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城市是什麼
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城市是泉州。
泉州,是福建省確定做大做強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是列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
海上絲綢之路雛形在秦漢時期便已存在,已知有關中外海路交流的最早史載來自《漢書·地理志》,當時中國就與南海諸國接觸,而有遺跡實物出土表明中外交流可能更早於漢代。
經濟影響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東南沿海,經過中南半島和南海諸國,穿過印度洋,進入紅海,抵達東非和歐洲,成為中國與外國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並推動了沿線各國的共同發展。中國輸往世界各地的主要貨物,從絲綢到瓷器與茶葉,形成一股持續吹向全球的東方文明之風。
尤其是在宋元時期,中國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的大幅提升以及指南針的航海運用,全面提升了商船遠航能力,私人海上貿易也得到發展。
❷ 東方第一大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是哪裡
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泉州。
泉州市位於北緯24°22′~25°56′,東經117°34′~119°05′,面積為11220.5平方千米。共管轄鯉城、豐澤、洛江、泉港4區,石獅、晉江、南安3市和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門5縣,人口654.62萬(未含金門縣),那裡通行閩南方言。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市是經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早在唐朝時期,泉州刺桐港就是我國的四大外貿港口之一,宋元時期,它與埃及亞歷山大港齊名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
(2)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是哪裡擴展閱讀:
泉州私營經濟發達,素有「中國品牌之都」、「民營特區」之稱,擁有國家馳名商標數目居全國地級市首位。泉州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商貿港口城市,泉州港是中國規模億噸以上的重要大港。
2015年,作為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一部分,泉州被定位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2015年7月,中國工程院把泉州市作為「中國製造2025」唯一的地方樣板和實踐範例。
❸ 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哪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稱"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1913年由法國的東方學家沙畹首次提及。海上絲路萌芽於商周,發展於春秋戰國,形成於秦漢,興於唐宋,轉變於明清,是已知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海上絲路分為東海航線和南海航線兩條線路,其中主要以南海為中心。
南海航線,又稱南海絲綢之路,起點主要是廣州和泉州。東海航線,也叫「東方海上絲路」。
中國境內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有廣州、泉州、寧波三個主港和其他支線港組成 。
❹ 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城市是
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泉州。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位於中國福建省泉州市。形成主因是因為中國東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內部往來不易,因此自古許多人便積極向海上發展。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市是經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海上絲綢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稱"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1913年由法國的東方學家沙畹首次提及。海上絲路萌芽於商周,發展於春秋戰國,形成於秦漢,興於唐宋,轉變於明清,是已知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中國海上絲路分為東海航線和南海航線兩條線路,其中主要以南海為中心。
❺ 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終點分別在哪
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與外國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海上絲綢之路的起源與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歷了一個極為漫長的發展過程,具體而言,它在先秦商周時期開始萌芽起源,在秦漢時期初具雛形,在唐朝宋朝時期達到鼎盛階段。
中國有著長達一萬八千公里的海岸線,東南沿海地區瀕臨南海和太平洋,海岸線長,大小港口星羅棋布。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居住在南海之濱的嶺南先民就已經使用簡陋小舟,從事海上漁業生產。由於中國古代的陶瓷生產技術和絲綢製造生產技術的突飛猛進,領先世界,中國出產的陶瓷製品和絲織品,在世界范圍范圍內都廣受歡迎,以此為契機,催生出多條遠跨重洋的航線和極為興盛的跨國貿易,海上絲綢之路由此一步步形成。
海上絲綢之路,作為中國與外國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並推動了沿線各國的共同發展,成為東西方經貿文化交流往來的重要歷史途徑,動的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推動了世界的進步和發展。
❻ 海上絲綢之路途經之地的是什麼市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稱"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1913年由法國的東方學家沙畹首次提及。
海上絲路萌芽於商周,發展於春秋戰國,形成於秦漢,興於唐宋,轉變於明清,是已知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中國海上絲路分為東海航線和南海航線兩條線路,其中主要以南海為中心。
中國境內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有廣州、泉州、寧波三個主港和其他支線港組成。2017年04月20日,國家文物局正式確定廣州為海上絲綢之路申遺牽頭城市,聯合南京、寧波、江門、陽江、北海、福州、漳州、莆田、麗水等城市進行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申遺工作。
(6)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是哪裡擴展閱讀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東南沿海,經過中南半島和南海諸國,穿過印度洋,進入紅海,抵達東非和歐洲,成為中國與外國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並推動了沿線各國的共同發展。
中國輸往世界各地的主要貨物,從絲綢到瓷器與茶葉,形成一股持續吹向全球的東方文明之風。尤其是在宋元時期,中國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的大幅提升以及指南針的航海運用,全面提升了商船遠航能力,私人海上貿易也得到發展。
這一時期,中國同世界60多個國家有著直接的「海上絲路」商貿往來。「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榮景象,透過義大利馬可·波羅和阿拉伯伊本·白圖泰等旅行家的筆墨,引發了西方世界一窺東方文明的大航海時代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