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黃磷自燃時應該如何撲滅
覆蓋法,少量的話用濕毛巾或者泥土覆蓋在黃磷上。
❷ 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處置原則
您好,由於問題不夠精準,本篇回答整理了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事故的應急處理、危化品泄漏應急處理措施、危險氣體泄漏的應急處置三部分內容,希望幫助大家了解到應急措施的重要性。
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事故的應急處理
近年來,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事故發生較為頻繁,而且一旦發生事故,影響往往都很惡劣。因此,從業人員懂得發生事故時的應急處理措施就顯得尤為重要。
爆炸品
滅火方法:用水冷卻達到滅火目的,但不能採取窒息法或隔離法。禁止使用砂土覆蓋燃燒的爆炸品,否則會由燃燒轉為爆炸。撲救有毒性的爆炸品火災時,滅火人員應佩戴防毒面具。
撒漏處理:對爆炸物品撒漏物,應及時用水濕潤,再撒以鋸末或棉絮等松軟物品收集後,保持相當濕度,報請消防人員處理,絕對不允許將收集的撒漏物重新裝入原包裝內。
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
滅火方法:將未著火的氣瓶迅速移至安全處;對已著火的氣瓶使用大量霧狀水噴灑;火勢不大時,可用二氧化碳、乾粉、泡沫等滅火器撲救。
撒漏處理:運輸中發現氣瓶漏氣時,特別是有毒氣體,應迅速將氣瓶移至安全處,並根據氣體性質做好相應的防護,人站在上風處,將閥門旋緊。大部分有毒氣體能溶解於水,緊急情況時,可用浸過清水的毛巾捂住口鼻進行操作,若不能制止,可將氣瓶推入水中,並及時通知相關部門處理。
易燃液體
滅火方法:消滅易燃液體火災的最有效方法是採用泡沫、二氧化碳、乾粉等滅火器撲救。
撒漏處理:及時用砂土或松軟材料覆蓋吸附後,集中至空曠安全處處理。覆蓋時,要注意防止液體流入下水道、河道等地方,以防污染環境。
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
滅火方法:根據易燃固體的不同性質,可用水、砂土、泡沫、二氧化碳、乾粉滅火劑來滅火,但必須注意:遇水反應的易燃固體不得用水撲救,如鋁粉、鈦粉等金屬粉末應用乾燥的砂土、乾粉滅火器進行撲救;有爆炸危險的易燃固體如硝基化合物禁用砂土壓蓋;遇水或酸產生劇毒氣體的易燃固體,如磷的化合物和硝基化合物(包括硝化棉)、氮化合物、硫磺等,燃燒時產生有毒和刺激性氣體,嚴禁用硝鹼、泡沫滅火劑撲救,撲救時必須注意戴好防毒面具;赤磷在高溫下會轉化為黃磷,變成自燃物品,處理時應謹慎。
撲滅自燃物品火災時也要注意:此類物品滅火時,一般可用乾粉、砂土(乾燥時有爆炸危險的自燃物品除外)和二氧化碳滅火劑滅火。與水能發生反應的物品如三乙基鋁、鋁鐵溶劑等禁用水撲救;黃磷被水撲滅後只是暫時熄滅,殘留黃磷待水分揮發後又會自燃,所以現場應有專人密切觀察,同時撲救時應穿防護服,戴防毒面具。
撲滅遇濕易燃物品時也應注意:此類物品發生火災時,應迅速將未燃物品從火場撤離或與燃燒物進行有效隔離,用干砂、乾粉進行撲救;與酸或氧化劑等反應的物質,禁用酸鹼和泡沫滅火劑撲救;活潑金屬禁用二氧化碳滅火器進行撲救,應用蘇打、食鹽、氮或石墨粉來撲救;鋰的火災只能用石墨粉來撲救。
撒漏處理:上述三類貨物撒漏時,可以收集起來另行包裝。收集的殘留物不能任意排放、拋棄。對與水反應的撒漏物處理時不能用水,但清掃後的現場可以用大量水沖刷清洗。
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
滅火方法:有機過氧化物、金屬過氧化物只能用砂土、乾粉、二氧化碳滅火劑撲救;撲救時應佩戴防毒面具。
撒漏處理:在裝卸過程中,由於包裝不良或操作不當,造成氧化劑撒漏時,應輕輕掃起,另行包裝,但不得同車發運,須留在安全地方,對撒漏的少量氧化劑或殘留物應清掃干凈。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滅火方法:撲滅毒害品及感染性物品火災時應注意:氰化物發生火災時,不得用酸鹼滅火器撲救,可用水及砂土撲救;滅火人員撲滅毒害品的火災時應根據其性質採取相應的滅火方法。撲救時盡可能站在上風方向,並戴好防毒面具。
撒漏處理:固體毒害品及感染性物品,可在掃集後裝入容器中;液體毒害品及感染性物品應用棉絮、鋸末等松軟物浸潤,吸附後收集,盛入容器中。
腐蝕品
滅火方法:無機腐蝕品或有機腐蝕品直接燃燒時,除具有與水反應特性的物質外,一般可用大量的水撲救。但宜用霧狀水,不能用高壓水柱直接噴射物品,以免飛濺的水珠帶上腐蝕品灼傷滅火人員。
撒漏處理:液體腐蝕品應用干砂、干土覆蓋吸收,掃干凈後,再用水洗刷。大量溢出時可用稀酸或稀鹼中和。中和時,要防止發生劇烈反應。用水洗刷撒漏現場時,只能緩慢地澆洗或用霧狀水噴淋,以防水珠飛濺傷人
來源:中國網路網
危化品泄漏應急處理措施
疏散與隔離
在生產、儲運過程中一旦發生泄漏,首先要啟用應急產品防止擴散,緊接著要疏散無關人員,隔離泄漏污染區。
如果是易燃易爆化學品的大量泄漏,一定要第一時間撥打「119」報警。
切斷火源
切斷火源對化學品泄漏處理特別重要,如果泄漏物是易燃物,則必須立即消除泄漏污染區域內的各種火源。
自我防護
參加泄漏處理的人員應對泄漏的化學品性質和反映特性有充分的了解,要於高處和上風處進行處理,要嚴禁單獨行動,身邊一定要有監護人。
泄漏控制
如果在生產使用過程中發生泄漏,要在統一指揮下,通過關閉有關閥門,切斷與之相連的設備、管線,停止作業,或改變工藝流程等方法來控制化學品的泄漏。
除此之外,要防止泄漏物擴散,殃及周圍的建築物、車輛及人群,萬一控制不住泄漏口,一定要及時處置泄漏物,嚴密監視,防止火災爆炸。
泄漏物的處置
氣體泄漏物應及時合理的通風。
少量液體泄漏物可用可用砂土或其他不燃吸附劑吸附後做處理。
固體泄漏物應採用適當的工具收集,再用水沖洗地面。
來源:內蒙古化工
危險氣體泄漏的應急處置
1、氫氣(H2)
易燃易爆氣體
一旦發生大的泄漏,應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並立即隔離,嚴格限制進入。疏散無關人員並建立警戒區。切斷火源,盡可能切斷泄漏氣源,打開所有的門窗,讓其自然通風,加速擴散。如有可能,將漏出氣體用排風機送至空曠地方或裝設適當噴頭燒掉。
