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資訊 » 粳怎麼讀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粳怎麼讀

發布時間: 2022-04-07 22:25:44

① 粳怎麼讀

粳米 的 "粳" 的發音:jīng

解析:粳在字典中只有百一個讀音,就是[ jīng ] ,意思是:稻的一種,米粒寬而厚,近圓形,米質黏性強,脹性小。

粳米 :jīng mǐ

粳米是粳稻的種仁,又稱稻米,是稻穀的成品,其製作工序包括去殼、碾米、成品整理等。粳米的營養豐富,是我們所熟悉的谷類之一,同時也是人類的主要食糧之一。據歷史記載,最早的種稻人是長江中下游的中國先民。

(1)粳怎麼讀擴展閱讀:

梗米的主要價值

1、亞洲熱帶廣泛種植的重要穀物。可煮粥食用,也可加工成爆米花等食品。

2、粳米葯性平和,味道甘甜,主歸脾、胃、肺經,具有補氣生津,健脾止瀉的功效,主治肺脾氣虛之神疲體倦、食少納呆、便溏腹瀉、心煩口渴之症。

3、現代研究也證實,粳米含有人體必需的澱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煙酸、維生素C及鈣、鐵等多種營養成分。

4、具有食用價值,亦是中醫臨床處方及體質虛弱和病後調理多用之品。

網路-粳米

網路-粳

② 「粳」怎麼念

粳粳
#jīng
【釋義】粳稻,稻的一種,莖稈較矮,葉子較窄,深綠色,米粒短而粗。
===================關於這個字的更多的信息=================

<名>
(形聲。從禾,亢聲,或從更聲。本義:粳稻,稻之不黏者。今指介於秈稻、糯稻之間的一種晚稻品種,米粒短而粗,米質黏性較強,脹性小)
同本義
秔,稻屬。――《說文》
秔,不黏稻也。――《聲類》
更為秔稻。――《漢書·溝洫志》
水澍稉。――左思《魏都賦》
粳香等炊玉,韭美勝炮羔。――陸游《新涼》
粳稻
粳米
粳(秔、稉)jīng粳稻,稻的一種。碾出的米稱"粳米"。有粘性和不粘兩種。

③ 粳米怎麼讀

粳米的讀音是:jīng、mǐ。粳米又叫做粳粟米,在中國作為食物至少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粳米主要產於中國東北、日本、朝鮮半島等地。粳米顏色蠟白,呈透明或半透明,質地硬而有韌性;根據收獲季節,分為早粳米和晚粳米。

粳米的介紹
粳米是粳稻的種仁,又稱稻米,是稻穀的成品。大米分為秈米、粳米和糯米三類。用粳稻穀加工而成的大米即為粳米,米粒多呈橢圓形。按收獲季節不同,粳米又可分為早粳米和晚粳米。各類大米按其加工精度分為一級大米、二級大米、三級大米、四級大米。大米加工精度是指大米籽粒背溝和粒面留皮的程度。粳米是人類的主要食糧之一。據歷史記載,最早的種稻人是長江中下游的中國先民。

粳米,是粳稻的種仁,又稱大米,呈半透明卵圓形或橢圓形,出米率高,米粒膨脹性小,但黏性大。粳米一般呈橢圓形顆粒狀,較圓胖,半透明,表面光亮,腹白度較小,主要產於我國黃河流域、北部和東北部;在南方則分布於海拔1800米以上,較耐冷寒,是為中緯度和較高海拔地區發展形成的亞種。

優質大米顆粒整齊,富有光澤,比較乾燥,無米蟲,無沙粒,米灰極少,碎米極少,聞之有一股清香味。

④ 粳廣州音怎麼讀

粵語:gang1
拼音:jīng

⑤ 粳字怎麼讀

粳米,jing第一聲。
有幫助請採納。

⑥ 粳這個字什麼意思,怎麼念

粳 jīng
粳稻,一種稻子
粳米,粳稻碾出的米

⑦ 粳米的粳怎麼讀

粳拼音:
[jīng]

