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菠蘿是長在哪裡的啊
我國是菠蘿十大主產國之一,主要分布在廣東、海南、廣西、福建、雲南等熱區省。
菠蘿營養豐富,含多種維生素,菠蘿既可鮮食,也可加工成糖水罐頭、果汁、菠蘿醬等。還可製糖、制酒精、制味精、檸檬酸等。
菠蘿中有一種酵素——菠蘿蛋白酶,它能溶血栓,防止血栓形成,減少腦血管病和心臟病的死亡率。
菠蘿是生長在地下的。
長在樹上的叫做菠蘿蜜。
菠蘿蜜又稱樹菠蘿,菠蘿蜜果實生長奇特,果實不長在樹枝上,而是長在粗壯的樹幹上。成熟果實個重一般在2—5公斤左右,最大個重可達20公斤。
菠蘿蜜被稱為「水果之王」!
Ⅱ 菠蘿長在哪
菠蘿屬於草本植物,既然是草本植物,菠蘿自然是長在地上的,而不是像很多人誤以為的長在樹上。
Ⅲ 菠蘿長在哪裡呢
菠蘿長在地上。
1、菠蘿栽植深度一般以不超過芽長的1/5為宜,根3月開始生長,並隨溫度的升高而迅速生長,花序於葉叢中抽出,狀如松球,長6-8厘米,結果時增大,聚花果肉質,長15厘米以上。
2、菠蘿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廣,由於根系淺生好氣,菠蘿矮生,風害直接影響較小,強台風、大風也會吹倒植株、吹斷果柄、扭折葉片,瘠瘦、粘重、排水不良的土壤以及地下水位高均不利菠蘿生長。
(3)菠蘿長在哪裡擴展閱讀:
1、菠蘿一名的起源與波羅密(蜜)有關,漢語中波羅密(蜜)一詞一為佛教用語,二指一種熱帶水果,現今被規范成菠蘿蜜。
2、菠蘿蜜是熱帶水果,也是世界上最重的水果,菠蘿蜜樹形整齊,冠大蔭濃,果奇特,是優美的庭蔭樹和行道樹,果實成熟時表皮呈黃褐色,表面有瘤狀凸體和粗毛。
3、菠蘿蜜裂果是一種生理性病害,主要是由於微量元素特別是鈣缺失造成的,6-8月果熟期,久旱遇雨或久雨驟晴,溫度和濕度劇烈變化時容易誘發裂果。
4、菠蘿蜜中的糖類、蛋白質、脂肪油、礦物質和維生素對維持機體的正常生理機能有一定作用,果實完全成熟後,能徒手剝開;肉甜,質軟,果汁多。
Ⅳ 菠蘿生長在什麼地方的
菠蘿原產巴西、阿根廷及巴拉圭一帶乾燥的熱帶山地,但未發現真正的野生。大概在公元1600年以前傳至中美和南美北部栽培。由於菠蘿的芽苗較耐貯運,因而在短期內,即迅速傳入世界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16世紀末至17世紀之間,傳入中國南部各地區。世界約有61個國家和地區有栽培。除中國外,以泰國、美國、巴西、墨西哥、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栽培較多。
中國菠蘿栽培主要集中在台灣、廣東、廣西、福建、海南等省,雲南、貴州南部也有少量栽培,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台灣菠蘿主產區在台南、台中及高雄一帶。
廣東省菠蘿栽培面積較大,產量較多,產地集中在汕頭、湛江、江門等地區及廣州市郊。廣西主產區在南寧、武鳴、邕寧、寧明、博白等縣市。
(4)菠蘿長在哪裡擴展閱讀:
生活習性
性喜溫暖,在年平均24-27(生長最適宜,15-40℃范圍均能生長,15℃以下生長緩慢,10℃以下基本停止生長,5℃是受寒害臨界溫度。
栽植深度一般以不超過芽長的1/5為宜。插後放遮蔭處,保持盆土偏幹些為好。在22~24℃的溫度下約經1個月後便可生根。根生長適溫為29-31℃,低於5℃或高於43℃即停止生長;
根3月開始生長,並隨溫度的升高而迅速生長。5月下旬至7月生長達最高峰,10月以後又趨緩慢,12月至翌年2月近地表根系因寒冷與乾旱而死亡。
Ⅳ 菠蘿長哪裡
菠蘿長在地上的,因為是草本植物.