2、一氧化碳(CO)
易燃易爆、劇毒氣體
區域人員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上風無一氧化碳處。泄漏區附近禁止吸煙、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切斷電源,禁止用水直接沖擊泄漏物或泄漏源,噴霧狀水抑制或改變蒸汽雲流向,抽排(室內)或強力通風(室外)。防止泄漏物進入水體、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閉性空間。如有可能,將漏出氣體用排風機送至空曠地方或裝設適當噴頭燒掉。也可以用管路導至爐中、凹地焚燒。漏氣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經過技術處理以消除可能剩下的氣體。禁止接觸或跨越泄漏物。作業時所有設備應接地。制定可行的堵漏方案,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堵漏。
3、硫化氫(H2S)
易燃易爆、有毒氣體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並隔離至氣體散盡。切斷火源,合理通風,切斷氣源,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注意收集並處理廢水。抽排(室內)或強力通風(室外)。如有可能,將殘余氣體或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水洗塔或與塔相連的通風櫥內或使其通過三氯化鐵水溶液,管路裝止回裝置以防止溶液倒吸。
4、天然氣(沼氣)
易燃易爆氣體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防治泄漏物進入受限制的空間(如下水道等),以避免發生爆炸。如有可能,將漏出氣體用防爆排風機送至空曠地方或裝設適當噴頭燒掉。
5、丙烯(C3H6)
易燃易爆氣體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並隔離至氣體散盡。消除所有點火源(泄漏區附近禁止吸煙、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控制泄漏,切斷氣源。噴霧狀水稀釋、溶解。防止泄漏物通過下水道、通風系統和密閉性空間擴散。如有可能,將漏出氣體用排風機送至空曠地方或裝設適當噴頭燒掉。
6、丙烷(C3H8)
易燃易爆氣體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並隔離至氣體散盡。消除所有點火源(泄漏區附近禁止吸煙、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控制泄漏,切斷氣源。噴霧狀水稀釋、溶解。防止泄漏物通過下水道、通風系統和密閉性空間擴散。如有可能,將漏出氣體用排風機送至空曠地方或裝設適當噴頭燒掉。
7、乙炔(C2H2)
易燃易爆氣體
區域人員立即撤離泄漏區到上風區,疏散無關人員並建立警戒區,切斷泄漏源,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堵漏,但不得使用金、銀、銅質工具。消除所有點火源(泄漏區附近禁止吸煙、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防止泄漏物進入水體、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閉性空間。禁止接觸和跨越匯漏物。用噴霧狀水抑制蒸氣或改變蒸氣流向。
8、環氧乙烷(C2H4O)
易燃易爆氣體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並立即進行隔離。盡可能切斷泄漏源,用工業覆蓋層或吸附/吸收劑蓋住泄漏點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氣體進入。合理通風,加強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將漏出氣體用排風機送至空曠地方或裝設適當噴頭燒掉。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後再用。
9、液化石油氣
易燃易爆氣體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建立警戒區。消除所有點火源(泄漏區附近禁止吸煙、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控制泄漏,切斷氣源。噴霧狀水抑制或改變蒸汽流向。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堵漏或翻轉泄漏的容器(鋼瓶)以免液體漏出。防止泄漏物通過下水道、通風系統和密閉性空間擴散。禁止接觸和跨越泄漏物。噴霧狀水稀釋。如有可能,將漏出氣體用排風機送至空曠地方或裝設適當噴頭燒掉。
10、氯化氫(HCL)
遇水後有強腐蝕性氣體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並立即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穿防毒(化)服。從上風向進入現場。採取措施,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氨水(稀鹼水)或霧狀水中和、溶解。如有可能,將殘余氣體或漏出氣體導到收集系統或中和溶液。處置產生的廢水和漏氣容器妥善處理。
11、氯氣(Cl2)
劇毒氣體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向,並立即進行隔離(警戒),嚴格限制出入。從上風向進入現場,避免與乙炔、松節油、氨等物質接觸。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或稀鹼水溶解、中和。也可結合抽排(室內)或強力通風(室外)。如有可能,將泄漏的氯氣或液氯導至收集系統或中和溶液,也可將漏氣鋼瓶浸入石灰乳液中,處置產生的廢水和漏氣容器妥善處理。
