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白細胞偏高說明什麼
你檢查出來沒問醫生嗎?以我有限的知識,白細胞可以吃病毒細菌的,體內白細胞偏高,說明身體上有某種疾病,所以,身體就會產生抗體,也就是白細胞增多,去抵禦疾病。
『貳』 白細胞高 表示什麼
白細胞偏高的原因是因為身體某個地方有炎症,身體做出的自我保護措施,增加白細胞吞噬有害細菌,所以醫學上就用了這個原理來驗證身體是不是有發炎或者損傷. 比如感冒,發燒,外傷都是因為呼吸道感染,軟組織感染等,體內的白細胞會急劇增加. 白細胞舊稱白血球.血液中的一類細胞. 血液中的白細胞包括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化驗單中的白細胞計數是指測定血液中的白細胞總數,而分類計數是指各種白細胞的百分比.由於各種白細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況下,可引起不同類型白細胞的數量發生變化.一般而言,我們只需掌握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N)和淋巴細胞(L)的分類就可以了,因為在日常生活中,醫生是根據白細胞的數量來判斷身體是否有感染發生,然後再根據白細胞分類來判斷是什麼類型的感染,應該使用什麼類型的葯物.由於中性粒細胞占白細胞總數的50%-70%,其增高和減低直接影響白細胞總數的變化.因此在臨床檢查中絕大多數病歷白細胞總數實際反映著中性粒細胞的變化,所以白細胞總數的臨床意義主要指中性粒細胞的變化. (1)中性粒細胞病理性升高:某些細菌性感染所引發的疾病,特別是化膿性球菌引起的局部炎症和全身性感染,如:化膿性腦膜炎,肺炎,闌尾炎,中耳炎,扁桃體炎,膽囊炎及敗血症等;嚴重的組織損傷或壞死:如大手術後,燒傷,急性出血嚴重創傷,血管栓塞等;過敏反應;中毒反應;腫瘤及血液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性粒細胞白血病等均可導致白細胞數量升高; (2)中性粒細胞病理性降低:某些病毒性感染:如流感,病毒性肝炎,風疹等.某些細菌性感染,如傷寒和副傷寒.血液系統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原發性粒細胞缺乏症.脾功能亢進;理化因素:如放射線,放射性治療,化學治療葯物,解熱鎮痛葯物等,抗腫瘤類細胞毒性葯物等均可導致白細胞數量減少. (3)淋巴細胞變化:百日咳,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麻疹,腮腺炎,結核,病毒性肝炎及病毒感染等淋巴細胞常升高;傳染病急性期,放射病,長期應用激素治療及細胞免疫缺陷病等淋巴細胞常降低. 正常成人為4000~10000/μL,新生兒為15000~20000/μL,6個月至2歲嬰兒為11000~12000/μL。 *升高: 各種細胞感染,炎症,嚴重燒傷.明顯升高時應除外白血病. 降低: 白細胞減少症,脾功能亢進,造血功能障礙,放射線,葯物,化學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瘧疾,傷寒,病毒感染,副傷寒. *白細胞增多常見於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減少常見於流感、麻疹等病毒性傳染病及嚴重敗血症、葯物或放射線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 白細胞分類計數 白細胞分為5類。 一是中性粒細胞(Gran),正常為0.50~0.70,增高或減少的原因與白細胞計數相同; *增高: 細菌感染,炎症; 降低: 病毒性感染* 二是淋巴細胞(Lym),正常為0.20~0.40,增多時常見於中性白細胞減少、結核、百日咳等;其減少常見於中性白細胞增多; *增高: 百日咳,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症,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降低: 免疫缺陷 * 三是嗜酸性粒細胞,正常為0.005~0.05,增多見於寄生蟲病、過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膚病; * 增高: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貧血.* 四是嗜鹼性粒細胞,正常為0~0.01,臨床意義不大; 五是單核細胞,正常為0.03~0.08,增多時見於急性傳染病恢復期。 *增高: 結核,傷寒,瘧疾,單核細胞性白血病.* e. 血小板(PLT):正常情況:(100-300)% * 升高: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纖維化,症狀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惡性腫瘤,缺鐵性貧血,外傷,手術,出血,脾切除後的脾靜脈血栓形成,運動後. 降低: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播散性紅斑狼瘡,葯物過敏性血小板減少症,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血小板破壞增多,血小板生成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造血機能障礙,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進. * f. 