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腰酸痛是怎麼回事
腰酸痛有很多原因引的: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醫學上統計百分之九十的人,一生當中會有一次以上腰痛的經驗。腰酸背痛的原因很多,排除內科、婦產科、感染、腫瘤所並發的腰痛,若單純以腰背部肌肉、神經等原因所引起的腰痛概略可以分為二種。
一為腰部肌肉肌膜與韌帶的疼痛,這種腰痛常局限於原受傷部位的肌肉,最遠者延伸到臀部或大腿。多數的原因為肌肉拉傷、慢性疲勞造成勞損、肌肉僵硬與纖維化現象。肌肉疼痛的表現若因疲勞多呈酸痛,若因拉傷與挫傷則有腫痛的現象,疼痛的發生多在休息中或休息之後發生,如早上起床酸痛或睡到半夜疼痛而醒過來。一般而言這種腰痛,仍然可如正常人站立或行走,惟獨久坐時或工作勞動過度會開始發生。
另一種腰痛是脊椎或脊髓神經被夾壓所造成的腰腿痛,這種腰痛,多由腰部牽引臀部、大腿、小腿甚至腳趾,多發生於單側,較少雙側同時發生,疼痛的感覺在腰、臀、大腿多呈酸抽痛,在小腿足部多呈疼痛無力或感覺麻木異常的現象,疼痛多發生於行走或站立15分鍾之後,病人必須找個地方坐下來或躺下來,讓被夾壓的神經根暫時舒緩,若能躺下時症狀迅速解除,原因是脊柱由一個一個脊椎疊堆而成,在兩相鄰脊椎之間?側皆有一脊髓神經之分枝脊椎神經延伸而出,又椎間孔空間有固定大小,當我們站立時因地心引力與脊椎後之豎脊肌收縮,若因骨刺或椎間盤凸出等原因,使椎間孔隙變小更會刺激脊椎神經。
尤其在腰部與薦椎之神經最易受到壓迫,以腰薦關節(腰椎五椎與薦椎之間)所伸出之神經最易受到夾壓約占脊椎神經夾壓之70%,出現的症狀除腰腿抽痛在患側小腿與足背外側皆會有表皮神經麻木的感覺異常現象,令?腳尖翹起用足跟著地,患者會覺得困難,若是在腰椎四、五椎之神經根被夾壓,足之拇指、第二指部位與脛骨之前面部分出現表皮麻木異常的感覺,令病人抬高足跟踮腳尖時會有困難約佔25%。臨床上有很多病人則同時兼有以上兩關節脊椎神經夾壓。若在腰三、四椎間之神經被壓迫則患側會有大腿之肌肉痿縮或大腿前側、內側之表皮神經麻木。以上診斷皆可與健側相互比較。
Ⅱ 後腰部酸痛是怎麼回事
腰痛是以腰部一側或兩側疼痛為主要症狀的一種病證。西醫的腎臟疾病、風濕病、腰肌勞損、脊椎及脊髓疾病等所致腰痛,可參照本證辨證論治。
腰痛治療的診斷要點
臨床以腰部一側或兩側發生疼痛為主要症狀。 腰痛常可放射到腿部,常伴有外感或內傷症狀。 腰椎X線照片等檢查,常可見異常。
腰痛治療的辨證分析
《備急千金要方》卷五十九《腰痛第七》:「凡腰痛有五:一曰少陰,少陰腎也。十月萬物陽氣皆衰,是以腰痛。二曰風脾,風寒著腰,是以腰痛。三曰腎虛,役用傷腎,是以腰痛。四曰暨腰,墜墮傷腰,是以腰痛。五曰取寒眠地,為地氣所傷,是以腰痛。痛下止,引牽腰脊,皆痛」。
腰痛可因感受寒濕、濕熱,或跌仆外傷,氣滯血瘀,或腎虧體虛所致。其病理變化常表現出以腎虛為本,感受外邪,跌仆閃挫為標的特點。
臨證首先宜分辨表裡虛實寒熱。大抵感受外邪所致者,其證多屬表、屬實,發病驟急,治宜祛邪通絡,根據寒濕、濕熱不同,分別施治。由腎精虧損所致者,其證多屬里、屬虛,常見慢性反復發作,治宜補腎益氣為主。
腰痛治療的辨證論治
寒濕型【證見】 腰部冷痛重著,轉則不利,靜卧不減,陰雨天加重。舌苔白膩,脈沉。
【治法】 散寒祛溫,溫通經絡。
【方葯】
1.主方甘姜苓術湯(張仲景《金匱要略》)加味
處方:乾薑12克,炙甘草9克,白術15克,茯苓20克,杜仲、獨活各12克,狗脊20克,牛膝15克。水煎服。
2.中成葯
(1)腰息痛,每次2粒,每日3次。
(2)舒筋活絡丸,每次1-2丸,每日2次