12、氨氣(NH3)
易爆、劇毒氣體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並隔離至氣體散盡,切斷火源。現場噴含鹽酸的霧狀水中和、稀釋、溶解,然後抽排(室內)或強力通風(室外)。也可將殘余氣體或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水洗塔或與塔相連的通風櫥內。禁止接觸和跨越泄漏物。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堵漏或翻轉泄漏的容器(鋼瓶)以免液體漏出。防止泄漏物進入水體、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閉性空間。
13、一氧化氮(NO)
有毒氣體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立即隔離,嚴格限制出入,並隔離至氣體散盡。關閉泄漏閥門,切斷泄漏源,勿使泄漏物與可燃物質(木材、紙、油等)接觸,噴霧狀水稀釋、溶解,合理通風,加速擴散。有條件可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應將吸入有毒氣體的患者立即送醫院診治。
14、二氧化氮(NO2)
劇毒氣體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並隔離嚴格限制出入,至氣體散盡。盡可能切斷泄漏源。若是氣體,合理通風,加速擴散。若是液體,用大量水沖洗,稀釋後放入廢水系統。若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噴霧狀水冷卻和吸收蒸汽。
15、二氧化硫(SO2)
有毒氣體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並立即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至氣體散盡。從上風處進入現場,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氣體進入下水道,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如有可能,可用捕集器使氣體通過鹼性溶液吸收,中毒人員應立即脫離中毒現場,靜卧、保暖、吸氧,用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洗眼結膜囊後送醫院治療。
16、煤氣
易燃易爆、有毒氣體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並隔離至氣體散盡。切斷火源,盡可能切斷泄漏器閥門,或採用堵漏技術和工具堵漏。合理通風,加速擴散。防止泄漏煤氣進入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閉性空間。如有可能將漏出氣體用排風機送至空曠地方或裝設噴頭燒掉,也可以用管路導至爐中或空曠地焚燒。
17、光氣(COCL2碳醯氯)
易燃易爆有毒氣體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並隔離直至氣體散盡。下風向撤離至500米。切斷氣源。現場噴氨水或其它稀鹼液中和。然後抽排(室內)或強力排風(室外)。也可將殘余氣或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水洗塔相連的通風櫥內。禁止接觸和跨越泄漏物。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堵漏或翻轉泄漏的容器以避免液體漏出。防止泄漏物進入水體、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閉性空間。漏氣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經過技術處理以消除可能剩下的氣體。
來源:化工設備人
❸ 危化品自燃怎麼辦,遇到這種情況用什麼撲滅
化學物質品種繁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危險化學品,分別具有不同程度的燃燒、爆炸、腐蝕和放射性等危險特性。危險化學品發生火災事故,如果滅火方法不當,措施不得力就有可能使火災擴大,甚至導致爆炸、中毒事故發生,造成巨大財產損失和人身傷亡。因此,從事化工生產的廣大職工和消防人員,必須掌握這些物質的理化性質,學會正確的滅火方法。
易燃和可燃液體火災撲救
液體火災特別是易燃液體火災發展迅速而猛烈,有時甚至會發生爆炸。這類物品發生的火災主要根據它們的比重大小,能否溶於水等性質來確定滅火方法。
一般來說,對比水輕(比重小於1)又不溶於水的易燃和可燃液體,如苯、甲苯、汽油、煤油、輕柴油等的火災,可用泡沫或乾粉撲救。初始起火時,燃燒面積不大或燃燒物不多時,也可用二氧化碳滅火劑撲救。但不能用水撲救,因為當用水撲救時,易燃可燃液體比水輕,會浮在水面上隨水流淌而擴大火災。如梅山冶金公司焦化廠,由於工人操作不當,致使2t多苯從下水道流入長江,在江面上擴散面積很大。適逢掛有5條木船的"海電1號"輪船停靠在江邊避風,一船員將未燃盡的火紫丟入江中,遇苯起火,燒壞船隻。
在撲救可燃氣體火災時可燃氣體如果從容器管道中源源不斷地噴散出來,應首先切斷可燃物的來源,然後爭取一次滅火成功。如果在未切斷可燃氣體來源的情況下,急於求成,盲目滅火,則是一種十分危險的做法。因為火焰一旦被撲滅,而可燃氣體繼續向外噴散,特別是比空氣重的可燃氣體如液化石油氣等外溢,易沉積在低窪處,不易很快消散,遇明火或熾熱物體等火源還會引起復燃。如果氣體濃度達到暴炸極限,還會引起暴炸,很容易導致事故擴大。
❹ 危險化學品在儲運過程中應注意什麼問題