紅細胞沉降率: westergren法 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iahinhkob法 男性0-8mm/h, 女性0-12mm/h。 * 增快: 急性炎症,結締組織病,嚴重貧血,惡性腫瘤,結核病. 減慢: 紅細胞增多症,脫水. g.網織紅細胞計數:正常情況:(00.5-1.5)% *增高: 溶血性貧血,大量出血,缺鐵性貧血,惡性貧血應用維生素B12時. 降低: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 3小朋友的血常規編輯 小寶寶最常見的病可能就算是感冒了,一旦不及時治療,就會發起燒來,這時候帶寶寶到醫院去,大夫就會讓先驗一下血。為什麼要驗血呢?因為人在生病時,血液中各種細胞的數量會發生變化。比如貧血時,紅細胞的數量或血紅蛋白的含量就會產生變化;身體發生炎症時,白細胞的數量就會增加。 主要看哪些指標 血常規的化驗單上往往會有一長串的化驗項目,但有一些是比較專業的項目,對於它們,我們不必去深究。 看血常規的化驗單,我們需要重點看三個方面: 紅細胞計數(RBC)和血紅蛋白測定(HGB) :血常規的化驗單的第一項都是紅細胞計數的檢查,我們知道紅細胞的主要作用是給全身的各組織器官輸送氧氣,並把體內產生的二氧化碳排出體外,而完成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紅細胞內的一種蛋白,這就是血紅蛋白(Hb)。 一般正常情況下,紅細胞的數量和血紅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對固定的。但在發生貧血的情況下,它們之間的比值就會發生變化,如發生低色素性貧血時,血紅蛋白含量的降低就會十分明顯,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比例就會升高。所以在看化驗單時,一定要首先注意這兩項的數值。 白細胞計數(WBC)和白細胞分類計數(DC) :血液中的白細胞包括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化驗單中的白細胞計數(WBC)是指測定血液中白細胞的總數,而分類計數是指各種白細胞的百分比。由於各種白細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況下,可引起不同類型白細胞的數量發生變化。一般而言,我們只要掌握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N)和淋巴細胞(L)的分類就可以了,因為在平常的生活中,醫生是根據白細胞的數量來判斷身體是否有感染發生,然後再根據白細胞分類來判斷是什麼類型的感染,應該使用什麼類型的葯物。一般而言,如果中性粒細胞的數量增多是細菌性的感染,淋巴細胞數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 血小板計數(PLT) :我們都知道,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沒有它,我們就可能因一個小傷口而流血不止,甚至出現生命危險了。
『叄』 白細胞升高說明什麼
白細胞可分為下列5種類型,即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
各種類型的白細胞升高的臨床意義不同.
中性粒細胞增多:在生理情況下,外周血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一天內存在著變化,下午較早晨為高.妊娠後期及分娩時,劇烈運動或勞動後,飽餐或淋浴後,高溫或嚴寒等均可使其暫時性升高.病理性增多見於:1急性感染(特別是化膿性球菌感染為最常見的原因)2嚴重的組織損傷及大量血細胞破壞3急性大出血4急性中毒5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惡性腫瘤.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多見於:1過敏性疾病2寄生蟲病3皮膚病4血液病5某些惡性腫瘤6某些傳染病.
嗜鹼性粒細胞增多:多見於:1過敏性疾病2血液病3惡性腫瘤.
淋巴細胞增多;多見於:1感染性疾病2腫瘤性疾病3急性傳染病的恢復期4移植排斥反應.
單核細胞增多:多見於:1某些感染2某些血液病.
由於主要症狀是沒感覺,綜合上述分析可能只是暫時性白細胞升高(白細胞可恢復正常)或肺部感染感染性疾病(常用青黴素治療).
如有明顯症狀出現,建議去醫院就診.
『肆』 白細胞高是什麼原因
一般來說,白細胞高的話,說明有一定的感染的。但劇烈運動;體力勞動;在冬季長時間暴露於冷空氣之後;飽餐、淋浴後也常有白細胞輕微增高。生理性白細胞增高還見於情緒緊張,飢餓時低血糖等。
如果發現白細胞無故增加,必須去醫院檢查,查明原因比較好。
『伍』 白細胞高是什麼原因
白細胞增高一般最主要的原因常見於感染,如果有肺炎,支氣管炎,腸炎,泌尿系統的感染,血液系統的感染都會導致白細胞升高,如果受了外傷或者做了手術等刺激應激性的也會導致白細胞的升高,但是過一段時間白細胞就會恢復正常,如果長期大劑量的激素也會導致白細胞的升高。
『陸』 白細胞偏高說明什麼問題
身體某處有炎症,白細胞增多了好跟細菌抗爭嘍
『柒』 白細胞偏高是什麼
白細胞高,說明體內有病毒入侵或病變反應,人體自身免疫系統的正常反應。跟人發燒是身體自我保護的現象是一樣的。
『捌』 白細胞高說明什麼感染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