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章魚 卵什麼樣的
章魚體呈短卵圓形,囊狀,無鰭;頭與軀體分界不明顯,章魚的頭胴部約7~9.5厘米,頭上有大的復眼及8條可收縮的腕。每條腕均有兩排肉質的吸盤,短蛸的腕長約12厘米,長蛸的腕長約48.5厘米,真蛸的腕長約32.5厘米。
每當繁殖季節,雌章魚產卵,長約0.3厘米,總數在10萬以上,產於岩石下或洞中。孵化期間雌體守護在卵旁,用吸盤將卵弄乾凈,並用水將卵攪動。雌性章魚一次性產卵後需要幼體於4-8周後孵出。幼章魚形狀酷似成體而小,孵出後需隨浮游生物漂流數周,然後沉入水底隱蔽。
(1)卵是什麼樣子的圖片擴展閱讀:
章魚在海洋中的繁殖時間一般集中在春秋兩季,春秋兩季的海水水溫在16℃左右。章魚喜在螺殼中產卵,故可用繩穿紅螺殼沉入海底,按時提取捕得。秋冬季常穴居較深海域泥沙中。章魚雌雄異體。雄體具一條特化的腕,稱為化莖腕或交接腕,用以將精包直接放入雌體的外套腔內。
章魚平時用腕爬行,有時借腕間膜伸縮來游泳,能有力地握持他物,用頭下部的知漏斗噴水作快速退游。腕的基部與稱為裙的蹼狀組織相連,口有一對尖銳的角質齶及銼狀的齒舌,用以鑽道破貝殼,刮食其肉。
㈡ 青蛙媽媽產的卵是什麼樣的
青蛙卵是黑色的,有油菜籽那麼大,又有些像小逗號,外面是一層透明的膠質膜。把手伸進水裡去觸摸,滑滑的,像滑嫩的果凍。
青蛙卵是像小米粒那麼大的小黑籽,外面還有透明的膠質膜,遇水即膨脹,且彼此相連,結成一大團卵塊;膠質膜具有保護卵的作用,又能使卵有較為良好的發育條件。柔韌的膠質膜是對機械性刺激的最好緩沖物,特別當卵黏成大團時,還可以避免被動物所吞食;膠質膜也阻礙卵與卵之間的接近,因而使卵有更充分的氧氣條件;透明的膠質膜可以聚集陽光的熱量,提高了卵孵化時的溫度。
㈢ 金魚的魚卵是什麼樣子的求圖片
受精卵呈橙黃色,半透明。入水後卵開始吸水,球形,直徑1毫米左右。2~3天後可見卵膜內核一頭開始發烏,這是細胞在分裂生成最早的胚胎。再經1~2天,可見胚胎上出現1個明顯的黑點。仔細觀察可見卵中的胚胎在動,金魚身體的樣子已開始形成,再有1-2天,卵膜中包裹的仔魚開始劇烈活動、掙扎,不久就破裂而出。
(3)卵是什麼樣子的圖片擴展閱讀:
金魚起源於中國,也稱「金鯽魚」,近似鯉魚(Cyprinus carpio)但它沒有口須,是由鯽魚進化而成的觀賞魚類。金魚的品種很多,顏色有紅、橙、紫、藍、墨、銀白、五花等,分為文種、草種、龍種、蛋種四大品系。在12世紀已開始金魚家化的遺傳研究,經過長時間培育,品種不斷優化,現在世界各國的金魚都是直接或間接由中國引種的。
在人類文明史上,中國金魚已陪伴著人類生活了十幾個世紀,是世界觀賞魚史上最早的品種。金魚易於飼養,它身姿奇異,色彩絢麗,一般都是金黃色,形態優美。金魚能美化環境,很受人們的喜愛,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觀賞魚。中國的金魚主要是在鯽魚上發展而來。而彩色鯉魚傳到日本後得到很大重視。
在一代代金魚養殖者的努力下,中國金魚至今仍向世人演繹著動靜之間美的傳奇。金魚在我國民間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到過年的時候家裡買上兩條金魚供著,寓意在來年金玉滿堂、年年有餘。