1、危險化學品運輸單位應經資質認定。危險化學品運輸由於存在潛在的危險,若發生事故,危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所以從事這項工作需要具備必要的條件,根據《條例》精神,國家對危險化學品的運輸實行資質認定製度,沒有經過資質認定的單位不得運輸危險化學品。通過公路運輸危險化學品的托運人,只能委託具有苞險化學品運輸資質的運輸企業承運。對於從事危險化學品運輸的人員如駕駛員、裝卸管理人員、押運人員等,《條例》要求必須經過學習,並經政府交通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上崗資格證後,才能上崗作業,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執業資質認定。也就是說從事危險化學品運輸的單位及相關從業人員,必須通過有關部門的資質認定後,才具有從事危險化學品運輸的資格。如果單位沒有經過資質認定或駕駛員,押運員等沒有上崗資格證而從事危險化學品運輸,就違反了《條例》規定精神,將受到法律制裁。
2、加強從業人員培訓教育,提高法律意識和業務素質。危險化學品運輸存在較大危險性,為維護公共安全,防止事故發生,國家對危險化學品運輸有嚴格的法律規定。如《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通過公路運輸劇毒化學品的,托運人應向目的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安部門申請辦理劇毒化學品公路運輸通行證。沒有辦理運輸通行證,不準運輸劇毒化學品。若無證運輸劇毒化學品就是非法運輸。從事危險化學品運輸的單位必須組織從業人員學習這些法律、法規知識,提高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並嚴格遵法守律。
危險化學品運輸容易發生事故,而事故發生與人的因素有很大的關系,所以還應注意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危險化學品種類多,而且各有各的危險性,發生事故後的處置方法也不一樣,所以有關企業、工廠應針對本部門的具體情況組織駕駛員、押運員等進行學習。使其熟練掌握本系統經常接觸到的危險化學品的危險性等知識及安全運輸的具體要求,萬一發生事故應知道如何採取措施盡可能降低災害的危害程度。還應組織他們學習必要的勞動保護知識,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對運輸劇毒、易燃易爆等危險化學品的從業人員應進行有關安全知識培訓,使其了解所裝危險化學品的性質、危險特性、包裝容器的使用特性和正確的防護處置方法,掌握各種類型滅火器具適用對象和正確使用方法,在發生意外事故時,能在第一時間採取有效措施,減少危害。
3、選擇合格的包裝容器,正確裝運貨物。不同的危險化學品具有不同的危險特性,在裝運貨物對,要針對其特性,選擇合格的包裝容器,根據《條例》規定,用於危險化學品運輸工具的槽罐以及其他容器必須由專業主產企業定點生產,並經檢測,檢驗合格的才能使用。裝運貨物時還要正確配裝貨物,不能混裝混運,特別是性質相抵觸的、滅火方法不一致的絕對不能同車運輸。例如:裝運壓宿氣體、液化氣體時,氫氣鋼瓶和氧氣鋼瓶、氫氣鋼瓶與氯氣鋼瓶就不能同車運輸;自燃物品黃磷與遇濕易燃物品金屬鈉、鉀等不能同車運輸,因為黃磷易自燃、撲救時可用水,而金屬鈉、鉀遇水反應,會著火燃燒,甚至爆炸,所以這兩類物品是絕對不能同車運輸的。
配裝貨物時,還應注意包裝和襯墊材料,包裝要牢固、緊密,特別是裝運有毒物品、腐蝕性物品的外包裝一定要符合要求,如溴素應選用強度高,耐酸陶瓷壇盛裝。溴素包裝襯墊材料要選用既能緩解沖撞、摩擦又具有吸附作用的無機難燃輕質材料,如可選用礦渣棉、岩棉、硅酸鋁棉等。在實際運輸中,有的單位選擇草墊、草套、木箱、瓦棱紙等作運輸溴素的襯墊材料。這些材料雖可有效地緩沖碰撞、摩擦,也是較好的吸附材料,但是萬一溴素泄漏,就極易與這些材料發生氧化反應,引起自燃,所以不宜使用。
4、做好運輸准備工作,安全駕駛。運輸危險化學品由於貨物自身的危害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發生事故,所以運輸前一定要做好准備工作。要配置明顯的符合標準的「危險品」標志。還要配戴防火罩、配備相應的滅火器材和防雨淋的器具。車輛的底板必須保持完好,周圍的欄板要牢固,如果裝運易燃易爆貨物,車廂的底板若是鐵質的,應鋪墊木板或橡膠板。
載運危險化學晶的車輛必須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態,所以行車前要仔細檢查車輛狀況。特別要檢查車輛的制動系統,看是否靈敏可靠,還應檢查連接固體設備和燈游標志。行駛過程中,司機要選擇平坦的道路,控制車速、車距,遇有情況,要提前減速,避免緊急制動。要遵守交通規則。路途不能隨意停車,裝載劇毒、易燃易爆物品的車輛不得在居民區、集市等人口稠密處停放,也不得在學校、機關、風景名勝區等地隨意停放。運輸途中駕駛員要精力充沛、思想集中,杜絕酒後開車,疲勞駕車和盲目開快車,保證安全行駛。
要注意天氣狀況,惡劣的天氣如雨、雪、霧天,大風沙天盡量避免出車。夏天運輸危險化學品要特別注意氣溫,溫度高於30℃,白天禁止運輸,應改為晚上運輸。夏季雷雨天氣也比較多,要防止貨物被雨淋,特別是運輸金屬鈉、鉀或碳化鈣、保險粉這樣一類危險化學品,遇水會發生反應,引起燃燒、爆炸事故,運輸更應注意防止雨淋。
❺ 黃磷自燃應如何撲救
黃磷燃燒時應立即用清水撲滅,防止濺散。磷燒傷皮膚時,應立即浸入清水中,先用2%碳酸氫鈉溶液浸泡,再用1-2%CUS04溶液沖洗燒傷處。
出現黃磷燃燒時用清水閥門、消防閥門,及時沖射,防止濺散,待火熄後,必須對燃進行清理、防止再燃。
殘留黃磷待水分揮發後又會自燃,所以現場應有專人密切觀察,同時撲救時應穿防護服,戴防毒面具。
❻ 黃磷自燃該怎麼辦
黃磷的火災危險特性主要表現在:黃磷屬於自燃物品。常溫下,黃磷接觸到空氣即可冒煙自燃,既使當時外界溫度達不到黃磷的著火點,但其接觸到空氣後即會產生磷化反應,釋放熱量,自行促進燃燒。此外,黃磷受到撞擊、摩擦或與氯酸鉀等氧化劑接觸後,也能立即燃燒,甚至爆炸。黃磷自燃後生成三氧化磷和五氧化二磷,故常在水中保存黃磷。
黃磷的侵入途徑:常見的磷化物有磷化氫和磷化鋅,它們的毒性最大;磷的氯化物和氧化物如三氯氧磷及五氧化二磷等均有刺激性。黃磷主要從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膚侵入人體,使人體血磷增加,並加速體內排鈣,引起骨骼脫鈣。同時,磷能抑制體內的氧化過程,使蛋白、脂肪代謝障礙,血糖降低,肝糖原減少,血中乳酸增加等。磷接觸皮膚還可致皮膚灼傷。
黃磷自燃的滅火方法是什麼?