菠蘿原名鳳梨,原產巴西, 16世紀時傳入中國, 有70多個品種, 嶺南四大名果之一。菠蘿含用大量的果糖,葡萄糖,維生素A、B、C,磷,檸檬酸和蛋白酶等物。味甘性溫,具有解暑止渴、消食止瀉之功,為夏令醫食兼優的時令佳果。
菠蘿是鳳梨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每株只在中心結一個果實。其果實呈圓筒形,由許多子房和花軸聚合而長成,是一種復合果。菠蘿果皮有眾多的花器(俗稱果眼或菠蘿釘),堅硬棘手,食用前必須削皮後挖去。
菠蘿一年有三次結果期,品質以6至8月成熟為最佳。鮮食以果色新鮮,果形端正,果身堅實,熟度八成的為好。菠蘿常見品種有神灣種、巴厘種和沙撈越種三種,而以近年廣州果農精心培育的"糖心菠蘿"為最佳。
"糖心菠蘿"屬沙撈越種。沙撈越種又名"夏威夷",果實重兩三公斤,果眼大而淺,一般削皮後即可食用。其果形端正,果肉柔滑多汁,甜酸適中,是鮮食和制罐頭的優良品種。"糖心菠蘿"中,尤以廣州黃埔區黃登村出產的"黃登菠蘿"為最佳,它以個大肉厚汁多、甜似蜜、香如花,享譽海內外。
菠蘿食用時應注意:不要空腹暴吃;吃時除要削凈果皮、鱗目須毛及果丁外,果肉切片後,一定要先浸在食鹽中若干分鍾後才能食用。
Ⅵ 菠蘿長哪的啊
你好
菠蘿長在地上的,因為是草本植物.
菠蘿原名鳳梨,原產巴西,
16世紀時傳入中國,
有70多個品種,
嶺南四大名果之一。菠蘿含用大量的果糖,葡萄糖,維生素A、B、C,磷,檸檬酸和蛋白酶等物。味甘性溫,具有解暑止渴、消食止瀉之功,為夏令醫食兼優的時令佳果。
菠蘿是鳳梨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每株只在中心結一個果實。其果實呈圓筒形,由許多子房和花軸聚合而長成,是一種復合果。菠蘿果皮有眾多的花器(俗稱果眼或菠蘿釘),堅硬棘手,食用前必須削皮後挖去。
菠蘿一年有三次結果期,品質以6至8月成熟為最佳。鮮食以果色新鮮,果形端正,果身堅實,熟度八成的為好。菠蘿常見品種有神灣種、巴厘種和沙撈越種三種,而以近年廣州果農精心培育的"糖心菠蘿"為最佳。
"糖心菠蘿"屬沙撈越種。沙撈越種又名"夏威夷",果實重兩三公斤,果眼大而淺,一般削皮後即可食用。其果形端正,果肉柔滑多汁,甜酸適中,是鮮食和制罐頭的優良品種。"糖心菠蘿"中,尤以廣州黃埔區黃登村出產的"黃登菠蘿"為最佳,它以個大肉厚汁多、甜似蜜、香如花,享譽海內外。
菠蘿食用時應注意:不要空腹暴吃;吃時除要削凈果皮、鱗目須毛及果丁外,果肉切片後,一定要先浸在食鹽中若干分鍾後才能食用。
Ⅶ 菠蘿長在哪的
菠蘿長在地上的,因為是草本植物.