㈣ 蜻蜓的卵是什麼樣子的圖片
蜻蜓是無脊椎動物,昆蟲綱,蜻蜓目,差翅亞目昆蟲的統稱。
蜻蜓是食肉性昆蟲。他們捕食蒼蠅、蚊子、葉蟬、虻蠓類和小型蝶蛾類等多種農林牧業害蟲。蜻蜓是有益於人類的一類重要天敵昆蟲。
蜻蜓喜歡潮濕的環境,所以一般在池塘或河邊飛行,其幼蟲(稚蟲)也需要在水中發育。
蜻蜓目昆蟲屬半變態發育,一生只有卵、稚蟲和成蟲3個階段,成蟲常通過蜻蜓點水的方式將卵產入水中,稚蟲又稱水蠆,在水中捕食其它水生生物,待羽化前爬出水面,交配產卵完成生活史。
(4)卵是什麼樣子的圖片擴展閱讀
價值:
蜻蜓作為一種常見的昆蟲,其稚蟲水生,對汞和鎘都具有富集性,隨著水體重金屬含量的增高其體內重金屬的含量也隨著增高,因此常常被用作水體重金屬污染的指示生物。
蜻蜓中部分種類的稚蟲和蛹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是可以供人類食用的,在一些地區的市場和餐廳中常可見到多種食用蜻蜓出售。
㈤ 蟑螂的卵是什麼樣子的圖片
現在只要家裡有蟑螂,那是非常的可怕,不僅危險還說明自家衛生有問題,那該怎麼辦了?
3、洋蔥驅蟑螂。如果在室內放一盤切好的洋蔥片,蟑螂聞味便立即逃走,同時還可延緩室內其他食品變味。
㈥ 小女孩卵是什麼樣子要圖片
是指懷孕後胎女?還是胎男嘛?
貌似懷孕一個月左右B超才看的出。時間長了就看不出了。女孩卵是圓形的直徑相同。男孩卵是長的橢圓形的。
㈦ 龍蝦產的卵什麼樣子(圖解)
.產卵 龍蝦屬一年多次產卵類型。水溫升至20℃以上時,親蝦便開始產卵,產卵季節在粵東地區可持續6個月之久,一年可產卵3-4次。產卵量隨個體大小和性腺發育程度而異,一般每次產卵300-1000粒。個體較大的雌蝦懷卵量多些。 5.胚胎發育 龍蝦受精卵粘附於雌體腹肢進行胚胎發育,5-8周後孵化出幼體。受精卵發育速度與水溫高低有關,溫度高孵化時間短。受精卵初始卵徑達2毫米,隨著胚胎發育進展,受精卵在不同發育時期顏色呈現有規律的變化,從初產時的淡乳白色依次變為深褐色,出現黑色眼點,最後變為橘紅色,此時幼體即將孵出。在32℃水溫下,受精卵發育過程中的上述顏色出現時期依次為:淡乳白色1-5天;深褐色12-14天;眼點出現20-33天;橘紅色28-35天;破膜而脫離母體35-40天。 6.幼體發育 剛孵出的龍蝦幼體體形構造與成體基本相同,平均體長約9.5毫米,仍繼續攀附於雌蝦腹肢上1-2周,在此期間幼體也會偶爾離開母體活動。剛孵出幼體依靠卵黃囊營養,直到孵化3周後完全獨立生活為止。在適宜的條件下,50-60天後幼體經5-8次蛻殼,體重長至0.5- 2克,便可放人池塘進行成蝦養殖。
㈧ 螞蟻卵是什麼樣的
螞蟻卵白色或淡黃色,細長形,大小為0.5毫米,形如米粒狀。
從卵到成蟲約要經過15天(一些大型蟻需要20幾天),通過幼蟲、蛹等兩個環節。卵為白色或淡黃色,細長形,大小為0.5毫米,形如米粒狀。
幼蟻為乳白色,前端較細,常做彎曲狀,易被人們誤認為是「蟻卵」。蛹是最後一齡,幼蟻體縮短,不食不動,被稱為前蛹,前蛹蛻皮後即為蛹。蛹初為乳白色,後漸變為黃褐色。常堆放在一起,也被誤認為「蟻卵」。
(8)卵是什麼樣子的圖片擴展閱讀