撲滅自燃物品火災時要注意:此類物品滅火時,一般可用乾粉、砂土(乾燥時有爆炸危險的自燃物品除外)和二氧化碳滅火劑滅火。與水能發生反應的物品如三乙基鋁、鋁鐵溶劑等禁用水撲救;黃磷被水撲滅後只是暫時熄滅,殘留黃磷待水分揮發後又會自燃,所以現場應有專人密切觀察,同時撲救時應穿防護服,戴防毒面具。
❼ 化學易燃物品發生火災怎樣撲救,注意什麼問題
化學易燃物品發生火災,有的用水撲救、有的用二氧化碳撲救、有的用沙撲救等;應注意弄清楚易燃物特性、再找合適的滅火方式。
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火災特點與撲救
一、可燃氣體火災
(一)火災特點
(1)易造成大面積燃燒爆炸。可燃氣體的顯著特點是具有燃燒爆炸性,當氣體泄漏後,比空氣輕的氣體則有可能積聚於建築物上空;比空氣重的氣體則擴散於低處聚集。液化氣體泄漏後由於急劇氣化導致體積膨脹,很快形成大面積氣霧區,遇火源則發生強烈的爆炸,瞬間形成大面積燃燒。
(2)儲罐、氣瓶在火災時容易受熱發生爆炸。
(3)儲罐爆炸會引起相鄰儲罐發生連鎖爆炸,導致災情擴大,引發大面積火災。
(4)易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對易燃易爆氣體火災的研究表明,幾乎沒有任何一起可燃氣體火災不造成人員傷亡的。
(5)火災撲救難度大。易燃易爆氣體火災在爆燃時面積大,破壞性強,一瞬間即可覆蓋整個氣體擴散區,在形成穩定燃燒後則危險性相對減少。
(二)撲救方法
(1)可燃氣體發生火災,應首先撲滅泄漏處附近被引燃的可燃物火勢,控制災害范圍,為進一步撲救泄漏處燃燒做好准備。
(2)氣體泄漏著火後,不可輕易關閉閥門,更不能隨便關停輸送氣體的設備,以防止回火引起爆炸。應先關小閥門,控制閥門流量,降低氣體泄漏壓力後進行滅火,並事先做好堵漏准備,火焰熄滅後立即進行堵漏。
(3)氣體泄漏起火後,不能盲目撲滅泄漏處燃燒,以防堵漏失敗後大量可燃氣體繼續泄漏,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遇火源發生二次爆炸。
(4)如果確認泄漏口不大,能在短時間內快速予以封堵,則可用水、乾粉、鹵代烷、蒸氣、氮氣、二氧化碳等滅火,然後組織人員迅速實施堵漏,同時用霧狀水稀釋驅散泄漏氣體。
(5)如果泄漏口裂縫較大,確認難以堵漏或無法堵漏,則可用冷卻著火容器及周圍容器的辦法,以防止發生爆炸,任其穩定燃燒,直至自行燃盡熄滅。
(6)對於有爆炸危險的可燃氣體容器、氣瓶或設備的冷卻或滅火工作,要利用地形、地物、建築物等為掩體,將容器放置其中,以防爆炸傷人。如果有爆炸預兆,要果斷將人員撤離。
二、易燃液體火災
(一)火災特點
(1)先爆炸後燃燒。這是易燃液體儲罐火災時常見的特點。
(2)先燃燒後爆炸。有三種情況:一是在易燃液體泄漏遇明火發生燃燒,容器發生物理性爆炸;二是易燃液體儲罐已經發生燃燒,在燃燒中發生爆炸;三是易燃液體儲罐內蒸氣濃度超過爆炸極限,遇明火發生燃燒過程中,由於空氣的進入使濃度達到爆炸極限,從而使燃燒瞬間轉為爆炸。
(3)泄漏易燃液體遇明火發生燃燒,燃燒面積隨液體流散面積擴大而擴大。
(4)火焰溫度高,熱輻射強。
(5)液體形成穩定燃燒。
(6)易造成人員傷亡。一是易燃液體爆燃時造成人員傷亡;二是有些易燃液體毒性很強,使人中毒傷亡。
(二)撲救方法
(1)儲罐火災的撲救。 .
