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球是什麼 樣的(圖片)
地球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國際名稱為「該婭」(蓋婭(Gaea),希臘神話中的大地之神,所有神靈中德高望重的顯赫之神。是希臘神話中最早出現的神,在開天闢地時,由卡厄斯(Chaos)所生。她是宙斯的祖母,蓋婭生了天空,天神烏拉諾斯(Ouranos or Uranus),並與他結合生了六男六女,十二個泰坦巨神及三個獨眼巨人和三個百臂巨神,是世界的開始,而所有天神都是她的子孫後代。至今,西方人仍然常以「蓋婭」代稱地球。 ),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數是第三顆。它有一顆天然的衛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 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又圍繞太陽公轉。地球自轉與公轉運動的結合使其產生了地球上的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速度是不均勻的)。同時,由於受到太陽、月球、和附近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地球大氣、海洋和地球內部物質的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地球自轉軸在空間和地球本體內的方向都要產生變化。地球自轉產生的慣性離心力使得球形的地球由兩極向赤道逐漸膨脹,成為目前的略扁的旋轉橢球體,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短約21千米。 阿波羅飛船在月球上看到地球是由一系列的同心層組成。地球內部有核(地核)、幔(地幔)、殼(地殼)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和大氣圈,還有磁層,形成了圍繞固態地球的美麗外套。 地球作為一個行星,遠在56億年以前產生於原始太陽星雲。 地球的基本參數: 扁率因子: 298.257 平均密度: 5.52克/厘米3 赤道半徑: ae = 6378136.49 米 極半徑: ap = 6356755.00 米 平均半徑: a = 6371001.00 米 赤道重力加速度: ge = 9.780327 米/秒2 平均自轉角速度: ωe = 7.292115 × 10-5 弧度/秒 扁率: f = 0.003352819
㈡ 地球是什麼樣的(發個圖片來)
地球的樣子詳情及圖片如下:
地球(Earth)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里。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現有40~46億歲, 它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46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
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呈兩極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
地球內部有核、幔、殼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圈以及磁場。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
卡文迪許認為地球的質量約為5.96×10^24千克地球的赤道半徑ra=6378137m≈6378km,極半徑rb=6356752m≈6357km,扁率e=1/298.257,忽略地球非球形對稱,平均半徑r=6371km。在赤道某海平面處重力加速度的值ga=9.780m/s^2,在北極某海平面處的重力加速度的值gb=9.832m/s^2,全球通用的重力加速度標准值g=9.807m/s^2,地球自轉周期為23小時56分4秒(恆星日),即T=8.616×10^4s。
㈢ 地球的真正形狀是什麼樣子的