菠蘿原名鳳梨,原產巴西,
16世紀時傳入中國,
有70多個品種,
嶺南四大名果之一。菠蘿含用大量的果糖,葡萄糖,維生素A、B、C,磷,檸檬酸和蛋白酶等物。味甘性溫,具有解暑止渴、消食止瀉之功,為夏令醫食兼優的時令佳果。
菠蘿是鳳梨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每株只在中心結一個果實。其果實呈圓筒形,由許多子房和花軸聚合而長成,是一種復合果。菠蘿果皮有眾多的花器(俗稱果眼或菠蘿釘),堅硬棘手,食用前必須削皮後挖去。
菠蘿一年有三次結果期,品質以6至8月成熟為最佳。鮮食以果色新鮮,果形端正,果身堅實,熟度八成的為好。菠蘿常見品種有神灣種、巴厘種和沙撈越種三種,而以近年廣州果農精心培育的"糖心菠蘿"為最佳。
"糖心菠蘿"屬沙撈越種。沙撈越種又名"夏威夷",果實重兩三公斤,果眼大而淺,一般削皮後即可食用。其果形端正,果肉柔滑多汁,甜酸適中,是鮮食和制罐頭的優良品種。"糖心菠蘿"中,尤以廣州黃埔區黃登村出產的"黃登菠蘿"為最佳,它以個大肉厚汁多、甜似蜜、香如花,享譽海內外。
菠蘿食用時應注意:不要空腹暴吃;吃時除要削凈果皮、鱗目須毛及果丁外,果肉切片後,一定要先浸在食鹽中若干分鍾後才能食用。
Ⅷ 菠蘿長在什麼地方
菠蘿(學名:Ananas comosus),閩南語和台灣地區稱之為旺梨或者旺來(ông-lâi),即為鳳梨之意;新馬一帶稱為黃梨,大陸及香港稱作菠蘿。菠蘿是一種原產南美洲巴西、巴拉圭的亞馬遜河流域一帶的熱帶水果,16世紀從巴西傳入中國。 有70多個品種,嶺南四大名果之一。現在已經流傳到整個熱帶地區。
菠蘿含有大量的果糖,葡萄糖,維生素B、C,磷,檸檬酸和蛋白酶等物質。性平味甘,具有解暑止渴、消食止瀉之功,為夏令醫食兼優的時令佳果。
菠蘿果實除鮮食外,多用以制罐頭,因其能保持原來風味而受到廣泛喜愛。葉纖維可作繩、漁網等原料。
中文學名菠蘿
拉丁學名Ananas comosus (Linn.) Merr.
別 稱黃梨,鳳梨
二名法Ananas comosus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禾本目
科鳳梨科
屬鳳梨屬
種菠蘿
分布區域嶺南,南美洲,泰國,等熱帶地區。
環境分布低 丘陵地或者平地
生態習性陸生植物
生活型多年生草本植物
日 照喜光照
水 分年降雨量1000mm以上
溫 度年平均氣溫23℃以上
土 壤疏鬆、富含有機質且通氣性良好
海 拔海拔 600 米以下
食用價值生食,絞汁,煎湯
葯用價值解暑止渴、消食止瀉
工業價值菠蘿葉是反芻動物的優質飼料
特殊用途盆栽花卉,除異味
毒 性生物苷,菠蘿蛋白酶。
象徵意義完美無缺
原產地美洲熱帶地區
形態特徵
編輯
莖短。葉多數,蓮座式排列,劍形,長40-90厘米,寬4-7厘米,頂端漸尖,全緣或有銳齒,腹面綠色,背麵粉綠色,邊緣和頂端常帶褐紅色,生於花序頂部的葉變小,常呈紅色。花序於葉叢中抽出,狀如松球,長6-8厘米,結果時增大;苞片基部綠色,上半部淡紅色,三角狀卵形;萼片寬卵形,肉質,頂端帶紅色,長約1厘米;花瓣長橢圓形,端尖,長約2厘米,上部紫紅色,下部白色。聚花果肉質,長15厘米以上。花期夏季至冬季。[1]
植物形態
中國植物圖像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提供並參與編輯
菠蘿花果(8張)
2生長環境
