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資訊 » 崑曲是哪裡的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崑曲是哪裡的

發布時間: 2022-04-18 09:17:53

『壹』 崑曲是哪個地方的地方戲

是蘇州崑山的地方戲。

拓展資料

崑曲(Kun Opera),又稱昆劇、崑腔、崑山腔,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珍品。崑曲發源於14世紀中國的蘇州太倉南碼頭,後經魏良輔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國,自明代中葉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

崑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崑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其唱念語音為「中州韻」。崑曲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崑曲(Kun Opera),又稱昆劇、崑腔、崑山腔,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珍品。

2001年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共有19個申報項目入選,其中包括中國的崑曲藝術,中國成為首次獲此殊榮的19個國家之一。

崑曲(Kunqu Opera),原名「崑山腔」、「崑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清代以來被稱為「崑曲」,現又被稱為「昆劇」。崑曲是中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

崑曲早在元朝末期(14世紀中葉)即產生於蘇州崑山一帶,它與起源於浙江的海鹽腔、餘姚腔和起源於江西的弋陽腔,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同屬南戲系統。

崑山腔開始只是民間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區域,開始只限於蘇州一帶,到了萬曆年間,便以蘇州為中心擴展到長江以南和錢塘江以北各地,萬曆末年還流入北京。這樣崑山腔便成為明代中葉至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

『貳』 崑曲是中國哪裡的地方戲

崑曲是蘇州崑山的地方戲。
崑曲可以大致分為三大部分——戲曲文學(詩)、戲曲身段(舞)、戲曲音樂(歌)。欣賞崑曲,就得從這三個方向來了解這門藝術。
崑曲(Kunqu Opera),原名"崑山腔"、"崑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清代以來被稱為"崑曲",現又被稱為"昆劇"。崑曲是中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

拓展資料:
崑曲早在元朝末期(14世紀中葉)即產生於蘇州崑山一帶,它與起源於浙江的海鹽腔、餘姚腔和起源於江西的弋陽腔,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同屬南戲系統。
崑山腔開始只是民間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區域,開始只限於蘇州一帶,到了萬曆年間,便以蘇州為中心擴展到長江以南和錢塘江以北各地,萬曆末年還流入北京。這樣崑山腔便成為明代中葉至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
崑曲是明朝中葉至清代中葉戲曲中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很多劇種都是在昆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有 "中國戲曲之母"的雅稱。即時,無錫崑曲社對崑曲起到了繁榮推廣的作用。
昆劇是中國戲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體系的劇種,它的基礎深厚,遺產豐富,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高度發展的成果,在中國文學史、戲曲史、音樂史、舞蹈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崑曲的表演,也有它獨特的體系、風格,它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和諧。在語言上,該劇種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昆以蘇州白話為主,北昆以大都韻白和京白為主。
從崑曲的歷史發展上看, 18世紀之前的 400年,是崑曲逐漸成熟並日趨鼎盛的時期。在這段時間里,崑曲一直以一種完美的表現方式向人們展示著世間的萬般風情。
正是這種富麗華美的演出氛圍,附庸風雅的刻意追求,使得崑曲日益走向文雅、繁難的境地。18世紀後期,地方戲開始興起,它們的出現打破了長期以來形成的演出格局,戲曲的發展也由貴族化向大眾化過渡,崑曲至此開始走下坡路。
20世紀中葉,崑曲敗落之勢更顯,許多崑曲藝人轉行演出流行的京劇。1949年新中國成立,大力扶持和振興中國傳統的戲曲事業,崑曲才有幸得以重獲新生。1956年,浙江昆劇團改編演出的《十五貫》在全國產生廣泛的影響,周總理曾感慨地說:"一出戲救活了一個劇種。" 之後,全國許多地方相繼恢復了崑曲劇團。
2001年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其中包括中國的崑曲藝術,中國成為首次獲此殊榮的19個國家之一。

『叄』 崑曲的發源地在哪裡

崑曲發源於江蘇蘇州崑山,根植於陽澄湖畔的地方戲曲腔調。崑山素來人傑地靈、鍾靈毓秀,尤其在明清時期,涌現出了大批的文人墨客,比如顧炎武、歸有光、朱柏廬、夏昶、龔賢等人。