①及時冷卻罐體。當易燃液體儲罐發生火災時,首先啟動固定式水噴淋系統,對燃燒罐和臨近罐進行冷卻。在未滅火之前要持續不問斷地冷卻,防止罐體受破壞。
②集中力量滅火。針對不同的易燃液體,正確使用滅火劑,一般使用乾粉、泡沫等,集中力量進行滅火。滅火前准備足夠的滅火劑,撲滅後再持續噴射一段時間,防止復燃。
③優先撲滅液體溢流燃燒。因為溢流液體在防護池內燃燒,直接威脅罐體的安全和滅火行動;
(2)泄漏火災的撲救。
①及時堵漏。泄漏易燃液體燃燒,應及時採取關閥、倒罐、塞孔、捆紮等方法,目的在於減少或制止易燃液體泄漏。例如,某化工廠苯罐底部閥門損壞,苯液泄漏並燃燒,撲救中採用向苯罐注水以提高液面制止苯液泄漏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②控制擴散。泄漏易燃液體燃燒,隨著流淌面積的擴大,燃燒面積也隨之擴大。
③迅速滅火。易燃液體在流動中燃燒,撲救比較困難。可集中大量乾粉、泡沫等滅火,迅速撲滅初期火災是減少損失的關鍵。
④防止燃爆傷人。在及時撲滅了易燃液體燃燒後,液體迅速揮發的蒸氣很快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發生燃燒。因此,滅火後要採取泡沫覆蓋、導流回收等方法,減少液體揮發,同時要嚴格控制各種火源。
(3) 可溶性易燃液體火災的撲救
①滅火時採用抗溶性泡沫、乾粉、鹵代烷等滅火劑,使用普通蛋白泡沫,則應加大泡沫供給強度,不間斷噴射至燃燒停止。
②根據實際情況可用大量水稀釋燃燒液體,但此方法滅火後,易燃液體不能再使用,損失較大。
③泄漏出的可燃液體燃燒,可使用大量水稀釋,降低火災危險性。
④可溶性易燃液體因本身含氧、含碳量較少,燃燒時火焰為藍色,有時不易發現,因此在滅火時要避免流淌的燃燒液體傷人。
三、易燃固體火災
(一)火災特點
(1)燃點低、遇火即著,燃燒猛烈。
(2)易燃固體粉塵易燃爆。
(3)易燃固體燃燒產物毒性強,如硫磺、硝基化合物等。
(二)撲救方法
(1)及時撲滅初期火災。多數易燃固體可用水撲救,使用乾粉等滅火器後要防止復燃。
(2)採取疏散、隔離方法,控制火勢。疏散是把可搬運的易燃物質運出火場,存放在安全的地方。隔離是對難以搬運而又受火勢直接威脅的易燃易爆物,使用水幕、不燃物質等與燃燒隔離,降低危險。
(3)防止爆炸,迅速滅火。易燃固體多數怕猛烈沖擊、碰撞或摩擦。因此在滅火時,盡量避免強水流直沖易燃固體,在撲救金屬粉末火災時,更要避免沖擊,造成粉塵飛揚,發生粉塵爆炸。
四、自燃物品火災
(一)火災特點
(1)有些自燃物品的化學性質非常活潑,能在空氣中自燃,撲救中忌水,如三乙基鋁,在空氣中自燃,遇水發生爆炸。
(2)燃燒後熔融,擴大火勢,如黃磷、硝化纖維膠片等。
(3)積熱不散自燃,火勢兇猛,如硝化纖維類物品和含植物油物品等。
(二)撲救方法
(1)鋅、銻、硼、鋁等有機金屬化合物燃燒,不可用水撲救,使用乾粉、食鹽、干砂等。
(2)黃磷等自燃起火,可用大量的水撲救,但要避免直沖,防止熔磷沖濺傷人。滅火時應及時採取措施將磷浸沒於水中,否則火勢難以控制。
(3)硝化纖維類物品、含植物油物品(油紙)等自燃起火,可大量使用水撲救,並不斷翻動,防止復燃。
(4)疏散物質,防止火勢蔓延。撲救自燃物品火災時,首先要控制火勢,縮小燃燒范圍,對受火勢威脅和有可能導致火勢蔓延的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及時疏散隔離,把燃燒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五、遇濕易燃物品火災
(一)火災特點
(1)燃燒猛烈,火焰溫度高。特別是金屬鉀、鈉等燃燒,火焰溫度達1500℃以上,其輻射熱也很強。
(2)金屬粉末易發生爆炸。活潑金屬粉末燃燒時,撲救不當則造成粉末飛揚,使粉塵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當達到爆炸極限范圍時,遇火源則發生猛烈爆炸。
(3)燃燒產生的煙霧和氣體有毒,對人體危害較大。
(二)撲救方法
(1)正確選用滅火劑,嚴禁用水或二氧化碳撲救。可用於粉、食鹽、干砂等滅火劑。
(2)金屬粉末起火不可用有壓力滅火劑,防止吹散而造成粉塵飛揚,發生粉塵爆炸。
(3)疏散隔離、控制燃燒。對燃燒的遇濕易燃易爆物品,要組織人員及時疏散、隔離,有效控制燃燒范圍。對已經引燃的相鄰易燃物品火災,要首先撲救。
(4)通風排煙,防止中毒。
六、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火災
常見的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有:硝酸鹽類、氯的含氧酸及其鹽類、高錳酸鹽類、過氧化物等。
(一)火災特點
(1)燃燒猛烈,伴有爆炸。無機氧化物本身不能燃燒,但一旦被捲入燃燒,會因高溫作用而發生猛烈的燃燒或爆炸;有機過氧化物除具有極強的氧化性外,本身能燃燒,火焰溫度高,火勢猛烈,伴有爆炸。
(2)煙霧毒性很強。燃燒中的氧化劑和過氧化物產生的煙霧和分解的氣體毒性強,易造成人員傷亡。
(3)撲救難度大。由於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性質各異,特別是活潑金屬的過氧化物,遇水分解釋放出氧氣和熱量,因此不能用水、泡沫、二氧化碳等滅火劑。