螞蟻分成幾個等級,其中包括工蟻、兵蟻、雄蟻和蟻後。工蟻和兵蟻屬於不會飛的雌性,它們的職責就是照看領地。雄蟻負責產出精子,這些有翅膀的雄性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生育。負責繁殖的雌蟻在交配前可以飛,交配後則變成蟻後,翅膀會隨之脫落,接著成立新的領地(或者加入一個多蟻後的領地中)。
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螞蟻專家Walter Tschinkel解釋說,全球2000種螞蟻中存在兩種交配策略。在雄蟻聚集的情況下,雄蟻會集中在引人注目的地方,比如山頂和高大的樹木,負責繁殖的雌性很快變會加入其中。
螞蟻的交配在空中進行,雄性會將它的陽莖(類似鉛筆的東西)插入雌性的生殖系統內並排出精子。精子會到達雌性的受精囊或者儲精器官,雌性的餘生便負責用這些精子進行繁殖。
在有些螞蟻中,例如火蟻,雌性在進行「婚飛」並開拓新的殖民地之前只會和一隻雄性進行交配。Harvester 螞蟻和其它種類的螞蟻在這之前則會與5到15隻雄性進行交配。
在並不常見的雌性召喚情況下,准備繁殖的雌蟻則會出現在它們領地的表面,通過釋放信息素吸引雄性前來交配。
㈨ 卵是什麼形狀
卵也叫「卵子」,指成熟的單個的雌性生殖細胞。卵的形狀像圓球或橢圓形,一般不能活動,卵內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各種動物的卵的大小相差很大,蚯蚓、寄生蟲的卵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魚卵、蛙卵也很小,但用肉眼能見到;平常吃的雞、鴨、鵝蛋是較大的動物卵。
㈩ 水蝸牛下的卵是什麼樣子的
水蝸牛下的卵是白色的,而且是很多連在一起的,如圖:
水蝸牛是柄眼目堅齒螺科栗蝸牛屬的一種,是台灣的特有種,分布在台灣北部至中部,常棲息在森林底層落葉堆中。
水蝸牛和陸地上的蝸牛似乎沒有太大區別。不過因為見不到陽光的緣故,其身體已經完全透明。因為生活在深海中,要應付強大的洋流,水蝸牛要保證有足夠浮力,因此那沉重的蝸牛殼已經完全退化了。
(10)卵是什麼樣子的圖片擴展閱讀
水蝸牛的生活習性如下:
1、喜陰暗潮濕隱蔽的環境,晝伏夜出,對強光刺激很敏感。
2、喜鑽入疏鬆的腐殖土中棲息、產卵、調節體內濕度和吸取部分養料,時間可長達12小時之久。
3、雜食性和偏食性並存。
4、喜潮濕怕水淹。在潮濕的夜間,並投入濕漉的食料,蝸牛的食慾活躍。但水淹可使蝸牛窒息。
5、自食生存性。小蝸牛一孵出,就會爬動和取食,不要母體照顧。當受到敵害侵擾時,它的頭和足便縮回殼內,並分泌出粘液將殼口封住;當外殼損害致殘時,它能分泌出某些物質修復肉體和外殼。
6、具有很強的忍耐性。蝸牛具有驚人的生存能力,對冷、熱、飢餓、乾旱有很強的忍耐性。
7、喜恆溫養殖。溫度恆定在25~28℃之間,生長發育和繁殖旺盛。
為了適應游水,水蝸牛的腳進化成了肌肉發達的鰭,那其實是連成一片的小觸須。水蝸牛和陸地蝸牛最大的區別在於眼睛,因為沒有陽光,水蝸牛的眼睛特別發達,和體形相比,那兩只「巨大」的眼睛突出在身體外,捕捉一切細微光線,觀察所有經過的獵食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