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資訊 » 武侯墓在哪裡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武侯墓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3-06 00:56:05

❶ 掃諸葛亮墓在哪裡

武侯墓,即諸葛亮墓,在勉縣定軍山腳下。諸葛亮(公元181年一公元234年),字孔明,琅琊陽都(今山東沂南)人,東漢末,隱居鄧縣隆中(今湖北襄陽),留心世事,被稱為「卧龍」。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協助。從此成為劉備的主要謀士。劉備據其謀略聯孫攻曹,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佔領荊,益,建立了蜀漢政權。曹丕代漢後,他幫助劉備稱帝,任丞相。建興元年(公元223年)劉禪繼位,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政事無論大小,都由他決定。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系,促進了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

傳說他革新連管,能同時發射十箭,又製造「木牛流馬」,有利於山地運輸。曾五次出兵攻魏,爭奪中原。建興十二年,與魏司馬懿在渭南相抗,病死於五丈原軍中,葬定軍山。

武侯墓區,崗巒起伏,山環水抱,素有「陝南天然公園」之稱。

墓上和廟內的建築,多是明、清兩代一所三院並連的大廟,圍有垣牆,面積約45000平方米。入陵園大門,一片漢柏古松,清幽、古樸。大殿院中,有許多歷代歌頌諸葛亮的詩詞和復修墓廟記文的石碑。

大殿龕上,端坐著諸葛亮的塑像,綸巾,羽扇,鶴氅,方據,神態庄嚴。關興、張苞,侍立左右。

墓在大殿之後,南北向,頭北腳南,取北顧中原,南立蜀國之義。墓周砌以磚牆,其圓周為60米。墓家為覆斗形,高約6米。墓前有一小亭,號曰「墓亭」,內豎石碑一通,上刻「漢諸葛忠武侯之墓」。墓後有古桂兩株,高大,繁茂,濃蔭如蓋,傳為「漢桂」,號曰「護墓雙桂」。雙桂之後有諸葛亮的「寢宮」三間。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❷ 諸葛亮的墓到底在哪裡

在漢中市勉縣的定軍山腳下,因諸葛亮曾獲封武鄉侯而得名武侯墓。

諸葛亮墓周圍有定軍山、少祖山下沿的九條小山崗環抱,九條山崗由青溝、罔子溝、井溝、斬地溝、田家溝、牛角溝、瓦洞溝、龍嘴溝八條小溪分割而成。墓前上崗三層,自定軍山向西疊浪而來,約三里許至此成眠弓形,古稱「三台書案」。

從少祖山下六崗向東勢若游龍,倏起忽落五六里,至墓後形成新月者半里許,傳為墓之正脈。新月之下,眠弓之內,豁然開張平地三百餘畝,左右前後九支環抱,其天造地設實為人工所不能者。

1996年,諸葛亮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武侯墓在哪裡擴展閱讀:

武侯墓的布局規劃:

近墓四山,名曰「前書案梁、後筆峰山,左土地嶺、右武山崗」,將武侯靈冢緊密圍護。四山翠柏蒼松、攢蔚川阜、遮天蔽日,難覓神冢。當你轉過書案梁,前面豁然開朗,別有一番風光,盆地當中,高冢巍然,古建成群,古樹森森,修竹異木,花香鳥語,一條小溪從墓前蜿蜒而過,淙淙流水,更為墓區增添幾分神秘色彩和清趣。

諸葛亮墓區,佔地360畝,有明清遺留下來的古建築70餘間,千年以上古柏40餘株,其中1700餘年的22株,漢桂2株。古柏漢桂相輝映,四季鮮花互爭研,真乃人間仙境,世外桃源。

❸ 真正的諸葛亮墓在哪

在平易近間諸葛亮是一位妄想優良的智者,就算作古去數千年,仍舊留下了良多傳奇故事。諸葛亮墓便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真正的諸葛亮墓在哪?為何沒人敢挖?

諸葛亮墓,現位於陝西省漢中市勉縣的定軍山腳下,有人說這是諸葛亮的衣冠冢,由於東漢末年盜墓之風橫行,為了防止被盜,一樣尋常都有秘葬和薄葬兩種情勢,好比關羽的墳場就有三處,而三國梟雄曹操更是號稱有七十二墓。

相傳真正的諸葛亮墓,是諸葛亮臨終前布置四位年壯士兵,抬著棺出成國都一向向南走,繩斷即為安葬之地,四人走了三天,然則繩未斷,四人嫌累就隨意率性找個處所下葬了。回城復命時被察覺說謊,劉禪一怒之下,沒來得及問明安葬之地,就將四位士兵砍頭,自此諸葛亮真正墳場成為迷案。