(二)撲救方法
(1)採用浸沒滅火。由於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著火或被捲入火中時會放出氧,加劇火勢,因此無論是採取封閉、蒸氣、二氧化碳、惰性氣體等方式滅火都是無效的,只有使用大量的水或用水浸沒,才是最為有效的方法。
(2)疏散或投棄,控制火勢。
(3)正確選用滅火劑,及時撲滅火災。一般情況下,可用大量水來撲滅,少數活潑金屬氧化物可採用千粉等進行撲救。
(4)參加火災撲救人員要做好安全防護工作。
❽ 雅安一裝有28噸黃磷罐車側翻自燃,現場情況如何
罐車一般是用來裝載油類或是各種易燃物品等,在駕駛罐車的時候一定要非常小心,以免罐車發生側翻,從而導致車輛燃燒。近日在雅安的一條公路上有一輛裝有28噸黃磷的罐車發生了側翻,導致罐車自燃,現場濃煙滾滾,火光四濺,一度造成周邊地區發生環境污染。事情的具體情況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
一、事情的發生這件事情發生在8月14號下午,當時雅安有一輛裝有28噸的黃磷罐車突然發生側翻,造成現場出現大量的明火,同時導致周邊環境受到污染。要知道黃磷是一個比較容易燃燒的化學物質,燃燒的時候很容易產生一種大蒜的臭味,同時會產生大量的白煙,並會放出大量的熱量,所以是一個比較危險的化學反應。
看了這么多,你對這件事情有什麼想法呢?不妨在留言區進行留言評論哦。
❾ 黃磷的危險性如何處理
滅火方法:用霧狀水滅火。
注意事項: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耐酸鹼消防服、佩戴空氣呼吸器滅火。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
泄漏應急措施
應急處理:消除所有點火源。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口罩,穿防靜電、防腐、防毒服。禁止接觸或跨越泄漏物。穿上適當的防護服前嚴禁接觸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
小量泄漏:用水、沙或泥土覆蓋,收入金屬容器並保存於水中。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潮濕的沙土覆蓋。防止泄漏物進入水體、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閉性空間。
儲存方法
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操作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膠布防毒衣,戴橡膠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
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避免與氧化劑、酸類、鹵素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應保存在水中,且必須浸沒在水下,隔絕空氣。儲存於陰涼、通風良好的專用庫房內,實行「雙人收發、雙人保管」制度。庫溫應保持在1℃以上。
遠離火種、熱源。應與氧化劑、酸類、鹵素、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採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取用方法
由於白磷的燃點低,所以大部分白磷都儲存在水中,在空氣中很短時間就會冒煙繼而燃燒。人的手溫更容易使它燃燒,所以取用白磷時必須用鑷子去取,絕對不能用手指去接觸,否則手就會被灼燒,造成疼痛難愈的灼傷。
如果遇到大塊白磷需要切割成小塊時,必須把它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用小刀在水面下切割,或用熱水熔化後用玻璃棒不斷攪拌製得小塊。不能暴露在空氣中進行,否則切割時摩擦產生的熱量也容易使白磷燃燒。
❿ 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 黃磷的危險特性是什麼
有一份黃磷的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看看是否有用
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
第一部分 化學品及企業標識
化學品中文名:白磷;黃磷
化學品英文名:phosphorus white;phosphorus yellow
企業名稱:
生產企業地址:
郵 編: 傳 真:
企業應急電話:
電子郵件地址:
技術說明書編碼:
第二部分 成分/組成信息
√ 純品 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 濃度 CAS No.
