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資訊 » 櫟怎麼讀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櫟怎麼讀

發布時間: 2022-04-16 23:22:49

㈠ 櫟字怎麼讀

讀:[ lì ]、[ yuè ]

一、讀音[ lì ]的釋義:

櫟樹,喬木或灌木,葉子有鋸齒或分裂,柔荑花序,果實為堅果。

組詞:麻櫟、柞櫟、櫟樹、櫟木、櫟社、樗櫟、櫟釜、櫟樗、櫟材、苞櫟、櫟梂、槲櫟、櫟輻、重櫟、栓皮櫟、櫟橿子、樗櫟庸材、櫟樗之材、樗櫟散材

二、讀音[ yuè ]的釋義:

櫟陽(Yuèyáng),地名,在陝西。

組詞:櫟陽

(1)櫟怎麼讀擴展閱讀

一、字源演化:


二、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櫟,木也。從木,樂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櫟,一種樹木。字形採用「木」作邊旁,採用「樂」作聲旁。

三、相關組詞:

1、栓皮櫟[shuān pí lì]

落葉喬木,葉子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葉子背面有灰白色絨毛,種子圓形。樹皮的木栓層特別發達,叫做栓皮,用途很廣。

2、櫟橿子[lì jiāng zǐ]

槲實的別名。

3、丁櫟[dīng lì]

良種牛。

4、苞櫟[bāo lì]

即櫟樹。

5、櫟陽[yuè yáng]

古地名。在今陝西臨潼。

㈡ 櫟念什麼字



拼音:lì yuè

簡體部首:木
解釋:
[lì ] 落葉喬木,葉子長橢圓形,結球形堅果,葉可喂蠶;木材堅硬,可制傢具,供建築用,樹皮可鞣皮或做染料。亦稱「麻櫟」、「橡」;通稱「柞樹」。
[yuè ] 1.〔~陽〕地名,在中國陝西省。
2.(櫟)

㈢ 櫟怎麼讀

櫟的讀音是lì和yuè,聲母是l和y,韻母是i和ue,聲調都是第四聲。

一、櫟的釋義

[ lì ]

櫟樹,喬木或灌木,葉子有鋸齒或分裂,柔荑花序,果實為堅果。種類很多,如栓皮櫟、麻櫟等。通稱橡樹。

[ yuè ]

櫟陽,地名,在陝西。

二、組詞

柞櫟、麻櫟、櫟木、丁櫟、櫟樗等。

(3)櫟怎麼讀擴展閱讀:

一、柞櫟 [ zuò lì ]

柞樹。

二、麻櫟 [ má lì ]

落葉喬木,葉子長橢圓形,邊緣像鋸齒,堅果卵圓形。葉子是柞蠶的飼料,木材可用來做枕木、制傢具等。也叫櫟、橡樹。

三、櫟木 [ lì mù ]

強韌、堅硬、牢固的櫟樹木材;尤指由明顯的髓線產生的那種特殊類型的木材(例如白櫟木、紅櫟木、栗刺櫟木、軟木櫟木、英國櫟木)。

四、丁櫟[ dīng lì ]

良種牛。

五、櫟樗 [ lì chū ]

謂無用之材。多用作自謙之詞。

㈣ 「櫟」怎麼讀

櫟 [ lì yuè ]

筆劃:9

五筆:SQIY

部首:木

結構:左右結構

筆順

橫、豎、撇、點、撇、豎折/豎彎、豎鉤

㈤ 「櫟」字怎麼讀

一、櫟的拼音: lì、yuè

二、釋義:

[ lì ]

櫟樹,喬木或灌木,葉子有鋸齒或分裂,柔荑花序,果實為堅果。種類很多,如栓皮櫟、麻櫟等。通稱橡樹。

[ yuè ]

櫟陽(Yuèyáng),地名,在陝西。

三、字源解說:

櫟,甲骨文

二、相關組詞:

1、樗櫟[chū lì]

