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南普陀在哪裡浙江舟山普陀山是北普陀嗎
南普陀風景游覽區位於廈門老城區的東面。浙江舟山普陀山是北普陀山。
南普陀風景游覽區包括南普陀寺、五老峰和胡里山炮台等景點。風景嫵媚動人,反映宗教文化、閩台文化、僑鄉文化和近代史的人文景觀非常豐富。
普陀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浙江杭州灣以東約100海里,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全島面積12.5平方公里,呈狹長形,南北最長處為8.6里,東西最寬外3.5公里。 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最高處佛頂山,海拔約300米。
(1)普陀山在哪裡風景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南普陀主要景點
1、南普陀寺
有「千年古剎」之稱,位於五老峰山下,是閩南乃至全國聞名的寺院,緊臨廈門大學。
南普陀寺起源於唐代,薈集了閩南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閣、左右廂房、鍾鼓樓等構成的建築群,雄偉壯觀,頗具佛教特色,更具「佛法無邊」之威嚴,千手觀音工藝精絕,千手千眼,金光閃耀。
2、五老峰
崛起於廈門港海濱,與南普陀寺相鄰,五個山頭崢嶸凌空、橫插天際、氣派非凡;時有白雲繚繞,縹縹緲緲,望去像是五個白發老人,在翹首遙望大海。
3、胡里山炮台
位於廈門島西南部的胡里山海濱。清朝光緒十七年在此修築炮台,歷時五年建成,炮台有中西古炮幾十門。建台時購自德國克虜伯兵工廠製造的一門巨炮,至今保存完好,為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古炮。
舟山普陀山是主要景點
1、普濟禪寺
普濟禪寺又稱普濟禪寺前寺,始建於宋元豐年間,是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第一大寺,也是中國重點寺院,歷代全山方丈均住錫於此。寺院規模宏大,有「五步一樓,十步一閣」之稱,全寺殿堂六進,自南向北貫串在一條中軸線上。
2、法雨禪寺
法雨禪寺始建於明,依山憑險,層層疊建,周圍古木參天,極為幽靜。法雨寺又稱後寺,初名海潮庵,清康熙三十八年賜天華法雨匾額,遂稱法雨禪寺。建築布局依山取勢,分群遞升,宏大高遠,氣象超凡。
3、慧濟禪寺
慧濟禪寺位於普陀山風景名勝區最高處佛頂山上,又稱佛頂山寺。全寺布局為其它禪林所少見,天王殿後,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樓、玉皇殿、方丈室等均在一條平行線上,頗具浙東園林建築風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南普陀風景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普陀山風景名勝區
Ⅱ 普陀山在什麼地方,有何特點
普陀山,與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
普陀山(Mountain
Putuo)是舟山群島1390個島嶼中的一個小島,形似蒼龍卧海,面積近13平方公里,與舟山群島的沈家門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7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普陀山以其神奇、神聖、神秘,成為馳譽中外的旅遊勝地。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浙江省舟山島東側。屬普陀縣。浙江沿海漁民早就來此捕魚,最早寺廟建於858年,由日僧慧鍔主持其事。現有普濟寺、法雨寺、盤陀庵、靈石庵等寺廟和潮音洞、梵音洞等名勝。
普陀山是全國著名的觀音道場,其宗教活動可溯於秦,原始道教及仙人煉丹遺跡隨處可覓。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梵僧來謁潮音洞,感應觀音化身,為說妙法,靈跡始著。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慧鍔大師從五台山請觀音像乘船歸國,舟至蓮花洋遭遇風浪,數番前行,無法如願,遂信觀音不肯東渡,乃留聖像於潮音洞側供奉,故稱「不肯去觀音」。後經歷代興建,寺院林立。鼎盛時期,全山共有3大寺、88庵、128茅蓬,4000餘僧侶,史稱「震旦第一佛國」。