(3)腰椎痹痛丸,每次1丸,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二術苡仁湯(劉國普驗方)
處方:白術30克,薏苡仁20克,蒼術15克。水煎服。
(2)乾薑蒼術散(李振瓊《奇效驗秘方》)
處方:乾薑50克,蒼術10克,當歸15克,95%酒精適量。將上葯研細末,過篩,於患部外敷熱烤。每日1次。
(3)強腰散(張鑒銘驗方)
處方:川烏30克,肉桂30克,乾薑30克,白芷20克,膽南星20克,赤芍20克,樟腦30克。將上葯共研為極細粉末,每次30~50克,開水沖調如糊狀,攤於紗布,趁熱時敷貼於痛處,隔日1換。
濕熱型【證見】 腰痛處伴有熱感,熱天或雨天疼痛加重,活動後可減輕,尿赤。舌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 清熱利濕,舒筋通絡。
【方葯】
1.主方四妙散(張秉成《成方便讀》)加減
處方:蒼術、黃柏各12克,薏苡仁30克,忍冬藤、萆薢各20克,木瓜、防己、海桐皮、牛膝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葯
(1)活絡止痛丸,每次l丸,每日3次。
(2)小活絡丸,每次1丸,每日2次。
3.單方驗方
(1)土鱉蟲粉:土鱉蟲7隻,焙乾研成粗末,用白酒30毫升浸泡1晝夜,去渣,分服,每日1劑。
(2)補腎活血湯(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當歸、赤芍、木瓜、澤瀉各10克,生地黃15克,桃仁、紅花、川芎、桂枝、蜂房各6克,丹參9克,茯苓12克。水煎服。
腎虛型【證見】 腰痛而酸軟,喜按喜揉,足膝無力,遇勞更甚,卧則減輕,常反復發作。脈沉細或細數。
【治法】 補腎益精。
【方葯】
1.主方左歸丸(張介賓《景岳全書》)加減
處方:熟地黃20克,山葯、枸杞子各15克,山茱萸、菟絲子、茯苓、牡丹皮各12克,桑寄生、龜板(先煎)各30克,牛膝15克,牡丹皮、澤瀉各lO克。水煎服。
若腎陽虛者,去牡丹皮、澤瀉、龜板,加熟附子12克,杜仲15克,肉桂5克,淫羊藿12克。
2.中成葯
(1)舒筋活絡健腰丸,每次5克,每日3次。
(2)骨仙片,每次4。6片,每日3次。
(3)壯腰補腎丸,每次lO克,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補骨脂粉:補骨脂10克,炒後研為末,黃酒沖服,每日1次。
(2)溫腎止痛丹(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附子12克,淫羊藿、巴戟天、杜仲、桑寄生、黃芪、熟地黃、當歸、赤芍、白芍、懷牛膝各15克,川芎9克,雞血藤30克。水煎服。
(3)溫腎通絡湯(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熟附子18克桂枝9克,淫羊藿18克,巴戟天15克,白芍15克,赤芍15克,丹參15克,牛膝15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忍冬藤15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
(4)補腎壯腰湯(李振超驗方)
處方:熟地黃20克,山茱萸15克,山葯15克,杜仲12克,淫羊藿15克,狗脊12克,赤芍15克,丹參15克,桑寄生30克,熟附子10克,雞血藤2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
腰痛治療的其他療法
1.敷貼法
(1)制草烏15克,生薑10克,鹽少許,共搗研成細末,加酒少許炒熱,布包外敷貼痛處。適用於寒濕腰痛。