可是,定軍山腳下的諸葛亮墓,數千年來從未被盜過,這在中國汗青上長短常有數的,究其緣故起因,有四種說法:一說諸葛亮阮囊羞怯,沒有陪葬品,二說墳場組織重重,三說只是衣冠冢,四說諸葛亮受眾人仰慕。

諸葛亮的墳前有兩塊石碑,稍大一塊是明朝萬積年間陝西按察使金陵趙健所立,稍小一塊是清朝雍正年間弟果親王所立,碑身有龍紋照映。諸葛亮墳後有兩顆千年木樨樹,每年城市著花,相傳是武侯墓的「護墓雙桂」。

但令人希奇的是,墳頭竟然有一顆高峻的黃果樹,憑證中國粹歷傳統,墳頭是不會種樹,有人說是諸葛亮的老婆黃月英對丈夫的一片至心,化為黃果樹為諸葛亮遮風擋雨。

看累了吧,發個笑話,讓你開心放鬆一下

套路

一女孩正在手機上聊天,突然蹦出一個陌生人:我喜歡你,你有男朋友嗎?女孩:對不起我有男朋友了。陌生人:怪不得你最近天天抱著手機玩,我是你爸。晚上回來談談!女孩:嗚??!第二天,又蹦出一個陌生人:我喜歡你,你有男朋友嗎?女孩:我沒男朋友。陌生人:我是你男朋友,我就知道你不喜歡我了!女孩:親愛的對不起,我以為是我爸整我呢?陌生人:原來你爸說的是真的,我是你媽

❹ 三國里諸葛亮的墓在哪裡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謚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劉禪追謚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諸葛亮墓
諸葛亮之墓武侯墓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即諸葛亮墓,在陝西省勉縣(沔縣)定軍山腳下,每年,勉縣的人在清明節的那天都要去拜謁諸葛亮游覽定軍山;2008年10月,在勉縣還舉行了三國文化節。
後世紀念
武侯祠
四川成都市武侯區和武侯祠,1991,經政府批准,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正式成立,區名取自轄區內的武侯祠(原為漢昭烈廟,昭烈為劉備死後的謚號)。武侯祠因諸葛亮生前被封為武鄉侯而得名,明初與昭烈廟合並,為蜀中著名的歷史旅遊名勝之一。
南陽武侯祠,又名「諸葛亮庵」,位於河南南陽市卧龍區卧龍崗,始建於魏晉時期,是投魏之蜀漢故將黃權在諸葛亮躬耕地卧龍崗上修建而成的是紀念諸葛亮的大型祠堂群。
陝西省漢中市武侯祠,位於勉縣(沔縣),始建於公元263年,為最早的武侯祠(早成都武侯祠約50年),故而被稱為「天下第一武侯祠」。
隆中景區
隆中風景區位於全國歷史文化名城襄陽市襄城區,距襄陽市區13公里,總面積209平方公里,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中國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青年時期在這里隱居長達十年之久。膾炙人口的《隆中對》和劉備「三顧茅廬」的史事都發生在這里。

❺ 牡丹江市武侯墓在哪

位於陝西省漢中市勉縣勉縣城南四公里的定軍山古戰場腳下,武侯墓也就是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之墓。

❻ 武侯墓蔡倫墓張騫墓均位於什麼地方

武侯墓、蔡倫墓、張騫墓均位於漢中。

武侯墓,即諸葛亮墓,位於漢中市勉縣的定軍山腳下,因諸葛亮曾獲封武鄉侯而得名武侯墓。

蔡倫墓位於陝西漢中洋縣城東10公里的龍亭鎮,是中華民族「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的發明人蔡倫長眠之地,也是蔡倫的封地。

張騫墓,位於城固縣團結鄉饒家營北約200米處。張騫墓坐北朝南,南北長35.6米,東西寬20米,高5米,成覆斗形。



(6)武侯墓在哪裡擴展閱讀

相關傳說

諸葛亮因為魏延夜闖,延壽之法被破壞後,一病不起。彌留之際,他遺書後主劉禪,囑其在他死後,將屍體入棺,由四名士兵抬著向南走,杠斷繩爛之處便是他的葬身之所。對於這位為蜀漢立下汗馬功勞的丞相的最後遺言,劉禪豈能不遵,於是他命四個關西壯漢,抬著他的棺一直往南走。

這四個漢子抬了三天三夜後,終於體力不支,但是此時杠未斷,繩也未爛。四個人商議後,將諸葛亮的棺就地掩埋。回去後,他們報告劉禪,說將丞相棺掩埋於杠斷繩爛之處。劉禪聽了報告後覺得不對勁,怎麼這么快就會杠斷繩爛呢。