編輯
菠蘿種植園
菠蘿有它自己的特殊生長習性。絕大多數菠蘿具有蓮座狀葉叢。葉叢基部形成一個能蓄水的葉筒。這類菠蘿生長發育所需的水分,不是貯存於葉肉內,而是貯存於簇生葉叢中央生長點處所自然形成的凹槽內(即特有的蓮座狀葉筒)生長季節除需經常澆水以保持盆土濕潤外,還必須經常往葉筒內澆水,使葉筒內貯有充足的水分,這樣才能使其茁壯生長,這是鳳梨的一種特殊習性。絕大多數觀賞菠蘿另一種特殊習性是一生中只開一次花,開花之後母株再活一段時間即死亡,這時在母株的莖基部或根部萌生一至數個櫱(niè)芽,這些櫱芽是繁殖新植株的好材料。栽植深度一般以不超過芽長的1/5為宜。插後放遮蔭處,保持盆土偏幹些為好。在22~24℃的溫度下約經1個月後便可生根。[2]
溫度
菠蘿原產南美洲熱帶高溫乾旱地區,性喜溫暖,在年平均24-27(生長最適宜,15-40℃范圍均能生長,15℃以下生長緩慢,10℃以下基本停止生長,5℃是受寒害臨界溫度。根生長適溫為29-31℃,低於5℃或高於43℃即停止生長;根3月開始生長,並隨溫度的升高而迅速生長.5月下旬至7月生長達最高峰,10月以後又趨緩慢,12月至翌年2月近地表根系因寒冷與乾旱而死亡。春暖葉片開始抽生,5-7月葉色濃綠,生長較快,冬季基本停止抽生,葉色變紅黃,如受寒害葉組織脫水退綠,會乾枯。 [3]
水分
耐旱性強,但生長發育仍需一定的水分,在年降雨量500-2800mm的地區均能生長,而以1000-1500mm且分布均勻為最適,我國產區年雨量多在1000mm以上,又多集中在生長旺盛的4-8月,基本滿足了對水分的要求。土壤缺水時菠蘿植株有自行調節的功能,降低蒸騰強度、減緩呼吸、節約葉內貯備水分,以維持生命活動;嚴重缺水時,葉呈紅黃色,須及時灌溉,以防乾枯;雨水過多,土壤濕度大,會使根系腐爛,出現植株心腐或凋萎。因此,大雨或暴雨後須及時排水。 [3]
光照
菠蘿原生長在半蔭的熱帶雨林,較耐陰,由於長期人工栽培馴化而對光照要求增加,充足的光照下生長良好、果實含糖量高、品質佳;光照不足則生長緩慢、果實含酸量高、品質差。Sanhond報道(1962),光照減少20%,產量下降10%。但光照過強、加上高溫,葉片變成紅黃色,果實也易灼傷。 [3]
土壤
菠蘿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廣,由於根系淺生好氣,故以疏鬆、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pH值5~5.5的砂質壤土或山地紅土較好,瘠瘦、粘重、排水不良的土壤以及地下水位高均不利菠蘿生長。錳鐵比率高的土壤對菠蘿會造成傷害,但可通過用1%FeSO2噴葉解決。 [3]
風
菠蘿矮生,風害直接影響較小,3級以下的風還有利於呼吸作用。強台風、大風也會吹倒植株、吹斷果柄、扭折葉片,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冬季冷風冷雨又會造成爛心。[3]
3分布情況
編輯
