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資訊 » 寒號鳥是種什麼動物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寒號鳥是種什麼動物

發布時間: 2022-04-22 07:02:08

1. 寒號鳥是鳥嗎

寒號鳥不是鳥,是復齒鼯鼠。

復齒鼯鼠(學名:Trogopterus xanthipes)也叫橙足鼯鼠、黃足鼯鼠、寒號鳥、寒號蟲、寒搭拉蟲,是嚙齒類動物。棲息於海拔1200米左右的針闊混交林。在高大喬木樹上或陡峭岩壁裂隙石穴築巢,為森林動物。

中國特有種,主要分布在中國河北、吉林、山西、陝西、甘肅、湖北、四川、雲南、貴州、西藏和青海等地。

該物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1)寒號鳥是種什麼動物擴展閱讀:

生活習性

復齒鼯鼠多棲息於山地柏樹林區,常在陡峭的石洞、石縫、樹洞等處營造巢穴,巢較少,由雜草、樹枝、樹皮、羽毛等構成。

所居石洞或石隙一般較狹小,深1米左右,高約15~60厘米。洞穴或直或曲,凸凹不平,鼯鼠多在穴內高處卧身,並以乾草鋪墊。

冬季穴口經常以柴草封閉,擋風寒。整個穴洞中乾燥、清潔,常年溫度適中。穴內夏季最高溫度在攝氏25~27℃,冬季最低溫度在攝氏10℃左右,空氣相對濕度多在60%以下。

2. 寒號鳥到底是什麼動物

寒號鳥一般指復齒鼯鼠。

復齒鼯鼠(學名:Trogopterus xanthipes)也叫橙足鼯鼠、黃足鼯鼠、寒號鳥、寒號蟲、寒搭拉蟲,是嚙齒類動物。棲息於海拔1200米左右的針闊混交林。在高大喬木樹上或陡峭岩壁裂隙石穴築巢,為森林動物。

中國特有種,主要分布在中國河北、吉林、山西、陝西、甘肅、湖北、四川、雲南、貴州、西藏和青海等地。

該物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

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2)寒號鳥是種什麼動物擴展閱讀:

鼯鼠也稱飛鼠或飛虎,俗稱寒號鳥、寒號蟲或寒搭拉蟲。文學作品裡的「雪山飛狐」也是以它為原型創作出的。

鼯鼠靠前後腿之間寬大的翼蹼能在絕壁和大樹之間滑翔,最遠可以滑翔200多米,遠看似乎是在像鳥一般飛行。再加上比較罕見,又晝伏夜出,人們見到它的機會少之又少,難以詳實地觀察其形態習性。鼯鼠的糞便是一味珍貴的中葯,叫做「五靈脂」。

3. 寒號鳥是爬行動物還是飛行動物

准確地說寒號鳥是一種會滑翔的哺乳動物。

復齒鼯鼠(學名:Trogopterus xanthipes)也叫橙足鼯鼠、黃足鼯鼠、寒號鳥、寒號蟲、寒搭拉蟲,是嚙齒類動物。棲息於海拔1200米左右的針闊混交林。在高大喬木樹上或陡峭岩壁裂隙石穴築巢,為森林動物。

4. 我們熟悉的寒號鳥並不是鳥類,是一種怎樣的動物

寒號鳥,是一則較為流傳的民間故事,主要講的是喜鵲與寒號鳥的故事。在故事中,寒號鳥對做窩過冬的態度是得過且過,最終給凍死了。這個小小故事中告訴我們,年少的我們不應該目光短淺,遇到任何事情都要用長遠的計劃,認真踏實地對待生活,只有不斷辛勤的付出勞動才會收獲美好的成果。事實上,很多人都沒有見過寒號鳥的身影,畢竟它也只是流傳故事裡的主角,才會導致很多人都以為它是一隻小鳥。


即使在現在,人類發現它不是鳥類,但絲毫沒有想更正名字的意思,也許是人們早就習慣寒號鳥這個稱呼。值得注意的是,它已經被列入“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足以看出它對與我們的重要性。故事中的它們,確實很懶惰,可千萬別被課本誤導了,它們還是很勤快的,這也是科學家們長期觀察到的結果。