崑曲的文化影響力不可低估,崑曲集文學、音樂、美術、園藝、舞蹈等之大成,成為有史以來最精緻、最完美的藝術樣式。她既是獨特的自然環境、文化環境的產物,也是各個藝術門類相互交融的結果。

崑山臨近蘇州和上海,交通便捷,且有著悠遠的藝術傳統。元明以後隨著工商業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對物質生活的要求日益提高,娛樂活動迅速繁盛,並涌現出一批以顧堅、黃幅綽、顧阿瑛、魏良輔、梁辰魚、鄭若庸、張大復、陶九官等等為代表的音樂家、作家和藝人。

(3)崑曲是哪裡的擴展閱讀

崑山歷來是開放的。猶如顧炎武走出崑山,「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成為名滿天下的大學者,崑山也歡迎四面八方的人們前來實現自己的抱負。善於兼收並蓄、博採眾長,是一種健全的城市性格,足以幫助崑山形成競爭優勢。

正是如此,元末明初楊維楨、倪雲林、高則誠、柯九思、李孝光等一大批名流雅士,紛紛從會稽、無錫、天台、永嘉等地來到陽澄湖畔,與顧阿瑛聚晤,在「玉山雅集」上一起賦詩會文、宴飲賞曲,催發了崑曲的萌芽。

『肆』 崑曲發源地是什麼

崑曲發源地是江蘇蘇州崑山。

崑曲發源於14世紀中國的蘇州崑山,後經魏良輔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國,自明代中葉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崑曲,原名「崑山腔」或簡稱「崑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現又被稱為「昆劇」。崑曲是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

崑曲藝術節

中國昆劇藝術節創辦於2000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江蘇省人民政府、蘇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文化部振興昆劇指導委員會、江蘇省文化廳、蘇州市文化局、崑山市人民政府承辦,中國昆劇研究會以及有關資助單位協辦。中國昆劇藝術節以保存和發展昆劇藝術,增進世界各國昆劇愛好者的溝通為宗旨。

除對參賽的劇目進行評選外,還舉辦了各種展覽、祝賀演出、研討會、藝術家簽名售書及群眾聯誼等活動。政府還特別為藝術節印製了明信片、首日封等紀念品。首屆中國昆劇藝術節於2000年3月31日至4月6日在江蘇省崑山市和蘇州市舉辦。第二屆中國昆劇藝術節於2003年11月在蘇州市舉辦。

『伍』 崑曲是哪裡的

崑曲發源於江蘇蘇州崑山,根植於陽澄湖畔的地方戲曲腔調。崑山素來人傑地靈、鍾靈毓秀,尤其在明清時期,涌現出了大批的文人墨客,比如顧炎武、歸有光、朱柏廬、夏昶、龔賢等人。

『陸』 崑曲是哪裡的

崑曲發源於蘇州崑山,崑曲原名「崑山腔」或簡稱「崑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現又被稱為「昆劇」。崑曲發源於14世紀中國的蘇州崑山,後經魏良輔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國,自明代中葉以來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

崑曲的角色分為生、旦、凈、末、丑五大行當。崑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是被譽為「百戲之祖」的南戲系統下之一的曲種。

崑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其唱念語音為「中州韻」。崑曲的表演,也有它獨特的體系、風格,它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和諧。崑曲是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漢族的傳統文化藝術,崑曲在戲曲藝術中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

崑曲中的許多劇本,如《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戲曲文學中的不朽之作。崑曲曲文秉承了唐詩、宋詞、元曲的文學傳統,曲牌則有許多與宋詞元曲相同。這為崑曲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礎,同時也造就了一大批崑曲作家和音樂家,這其中梁辰魚、湯顯祖、洪升、孔尚任、李玉、李漁、葉崖等都是中國戲曲和文學史上的傑出代表。

『柒』 崑曲是哪裡的

崑曲早在元朝末期(14世紀中葉)即產生於蘇州崑山一帶,它與起源於浙江的海鹽腔、餘姚腔和起源於江西的弋陽腔,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同屬南戲系統。
崑曲(Kunqu Opera),原名「崑山腔」、「崑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清代以來被稱為「崑曲」,現又被稱為「昆劇」。崑曲是中國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

『捌』 崑曲是哪裡的地方戲

崑曲一般指昆劇,發源於元末明初的蘇州府崑山縣(現江蘇蘇州崑山),是中國戲曲的劇種之一,被譽為「百戲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