(2)蔥白30克,大黃10克,共搗爛,炒熱後外敷貼痛處。適用於濕熱腰痛。
(3)當歸、川芎、乳香、沒葯各30克,醋300毫升,先將諸葯在醋中浸泡4小時,再移入鍋內加熱數10沸。然後以紗布放人醋內浸透,趁熱敷貼腰痛處,冷則更換,每次連續敷4—6小時,每日1次。適用於瘀血腰痛。
2.熨法 肉桂30克,吳茱萸90克,生薑120克,蔥白30克,花椒60克,共炒熱,以絹帕包裹,熨痛處,冷則再換炒熱。適用於腎虛腰痛。
3.針灸療法 一般取腎俞、委中,局部腧穴或阿是穴。寒濕者加風府、腰陽關,勞損者加膈俞、次髎,腎虛者加命門、志室、太溪。還可以根據證候的虛實,酌用補瀉或平補平瀉或針灸並用。劇烈腰痛者,可於委中穴放血,可於腰部穴拔火罐。
4.飲食療法 (1)杜仲煲豬腰:杜仲30克,豬腰1—2個,加適量水共煲湯服用。適用於腎虛腰痛。
(2)胡椒根蛇肉煲:胡椒根50克,蛇肉250克,共煲湯,調味服食。適用於寒濕腰痛。
5.推拿療法先在腰部疼痛處及其周圍應用滾法或推法,配合按腎俞、大腸俞、居髎及壓痛點,根據辨證加用有關穴位或適當配合相應的動作運動。然後再用按、揉、擦等法。
6.預防調護
預防腰痛應避免坐卧濕地,若涉水、淋雨或身勞汗出後即應換衣擦身,暑天濕熱鬱蒸時應避免夜宿室外或貪冷喜水。 勿事勉力舉重,不作沒有準備動作的暴力運動。 本證本在腎虛,故應避免房事及勞役過度。 腰痛的護理,可作自我按摩,活動腰部,打太極拳,勤洗澡或用熱水洗澡。
腰痛是指腰部一側或雙側疼痛連脊椎的一種症狀,男女均有發生,女性居多。據統計,婦科門診以腰痛為主的患者約占就診數的10%。 常見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腰肌勞損 長期從事站立操作諸如紡織、印染、理發、售貨等工作的婦女,由於持續站立,腰部肌腱、韌帶伸展能力減弱,局部可積聚過多的乳酸,抑制了腰肌的正常代謝,也可導致腰肌勞損而引起的腰痛。經常背重物,腰部負擔過重,易發生脊椎側彎,造成腰肌勞損而出現腰痛。
二、泌尿系統感染 由於女性的尿道短而直,且尿道外口靠近肛門,常有大腸桿菌寄生,加之女性生理方面的特點,尿道口污染的機會較多,若忽視衛生,則容易發生泌尿系感染。腰痛以急、慢性腎盂腎炎所致者為多,表現為腰部脹痛、嚴重者沿輸尿管放射至會陰部。除泌尿系統感染外,泌尿系結石、結核等疾患,亦會引起腰痛。
三、生殖器官疾病 女性的生殖器官在一生中要行經四百次左右,還負擔著懷孕、分娩等使命;有的婦女還經歷流產、節育手術等。故生殖器官炎症的發病率較高,如輸卵管炎、盆腔炎等。這些炎症容易並發腰痛,子宮後傾、後屈,也是女性腰痛的原因之一,子宮肌瘤、子宮頸癌、卵巢囊腫等嚴重生殖器官疾患,都會引起壓迫性牽連性腰痛。
四、受涼、創傷罹患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的婦女,多因在月經期、分娩和產後受風、濕、寒的侵襲,導致脊椎長骨刺而誘發腰痛。若腰部曾扭傷,可能發展為椎間盤脫出,出現較重的腰痛,甚至影響脊椎的屈伸和轉動。
五、孕期及產褥期勞累 懷孕期間,隨著胎兒逐漸長大,孕婦腰骶及盆腔各關節韌帶鬆弛,同時子宮重量亦隨著胎齡的增長而增加,致使身體重心前移。為了保持身體平衡,腰部多向前挺起,若不注意休息,則易引起腰痛。妊娠期間,胎兒發育需要充足的鈣、磷等營養物質,若膳食中攝入量不足,可造成孕婦骨質軟化脫鈣,亦會引起腰痛。產褥期出血過多,或勞動過早、過累以及受涼等,也可造成腰痛。
六、腰椎病變 多見於老年婦女,隨著年齡的增長,腰椎神經的壓迫症狀也會隨之增多。因退行性病變引起的假性脊椎柱滑脫是較常見的一種病變,容易引起腰椎管狹窄,壓迫脊髓和神經根,導致腰痛和下肢放射痛,往往是因骨質疏鬆所致的椎體塌陷性骨折。老年人的骨贅形成可引起脊椎僵硬,也可導致持續性腰痛。