5. 寒號鳥是種什麼動物,可以飛嗎

寒號鳥不是鳥類,是一種嚙齒類動物,像老鼠或松鼠之類的。寒號鳥會飛,但不是像鳥類那樣飛,而是只能滑翔。

寒號鳥的學名叫:復齒鼯鼠,也叫橙足鼯鼠、黃足鼯鼠、寒號蟲,是嚙齒類動物。棲息於海拔1200米左右的針闊混交林。在高大喬木樹上或陡峭岩壁裂隙石穴築巢,為森林動物。

寒號鳥的前後腿之間長有寬大的翼蹼,能在絕壁和大樹之間滑翔飛行。活動時攀爬與滑翔交替,以清晨和黃昏時活動頻繁。晝伏夜出,性情孤僻,喜安靜。

寒號鳥是植食性動物,以側柏、油松的樹葉、皮、籽仁及山桃、杏的核仁為主要食物,也採食其他植物的葉、皮和果。吃食時用前足抱食物,後足站立不動。

寒號鳥

6. 寒號鳥是什麼動物

寒號鳥不是鳥,寒號鳥一般指復齒鼯鼠,也叫橙足鼯鼠、黃足鼯鼠、寒號鳥、寒號蟲、寒搭拉蟲,是嚙齒類動物,體型中等,略比紅腹松鼠大。
1、形態
體型中等,略比紅腹松鼠大,體重300~400克,體長300一340毫米,尾稍扁,與身體等長,後足長40一48毫米,耳長30一35毫米。頭圓眼大,吻部短,耳彀發達圓寬。
2、毛色
復齒鼯鼠耳基部有長而軟的顯著毛叢,背毛基部淡灰黑色,上部淡黃色,尖端呈黑色。頸背部黃色比背部明顯,腹部毛呈灰白色,具淡橙色毛尖,飛膜色與腹面同,唯邊緣為灰白色,可清楚地看出背腹的分界。尾背面色與體背部相近,但較淺,尾端黑色,尾腹面除尾基的毛稍為淺黃外,其餘毛梢皆呈黑色,形成一縱紋直至尾端。眼眶四周成黑圈。
3、頭骨
吻短,鼻骨前覓後窄。眼眶中央、額骨前部凹陷,後部略隆起。眶上突發達呈銳角。眼眶中央、額骨前部凹陷,後部略隆起。眶上突發達呈銳角。顴弓發達位低,幾乎與牙齒為同一平面。眶上突後顳嵴至頂骨後端左右接近癒合。齶孔細長,位於上頜骨與前頜骨交接縫之前。聽泡圓而明顯。上頜骨顴突前圍繞神經孔有一突起。

7. "寒號鳥"是怎樣的一種鳥類

寒號鳥不是鳥類,而是一種嚙齒類動物,學名為復齒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又名橙足鼯鼠、黃足鼯鼠、寒號蟲、寒搭拉蟲,俗稱飛鼠或飛虎,是一種生活於中國南部湖北、湖南、貴州、四川、雲南等地的鼯鼠。此外與復齒鼯鼠相近的毛足飛鼠有時也被歸類為復齒鼯鼠屬。

鼯鼠白天呆在巢內,黃昏或夜間外出活動。因其生性怕寒冷,日夜不停號叫,而俗稱「寒號鳥」。

拓展資料:

鼯鼠在全世界現存13屬34種,中國有7屬16種,其中中國特產的有3種:復齒鼯鼠、溝牙鼯鼠和低泡飛鼠。本類動物多數分布在亞洲東南部的熱帶與亞熱帶森林中,僅少數幾種分布在歐亞大陸北部和北美洲的溫帶與寒溫帶森林中。

其飛膜可以幫助其在樹中間快速的滑行,但由於其沒有像鳥類可以產生升力的器官,因此鼯鼠只能在樹、陸中間滑翔。主要分布於亞洲、歐洲和美洲的熱帶與溫帶雨林中,已發現多達43個不同種類的鼯鼠。21世紀初以來,由於大量獵殺,鼯鼠很可能滅絕。鼯鼠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部分鼯鼠在中國大陸是省級野生保護動物。

鼯鼠喜歡棲息在針葉、闊葉混交的山林中。鼯鼠習性類似蝙蝠,白天多躲在懸崖峭壁的岩石洞穴 、石隙或樹洞中休息,性喜安靜,多營獨居生活。夜晚則外出尋食,在清晨和黃昏活動得比較頻繁,它行動敏捷,善於攀爬和滑翔。素有"千里覓食一處便"的習性。有固定排泄糞便的地方。以堅果、水果、植物嫩芽、昆蟲和小型鳥類為食。

8. 寒號鳥是種什麼動物

「寒號鳥」是一種哺乳動物,它屬於嚙齒目鼯鼠科,也被叫為橙足鼯鼠,因為它會飛行,而且長有像飛禽一樣的翅膀,所以被誤傳為寒號鳥。

由於寒號鳥前後肢間生有飛膜,可以借之滑翔,因而古人將之認為是鳥類,連著名的《本草綱目》也把它列在「禽類篇」。橙足鼯鼠生活於山野,晝伏夜出,滑翔時四肢伸張,在空中飄盪,兩側飛膜外緣呈波狀起伏,向後方傳動,蓬鬆的長尾在後面起著舵的作用。

實際上,它並不象人們傳說的那樣「吃自己的糞便」。相反,它很愛清潔,食物被污染後就不吃了,更何況是自己的糞便了。甚至它的「廁所」與「居室」也是分開的。

相關故事

寒號鳥白天很能飛,但是不願意築巢。喜馬拉雅山每天晚上很冷,特別是冬天的時候,它想這么冷,明天開始築巢吧。但是天一亮,它想出去覓食了,外頭陽光很好,就忘記了晚上還會寒冷。周而復始,每天晚上想築巢,白天就把這築巢的事情給忘了,所以到每天晚上都是寒冷。

