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山葯是什麼什麼樣子的
可以做湯,蒸著吃或者做成藍莓山葯,本人比較喜歡藍莓山葯這道菜,單獨吃山葯會有點麻
B. 山葯植株長什麼樣
中文名 薯蕷
別 名 :山葯、懷山葯、淮山葯、土薯、山薯、玉延、山芋、野薯、白山葯
纏繞草質藤本。塊莖長圓柱形,垂直生長,長可達1米多,斷面干時白色。
莖通常帶紫紅色,右旋,無毛。單葉,在莖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對生,很少3葉輪生;葉片變異大,卵狀三角形至寬卵形或戟形,長3-9(-16)厘米,寬2-7(-14)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深心形、寬心形或近截形,邊緣常3淺裂至3深裂,中裂片卵狀橢圓形至披針形,側裂片耳狀,圓形、近方形至長圓形;幼苗時一般葉片為寬卵形或卵圓形,基部深心形。葉腋內常有珠芽。雌雄異株。
雄花序為穗狀花序,長2-8厘米,近直立,2-8個著生於葉腋,偶而呈圓錐狀排列;花序軸明顯地呈「之」字狀曲折;苞片和花被片有紫褐色斑點;雄花的外輪花被片為寬卵形,內輪卵形,較小;雄蕊6。雌花序為穗狀花序,1-3個著生於葉腋。蒴果不反折,三棱狀扁圓形或三棱狀圓形,長1.2-2厘米,寬1.5-3厘米,外面有白粉;種子著生於每室中軸中部,四周有膜質翅。花期6-9月,果期7-11月。
C. 山葯的棵行長的是啥樣,圖片
種 名: 薯蕷(yù)
拉丁語學名: Dioscorea opposita
別 名: 山葯、懷山葯 、淮山葯 、土薯、山薯、山芋、玉延。
氣味: (根)甘、溫、平、無毒。
英文名字: nagaimo, yamaimo, Chinese yam, Japanese mountain yam, Korean yam;
多年生草本植物,莖蔓生,常帶紫色,塊根圓柱形,葉子對生,卵形或橢圓形,花乳白色,雌雄異株。塊根含澱粉和蛋白質,可以吃。通稱山葯。
《本草綱目》記載,薯蕷由於唐代宗叫李豫,為避諱而改為薯葯,又因為宋英宗叫趙曙,為避諱而改為山葯。
科 屬
域: 真核域 Eukarya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單子葉植物綱 Liliopsida
目: 薯蕷目 Dioscoreales
科: 薯蕷科 Dioscoreaceae
屬: 薯蕷屬 Dioscorea
種: 山葯 D. opposita [編輯本段]產地分布單子葉植物,10屬650種,廣布於全球的溫帶和熱帶地區,我國有薯蕷屬Dioscorea 1屬,約80種。
原產山西平遙、介休,現分布於我國華北、西北及長江流域的江西各省區。
栽種者稱家山葯,野生者稱野山葯;中葯材稱淮山,淮山葯、懷山葯等。
因其營養豐富,自古以來就被視為物美價廉的補虛佳品,既可作主糧,又可作蔬菜,還可以製成糖葫蘆之類的小吃。
我國主產於河南省北部,河北、山西、山東及中南、西南等地區也有栽培。冬季莖葉枯萎後採挖,切去根頭,洗凈,乾燥。
中國栽培的山葯主要有普通的山葯和田薯兩大類。普通的山葯塊莖較小,其中尤以古懷慶府(今河南焦作境內,含博愛、沁陽、武陟、溫縣等縣)所產山葯名貴,習稱「懷山葯」,素有「懷參」之稱,為全國之冠。 [編輯本段]葯理作用山葯水提液的體外實驗表明, 具有促進干擾素生成和增加T 細胞數的作用。在實驗性關節炎大鼠的研究中, 山葯水提液能顯著抑制Cu2 + 對γ 球蛋白的變性作用, 表明具有抗關節炎的作用。山葯水提液還可消除尿蛋白,對突變細胞具有抑制產生的作用。
山葯原名薯蕷, 補而不滯, 不熱不燥, 能補脾氣而益胃陰,而補肺益腎只能作為輔助之品。在許多抗衰老方劑中常配伍山葯應用。
第一種山葯:莖圓柱形,葉片三角狀卵形至三角狀廣卵形,基部戟狀心形。雄花序穗狀,不下垂,長軸多數成曲折狀,雄花近於無柄,苞片三角狀卵形,短於花被,花被片6,卵形,雄蕊6,發育;雌花序與雄花序相似,子房柱頭·3裂。蒴果有3翅,果翅長幾等於寬,有短柄,每室有種子2枚,著生中央;種子卵圓形,四周有栗殼色薄翅,翅寬約6毫米,四周不等寬。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第二種山葯:為無性繁殖,莖圓柱形,葉片心形,無花,葉腋間著生「山葯豆」,秋冬莖葉枯萎後「山葯豆」落地,第二年開春發芽。
D. 山葯長什麼樣子
山要要長的像木棍一樣的,沒有須也像那種大樹根.