另外,更年期婦女由於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也可能引起腰痛,其特點是晨起重而活動後減輕。還有月經不調、痛經或情緒危機等因素,亦易發生腰痛
腰痛,別以為都是「勞損」
引起腰痛病的原因很多,約有數十種,比較常見的有腰部骨質增生、骨刺、椎間盤突出症、腰椎肥大、椎管狹窄、腰部骨折、椎管腫瘤、腰部急慢性外傷或勞損、腰肌勞損、強直性脊柱炎等。在傳統觀念中,在一般檢查排除疾病因素後的慢性腰痛常被當做「腰肌勞損」,其實,有 4成腰痛者患的是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征,但由於得不到對症治療而長期受腰痛困擾。不少患者都有較長時間的腰痛,有人甚至疼痛了 50年還不知何病。腰痛的低齡化趨勢也很明顯,有的人才 18歲就患了這種病。
腰背部是人體用力最多的部位,為人體提供支持並保護脊柱,對長期在辦公室久坐而缺少運動的人,或是因為工作需要久站的人,長時間維持一個體位或姿勢太久,就容易造成腰背部的疼痛並引發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征,也有的是在重復性損傷後積累發病。很多慢性腰痛病人與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征有關,原因可能是骨筋膜間隔內壓升高導致腰背筋膜下間隙消失,肌肉血流量下降,疏鬆脂肪組織變性。由於這種損害,造成了患者無論是多走、多坐還是多卧,都會腰疼,即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容易產生腰疼。這是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征的重要臨床特徵。
相關鏈接 慢性腰痛按摩手法 揉:取坐姿,兩手五指並攏,分別放在左右後腰椎部,掌心向內,上下緩慢揉搓,至發熱為止。
滾:兩手握拳,放腰部向四周滾動、按摩,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反復多次進行。頭部可配合前傾後仰。
推:兩手對搓發熱之後,重疊放於腰椎正中,由上而下推搓 30-50次,至局部產生發熱感。
壓:兩手叉腰,大拇指分別按於腰眼處,用力擠壓,並旋轉揉按,先順時針,後逆時針各 36圈。
捏:兩腳前伸而坐,或彎曲膝蓋,或正坐姿勢均可。兩手分別捏拿、提放腰部肌肉 15-20次。
叩:雙手握拳,兩拳手心向外,輕叩腰部以不引起疼痛為宜,左右同時進行,各叩 30次。
抓:雙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壓於腰側不動,其餘四指從腰椎兩側處,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膚,從腰眼抓到尾部,兩手同時進行,各抓 36次。
抖:兩手置腰部,以掌根按腰眼處,手心向內快速上下抖動 15-20次。
按:取坐位,以左手或右手中指尖按揉人中穴 1-2分鍾。
點:取坐位,以兩手中指尖分別點按兩腿上的委中穴(膝關節後),點按 1-2分鍾,直至被按部出現酸、麻、脹的感覺。
康復醫學小知識 通過「走路」也能看毛病
步態是人通過雙腳交替動作使身體發生位移的行為特徵,步態分析是通過對步行規律的研究,揭示步態異常的原因及規律,評估損傷的程度以及康復狀態。康復科醫生已經可以通過特殊的機器,讓病人邊「走路」邊看病!通過步態分析,醫生可以對患者是否健康、亞健康狀態以及患有骨科、神經內、外科等骨骼、肌肉、神經系統疾病提供客觀的診斷依據,同時可為手術方案的制定、手術後效果的評價及康復治療效果的評價等提供客觀真實的依據。