粳_網路漢語
[釋義] 稻的一種,米粒寬而厚,近圓形,米質黏性強,脹性小:~稻。~米。

⑧ 粳米 的 "粳" 怎麼發音

粳 gěng 【釋義】稻的一種,米粒寬而厚,近圓形,米質黏性強,脹性小:~稻。~米。 ===================關於這個字的更多的信息================= 粳 <名> (形聲。從禾,亢聲,或從更聲。本義:粳稻,稻之不黏者。今指介於秈稻、糯稻之間的一種晚稻品種,米粒短而粗,米質黏性較強,脹性小) 同本義 秔,稻屬。――《說文》 秔,不黏稻也。――《聲類》 更為秔稻。――《漢書·溝洫志》 水澍稉。――左思《魏都賦》 粳香等炊玉,韭美勝炮羔。――陸游《新涼》 粳稻 粳米 粳(秔、稉)gěng粳稻,稻的一種。碾出的米稱"粳米"。有粘性和不粘兩種。 常用片語 1. 粳稻 jīngdào [japonica rice] 稻的一種( Oryza saliva subsp keng ),莖桿較矮,葉子較窄,深綠色,米粒短而粗,其米粒不粘 2. 粳米 jīngmǐ [polished japonica rice] 粳稻碾出的米 2011年10月23日,包括「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內的國內水稻界186名專家,聯名要求《新華字典》將現行「粳」(jīng)字讀音修訂為(gěng)。要求發起者、中科院院士張啟發還委託本報向《新華字典》編纂方提交這份聯名建議書。 「《新華字典》上寫的是『粳』讀jīng。」為了糾正對粳稻的「錯誤」讀音,2011年3月,張啟發院士從古籍辭書、科學內涵、民俗習慣等方面,對「粳」字讀音做出考證,認為「粳」應讀(gěng)而非(jīng),他的觀點獲得了《新華字典》等國內語詞工具書編纂方的認同,對方表示「粳」字讀音並非不能改,但需通過調研再確定。 為了推動「粳」字讀音調研進程,2011年7月,張啟發院士向全國水稻界專家徵集意見,截止到23日上午,共收到來自全國14個省、3個直轄市,共計185名專家的建議書,其中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院士12人。專家們全部同意張啟發院士對於「粳」字讀音的論證,並附上親筆簽名。國內第一部稻作史《中國稻作史》作者、浙江大學教授游修齡在意見書後補充寫道:「『粳』是形聲字,它的右邊『更』是聲符,表示『粳』應發(gěng)音。」中國科學院院士、副院長李家洋在簽名後寫道:「謝謝你們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重要事。」 眾專家在建議書中提議相關部門:盡快就「粳」字讀音進行必要的考據研究,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新華字典》應在下次修訂中收錄「粳」字的(gěng)音,指定其為廣播、電視的標准讀音。 發起者張啟發院士還在建議書中語重心長地寫道:「粳」字讀什麼,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讀音問題,而是事關中國源遠流長的稻作文化能否留存,關乎中國水稻學界能否贏得世界學術界重新界定水稻亞種命名的大事件

⑨ 「粳米」這個怎麼讀啊

「粳米」讀作jīng
mǐ,是粳稻的種仁,又稱大米。
粳米也是大米的一種,在中國各地均有栽培,種植歷史已有6900多年,是中國飲食文化的特產之一。主要產於中國華北、東北和蘇南等地。著名的小站米、上海白粳米等都是優良的粳米。是用粳型非糯性稻穀碾製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橢圓形或圓形。
米粒豐滿肥厚,橫斷面近於圓形,長與寬之比小於二,顏色蠟白,呈透明或半透明,質地硬而有韌性,煮後粘性油性均大,柔軟可口,但出飯率低。粳米根據收獲季節,分為早粳米和晚粳米。早粳米呈半透明狀,腹白較大,硬質粒少,米質較差。
晚粳米呈白色或蠟白色,腹白小,硬質粒多,品質優。粳米產量遠較秈米為低。是粳稻的種仁,又稱大米。其味甘淡,其性平和,每日食用,百吃不厭,是天下第一補人之物。

⑩ 粳米 的 "粳" 怎麼發音

粳米 的 "粳" 的發音:jīng

解析:粳在字典中只有一個讀音,就是[ jīng ] ,意思是:稻的一種,米粒寬而厚,近圓形,米質黏性強,脹性小。

粳字在民間一般讀做gěng,農業專家也指出此字應當讀做gěng。中國水稻界一直以來也讀做gěng。

粳米 :jīng mǐ

粳米通常與秈米對稱,上世紀二十年代日本水稻專家認為水稻有兩個亞種,子實體長型的叫印度稻,短粒型的稱日本稻,後一直為國際沿用。後在印尼發現中粒型的,便稱做爪哇稻。

(10)粳怎麼讀擴展閱讀:

康熙字典

《集韻》居行切,音庚。《玉篇》稻不黏者。

《爾雅·釋草疏》秔糯甚相類,黏不黏為異。《周禮·天官·食醬注》稌稉也。

《梁·庾肩吾集》有《謝賚粳米啟》。 《韻會補》粳,俗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