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秉 字怎麼讀
「秉 」字讀:bǐng
2. 秉秉的讀音是什麼
秉bǐng 拿著,持:秉燭。掌握、主持:秉正。秉公。古代容量單位,一秉合六十斛。
3. 秉的讀音是什麼
秉拼音:
[bǐng] 來自網路漢語|報錯
秉_網路漢語[釋義]1.拿著,持:~燭。 2.掌握、主持:~正。~公。 3.古代容量單位,一秉合十六斛。 4.姓。
4. 秉怎麼讀音是什麼
秉
拼音: [bǐng]
部首:禾部 筆畫:8筆 五筆:TGVI
釋義:1.拿著,持:~燭。2.掌握、主持:~正。~公。3.古代容量單位,一秉合十六斛。4.姓。
5. 「秉」怎麼讀
秉 #bǐng
【釋義】①拿著;握著:秉筆|秉燭夜遊.②掌握;主持:秉政|秉公辦理.
【秉公】 #bǐnggōng依照道理或公平的標准.
〖例句〗人民法官秉公執法,維護了法律的尊嚴.
【秉性】 #bǐngxìng性格.
〖例句〗王強是個秉性純朴、為人厚道的好孩子.
秉
(會意.從又,從禾,表示以手持禾.「又」篆體象一隻手.本義:禾把,禾束)
同本義
秉,禾束也.――《說文》
彼有遺秉.――《詩·小雅·大田》
或取一秉稈焉.――《左傳·昭公二十七年》
又如:秉穗(收稻時遺留在田中的禾把與禾實);秉握(一握稻把.言數量少)
量詞.十六斛.如:秉芻(十庾數量的草把)
通「柄」.權力,權柄
治國不失秉.――《管子·小匡》
國子實執齊秉.――《左傳·哀公十七年》
秉
手拿著,手持(是一隻手從旁邊拿著小物)
秉,執也.――《爾雅
秉 bǐng
①手持:燭夜遊.
②掌握;把持:權.
③姓.
【秉承】承受(意圖、旨意等).又作稟承.
【秉公】按公認的道理或平等的標准:#辦事.
【秉性】性格:賢良.
6. 秉怎麼讀
秉的讀音為bǐng。秉是漢語漢字中的會意字,最早見於甲骨文,左邊是一顆禾苗,右下方是一個手。本義指手拿著的一把莊稼,引申為拿著、主持、承受、接受。作動詞時,意思是掌握、主持。作名詞時,意思是禾把,禾束。也同「柄」,意思是器物的把手。
秉字組詞:
秉燭:意思是拿著燃燒的蠟燭。
秉公:意思是依照公認的道理或公平的標准。
秉燭夜談:指手持點燃的蠟燭深夜交談。比喻談話很投合,很深入。
7. 秉怎麼讀
秉讀作bǐng,聲母是b,韻母是ing,聲調是三聲。
秉(拼音:bǐng)是現代漢語常用字。秉字的本義指手拿著的一把莊稼。又由手拿一把莊稼引申為拿著,如秉持、秉燭。又引申為主持,如秉公辦事。又引申為承受、接受,如秉承。
秉,會意字,最早見於甲骨文。甲骨文的左邊是一顆禾苗,有葉子和禾穗,禾穗彎垂;右下方是一個又(手)。兩相會意,表示用手拿禾。手拿一把莊稼是農人的經常動作,也是一個實在動作。古人們按照描實的手法,用禾、手會意,創造了秉字。
(7)秉怎麼讀擴展閱讀:
組詞
1、秉持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bǐng chí,執持;持有具有;指操守;內心。
引證解釋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第二三篇:「迨吳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ti)時弊。」
2、秉承,讀音為bǐngchéng,漢語詞語,意思是按[命令或指示]辦事或處理問題。
引證解釋
峻青《秋色賦·不盡巨濤滾滾來》:「他們又秉承著他們父親母親的革命意志,站在民兵的行列里。」
8. 秉的意思,秉怎麼讀
● 秉
【bǐng】
1. 拿著,持:~燭。
2. 掌握、主持:~正。~公。
3. 古代容量單位,一秉合十六斛。
4. 姓。
9. 秉這個字怎麼讀
秉拼音:
[bǐng]
秉_網路漢語
[釋義] 1.拿著,持:~燭。 2.掌握、主持:~正。~公。 3.古代容量單位,一秉合十六斛。 4.姓。
10. “秉”字是什麼意思讀音是什麼
拼 音 :bǐng
部 首 :丿
筆 畫 :8
釋義:
〈名〉
1、(會意。從又,從禾,表示以手持禾。「又」篆體象一隻手。本義:禾把,禾束)
2、同本義
秉,禾束也。——《說文》
彼有遺秉。——《詩·小雅·大田》
或取一秉稈焉。——《左傳·昭公二十七年》
又如:秉穗(收稻時遺留在田中的禾把與禾實);秉握(一握稻把。言數量少)
3、量詞。十六斛。
如:秉芻(十庾數量的草把)
4、通「柄」。權力,權柄
治國不失秉。——《管子·小匡》
國子實執齊秉。——《左傳·哀公十七年》
〈動〉
1、手拿著,手持(是一隻手從旁邊拿著小物)
秉,執也。——《爾雅》
武王載旆,有虔秉鉞。——《詩·商頌·長發》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白居易《觀刈麥》
又如:秉圭(持著玉圭);秉燭雲長(即雲長秉燭,指三國關雲長執燈夜讀的事);秉筆(執筆;握筆);秉燭達旦(指關雲長在護送兩位皇嫂途中,秉燭達旦事);秉節(持節。節,古代使臣所持的符節;保持節操,守節);秉牘(手執簡牘)
2、引申為主持,掌握
光秉政前後二十年。——《漢書·霍光傳》
共秉朝政。——《三國志·呂布傳》
又如:秉公滅私(主持公道,滅除私念);秉正無私(主持正義,沒有私念);秉教伽持(佛教語。指執行佛法、施加佛力於眾生,以保護扶持之)
3、保持;堅持
民之秉彝。——《詩·大雅·丞民》
君子秉心。——《詩·小雅·小弁》
又如:秉彝(堅持道理);秉心(居心;用心;持心);秉志(持志)
4、通「稟」。承受 。
如:秉謝(稟受並回報);秉質(受於自然的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