菠蘿原產巴西、阿根廷及巴拉圭一帶乾燥的熱帶山地,但未發現真正的野生。大概在公元1600年以前傳至中美和南美北部栽培。由於菠蘿的芽苗較耐貯運,因而在短期內,即迅速傳入世界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16世紀末至17世紀之間,傳入我國南部各地區。現在,世界約有61個國家和地區有栽培。除我國外,以泰國、美國、巴西、墨西哥、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栽培較多。我國菠蘿栽培主要集中在台灣、廣東、廣西、福建﹑海南等省,雲南、貴州南部也有少量栽培,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台灣菠蘿主產區在台南﹑台中及高雄一帶。廣東省菠蘿栽培面積較大,產量較多,產地集中在汕頭﹑湛江﹑江門等地區及廣州市郊。廣西主產區在南寧、武鳴、邕寧、寧明、博白等縣市。[4]
4主要品類
編輯
通常菠蘿的栽培品種分4類,即卡因類、皇後類、西班牙類和雜交種類。[5]
卡因類
又名沙撈越,法國探險隊在南美洲蓋亞那卡因地區發現而得名。栽培極廣,約佔全世界菠蘿栽培面積的80%。植株高大健壯,葉緣無刺或葉尖有少許刺。果大,平均單果重1100克以上,圓筒形,小果
菠蘿詳解圖
扁平,果眼淺,苞片短而寬;果肉淡黃色,汁多,甜酸適中,可溶性固形物14%~16%,高的可達20%以上,酸含量0.5%~0.6%,為制罐頭的主要品種。[5]
皇後類
系最古老的栽培品種,有400多年栽培歷史,為南非、越南和中國的主栽品種之一。植株中等大,葉比卡因類短,葉緣有刺;果圓筒形或圓錐形,單果重400~1500克,小果錐狀突起,果眼深,苞片尖端超過小果;果肉黃至深黃色,肉質脆嫩,糖含量高,汁多味甜,香味濃郁,以鮮食為主。[5]
西班牙類
植株較大,葉較軟,黃綠色,葉緣有紅色刺,但也有無刺品種;果中等大,單果重500~1000克,小果大而扁平,中央凸起或凹陷;果眼深,果肉橙黃色,香味濃,纖維多,供製罐頭和果汁。[5]
雜交種類
是通過有性雜交等手段培雜交種育的良種。植株高大直立,葉緣有刺,花淡紫色,果形欠端正,單果重1200~1500克。果肉色黃,質爽脆,纖維少,清甜可口,可溶性固形物11%~15%,酸含量0.3%~0.6%,既可鮮食,也可加工罐頭。[5]
5栽培技術
編輯
栽培依據
菠蘿植株適應性強,耐瘠、耐旱,病蟲害較少,是新墾山地的重要先鋒作物,易栽培,產量高,還可間作,是東南丘陵開發,發展農村經濟和使農民致富的好樹種。[5]
繁殖方法
菠蘿
菠蘿
菠蘿畝栽3800~4000株,需苗量極大,常用整形素催芽繁殖、營養體繁殖和組織培養3種方法。催芽時間與辦法:5~11月選具40厘米長的綠葉,通常卡因類40張葉,菲律賓品種35張葉的植株。每株用250毫克/升乙烯利加1%尿素與0.5%氯化鉀混合液25毫升灌心催芽,處理後第5天和第12天分別再用1200~1500倍和600倍~750倍整形素溶液25毫升灌心。營養體繁殖,常用小苗培育,即利用田間的小頂芽、小托芽、小吸芽和果瘤芽分類假植於苗圃培育後出國。利用采果後留在果柄上的小托芽生長培育成苗,利用老莖切塊繁殖和更新地老莖繁殖。組織培養育苗,用Ms培養基,在室溫30℃、光照12小時或自然光照培養室內培養。[5]
栽培方法