山葯是一種很不錯的 葯材
E. 圓山葯的圖片是什麼樣的
山葯又稱薯蕷、土薯、山薯蕷、懷山葯、淮山、白山葯,是《中華本草》收載的草葯,葯用來源為薯蕷科植物山葯乾燥根莖。 山葯具有滋養強壯,助消化,斂虛汗,止瀉之功效,主治脾虛腹瀉、肺虛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頻、遺精、婦女帶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腸炎。山葯最適宜與靈芝搭配服用,具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山葯在食品業和加工業上大有發展前途。
葯品名稱
山葯
不良反應
一次吃得太多、容易脹悶、個別人有過敏反應
別名
懷山葯、山蕷、麻山葯、薯蕷。
劑型
片劑,常燉湯食用
是否處方葯
非處方葯
葯品類型
中葯
運動員慎用
非慎用
是否納入醫保
納入
用法用量
煎服,15~30g
主要用葯禁忌
不可與甘遂同用
主要適用症
脾虛症,肺虛症,腎虛症,消渴氣陰兩虛症
適宜搭配
靈芝,枸杞
地區分布
主要分布於廣西、河北,河南等地
做法
家常菜,養生菜
主治
脾虛,久瀉,肺虛,腎虛,帶下,尿頻
功能
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
歸經
歸脾、肺、腎經
性味
甘,平
外文名
Common Yam Rhizome,Rhizome of Common Yam,Dioscoreae rhizoma
F. 野山葯長什麼樣
野山葯為多年生纏繞草質藤本,花期6~8月,果期8~10月。生於山坡林邊、灌木林下及溝邊。主產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內蒙古、山西、陝西。性溫,味甘、苦。能舒筋活血,止咳化痰,祛風止痛。用於腰腿疼痛、風濕痛、風濕關節痛、筋骨麻木、大骨節病、跌打損傷、閃腰、咳嗽喘息、氣管炎、支氣管炎。葯理研究表明其有鎮咳、平喘等作用。
【植物形態】:多年生纏繞草質藤本,根莖橫走,栓皮呈片狀脫落,斷面黃色。莖左旋,無毛。葉互生,掌狀心形,變化較大,長8~15cm,寬7~13cm,邊緣作不等大的三角狀淺裂、中裂或深裂,至頂生裂片較小,全緣。花單性異株,穗狀花序腋生;雄花無柄,花被6裂,雄蕊6;雌花常單生,花被6裂。蒴果倒卵狀橢圓形,有3寬翅。種子每室2枚,生於每室的基部,四周有不等寬的薄膜狀翅。花期6~8月,果期8~10月。生於山坡林邊、灌木林下及溝邊。主產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內蒙古、山西、陝西。
G. 野生山葯葉子長什麼樣的求圖片,越多越好,有了請聯系我
山葯分為四種,其中山葯脖子長的那一種價格是最高,營養也是最好的,第二種就是那種外面很紅的,第三種就是能夠生吃,的
希望採納
H. 山葯長什麼樣子
山葯即薯蕷,是薯蕷科薯蕷屬植物。塊莖長圓柱形,垂直生長,長可達1米多,斷面干時白色。莖通常帶紫紅色,右旋,無毛。
多年生草質纏繞藤本。葉片形狀多變,葉腋間常生1-3個珠芽(氣生塊莖)。地下具圓柱形肉質塊莖,垂直生長,表皮粗糙,黃褐色,密生細須根。夏季開乳白色花,花單生,少有結實,都實行塊莖繁殖。三棱狀扁圓形的蒴果(成熟後裂開)。
(8)山葯長什麼樣子圖片擴展閱讀
山葯一名首見於《山海經·北山經》薯藇,又名署預(《山海經》)、薯蕷、山芋(《本經》)、山薯(《名醫別錄》)、薯葯(《清異錄》)、淮山葯(《飲片新參》)、淮山、懷山、野山豆(江蘇睢寧)、野腳板薯(湖南南嶽)、白薯、長山葯或者面山葯(甘肅徽縣)。
中國古代稱薯蕷,唐朝時,為避唐代宗李豫諱(「蕷」與「豫」同音),改稱薯葯。宋朝時,又為避宋英宗趙曙諱(「薯」與「曙」音近),改稱山葯。
山葯通常深埋於地下,與淺埋的馬鈴薯不同,不能直接拔起採收。需在田畦深挖溝後,細心挖掘長塊莖。地上部葉腋間則可收獲腋芽,即零餘子(山葯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