每年農歷二月十九觀音誕辰日、六月十九觀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四方信眾聚緣佛國,普陀山燭火輝煌、香煙燎繞;誦經禮佛,通宵達旦,其盛況令人嘆為觀止。每逢佛事,屢現瑞相,信眾求拜,靈驗頻顯
。綿延千餘年的佛事活動,使普陀山這方鍾靈毓秀之凈土,積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觀音大士結緣四海,有句俗語叫:「人人阿彌陀,戶戶觀世音」,觀音信仰已被學者稱為「半個世界的信仰。」
普陀山四面環海,風光旖旎,幽幻獨特,被譽為「第一人間清凈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濤聲,皆充滿佛國神秘色彩。島上樹木豐茂,古樟遍野,鳥語花香,素有「海島植物園」之稱。全山共有百年以上樹木66種、1221株。不僅有千年古樟,還有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普陀鵝耳櫪。島四周金沙綿亘、白浪環繞,漁帆競發,青峰翠巒、銀濤金沙環繞著大批古剎精舍,構成了一幅幅絢麗多姿的畫卷。岩壑奇秀,磐陀石、二龜聽法石、心字石、梵音洞、潮音洞、朝陽洞各呈奇姿,引人入勝。普陀十二景,或險峻、或幽幻、或奇特,給人以無限遐想。不少名勝古跡,都與觀音結下了不解之緣,流傳著美妙動人的傳說。
Ⅲ 普陀山有什麼景點
1、海灣春曉
海灣春曉指普陀山的早春景色,普陀山也稱梅岑,因西部山灣為梅灣,也稱作前灣。據傳此地多野梅,庵、篷僧眾多好養梅怡性。每當早春季節,春回大地,遍山野梅,香滿山谷,青山綠樹,映襯著點點紅斑,煞是一番美景,曾被人譽為「海上羅浮」。
2、磐陀夕照
磐陀夕照指磐陀石一帶的傍晚景色。由梅福庵西行不遠處便可看到磐陀石。
磐陀石由上下兩石相累而成,下面一塊巨石底闊上尖,周廣20餘米,中間凸出處將上石托住,曰磐;上面一塊巨石上平底尖,高達3米,寬近7米,呈菱形,曰陀。上下兩石接縫處間隙如線,睨之通明,似接未接,好似一石空懸於一石之上。
3、法華靈洞
法華靈洞奇特景觀,方圓巨石自相壘架,形成洞穴數十餘處:有的狹隘低迫,傴行可過;有的寬廣如室,中奉石像;有的上豐下削,泉涓滴漏,自石罅流出而下注成池。普陀山洞穴雖多,層復出奇,唯此洞為最。洞外有「青大福地」、「普陀岩」、「東南大柱」等題刻。
4、南天門
南天門在普陀山南的南山上,與短姑道頭對峙。南天門孤懸入海,處於普陀山最南端,與本島一水相隔,架有石橋,橋身似龍,名環龍橋。此地巨石森立,危岩高聳,中有兩石如門,故名南天門。
5、光熙峰
光熙峰在佛頂山東南,一名「蓮石花」、又名「石屋」。從遠處望去,翠綠叢中,峰石聳秀,似蓮花,如白雪積峰。
Ⅳ 普陀山在哪
普陀山位於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在杭州灣南緣,舟山群島東部海域,與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因四面環海,風光旖旎,幽幻獨特,被譽為「第一人間清凈地」。
普陀山地形呈菱形狀,是舟山群島1390個島嶼中的一個小島,形似蒼龍卧海,面積12.52平方千米,與舟山群島的沈家門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南北長8.6千米,東西寬約3.5千米,岸線長30千米。占島總面積的2%,余為海拔200米以下丘陵地。堅硬的花崗岩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經風化侵蝕,沿垂直高角度切節理發育,四周山體崩塌,形成眾多孤峰突兀的風景地貌。
普陀山中部佛頂山天燈台最高,海拔291.2米,向四面延伸,西為茶山,北為伏龍山,東為青鼓壘山,東南為錦屏山、蓮台山、白華山,西南為梅岑山,主峰均在100至200米間,連綿起伏。普陀山主要景點有三寺:普濟禪寺(前寺)、法雨禪寺(後寺)、慧濟禪寺(佛頂山寺),並稱為普陀山三大禪寺,架構著普陀山觀音道場。
游覽普陀山分別有「普陀八景」、「普陀十景」、「普陀十二景」、「普陀十六景」之頌贊。明代文學家屠隆有詠「普陀十二景」詩:梅灣春曉、茶山夙霧、古洞潮音、龜潭寒碧、大門清梵、千步金沙、蓮洋午渡、香爐翠靄、洛迦燈火、靜室茶煙、磐陀曉日、缽盂鴻灝。清代裘班所編的《普陀山志》載十二景為:短姑聖跡、佛指名山、兩洞潮音、千步金沙、華頂雲濤、梅岑仙井、朝陽涌日、磐陀夕照、法華靈洞、光照雪霽、寶塔聞鍾、蓮池夜月。