於是將四個人抓起來嚴加審問,四壯漢經不起皮肉之苦,只好招認。劉禪大怒,以欺君之罪將四人殺死。但是,四壯漢被殺後,世人就再也不知道諸葛亮的葬地了。

但後人為了渲染諸葛亮之機智,認為這一切都在諸葛亮預料之中,因為孔明早已料到,自己死後蜀國必為司馬氏所滅,而蜀國滅亡後司馬氏必來挖他的墳墓,所以他「導演」了這出戲劇,以保自己死後的安寧。

❼ 武侯墓在哪裡

武侯墓即諸葛亮墓,武侯墓位於陝西省漢中市勉縣定軍山腳下,因諸葛亮曾獲封武鄉侯而得名武侯墓。

相信大家對諸葛亮都不陌生,不管是在影視劇中還是在名著中我們都見識過他的有勇有謀,諸葛亮是我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那麼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一說諸葛亮的武侯墓究竟在哪裡。
01
漢中市是陝西省地級市,簡稱“漢”,古稱南鄭、興元、梁州、天漢。位於陝西省南部,北依秦嶺,南屏巴山,中部為漢中平原。
02
漢中市因漢水而得名,自古就有“天漢”之美稱。被評為中國最美十大城鎮之一,被譽為“漢人老家”。漢中是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江的源頭,陝南地區最大城市,是關中--天水經濟區和成渝經濟區的重要連接樞紐,是成都到西安的必經之地,也是兩漢三國文化的主要發祥地,素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的美譽。漢中屬於北亞熱帶氣候區,北有秦嶺、南有大巴山脈兩大屏障,寒流不易侵入,潮濕氣流不易北上,氣候溫和濕潤、干濕有度。
03
漢中市地處中國版圖地理幾何中心,位於陝西省西南部。漢中市北界秦嶺主脊,與陝西省寶雞市、西安市為鄰,南界大巴山主脊,與四川省廣元市、巴中市毗連,東與陝西省安康市相接,西與甘肅省隴南市接壤。

❽ 諸葛亮的墓在哪裡

諸葛亮墓,在陝西省勉縣(沔縣)定軍山腳下。

諸葛亮墓周圍有定軍山、少祖山下沿的九條小山崗環抱,九條山崗由青溝、罔子溝、井溝、斬地溝、田家溝、牛角溝、瓦洞溝、龍嘴溝八條小溪分割而成。

武侯墓區,崗巒起伏,山環水抱。墓上和廟內的建築,多是明、清兩代一所三院並連的大廟,圍有垣牆,面積約45000平方米。

布局:

入陵園大門,一片漢柏古松,清幽、古樸。大殿院中,有許多歷代歌頌諸葛亮的詩詞和復修墓廟記文的石碑。大殿龕上,端坐著諸葛亮的塑像,綸巾,羽扇,鶴氅,方據,神態庄嚴。

關興、張苞,侍立左右。 墓在大殿之後,南北向,頭北腳南,取北顧中原,南立蜀國之意。墓周砌以磚牆,其圓周為60米。墓家為覆斗形,高約6米。

(8)武侯墓在哪裡擴展閱讀

墓地傳說

諸葛亮因為魏延夜闖,延壽之法被破壞後,一病不起。彌留之際,他遺書後主劉禪,囑其在他死後,將屍體入棺,由四名士兵抬著向南走,杠斷繩爛之處便是他的葬身之所。

劉禪於是他命四個關西壯漢,抬著他的棺一直往南走。這四個漢子抬了一天一夜後,終於體力不支,但是此時杠未斷,繩也未爛。四個人商議後,將諸葛亮的棺就地掩埋。

回去後,他們報告劉禪,說將丞相棺掩埋於杠斷繩爛之處。劉禪聽了報告後覺得不對勁,怎麼這么快就會杠斷繩爛呢?於是將四個人抓起來嚴加審問。

四壯漢經不起皮肉之苦,只好招認。劉禪大怒,以欺君之罪將四人殺死。但是,四壯漢被殺後,世人就再也不知道諸葛亮的葬地了。

參考資料

網路-武侯墓

❾ 諸葛亮墓在哪裡

諸葛亮的武侯墓位於勉縣城南4公里的定軍山下,是我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葬地,墓區山環水抱古木參天,四季如春風景宜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陝南主要旅遊景點之一。 諸葛亮生前輔佐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官至丞相,武鄉侯,死後謚「忠武侯」,千百年來,我們稱其墓地為「武侯墓」。公元234年,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曹魏時,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軍中,蜀漢朝廷遵其遺命,歸葬於定軍山下。 武侯墓周圍有定軍山,少祖山下沿的九條小山崗環抱,九條山崗由青溝、罔子溝、井溝、斬地溝、田家溝、牛角溝、瓦洞溝、龍嘴溝八條小溪分割而成。墓前上崗三層,自定軍山向西疊浪而來,約三里許至此成眠弓形,古稱「三台書案」。從少祖山下六崗向東勢若游龍,倏起忽落五六里,至墓後形成新月者半里許,傳為墓之正脈。新月之下,眠弓之內,豁然開張平地三百餘畝,左右前後九支環抱,又如佛手,其天造地設實為人工所不能者。 近墓四山,名曰「前書案梁、後筆峰山,左土地嶺、右武山崗」,將武侯靈冢緊密圍護。四山翠柏蒼松、攢蔚川阜、遮天蔽日,難覓神冢。當你轉過書案梁,前面豁然開朗,別有一番風光,盆地當中,高冢巍然,古建成群,古樹森森,修竹異木,花香鳥語,一條小溪從墓前蜿蜒而過,淙淙流水,更為墓區增添幾分神秘色彩和新的情趣。武侯墓區,佔地360畝,有明清遺留下來的古建築70餘間,千年以上古柏40餘株,其中170餘年的22株,漢株2株。古柏漢桂相輝映,四季鮮花互爭研,真乃人間仙境,世外桃園。 大殿正中神台上,端坐諸葛亮塑像,羽扇綸巾、寶像庄嚴,栩栩如生。印、劍二僮侍立兩旁,其下關興、張苞身披鎧甲,手握令箭、神鞭,威武雄猛,護持左右,使人肅然起敬。 東西廂房和南院道觀,是「一代智星諸葛亮」大型雕塑展覽,共分30組,再次生動展現了諸葛亮一生的政治、軍事活動壯舉。史料翔實、規模宏大,由圓雕到浮雕直至壁畫,總看為一整體,分看各有各的場景,人物逼真,場面恢宏,隱隱給人有金戈鐵馬、震天殺聲之感。 殿後大冢巍然,狀若覆斗,即為亮墓,冢高6米,周60米,四周以漢白玉石護欄圍護,石欄上浮雕35幅「諸葛亮生平」故事圖案。冢前有四角攬頂式亭子一座,名曰前墳亭。亭角高翹,圍以木欄,亭內高懸「雙桂流芳」匾額一塊,亭中堅立墓碑兩通,一為明萬曆甲午(公元1549年)陝西按察使金陵趙建所立的「漢丞相諸葛亮武侯之墓」的墓碑,一為清雍正13年(公元1735年)果親王立的「漢諸葛亮武侯之墓」碑。墓東西向,頭西腳東,取「永懷西蜀、興復漢室」之意。 拜殿前漢柏上纏繞著一蔓生植物,名「凌霄花」俗名「爬柏凌霄樹」。共葉似香椿而色翠,花似牽牛而色赤,每年自夏至開花到立秋止,花期長達百日之久。每花季節,朝開暮落,遍地紅英。遠而望之,只見蒼蒼翠柏之中,點綴著朵朵紅花,紅綠相映,嬌艷之極,給人以千年古柏開紅花之感,煞是好看。湊霄花,象徵諸葛亮興復漢室,鞠躬盡瘁,為國為民的高風亮節。 墓園內現遺留各時代碑石余通,匾額34塊,對聯29幅,三國故事壁畫100餘幅,碑石匾聯內容,多為贊頌諸葛武侯之詞。各時代的鍾鼎爐磬10餘件。並有武侯遺文本刻條幅48塊。遺存文物,既是歷史的見證,又增添了游覽內容。 當你站在定軍山上,俯瞰諸葛武侯墓園,只見那九條山崗猶如翻滾的巨龍,從四面八方匯聚於墓地,拱衛者翠柏蒼松之中的武侯息眠之所,故有「九龍捧聖」之稱。凡來武侯墓拜謁觀瞻者,無有慨然興嘆!「無怪當年武侯親點此穴」,真乃「諸葛佳城,洞天福地」也。

❿ 諸葛亮墓在哪

武侯墓,即諸葛亮墓,在勉縣定軍山腳下。
外圍環境諸葛亮墓周圍有定軍山,少祖山下沿的九條小山崗環抱,九條山崗由青溝、罔子溝、井溝、斬地溝、田家溝、牛角溝、瓦洞溝、龍嘴溝八條小溪分割而成。墓前上崗三層,自定軍山向西疊浪而來,約三里許至此成眠弓形,古稱「三台書案」。從少祖山下六崗向東勢若游龍,倏起忽落五六里,至墓後形成新月者半里許,傳為墓之正脈。新月之下,眠弓之內,豁然開張平地三百餘畝,左右前後九支環抱,又如佛手,其天造地設實為人工所不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