樗和櫟是兩種喬木。《莊子·逍遙游》中曾說樗「不中繩墨」「不中規矩」;《莊子·人間世》中又說櫟是「不材之木,無所可用」。後因此用樗櫟來比喻無用之材。

2、櫟輻[lì fú]

謂敲擊車輻,使馬聞聲急行。

3、櫟社[lì shè]

作為神社象徵的櫟樹。

4、苞櫟[bāo lì]

即櫟樹。

5、櫟木[lì mù]

強韌、堅硬、牢固的櫟樹木材;尤指由明顯的髓線產生的那種特殊類型的木材(例如白櫟木、紅櫟木、栗刺櫟木、軟木櫟木、英國櫟木)

㈥ "櫟"字怎麼讀啊




<名>
即「麻櫟」。通稱「柞樹」 [sawtooth oak]
櫟,櫟木也。——《說文》
山有苞櫟。——《詩·秦風·晨風》
白於之山,下多櫟檀。——《山海經·西山經》
櫧櫟草斗之實。——明·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一種落葉喬木,花黃褐色,果實叫橡子或橡斗。木材堅硬,可制傢具,供建築。樹皮可鞣皮或做染料。葉子可喂柞蠶。另有一種栓皮櫟,樹皮質地輕軟,富有彈性,是製造軟木的主要原料
山有苞櫟,隰有六駁。——《詩·秦風·晨風》
又如:櫟散(櫟木一類無用的木料);櫟樗(比喻無用之材。作為才質不好的謙詞)
欄桿之類 [railing;banisters;balustrade]
建章宮後閣重櫟中,有物出焉。——《史記》
古都邑名,春秋時鄭國別都 [capital of Li],在今河南省禹縣




<動>
刮;敲;搏擊 [strike]
嫂厭叔,叔與客來,嫂詳為羹盡,櫟釜,賓客以故去。——《史記·楚元王世家》
櫟雌妒異,倏來忽往。——潘岳《射雉賦》
嚙咬 [chew]
以牙櫟之,裁斷皮出血。——《藝文類聚》引《廣志》
另見yuè

櫟木
lìmù
[oak] 強韌、堅硬、牢固的櫟樹木材;尤指由明顯的髓線產生的那種特殊類型的木材(例如白櫟木、紅櫟木、栗刺櫟木、軟木櫟木、英國櫟木)
櫟樹
lìshù
[oak] 見「櫟」



Yuè
另見lì

櫟陽
Yuèyáng
[Yueyang] 古縣名。秦置,治所在今陝西省臨潼縣北渭水北岸,東漢廢入萬年縣,唐武德初改萬年復置,治所在故縣西南(今臨潼北),至元並入臨潼縣

㈦ 「櫟」這個字怎麼讀

樓主,您好!


(lì )
落葉喬木,葉子長橢圓形,結球形堅果,葉可喂蠶;木材堅硬,可制傢具,供建築用,樹皮可鞣皮或做染料。亦稱「麻櫟」、「 橡 」;通稱「柞樹」。
(yuè)
〔~陽〕地名,在中國陝西省。
櫟(Quercus),殼斗科櫟屬植物的通稱,不包括青岡屬。又稱橡、槲。全屬有300多種,分布在北半球的歐、亞、非、美4洲。中國有60多種及變種。櫟木材堅硬,花紋美觀,耐磨耐腐,可供傢具、室內裝修、車輛等用材。櫟實可作飼料、釀酒、漿紗等用。樹皮、殼斗可提制栲膠。落葉櫟類的嫩葉可飼養柞蠶,老葉作飼料。栓皮櫟樹皮可制軟木。櫟材及其枝丫是很好的薪炭材。利用櫟木可培養香菇及木耳等。
櫟為常綠或落葉喬木,稀灌木。單葉互生,披針形、橢圓形或倒卵形,葉緣有鋸齒或波狀裂片。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為下垂柔荑花序,雌花單生或數朵生於一總梗上排成穗狀。堅果,基部有杯狀殼斗包著。在中國除新疆只有栽培種外,全國都有野生櫟類分布。種類有麻櫟類、槲櫟類、高山櫟類、巴東櫟類。
落葉櫟類多為喜光樹種,一般較耐寒,其中尤以蒙古櫟、遼東櫟、槲樹耐寒性最強,其次是麻櫟、栓皮櫟;而白櫟等則較喜溫暖,水青岡對霜凍較敏感。常綠櫟類較耐蔭,對熱量要求高,但川滇高山櫟較耐寒,而巴東櫟等則耐寒性較差。落葉櫟較耐乾旱,常綠櫟類較喜濕潤。櫟樹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中性土、石灰性土和酸性土上均能生長,抗煙塵、耐火力強。深根性,萌芽力強。生長速度因樹種而異,其中以麻櫟、栓皮櫟生長較快。用於造林的樹種以麻櫟、栓皮櫟為主。直播造林多採用穴播。以營造松櫟混交林為宜,不但生長快,而且病蟲害少。
筆畫數:9,部首:木
望採納!

