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瀘定橋是位於哪條河流上的一座鐵索橋}
瀘定橋位於長江的支流大渡河上的一座鐵索橋。
2. 瀘定橋在哪一個省位
瀘定橋(Luding Chain Bridge),又名大渡橋,是中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瀘橋鎮境內的一座跨大渡河鐵索橋,為瀘定橋風景區的主要景觀文物。
3. 瀘定橋位於哪條河流上的一所鐵索橋
瀘定橋位於中國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相傳康熙帝統一中國後,為了加強川藏地區的文化經濟交流而御批修建此橋,並在橋頭立御牌。瀘定橋兩岸的橋頭古堡為漢族木結構古建築,為中國獨有。
4. 瀘定橋在哪裡
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瀘定橋位於中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瀘橋鎮河西街與成武路之間的大渡河上,北距上游雅康高速公路(國家高速G4218)興康特大橋5千米,距離高速公路出入口8千米,南距下游城南大橋800米,橋西接海子山,橋
5. 瀘定橋,即什麼,位於哪裡,因什麼而聞名於天下。
「瀘定橋」有人又稱「鐵索橋」。
瀘定橋位於中國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途中「飛奪瀘定橋」,使之成為中國共產黨重要的歷史紀念地。1961年,瀘定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瀘定橋全長103.67米,寬3米,由橋身、橋台、橋亭三部分組成:橋身由13根碗口粗的鐵鏈組成,左右兩邊各2根,是橋欄,底下並排9根,鋪上木板,就是橋面。每根鐵鏈由862至997個由熟鐵手工打造的鐵環相扣,總重量達21噸。底鏈上鋪滿木板,扶手與底鏈之間用小鐵鏈相連接,這樣就13根鏈為一個整體,這樣就13根鏈為一個整體
瀘定橋以其獨特的風景,以及特殊的歷史價值而得到人們的重視。
6. 瀘定橋在哪裡
瀘定橋位於四川省瀘定縣瀘橋鎮河西街與成武路之間的大渡河之上, 北邊距離上游雅康高速公路興康特大橋5公里,南面距離下游城南大橋800米;橋西面連接海子山,橋東連接二郎山。
瀘定橋被稱為是一座天險,以瀘定橋為題材的影視作品,在觀眾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在屏幕中人們看到了瀘定橋的驚險,究竟瀘定橋在什麼地方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吧。
01
瀘定橋全長103.67米,寬3米;全橋共有13根鐵鏈,兩邊橋欄各有2根鐵鏈,橋面有9根鐵鏈;每根鐵鏈由862至997個鐵環相扣構成,總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 [1] 兩端橋台高20米, [2] 橋頭東端高14.5米、西端高5.2米;全橋鐵件總重40餘噸,其中鐵鏈重量21噸,平均每根鐵鏈重1.6噸;1根橫向卧龍樁和7根縱向地龍樁累計用鐵量20餘噸; [12] 每片木板塊長3米、寬0.1米,橫橋中間主走道板寬0.75米,橋兩側扶手處輔走道板寬0.2米。
02
瀘定橋是一座懸掛式鐵索橋,全橋由橋身、橋台和橋亭三大部分組成。橋身由多根碗口粗的平行鐵鏈構成,橋欄直接由鐵鏈架設,底下並排鐵鏈鋪上木板形成橋面,扶手與底鏈之間用小鐵鏈相連接,各鐵鏈環環相扣。
03
橋台位於橋身兩端處,橋台內固定鐵樁,鐵鏈固定在兩岸橋台落井鐵樁里;橋頭兩岸橋頭古堡為漢族木結構古建築,風貌獨特; 錨固鐵鏈落井之上建有橋亭,飛檐翹角、古樸大方;橋西端觀音閣下存有康熙立的匾額。
04
瀘定橋橫橋板間隔相鋪,猶如窗欞,這種結構既能減輕橋重,又能減少風的阻力;扶手鏈與底鏈每隔5米相連的設計使橋身形成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
05
古代造橋大多數情況都因地制宜,但大渡河地處偏遠山區,河寬數百米,終年水流湍急、深不可測,瀘定橋工程在當時科技水平下幾乎無法完成,需解決鐵索供應、鐵索過河以及鐵索固定難題。