骨科康復醫學四大新理念
*不僅對恢復後期或後遺症期的患者進行康復,而且要從臨床早期就開始進行康復治療,要強化臨床康復意識。
*不僅要掌握康復治療專業本身的技術,也要熟悉相關疾患,如相關的骨科損傷和疾患的臨床處理的原則,以便配合進行康復。
*不僅要與康復醫學科內各個治療部門的治療師聯合組成「科內團隊」進行康復治療,也要與骨科和其他相關臨床科的醫師緊密聯系,組成「跨科團隊」為患者提供最佳的康復治療。
*不僅充分發揮非手術康復療法在功能康復中的作用,也要充分認識必要的骨科手術對功能康復的價值和作用,及時介紹應做康復性手術的患者到骨科進行手術治療,糾正畸形,增進功能。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對於那些老喊腰疼的人來說,最好睡硬板床。為了驗證這種傳統說法是否有科學道理,西班牙科學家最近做了一項相關的實驗。實驗結果證明,對腰疼患者來說,最能減輕他們腰疼的床墊類型為中等硬度,而不是人們常說的硬板級硬度。
研究人員解釋說,由於硬床墊能為整個身體提供較好的支撐,所以醫生一般會建議腰疼者使用硬床墊。然而,實驗證明,對於減輕腰疼本身來講,所選用的床墊硬度應適中,不能太硬。研究人員說,腰部是人體各部位中最容易出毛病的地方之一。大多數人在自己生命的某個階段,或因受傷,或因用腰不慎,或因事故,都會留下腰疼的病症。同時,很少人知道,人們花在治療腰疼上的費用是十分驚
Ⅲ 腰一直酸痛是怎麼回事呢怎麼緩解呢
腰酸背痛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它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定的不方便,對於很多久坐的上班族或者是經常伏案寫作的人來說,坐立的時間稍微久一點就會感覺到腰部疼痛的非常的厲害,這也會導致我們的心情非常的煩躁,從而降低工作和學習的效率。而且腰痛也是非常危險的,如果感覺到腰痛,但是卻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的話,也是會非常的嚴重的。
如果腰部酸痛由於受涼引起的話,可以用熱毛巾不在,要不緩解疼痛,如果家裡有電烤燈的話,也可以定時的去烤一下自己的腰。特別是現在天氣很熱,一直吹空調的話,也是會引起腰部酸痛的,所以有的時候也是要讓空調休息一下的,不要經常開空調。特別是對於一些年紀比較大的人來說,如果經常開空調的話,會導致腰部受涼,不只是腰部,頸椎和其它關節也是會感覺到非常不舒服的。
Ⅳ 腰部酸痛是怎麼回事
腰部肌肉出現疼痛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腰部的肌肉出現了拉傷,比如在進行彎腰搬抬重物以及搬運重物扭腰的過程當中,由於肌肉劇烈收縮超過肌肉正常負荷,就會出現肌纖維損傷,就會在局部形成炎性水腫以及淤血、腫脹,會對周圍的末梢神經產生刺激,就會出現明顯的疼痛感.
二、由於腰部肌肉出現勞損,比如久坐、久站、久蹲以及經常的彎腰活動,導致腰部肌肉頻繁收縮,出現局部疲勞,時間長了就會有腰肌勞損,會形成炎症病灶,會出現明顯的疼痛感.
三、由於腰部肌肉損傷,比如外力碰撞容易導致肌肉出現炎性水腫以及淤血、腫脹,也會對周圍產生刺激而出現疼痛感.
建議選擇具有醫保資質的骨科康復專科醫院,這樣治療更具有針對性,還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康復訓練,對病情的康復有著很大的幫助,醫保收費更合理,也能減輕經濟壓力,希望對你有幫助.