菠蘿優質豐產的技術要點:一是選好園地,選坐北朝南,陽光充足、水源豐富、交通方便之地作商品生產基地。二是科學種植,種前,對瘠薄土壤進行改良,施足基肥;選壯苗種植。密度,卡因類畝栽3000~4000株,皇後類4000~5000株。三是種後加強肥水管理,施肥量,廣西每畝施氮42.2公斤,施磷26.8公斤,施鉀38.5公斤,N∶P2O5∶K2O=1∶0.62∶0.9;施肥時期,通常12月~翌年2月抽蕾前施促蕾肥,采果後7~8月施壯芽肥;在促蕾肥、壯芽肥之間施壯果催芽肥;每年4、6、7、9月各施一次葉面肥,5、8月各2次追肥,用1%尿素加0.5%硫酸鉀溶液;采果後施基肥。水分管理要及時排灌,防澇抗旱。四是做好其他各項管理,如為不影響果實生長發育,應適當的除芽和留芽;為促花要進行催花;為提高果實重量和品質要噴果,在小花全部謝花後,用50毫克/升赤黴素加0.5%尿素液噴果,過20天噴第二次,噴70毫克/升赤黴素加0.3%尿素液。為使果實成熟一致,果實發育到七成熟時,用乙烯利300毫克/升噴果催熟。[5]
種植方法:1、雙行式,常用的畦和溝共150cm寬,雙行單株排列。它的優點是:畦溝較寬須根能夠向外擴展,畦上的株行距比較均勻,莖基互相擠靠,葉片伸展成半球面,能充分利用陽光,又易形成行間「自蔭」環境,減少畦溝雜草,方便管理。用這種方式種植菠蘿一般溝寬100-110cm,小行距40-50cm,株距隨密度而變動。如果每667m2種植3500-4000株,株距20cm,每667m2種植4500株,株距15cm左右。2、三行單株排列的畦和溝共170cm寬,其中畦面寬120cm,小行距35-40cm,株距隨密度而變,一般在20-25cm之間,這種方式,植株個體營養面積均勻。3、四行式,一般採用200cm寬畦,寬窄行排列種植,寬行100cm(其中溝寬50cm),窄行50cm(其中溝寬20cm),形成的小畦面上以25cm株行距種植,每667m2植4500-5000株。它的優點是:畦上有溝,植株封行後,這個小溝既排水又保水,有利根系生長;大行距較寬,方便行人操作,窄行兩側葉片受人為傷害少,霜凍時葉片受害大為減輕,大果多在此兩行中間獲得。
6病蟲防治
編輯
常見病害
凋萎病 植株發病後,葉片變軟下垂,葉色淡綠至紅色,基部腐爛,最後全株枯死。此病是粉介殼蟲為害所引起。[5]
黑腐病 受害果心變黑,逐漸擴大至全果腐爛,病菌多由摘芽處及采果的果柄傷口侵入。[5]
苗心腐病幼苗爛心死亡。主要是堆放發熱或積水引起。[5]
防治方法
凋萎病防治方法:首先要嚴格注意不用病苗繁殖。其次要及時撲滅粉介殼蟲,定植時用500倍樂果溶液浸頭,倒置晾乾後種植。種植後發現粉介殼蟲為害,要及時噴樂果500倍液,或25%中科美鈴1500倍液。再則,菠蘿 園若發現病株,要及時挖除,以防蔓延。[5]
黑腐病防治方法:注意不要在雨天打頂及采果,以減少病菌入侵機會。此病也是貯藏菠蘿鮮果的主要病害。
苗心腐病防治方法:避免種苗堆放過久,特別是遠途運輸過程中應盡量減少堆放過久,以免因高溫、高濕或不透氣致發熱傷苗。運到目的地後即刻攤開,略曬1天~2天後再種植,要避免雨天種植,注意深耕淺種。[5]
7主要價值
編輯
營養價值
菠蘿果實品質優良,營養豐富,據分析每100克果肉中含全糖12--16克、有機酸0.6克、蛋白質0.4--0.5克、粗纖維0.3--0.5克,並含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含量可高達42毫克。此外,鈣、鐵、磷等含量豐富。
菠蘿
每100克菠蘿含水分87.1克,蛋白質0.5克,脂肪0.1克,纖維1.2克,尼克酸0.1毫克,鉀126毫克,鈉1.2毫克,鋅0.08毫克,碳水化合物8.5克,鈣20毫克,磷6毫克,鐵0.2毫克,胡蘿卜素0.08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黃素0.02毫克,維生素c18毫克,灰分0.3克,另含多種有機酸及菠蘿酶等。