㈧ 櫟 這個字念什麼

櫟 拼音:láolìyuè繁體字:櫟
lì 落葉喬木,葉子長橢圓形,結球形堅果,葉可喂蠶;木材堅硬,可制傢具,供建築用,樹皮可鞣皮或做染料。亦稱「麻櫟」、「橡」;通稱「柞樹」。
yuè 〔櫟陽〕地名,在中國陝西省。

㈨ 櫟怎麼念

櫟有兩個讀音,分別是:[ lì ] [ yuè ]

部首:木 筆畫:9 五行:木 五筆:SQIY

基本解釋

1、櫟[lì]:落葉喬木,葉子長橢圓形,結球形堅果,葉可喂蠶;木材堅硬,可制傢具,供建築用,樹皮可鞣皮或做染料。亦稱「麻櫟」、「橡」;通稱「柞樹」。

2、櫟[yuè]:〔~陽〕地名,在中國陝西省。

櫟的筆畫順序如下:

(9)櫟怎麼讀擴展閱讀:

相關詞語

1、櫟陽雨金[ lì yáng yǔ jīn ]

比喻意外的恩賜。 櫟陽,地名,在中國陝西省。

2、散櫟[ sàn lì ]

不成材的樹木。比喻無用之人。 明 唐順之 《天寧寺塵外樓》詩之三:「已甘散櫟終年計,恥逐冥鴻萬里騰。」

3、丁櫟[ dīng lì ]

良種牛。

4、樗櫟庸材[ chū lì yōng cái ]

樗櫟:不成材的樹木。比喻平庸無用的人。常用作謙詞。

5、櫟梂[ lì qiú ]

橡實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二·橡實》。

㈩ "櫟"的讀音是什麼

櫟的讀音是lì。植物的一個種類,廣泛分布在北半球的歐、亞、非、美四洲。同時也是《山海經》中記載的一種異獸,狀如鶉,黑文而赤翁,食之已痔。譯文:山中有一種禽鳥,形狀像一般的鵪鶉鳥,但長著黑色的花紋和紅色的頸毛,名稱是櫟,人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癒痔瘡。

部首:木,部外筆畫:5,總筆畫:9,五筆86:SQIY,五筆98:STNI。

(10)櫟怎麼讀擴展閱讀

相關詞語

1、櫟材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lì cái,意思是喻無用之材。宋 岳珂 《桯史·周益公降官》:「臣有愧積中,無階報上。省諐田裡,視桑蔭之幾何;託命乾坤,比櫟材而知免。」參見「 櫟散 」。

2、櫟釜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lì fǔ,意思是以杓刮釜使其出聲,以示羹盡。

3、重櫟,漢語詞語,讀音是zhòng lì,指重欄。《史記·滑稽列傳》:「 建章宮 後閤重櫟中有物出焉,其狀似麋。」司馬貞索隱:「重櫟,欄楯之下有重欄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