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燒五七有什麼講究
五七燒紙的講究主要是祭品的准備,其它燒紙流程都是按照之前燒紙的步驟走就好了。
首先,這個五七祭品:蓮花,聚寶盆,搖錢樹,紙錢,香,衣物,供品白酒(5樣饅頭,橘子香蕉蘋果糕點)。對了,其中香需要准備好天然香,但是切勿使用劣質香或者化學香的。這建議你可以到無相銅爐官網一對一定製一款好點的天然香祭拜更好。
其次,五七燒紙程序:帶祭品,香爐,香,衣物,到墳上燒,沒下葬的請出骨灰盒,擺到供桌上,上香燒紙,最後燒衣物,收回骨灰盒,香爐(確認香燒盡)。
此外,五七燒紙後,你可以適當佩戴一款吉祥物辟邪,同時為你開運轉運的。這建議你可以到無相銅爐官網一對一定製一款適合你的無相吉祥吊墜佩戴更好些。
五七介紹:
人亡後第三十五天叫「五七」,一百天叫「百日」,屆時孝家都要到墳上祭祀,通常做「五七」、「百日」墳時,前者提前,後者延後,謂之「長百日短五七」。周村多是於半夜三更上墳祭祀。上「五七墳」時,死者親屬要帶著金銀山、搖錢樹、聚寶盆等紙扎和供品祭祀。
據地方傳說:「五七」這天,是死者所有祭祀活動的結尾,這一天閻王殿的五閻王要來最後考察死者是進地獄受罪,還是脫胎再轉輪回。
這五閻王非常嚴厲,鐵面無私,唯一的軟肋是他做人時沒有女兒,所以對於有女兒的人就一般寬容一些,如果在他最後審核時聽見死者女兒的慟哭,他就馬馬虎虎,放死者一馬了。所以,「五七」日,有閨女的死者,閨女就有清晨在墳頭大哭的習俗。
Ⅱ 燒五七需要准備什麼祭品
五七燒紙的講究主要是祭品的准備,其它燒紙流程都是按照之前燒紙的步驟走就好了。首先,這個五七祭品:蓮花 ,聚寶盆,搖錢樹,紙錢,香,衣物,供品白酒。 其次,五七燒紙程序:帶祭品,香爐,香,衣物,到墳上燒,沒下葬的請出骨灰盒,擺到供桌上,上香燒紙,最後燒衣物,收回骨灰盒,香爐。
人們打開棺蓋,蔡莫妻子坐了起來,嘴裡還叨咕說:「陽間有錢通四海,陰間用紙做買賣。不是丈夫把紙燒,誰還肯放我回來。」後來逢人便說,我死了,小鬼把我送到閻王殿,閻王讓我去受罪,在途中我丈夫燒了紙,送了錢,小鬼們就爭搶起來,他們拿到了錢,就把我從地獄中放回來了。
這樣,蔡莫造的紙能在陰間當錢使的消息很快傳開,原來堆積如山的紙就被搶購一空。蔡莫知道是妻子為了賣紙,特意裝死,也沒深怪於她。由此,喪家燒紙的習俗就流傳下來,至今民間喪祭燒的還是較黑的粗糙紙,俗稱「斗底紙」、「升底紙」。
Ⅲ 五七的供品是什麼
五七的5樣菜一般是整雞、整魚、肉、丸子、肘子、五樣水果、五樣點心。
山東這邊一般五七的大供,女兒操辦。待客的白席是兒子准備,白席的菜式和喜宴的差不多,只是菜量少一點。人們席間不可大聲喧嘩,就餐時間比較短,吃完就走,沒有過多的寒暄停留。五七是舊時漢族喪葬風俗,流行於全國各地。
五七上供注意事項:
1、一般在五七這一天祭祀的時候供桌上要擺放的物品,主要是兩類,一類是香燭,另一類就是供品。
2、一般上供的物品有香燭、紙錢、水果、點心和酒這幾類。
3、而貢品的數量也是有講究的,一般是三或三的倍數,而不能是雙數。
4、五七是一個祭祀術語,指人死後三十五天。
5、舊時喪禮,人死後每七日祭祀或唪經,有頭三五七等。
6、按照傳統,人死了之後的紀念儀式是很有講究的。
7、剛死的時候是做七——就是從剛死的那天算起,每隔七天做一次祭奠,頭二三四五六斷七。
8、之後就是百日,周年,三年,十年……漸漸的拉長距離,再大的哀傷也該漸漸的淡了。
Ⅳ 燒五七都需要買什麼東西
首先,這個五七祭品:蓮花、聚寶盆、搖錢樹、紙錢、香、衣物、供品白酒。
其次,五七燒紙程序:帶祭品、香爐、香、衣物,到墳上燒,沒下葬的請出骨灰盒,擺到供桌上,上香燒紙,最後燒衣物,收回骨灰盒、香爐。
紙錢產生之初可能並不是用來燒的,埋葬、拋撒、懸掛等方式可能要早於焚燒,但由於紙錢焚燒時化作煙霧的形象能使人產生進入冥界的想像,故焚燒馬上成為最常用的紙錢處理方式。
北方傳統的燒五七的方式:
五七的日期在喪禮的那天由主事的村裡德高望重的老人宣布,親戚朋友到了五七的日期,自行祭奠,不會另行通知。家人這天很早起來准備酒席,等待著親戚朋友們到來。
親戚朋友們要拿禮的,重要的是女婿方要置辦梁桌子的菜飯拿過來,人齊之後,穿上喪禮上穿過的孝服,把收到的祭禮全部由家人挑到墳上去,家人排成一排哭著上墳祭拜,兒子女兒兒媳們繞著墳撒上幾把土,表示讓死者安息,回到家之後要把祭禮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