所謂旋轉橢球體,是由經線圈繞地軸回轉而成的。所有經線圈都是相等的橢圓,而赤道和所有緯線圈都是正圓。測量上為了處理大地測量的結果,採用與地球大小形狀接近的旋轉橢球體並確定它和大地原點的關系,稱為參考橢球體。十九世紀,經過精密的重力測量和大地測量,進一步發現赤道也並非正圓,而是一個橢圓,直徑的長短也有差異。這樣,從地心到地表就有三根不等長的軸,所以測量學上又用三軸橢球體來表示地球的形狀。 此後,又發現地球的南北兩半球不對稱,南極較北極離地心要近一些,在北極凸出18.9米,在南極凹進25.8米;又在北緯45�0�8地區凹陷,在南緯45�0�8隆起。這一形狀和參考橢球體對比,地球又有點像梨子的樣子,於是測量學中又出現「梨形地球」這一名稱。總之地球的形狀很不規則,不能用簡單的幾何形狀來表示。更確切地說,地球具有獨特的地球形體。從宇宙空間觀看地球,它既不像梨,也不象橘子或雞蛋,倒像一個滾圓的球。人們利用宇宙飛船和同步衛星在36,000公里高空的實際觀測,已把地球的真面貌拍攝下來了。可以看到,在這個小行星上,遼闊的海洋呈蔚藍色,突出在水體上呈褐色的是陸地,青蔥翠綠的是地面上的植被,還有縈繞在上空不斷變化著的白雲。 從上面可以看出,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逐步提高的。正圓球體、旋轉橢球體、三軸橢球體以及地球形體等,對於地球的真實形狀而言,可以說都是近似的。反過來,人們在生產斗爭和科學實踐中,也需要對地球的形狀加以不同程度的簡化。例如在製造地球儀或繪制全球性地圖時,就必須把地球當作正圓球體來看待;當測繪大比例尺地形圖時,有必須把地球作為有規則的參考橢球體來處理;而在發射人造天體及其軌道計算時,則需要把赤道的扁率以及各地對參考橢球體的偏離更精確地計算進去。 因此,地球的形狀不能用某種幾何形狀來表示,嚴格地說應稱它為地球形體
㈣ 除去地球上的水,地球是什麼樣子的我想看的是一張圖片
如果除去地球上的水,地球的真實形狀是下面這個樣子的。(圖中的高低程度被放大了)
圖中顏色是按照真實的海拔高度標示的,藍色表示低窪,紅色表示高出地表的程度。
㈤ 地球是什麼樣子的
地球並不是絕對的圓形,17世紀末,英國大科學家牛頓研究了地球自轉對地球形態的影響,從理論上推測地球不是一個很圓的球形,而是一個赤道處略為隆起,兩極略為扁平的橢球體,赤道半徑比極半徑長20多公里。1735~1744年法國巴黎科學院派出兩個測量隊分別赴北歐和南美進行弧度測量,測量結果證實地球確實為橢球體。如果遠距離的看上去,你會發現地球形狀像一隻梨子:它的赤道部分鼓起,是它的「梨身」;北極有點放尖,像個「梨蒂」;南極有點凹進去,像個「梨臍」,整個地球像個梨形的旋轉體,因此人們稱它為「梨形地球」
。
其實地球確切地說,是個三軸橢球體。
㈥ 地球的表面是什麼樣子的圖片
樓主你好!地球其實只能是一個大致的球體,在很多人印象中的地球都是一個很接近球的球體,但看完地球表面真正的樣子後,相信樓主會「毀三觀」的。。。。。。下面是地球表面真正樣子的模型: 希望可以幫到你!O(∩_∩)O
㈦ 地球是什麼形狀的
地球大致呈橢球形。地球自轉的效應使得沿貫穿兩極的地軸方向稍扁,赤道附近略有隆起。地球赤道半徑比極半徑大了43千米(27英里)。
因此,地球表面離地球質心最遠之處並非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瑪峰,而是位於赤道上的厄瓜多欽博拉索山的山峰。地球的參考橢球體平均直徑約為12,742千米(7,918英里),約等於(40,000 km)/π,這個整數並非巧合,而是因為長度單位米的最初定義是經過法國巴黎的經線上赤道與北極點距離的一千萬分之一。
由於局部地勢有所起伏,地球與理想橢球體略有偏離,不過從行星尺度看,這些起伏和地球半徑相比很小,最大偏離也只有0.17%,位於海平面以下10,911米(35,797英尺)的馬里亞納海溝與海拔8,844米(29,016英尺)的珠穆朗瑪峰只產生0.14%的偏離。
若把地球縮到檯球大小,地球上像大型山脈和海溝那樣的地方摸上去就像微小瑕疵一樣,而其他大部分地區,包括北美大平原和深海平原摸上去則更加光滑。
(7)地球是什麼樣子的圖片擴展閱讀: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在最近的一個世紀里,這一認識發生了根本性的拓展。起初,地球被認為是宇宙的中心,而當時對宇宙的認識只包括那些肉眼可見的行星和天球上看似固定不變的恆星。
17世紀日心說被廣泛接受,其後威廉·赫歇爾和其他天文學家通過觀測發現太陽位於一個由恆星構成的盤狀星系中。到了20世紀,對螺旋狀星雲的觀測顯示我們的銀河系只是膨脹宇宙中的數十億計的星系中的一個。
到了21世紀,可觀測宇宙的整體結構開始變得明朗——超星系團構成了包含大尺度纖維和空洞的巨大的網狀結構。超星系團、大尺度纖維狀結構和空洞可能是宇宙中存在的最大的相干結構。在更大的尺度上(十億秒差距以上)宇宙是均勻的,也就是說其各個部分平均有著相同的密度、組分和結構。
宇宙是沒有「中心」或者「邊界」的,因此我們無法標出地球在整個宇宙中的絕對位置。地球位於可觀測宇宙的中心,這是因為可觀測性是由到地球的距離決定的。在各種尺度上,我們可以以特定的結構作為參照系來給出地球的相對位置。目前依然無法確定宇宙是否是無窮的。
㈧ 地球以後是什麼樣子的圖片
特別小,水分會蒸發,全是火(太陽離地球越來越近),太陽越來越大,最終會被膨脹的太陽吞噬掉。(僅是看見別人推測不代表個人觀點)
㈨ 地球是什麼樣子的圖片
地球是似橢圓雞蛋形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