Ⅳ 普陀山位於哪裡
普陀山四面環海,風光獨特,四時景變,晨昏物異,自古就有「人間第一清凈地」的美稱。
普陀山位於浙江省舟山島東側,屬舟山市普陀區。
普陀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全國著名的觀音道場。享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普陀山向來以神奇、神聖、神秘而著稱。無論自然風光還是佛國勝境都是馳名中外的。
普陀山四面環海,風光獨特,自古就有「人間第一清凈地」的美稱。
普陀山因其悠久的佛學文化,自古以來就又被稱為「震旦第一佛國」。
Ⅵ 普陀山在哪裡有哪些好的旅遊景點呢
普陀山,與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普陀山是舟山群島1390個島嶼中的一個小島,形似蒼龍卧海,面積近13平方公里,與舟山群島的沈家門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7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普陀山以其神奇、神聖、神秘,成為馳譽中外的旅遊勝地。
主要景點有三大寺:普濟禪寺、法雨禪寺及慧濟禪寺,普陀標志為南海觀音大銅像。令人駐足觀望、超塵脫俗、漸近禪境、樂不思蜀的還有自然景觀和廟宇相結合的西天景區,尤其是紫竹林風景區,包括紫竹林禪院、不肯去觀音院、南海觀音立佛等六個風景點,以上景點是普陀山的精華所在。每到夏日來臨,來山避暑的遊客紛紛聚集到浙江省第一個海濱浴場——百步沙,使普陀山又增加了一道亮麗的景觀。
Ⅶ 普陀山在哪啊
普陀山 位於浙江省普陀縣,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位於舟山群島之東,與舟山本島隔海相望,岸距世界著名 漁港沈家門6.5公里,素有"海天佛國"的美譽,是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全國首批確定的44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普陀山的勝景集寺廟、海、沙、石於一體。 普陀山南北長8.6公里,東西寬3.5公里,最高峰佛頂山海拔288.2米,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佛教《嚴華經》記載的「觀自在菩薩至普陀洛迦山」一說,使普陀成為觀世音之聖地。唐咸通四年(863年),日本僧人慧萼從五台山奉引觀世音像回國,因為風浪所阻,在潮音洞上岸,建「不肯去觀音院」,成為普陀佛教開山之起始。至宋寧宗嘉定七年(1214年)正式定普陀山為觀音菩薩道場,與五台山、峨嵋山、九華山同稱佛教四大名山。後歷代皇帝撥幣累建,香火日旺。全盛時期,曾有3大寺,88庵院,128茅蓬,僧尼達4000餘人。在島上的小徑間漫步,經常可以遇到身穿袈裟的僧人。美麗的自然風景和濃郁的佛都氣氛,使它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1997年農歷九月廿九,南海觀音露天銅像建成。此日烏雲密布,妙善大和尚宣布銅像開光時,天開洞門,陽光普照,尤其令海內外信徒傾服。 登山攬勝,眺望碧海,一座座海島浮在海面上,點點白帆行駛其間,景色極為迷人。前人對普陀山作了這樣高的評價:「以山而兼湖之勝,則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勝,當推普陀。」把普陀與人間天堂西湖相比,應該說,這個評語是客觀的。普陀山的海天景色,不論在哪一個景區、景點,都使人感到海闊天空。雖有海風怒號,濁浪排空,卻並不使人有驚濤駭浪之感,只覺得這些異景奇觀使人振奮。 島上的千步沙和百步沙已成為著名的沙灘旅遊區,不但有優良的沙質,還有完善的游樂設施。暢游在這樣的佛國海洋中,別有一番滋味。 島上的名石林立,除了四大奇石外,還有不少著名書法家的題刻,一如名家碑林。
http://..com/question/348625097.html
Ⅷ 普陀山在哪裡
普陀山位於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
