採用重壓長揉,解塊分篩,分次揉捻,但總時間一般不超過50分鍾。高檔茶成條率在85%以上,細胞破碎率在45%以上;低檔綠茶成條率在60%以上,細胞破碎率達65以上,即是揉捻完成的標志。
三、 乾燥
乾燥是茶葉整形做形,固定茶葉品質,發展茶香的重要工序。由於所用的機器不一樣,乾燥的工藝可分為:全炒法、全滾法、滾炒法,由於工藝不同,生產的產品品質也有所不同。以滾炒法為例,乾燥分為三部分即二青、三青、?干。
二青 二青的目的在於蒸發部分水分,減少粘性,提高芽葉的可塑性便於成形。揉捻葉的含水量為60%左右。可用滾筒殺青機,方法是,筒溫70--80℃,投葉量15公斤,時間15分鍾。二青葉適度標准為:減重率30%,含水量35%--40%;手捏茶葉有彈性,手握不易鬆散;葉質軟,粘性,葉色綠,無煙焦和水悶氣。
中國茶葉之家消息,
三青 分2次進行,即初炒和復炒。初炒鍋溫70—100℃,投葉量13公斤左右,時間30—40分鍾,此時含水量20%--25%。攤晾20—30分鍾後,用5號篩進行篩分。篩面葉進行復炒。復炒葉和篩底茶分別滾至足干。復炒鍋溫為60—80℃,投葉量18公斤,時間40—60分鍾,含水量在12%左右。
?干 溫度掌握在50—60℃之間,採取先高後低。滾炒到含水量5%左右、手捏即成粉末時,出鍋攤涼包裝。
『肆』 綠茶的製作工藝
綠茶的製作工藝流程為萎凋、殺青、揉捻和乾燥。
製作時需要滾筒炒干機、揉捻機、萎凋機和烘乾機等工具。綠茶不經發酵,具有外形綠、湯色綠和葉底綠的三綠品質特徵。
綠茶製作工藝製作綠茶一般需要滾筒炒干機、揉捻機、萎凋機和烘乾機,採摘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後,需要先將鮮葉用萎凋機攤開,揮發掉部分的水分,然後放入滾筒機中,開220度的溫度持續翻滾一分鍾左右,稱為殺青。殺過青的茶葉會被放入揉捻機中,揉捻成85%條形狀,使茶汁沾附到葉面,手感濕潤沾手即可。
揉捻好的茶葉接著會放入烘乾機,烘至手攆茶葉既成粉末便停止,成品綠茶至此便誕生了綠茶屬於不發酵茶,未經發酵,只經萎凋、殺青、揉捻和乾燥四道工序製作而成,具有「三綠」等品質特點,即外形綠、湯色綠、葉底綠,沖泡後滋味鮮爽,香氣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