Ⅳ 腰酸疼是怎麼回事
正常情況下要出現疼痛,有可能是腎臟或腰間盤出現的問題,因為從醫學的角度來講,如果我們腰間盤出現嚴重的疾病,比如說腰間盤突出或腰肌勞損等等就會出現腰部疼痛,而如果沒有這些疾病的話,那麼我們腎臟功能如果受損的話,也有可能出現腰痛的現象,具體的判斷方法,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感覺來判斷,比如說如果我們覺得自己的腰椎間盤部位出現偶爾刺痛的現象或者刺痛現象特別嚴重的話,那麼就是腰間盤,但如果我們覺得是內部疼痛的話,那麼就有可能是腎臟出現了問題,針對這兩種問題,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3、保持合理的休息
這兩種疾病都與我們的休息有著直接的關系,只要我們保持合理的休息,那麼對於兩種疾病的預防和緩解都有著非常好的效果,所以我建議大家無論工作或學習的任務有多麼繁重,都盡量不要熬夜貪黑,每天最好是晚上11點之前進入睡眠狀態,並且保持8個小時的充足睡眠時間。
Ⅵ 腰部酸痛是怎麼回事
一般腰部酸痛的原因後很多種,但如果出現長期的腰部酸痛的情況,應引起大家的注意了,這可能是強直性脊柱炎導致的,在發病初期可能只是出現腰部疼痛的症狀,並且多為隱痛,不能確定準確的疼痛位置,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出現腰背明顯的疼痛,脊柱僵硬的症狀。 強直性脊柱炎往往是由於骶骼關節受累引起的病變,腰部出現疼痛,時常會有一種僵硬感,在久坐或是早上起床時症狀表現明顯,通過簡單的活動可以使症狀緩解,治療不當,病變可上行性發展,直至導致整個出現脊柱僵硬,活動受限,影響正常的生活。 北京軍聯骨科醫院 www.010guke.net
Ⅶ 腰經常酸痛是怎麼回事
久坐的人一般都有腰痛的毛病,這是由於不合理的姿勢造成的,所以治療的根本是矯正不合理姿勢。
倒走一直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方式,倒走過程中可以有效矯正腰(腰椎前凸)的不合理姿勢,減小骨盆前傾和腰椎前凸的同時,還能鍛煉自身肌肉,使慢性腰痛得到有效緩解和治療,很多人就此擺脫了腰痛的困擾。大夫們一般也常常向患者推薦,由於堅持倒走而擺脫腰痛的例子,不勝枚舉。 有時間多出去走走,試試倒走,應該會好點。
Ⅷ 腰部酸痛怎麼回事
你好,
腰酸考慮腰肌勞損引起的,
腰肌勞損是腰部勞損是指腰部肌肉,筋膜與韌帶等軟組織的慢性損傷,是腰腿痛中最常見的疾病,腰肌勞損會引起腰部兩側的肌肉酸痛不適
腰肌勞損原因為工作姿勢關系,應針對原因改變條件和改善勞動體位,比如久坐久站,長期從事某項運動等.
Ⅸ 腰部疼痛是怎麼回事
腰痛的原因很多。傷骨科疾病不用說,還與內科、婦科、泌尿科等許多科別有關。先請內科醫生檢查一下,有他決定下一步去看哪個科,這種做法或許是最科學的。
內科疾病和腰痛
腰痛不能說全屬於傷骨科的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婦科疾病或泌尿科疾病中腰痛也是常見的。最常見的慢性闌尾炎,有時也引起腰痛。腹腔內臟器如胃、腸、膽囊、胰腺有病時,可發生腰痛。。泌尿系統疾病如腎、輸尿管結石或前列腺腫瘤等,也可發生腰痛。此外,全身性疾病如感冒和流感時,也有劇烈腰痛病人有時甚至說腰痛得沒處放。
因腰痛去傷骨科,又被轉到內科的病人中有的是由於體內某處發生的惡性腫瘤又轉移到腰椎,如乳房癌、多發性骨髓瘤等。有時還發現,患腰痛者卻是患糖尿病。
不論是那種情況,腰痛只是一個症狀,腰痛的原因不僅數量多,而且范圍廣,對這個問題必須有充分的認識。女病人,一定要請婦科醫生檢查這是必要的。盡管這樣,如果感覺腰痛時,還是先請內科醫生檢查,然後請內科醫生轉到某科醫生處檢查較為妥當。
腰痛的處理
①發現原因,觀察疼痛的狀態,是否與站立、坐位或步行有關,或與動作無關。觀察這些情況有助於醫生檢查病因。一動就痛時,應觀察疼痛與姿勢的關系。
②注意保暖,不僅是腰部,整個下半身都要注意勿使受涼。
③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腰的轉動,晚間睡覺時墊褥要薄而硬,不要睡彈簧床。
④上腰圍等裝具時,注意勿傷皮膚。。夏天要注意勿生濕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