白磷 7723-14-0
第三部分 危險性概述
危險性類別:第4.2類 自燃物品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急性吸入中毒表現有呼吸道刺激症狀、頭痛、頭暈、全身無力、嘔吐、心動過緩、上腹疼痛、黃疸、肝腫大。重症出現急性肝壞死、中毒性肺水腫等。口服中毒出現口腔糜爛、急性胃腸炎,甚至發生食道、胃穿孔。數天後出現肝、腎損害。重者發生肝、腎功能衰竭等。本品可致皮膚灼傷,磷經灼傷皮膚吸收引起中毒,重者發生中毒性肝病、腎損害、急性溶血等,以致死亡。
慢性中毒:神經衰弱綜合征、消化功能紊亂、中毒性肝病。引起骨骼損害,尤以下頜骨顯著,後期出現下頜骨壞死及齒槽萎縮。
環境危害:對大氣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險:接觸空氣易自燃。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立即塗抹2%~3%硝酸銀滅磷火。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10~15分鍾。如有不適感,就醫。
吸 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進行心肺復甦術。就醫。
食 入:立即用2%硫酸銅洗胃,或用1:5000高錳酸鉀洗胃。洗胃及導瀉應謹慎,防止胃腸穿孔或出血。就醫。注意:用硫酸銅沖洗時需防止過量銅吸收而致銅中毒。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白磷接觸空氣能自燃並引起燃燒和爆炸。在潮濕空氣中的自燃點低於在乾燥空氣中的自燃點。與氯酸鹽等氧化劑混合發生爆炸。其碎片和碎屑接觸皮膚乾燥後即著火,可引起嚴重的皮膚灼傷。
有害燃燒產物:氧化磷。
滅火方法:用霧狀水滅火。
滅火注意事項及措施: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耐酸鹼消防服、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給式呼吸器滅火。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對著火的黃磷應該用低壓水或霧狀水撲救。高壓水流沖擊能使黃磷飛濺,導致災害擴大。已熔融黃磷流淌時,應該用泥土、沙袋等築堤阻截並用霧狀水冷卻。對磷塊和冷卻後凝固的黃磷應該用鉗子夾到儲水容器中。
第六部分 泄漏應急處理
應急行動:消除所有點火源。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口罩,穿防靜電、防腐、防毒服。禁止接觸或跨越泄漏物。穿上適當的防護服前嚴禁接觸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小量泄漏:用水、沙或泥土覆蓋,收入金屬容器並保存於水中。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潮濕的沙土覆蓋。防止泄漏物進入水體、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閉性空間。
第七部分 操作處置與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操作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膠布防毒衣,戴橡膠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避免與氧化劑、酸類、鹵素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應保存在水中,且必須浸沒在水下,隔絕空氣。儲存於陰涼、通風良好的專用庫房內,實行「雙人收發、雙人保管」制度。庫溫應保持在1℃以上。遠離火種、熱源。應與氧化劑、酸類、鹵素、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採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 接觸控制/個體防護
MAC(mg/m3): - PC-TWA(mg/m3): 0.05
PC-STEL(mg/m3): 0.1 TLV-C(mg/m3): -
TLV-TWA(mg/m3): 0.02ppm TLV-STEL(mg/m3):
監測方法:吸收液採集--氣相色譜法。
工程式控制制:嚴加密閉,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毒物時,應該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眼睛防護: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
身體防護:穿密閉型防毒服。
手 防 護:戴橡膠手套。
其他防護: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完畢,徹底清洗。實行就業前和定期的體檢。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外觀與性狀:無色至黃色蠟狀固體,有蒜臭味,在暗處發淡綠色磷光。
pH值: 無意義 熔點(℃): 44.1
沸點(℃): 280.5 相對密度(水=1): 1.88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 4.42 飽和蒸氣壓(kPa): 0.13(76.6℃)
燃燒熱(kJ/mol): 3093.2 臨界溫度(℃): 721
臨界壓力(MPa): 無資料 辛醇/水分配系數: 無資料
閃點(℃): 無意義 引燃溫度(℃): 30
爆炸下限[%(V/V)]: 無意義 爆炸上限[%(V/V)]: 無意義
分子式:P4
溶解性:不溶於水,微溶於苯、氯仿,易溶於二硫化碳。
主要用途:用作特種火柴原料,以及用於磷酸、磷酸鹽及農葯、信號彈等的製造。
第十部分 穩定性和反應性
穩定性:穩定
禁配物:強氧化劑、酸類、鹵素、硫、氯酸鹽等。
避免接觸的條件:空氣。
聚合危害:不聚合
分解產物:無資料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學資料
急性毒性:
LD50:
大鼠經口LD50(mg/kg): 3.03 小鼠經口LD50(mg/kg): 4820 ug/kg
LC50:無資料
刺激性:無資料
其 他:大鼠經口最低中毒劑量(TDL0):11μg/kg(孕1~22天),對雄性生育指數有影響,植入後死亡率升高和每窩胎數改變。
第十二部分 生態學資料
生態毒性:LC50(魚類):≤0.1mg/L.96h
生物降解性:LC50(魚類):≤6ug/L.96h
非生物降解性:無資料
其他有害作用:該物質對環境有危害,對魚類應給予特別注意。
第十三部分 廢棄處置
廢棄物性質:危險廢物
廢棄處置方法:用控制焚燒法處置。
廢棄注意事項:處置前應參閱國家和地方有關法規。
第十四部分 運輸信息
危險貨物編號:42001
UN編號:1381
包裝類別:Ⅰ類包裝
包裝標志:自燃物品;劇毒品
包裝方法:小開口鋼桶(黃磷頂面須用厚度為15厘米以上的水層覆蓋);裝入盛水的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屬容器(用塑料瓶時必須再裝入金屬容器內)。物品必須完全浸沒在水中,嚴封後再裝入堅固木箱。
運輸注意事項:鐵路運輸時若使用小開口鋼桶包裝,須經鐵路局批准。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裝運本品的車輛排氣管須有阻火裝置。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嚴禁與氧化劑、酸類、鹵素、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車輛運輸完畢應進行徹底清掃。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
第十五部分 法規信息
法規信息:下列法律法規和標准,對化學品的安全使用、儲存、運輸、裝卸、分類和標志等方面均作了相應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界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界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02年1月9日國務院第52次常務會議通過);
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2004年1月7日國務院第34次常務會議通過);
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GB 13690-92);
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GBZ 2-2002);
危險化學品名錄;
劇毒化學品目錄;
高毒物品目錄。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填表時間:
填表部門:
數據審核單位:
修改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