9. 寒號鳥是種什麼動物是很耐寒的鳥嗎

寒號鳥是復齒鼠(別名:Trogopterusxanthipes)又被稱為橘色足鼠、淡黃色足鼠、寒號蟲、寒耷拉蟲,屬嚙齒動物動物。棲居在海拔高度1200米長的針廣混交林。在又高又大的灌木樹枝或險峻的崖壁縫隙石穴建巢,是山林動物。

復牙鼠耳尖部有長而綿軟的明顯毛叢,背毛尖部是淡黑灰色,上端是淺黃色,前面是灰黑色。頸部後背的淡黃色比後背顯著,腹腔的毛呈深灰色的,有淡橘色的毛尖茶,飛膜的顏色和腹腔的顏色一樣,僅有邊沿是深灰色的,後背的腹腔的界限很清晰。尾背的顏色貼近人體的後背,可是很淺,尾部是灰黑色的,尾腹面除開尾基的毛略微是淺黃色以外,其餘的毛尖茶全是灰黑色的,直至尾產生豎向紋路。雙眼周邊變成了黑圈。

復齒鼠是山林動物,日常生活在海拔高度1200米長的針廣混和林間,在高灌木樹枝或險峻的崖壁縫隙石穴建巢。復齒鼠是我國獨有的類型,遍布在中國河北、吉林省、山西省、陝西省、甘肅省、湖北省、四川、雲南省、貴州省、西藏自治區和青海省等地。2016年10月1日至7日,由廣西省、湖南省、陝西省等洞穴探險精銳構成的考察隊,進到奇險的洞窟時,出現意外地發覺了受困的寶貴動物飛貓,援助了它。

2016年10月4日,陝西寶雞市大巴山核心區的懸在空中坑,探險隊員出現意外地發覺了受困的寶貴動物飛貓,援助了它。這只飛貓看上去很孱弱。紅白相間的背毛,又圓又大的雙眼,粗大的小尾巴有自身人體的二倍長。為了更好地避免 被咬,一名選手把握住了它的大小尾巴,把它舉起來,小寶貝忽然毫無知覺,寬敞的翼躍開啟如傘。另一名足球運動員清除了探洞包的物件,並小心地放進了飛貓。

飛貓是地下河溶洞群的獨有動物,學名字叫做「六不像」,臉像小狐狸,雙眼像貓,嘴尖像鼠,耳朵裡面像小兔子,爪子像家鴨,小尾巴像荷蘭鼠。它的前後左右腿中間寬敞的羽翼能夠在峭壁和樹木中間滑跑,較大 的首尾長短能夠做到一米,休重能夠做到7KG之上。這類動物擔心羞澀,黑白顛倒,越來越低,親眼看見活著的貓並不易。排泄物可當葯(俗稱五靈脂)。排泄物呈顆粒狀的叫靈脂米,不規律的叫靈脂塊,能夠止疼,活血化瘀,所以寒號鳥是復齒鼠不是鳥但是它耐寒是對的。

10. 寒號鳥是什麼動物

「寒號鳥」是一種哺乳動物,它屬於嚙齒目鼯鼠科,也被叫為橙足鼯鼠,因為它會飛行,而且長有像飛禽一樣的翅膀,所以被誤傳為寒號鳥。

寒號鳥在相當多的媒體中都曾出現過,人們的心裏面不禁產生了好奇,畢竟在現實生活中好像沒見過寒號鳥這種鳥類,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寒號鳥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動物吧。
01
由於寒號鳥前後肢間生有飛膜,可以借之滑翔,因而古人將之認為是鳥類,連著名的《本草綱目》也把它列在「禽類篇」。
02
橙足鼯鼠生活於山野,晝伏夜出,滑翔時四肢伸張,在空中飄盪,兩側飛膜外緣呈波狀起伏,向後方傳動,蓬鬆的長尾在後面起著舵的作用。實際上,它並不象人們傳說的那樣「吃自己的糞便」。相反,它很愛清潔,食物被污染後就不吃了,更何況是自己的糞便了。甚至它的「廁所」與「居室」也是分開的。
03
橙足鼯鼠的主要食物是松柏樹的樹葉,由於寒冷季節它吃的松柏科針葉較多,糞便中含有較多的膠結物質——樹脂,因而糞便呈脂狀。
04
橙足鼯鼠是中國特有種,主要分布在中國河北、吉林、山西、陝西、甘肅、湖北、四川、雲南、貴州、西藏和青海等地。該物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易危(VU)。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05
橙足鼯鼠多棲息於山地柏樹林區,常在陡峭的石洞、石縫、樹洞等處營造巢穴,巢較少,由雜草、樹枝、樹皮、羽毛等構成。所居石洞或石隙一般較狹小,深1米左右,高約15~60厘米。洞穴或直或曲,凸凹不平,鼯鼠多在穴內高處卧身,並以乾草鋪墊。冬季穴口經常以柴草封閉,擋風寒。整個穴洞中乾燥、清潔,常年溫度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