1、菠蘿含有一種叫「菠蘿朊酶」的物質,它能分解蛋白質,溶解阻塞於組織中的纖維蛋白和血凝塊,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消除炎症和水腫;
2、菠蘿中所含糖、鹽類和酶有利尿作用,適當食用對腎炎,高血壓病患者有益;
3、菠蘿性味甘平,具有健胃消食、補脾止瀉、清胃解渴等功用,不過一次也不宜吃太多。
菠蘿作為鮮食,肉色金黃,香味濃郁,甜酸適口,清脆多汁。加工製品菠蘿罐頭被譽為「國際性果品罐頭」,還可製成多種加工製品,廣受消費者的歡迎。
營養表
維生素(毫克)
A (微克)
B1
B2
B6
B12 (微克)
C
D (微克)
E
33
0.08
0.02
0.08
-
24
-
-
生物素(微克)
K (微克)
P (微克)
胡蘿卜素
葉酸 (微克)
泛酸
煙酸
礦物質元素(毫克)
鈣
51
-
-
0.08
11
0.28
0.2
18
鐵
磷
鉀
鈉
銅
鎂
鋅 (微克)
硒 (微克)
0.5
28
147
0.8
0.07
8
0.14
0.24
葯用價值
菠蘿皮中富含菠蘿酶,有豐富的葯用價值,據國外專家20多年實驗,長期食用菠蘿皮,心腦血管,糖尿病發病率顯著降低,並有一定的抗癌效果。
【參考】含果糖、葡萄糖、蛋白質、氨基酸、有機酸等成分。尚含一種酵素,可以分解蛋白質。
保健
促進血液循環酶,素來可以降低血壓,稀釋血脂,食用菠蘿,可以預防脂肪沉積。運動員適合菠蘿:有消炎和消腫作用,能夠促進血循環。
清理腸胃
常常因為食用肉的含量多少而煩惱嗎,菠蘿可以幫助你解決消化吸收的顧慮。菠蘿蛋白酶能有效分解食物中蛋白質,增加腸胃蠕動。常常有便秘困擾的朋友,可以試個偏方:每天早晨時,食用一片新鮮的菠蘿。
消除感冒
菠蘿減肥汁
咳嗽、嗓子疼都是感冒最明顯的症狀,除了躺在床上安靜地休息,不妨飲用一杯新鮮的菠蘿汁,它有降溫的作用,並能有效預防支氣管炎,但是發燒最好不要食用。經醫學研究,自古以來,人類就常常憑借菠蘿中含有的菠蘿蛋白酶來疏緩嗓子疼和咳嗽的症狀。
助消化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肯定,菠蘿可以健脾胃、固元氣。
當您吃得過飽、出現消化不良時,吃點菠蘿能起到助消化的作用,還可以緩解便秘。它之所以有助於消化,主要是其中含有的菠蘿蛋白酶在起作用。這種酶在胃中可分解蛋白質,補充人體內消化酶的不足,使消化不良的病人恢復正常消化機能。由於纖維素的作用,對便秘治療也有一定的療效。
除此之外,菠蘿富含維生素B1,能促進新陳代謝,消除疲勞感;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讓胃腸道蠕動更順暢。新鮮菠蘿中含有的蛋白酶,可以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質,因此餐後吃些菠蘿,能開胃順氣,解油膩,幫助消化。
食用價值
每100克菠蘿中,水分佔87%,含蛋白質0.4
菠蘿(3張)
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12克、纖維0.5克,能提供209.3千焦的熱量。菠蘿含維生素C、鉀、鎂和葉酸。菠蘿有利尿、促進腸胃蠕動和麻醉的作用。菠蘿含菠蘿蛋白酶,這種物質可以阻止凝膠聚集,可用來使牛奶變酸或軟化其他水果,但這種特點在烹飪中會被減弱。菠蘿味甘、微酸,性微寒,具有清熱解暑、養顏瘦身的功效。[6]