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位於舟山群島之東,與舟山本島隔海相望,岸距世界著名漁港沈家門6.5公里,素有"海天佛國"的美譽,是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全國首批確定的44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普陀山的勝景集寺廟、海、沙、石於一體。
普陀山是東海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南北狹長,四面環海,風光旖旎,幽幻獨特,是休閑度假清修的好地方。
(8)普陀山在哪裡風景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景區包括普陀山、洛迦山、朱家尖,普陀山是舟山群島1390個島嶼中的一個小島,形似蒼龍卧海,總面積41.95平方公里。其中普陀山本島12.5平方公里,最高峰佛頂山海拔292米。
2007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普陀山以其神奇、神聖、神秘,成為馳譽中外的旅遊勝地。
Ⅸ 普陀山在浙江什麼地方
普陀山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東海北部舟山群島。
普陀山,與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
普陀山是舟山群島1390個島嶼中的一個小島,形似蒼龍卧海,面積近13平方公里,與舟山群島的沈家門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2007年(丁亥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普陀山以其神奇、神聖、神秘,成為馳譽中外的旅遊勝地。
普陀山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44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中國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山、衛生山,浙江省唯一的ISO14000國家示範區。
(9)普陀山在哪裡風景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普陀山景區建設:
歷經數十年艱辛的建設、開發和保護,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日趨規范化、制度化,旅遊秩序井然,景區社會穩定,相繼榮獲了「國家級安全山、文明山、衛生山」、國家5A級旅遊區、全國旅遊消費者權益示範單位、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等榮譽,還通過了ISO14001環境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和獲得全國第四家ISO14001國家示範區榮譽等。
優越的人文環境、一流的旅遊服務使普陀山常年遊人如織,四季佛事不斷。2004年接待遊客230多萬人次。
每年三大香會節以及中國普陀山南海觀音文化節、「普陀山之春」旅遊節期間,遊客更多,香火更旺。路上行人摩肩接踵,虔誠朝拜,一派「海天佛國、琉璃世界」庄嚴而又繁榮的景象。
普陀山已經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成為集禮佛觀光、避暑度假、文物考古、海島考察、書畫寫生、影視攝制、民俗采風於一體的國家重點風景旅遊區。
超塵脫俗、漸近禪境、樂不思蜀的還有自然景觀和廟宇相結合的西天景區,尤其是紫竹林風景區,包括紫竹林禪院、不肯去觀音院、南海觀音立佛等六個風景點,以上景點是普陀山的精華所在。
每到夏日來臨,來山避暑的遊客紛紛聚集到浙江省第一個海濱浴場——百步沙,使普陀山又增加了一道亮麗的景觀。
普陀山主要景點有:
普陀山三寺:普濟禪寺、法雨禪寺、慧濟禪寺。
普陀山三寶:多寶塔、楊枝觀音碑、九龍藻井。
普陀山三石:磐陀石、心字石、二龜聽法石。
普陀山三洞:朝陽洞、潮音洞、梵音洞。
普陀山十二景:蓮洋午渡、短姑聖跡、梅灣春曉、磐陀夕照、蓮池夜月、法華靈洞、
古洞潮聲、朝陽涌日、千步金沙、光熙雪霽、茶山夙霧、天門清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