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淡蓯蓉與肉蓯蓉的區別是什麼
肉蓯蓉呈圓柱形,鱗葉卵形至矩圓狀披針形,長1~2.5厘米,寬4~8厘米。穗狀花序圓柱形,苞片較短,卵狀披針形。表皮黃褐色,具有不定式氣孔,質硬無柔,斷面有淡棕色維管束,排列為菊花狀紋。氣微,味微咸苦。淡蓯蓉則和它完全不一樣。
② 肉蓯蓉圖片
這是曼陀羅 的果實,詳見網路
曼陀羅(學名:Datura stramonium Linn.)又叫曼荼羅、滿達、曼扎、曼達、醉心花、狗核桃、洋金花、楓茄花、萬桃花、鬧羊花、大喇叭花、山茄子。草本或半灌木狀,高0.5~1.5米,全體近於平滑或在幼嫩部分被短柔毛。莖粗壯,圓柱狀,淡綠色或帶紫色,下部木質化。葉廣卵形。花單生於枝叉間或葉腋,直立,有短梗;花萼筒狀。蒴果直立生,卵狀表面生有堅硬針刺或有時無刺而近平滑,成熟後淡黃色,規則4瓣裂。種子卵圓形,稍扁黑色。花期6~10月,果期7~11月。[1]常生於荒地、旱地、宅旁、向陽山坡、林緣、草地。喜溫暖、向陽及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
③ 這些是什麼中葯
具體這是什麼中葯?通過兩片圖片是看不出來的,你還是到專門的中葯葯店或者醫院具體咨詢,畢竟葯不是小事。
④ 叢容是什麼葯材
肉蓯蓉 ròu cōng róng
別名:大芸(淡大芸)、寸芸、蓯蓉(甜蓯蓉、淡蓯蓉)、地精、查干告亞
肉蓯蓉是一種寄生在沙漠樹木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從梭梭寄主中吸取養分及水分。是中國傳統的名貴中葯材。是補腎壯陽類處方中使用頻率很高的補益葯物。
性味甘、咸,溫。
功能主治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用於陽痿,不孕,腰膝酸軟,筋骨無力,腸燥便秘。
⑤ 肉叢容是什麼樣子
從網路上搬的:
高大草本,高40-160厘米,大部分地下生。
莖不分枝或自基部分2-4枝,下部直徑可達5-10(-15) 厘米,向上漸變細,直徑2-5厘米。
葉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0.5-1.5厘米,寬1-2厘米,生於莖下部的較密,上部的較稀疏並變狹,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長2-4厘米,寬0.5-1厘米,兩面無毛。花序穗狀,長15-50厘米,直徑4-7厘米;花序下半部或全部苞片較長,與花冠等長或稍長,卵狀披針形、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連同小苞片和花冠裂片外面及邊緣疏被柔毛或近無毛;小苞片2枚,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與花萼等長或稍長。
花萼鍾狀,長1-1.5厘米,頂端5淺裂,裂片近圓形,長2.5-4毫米,寬3-5毫米。花冠筒狀鍾形,長3-4厘米,頂端5裂,裂片近半圓形,長4-6毫米,寬0.6-1厘米,邊緣常稍外卷,顏色有變異,淡黃白色或淡紫色,干後常變棕褐色。雄蕊4枚,花絲著生於距筒基部5-6毫米處,長1.5-2.5厘米,基部被皺曲長柔毛,花葯長卵形,長3.5-4.5毫米,密被長柔毛,基部有驟尖頭。
子房橢圓形,長約1厘米,基部有蜜腺,花柱比雄蕊稍長,無毛,柱頭近球形。蒴果卵球形,長1.5-2.7厘米,直徑1.3-1.4厘米,項端常具宿存的花柱,2瓣開裂。
⑥ 肉蓯蓉是什麼樣子的,有照片嗎
肉蓯蓉屬列當科瀕危種,別名大芸、寸芸、蓯蓉、查干告亞(蒙語)。肉蓯蓉是一種寄生在沙漠樹木梭梭、紅柳根部的寄生植物,對土壤、水分要求不高,是一項較有前景的產業。分布於內蒙古、寧夏、甘肅和新疆,素有「沙漠人參」之美譽,具有極高的葯用價值,是我國傳統的名貴中葯材,也是歷代補腎壯陽類處方中使用頻度最高的補益葯物之一。 肉蓯蓉多年生寄生草本,高80~100cm。莖肉質肥厚,不分枝。鱗葉黃色,肉質,覆瓦狀排列,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穗狀花序頂生於花莖;每花下有1苞片,小苞片2,基部與花萼合生;背面被毛,長約為花莖的1倍,花萼5淺裂,有緣毛;花冠管狀鍾形,黃色,頂端5裂,裂片藍紫色;雄蕊4。蒴果卵形,褐色。種子極多,細小。花期5~6月。不分枝,下部較粗。葉肉質,鱗片狀,螺旋狀排列,淡黃白色,下部葉緊密,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5一15毫米,寬10-20毫米,上部葉稀疏,披針形或窄披針形,長10一40毫米,寬5一10毫米。穗狀花序頂生,伸出地面,長15一50厘米,有多數花;苞片線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4厘米,寬5一8毫米、與花冠近等長;小苞片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與花萼近等長;花萼鍾狀,長10一15毫米,5淺裂,裂片近圓形;花冠管狀鍾形,長3-4厘米,淡黃白色,管內彎,裡面離軸方向有2條鮮黃色的縱向突起,裂片5,淡黃白色、淡紫色或邊緣淡紫色;雄蕊4,2強,近內藏;子房橢圓形,白色,基部有黃色蜜腺,花柱細長,與花冠近等長,柱頭近球形。蒴果卵圓形,2瓣裂,褐色;種子多數,微小,橢圓狀卵圓形或橢圓形,長0.6一1毫米,表面網狀,具光澤。
⑦ 叢容可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肉蓯蓉是國家重點三級保護野生植物。
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第十八條、二十六條之規定:採集野生植物必須到相關部門辦理野生植物採集證,私自採集野生植物的將被處以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新疆西北部的和布克賽爾縣境內非法採挖肉蓯蓉違法行為呈上升態勢,為有效遏制非法採挖行為,該縣森林派出所聯合當地公安、邊防、林業局、人武部等執法力量,深入古爾班通古特沙漠腹地開展嚴厲打擊非法採挖肉蓯蓉專項行動。
⑧ 下面這張圖片中植物是沙漠人參嗎也就是肉蓯蓉嗎有認識的朋友幫我鑒定一下,謝謝!
肉蓯蓉,別名寸芸、蓯蓉、查干告亞(蒙語),屬瀕危種。高大草本,高40-160厘米,大部分地下生。花期5-6月,果期6-8月。主產於新疆、內蒙古阿拉善盟,甘肅、寧夏也有分布。
肉蓯蓉是一種寄生在沙漠樹木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從梭梭寄主中吸取養分及水分。素有「沙漠人參」之美譽,具有極高的葯用價值,是中國傳統的名貴中葯材。肉蓯蓉在歷史上就被西域各國作為上貢朝廷的珍品,也是歷代補腎壯陽類處方中使用頻度最高的補益葯物之一。
每年4月,肉蓯蓉、鎖陽進入生長高峰期,也是違法分子盜挖盜採的高峰期,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一些違法者甚至不惜阻撓執法,與執法者發生正面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