食用禁忌
1.由於菠蘿中含有刺激作用的甙類物質和菠蘿蛋白酶,因此應將果皮和果刺修凈,將果肉切成塊狀,在稀鹽水或糖水中浸漬,浸出甙類,然後再吃;
2. 在食肉類或油膩食物後,吃些菠蘿對身體大有好處,「菠蘿咕老肉」、「菠蘿牛肉」都是可以放心吃的菜餚。
3.菠蘿和雞蛋不能一起吃,雞蛋中的蛋白質與菠蘿中的果酸結合,易使蛋白質凝固,影響消化。
菠蘿
4.菠蘿加蜂蜜可以同時食用,而且菠蘿加蜂蜜煎水服可治支氣管炎。但是對於身體不適或腹瀉症狀的人建議不要這樣食用。
鹽水泡菠蘿
菠蘿和一些水果一樣,吃了會讓一部分人過敏,過敏反應最快可以在15分鍾內發生,這樣的症狀被稱為「菠蘿病」或者「菠蘿中毒」。比如腹痛,腹瀉、嘔吐、頭痛、頭昏、皮膚潮紅、全身發癢、四肢及口舌發麻,過敏比較嚴重的還出現呼吸困難、休克等反應。[7]
吃菠蘿會過敏而引起「中毒」的原因,根據科學家研究得出的結論,菠蘿果肉中所含的「菠蘿朊酶」是導致「菠蘿中毒」的主要成分,那麼,對付這種成分的方法,經過實踐積累,人們得到結論,用鹽水泡菠蘿後,能夠有效破壞「菠蘿朊酶」的內部導致過敏的結構,從而失去使人過敏的能力,並喪失對於有的體質的毒性。把菠蘿泡在鹽水裡再吃,還能使其中所含的一部分有機酸分解在鹽水裡,去掉酸味,讓菠蘿吃起來更甜。所以,吃菠蘿前,削掉果皮後,切成片並放在鹽水裡浸泡一段時間,這樣就顯得安全多了,不用擔心菠蘿朊酶過敏了。[7]
菠蘿含有一種「菠蘿酶」,它會分解體內的蛋白質,而且它對人們口腔粘膜和嘴唇的幼嫩表皮有刺激作用,如果吃菠蘿前不用鹽水泡,會讓人有一種麻痹刺痛的感覺。到這里,大家已經知道菠蘿為什麼要用鹽水泡了吧。
健康吃法
菠蘿去皮和果丁後,切成片或塊,放在開水裡煮一下再吃。菠蘿蛋白酶在45℃~50℃就開始變性,到100℃時90%以上都被破壞;甙類也同時可被破壞消除;5-羥色胺則溶於水中。經煮沸後口味也得到改善。
如果為了保持菠蘿的生鮮口味,可以把切成片或塊的菠蘿放在鹽水(一般燒菜的鹹度)里浸泡30分鍾左右,再用涼開水浸洗去鹹味,也同樣可以達到脫敏的作用。
初次吃的寶寶只吃餅干大小的一塊,如果無異常,下次可適當加量。
每次吃菠蘿不可過多,過量食用對腸胃有害。[7]
8植物文化
編輯
花語
菠蘿花的花語和象徵代表意義:完美無缺。菠蘿花從發芽,到成長,再到燦爛的盛開。心無旁騖,行者無疆,即使方寸之土,也要深入精髓。這種追求完美的信念一直伴隨著菠蘿花。眾多的小花密聚在花莖上,形成粗粗的花穗,花穗先端的苞片成放射狀伸展。每一朵小花都呈星形。花有黃色的、淡綠色的、粉色的和白色的等。
菠蘿是一種十分美麗既可觀花又能賞葉的室內盆栽花卉。它以基特有的蓮座狀株型,鮮艷的穗狀花序,較長的花期逐漸成為年宵花市場上的「寵兒」。贈花禮儀:在花籃里鋪上薄紙,放入菠蘿百合以膛菠蘿等熱帶水果。
釋疑
關於大家質疑【鳳梨和菠蘿是不同的兩種水果】
1.網路關於鳳梨科下面的[鳳梨屬],或稱[食用鳳梨屬]的,詞條下顯示 [鳳梨屬]下只含有一種植物--鳳梨及菠蘿。
3.中國植物物種信息資料庫顯示:鳳梨屬 「3種,產美洲。現廣植於熱帶各地。我國栽培1種」。[8]
斯里蘭卡鳳梨
綜上:鳳梨屬或食用鳳梨屬包含三種植物,原產地美洲,我國栽植一種,稱「鳳梨」,俗稱「菠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