當時,瀘定縣一帶不生產鐵,鐵匠稀缺,於是橋梁建設者遠赴鐵礦藏量大的滎經縣鑄造鐵索。鐵索出產後需銜接兩岸,工人們曾嘗試用羊皮筏子或船隻運輸鐵索,但無法實現;最終,人們利用「索渡原理」,先將粗竹索系於河兩岸,每根竹索上穿上10多個短竹筒後,再將鐵鏈系在竹筒上,最後從對岸拉動己拴好在竹筒上的繩索完成鐵索輸送。
鐵索跨河後,人們在兩岸利用大塊條石修建堅固的橋頭,然後在兩端橋頭內挖深井,並且在井底用生鐵澆鑄橫向卧龍樁和縱向地龍樁;最後所有鐵鏈與地龍樁相連,底面鐵鏈上鋪設木板形成橋面,各鐵鏈相互環扣成橋。
7. 瀘定橋是位於哪條河流上的一座鐵索
瀘定橋位於今中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瀘橋鎮河西街與成武路之間的大渡河上,北距上游雅康高速公路(國家高速G4218)興康特大橋5千米,距離高速公路出入口8千米,南距下游城南大橋800米,橋西接海子山,橋東接二郎山。
大渡河,古稱北江、戢水、涐水、沫水、大渡水、濛水、瀘水、瀘河、陽、陽山江、 羊山江、中鎮河、魚通河、金川、銅河。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中西部,歷史上被作為中國長江支流岷江的最大支流。但從河源學上應為岷江正源。
大渡河發源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阿尼瑪卿山脈的果洛山南麓,上源足木足河(其上源為麻爾柯河、阿柯河,在久治縣)經阿壩縣於馬爾康縣境接納梭磨河、綽斯甲河(杜柯河、多柯河)後稱大金川,向南流經金川縣、丹巴縣,於丹巴縣城東接納小金川後始稱大渡河,再經瀘定縣、石棉縣轉向東流,經漢源縣、峨邊縣,於樂山市城南注入岷江,全長1062公里(一說1050公里),流域面積7. 77萬平方公里,大渡河支流較多,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28條,10000平方公里的2條,河網密度0. 39。
8. 瀘定橋是位於哪條河流上
01 大渡河
瀘定橋位於今中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瀘橋鎮河西街與成武路之間的大渡河上,北距上游雅康高速公路興康特大橋5千米,距離高速公路出入口8千米,南距下游城南大橋800米;橋西接海子山,橋東接二郎山。
瀘定橋,又名大渡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今中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瀘橋鎮河西街與成武路之間的大渡河上, 北距上游雅康高速公路興康特大橋5千米,距離高速公路出入口8千米,南距下游城南大橋800米;橋西接海子山,橋東接二郎山。該橋始建於清康熙44年,建成於45年(1706年),康熙御筆題寫"瀘定橋",並立御碑於橋頭。橋長103.67米,寬3米,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台落井裡,兩邊橋欄各有2根鐵鏈,橋面有9根鐵鏈;每根鐵鏈由862至997個鐵環相扣構成,總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兩端橋台高20米,橋頭東端高14.5米、西端高5.2米;全橋鐵件總重40餘噸,其中鐵鏈重量21噸,平均每根鐵鏈重1.6噸;1根橫向卧龍樁和7根縱向地龍樁累計用鐵量20餘噸;每片木板塊長3米、寬0.1米,橫橋中間主走道板寬0.75米,橋兩側扶手處輔走道板寬0.2米。
兩岸橋墩為木結構古建築,風貌獨特,為中國國內獨有。自清以來,此橋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軍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經這里強渡大渡河後飛奪瀘定橋而使該橋聞名中外。2018年7月,四川省發布2018年第十七期花卉觀賞星級指數,瀘定橋景區花卉觀賞指數為3級。
瀘定橋全橋由橋身、橋台和橋亭三大部分組成。橋身由多根碗口粗的平行鐵鏈構成,橋欄直接由鐵鏈架設,底下並排鐵鏈鋪上木板形成橋面,扶手與底鏈之間用小鐵鏈相連接,各鐵鏈環環相扣;橋台位於橋身兩端處,橋台內固定鐵樁,鐵鏈固定在兩岸橋台落井鐵樁里;橋頭兩岸橋頭古堡為漢族木結構古建築,風貌獨特; 錨固鐵鏈落井之上建有橋亭,飛檐翹角、古樸大方;橋西端觀音閣下存有康熙立的匾額。瀘定橋橫橋板間隔相鋪,猶如窗欞,這種結構既能減輕橋重,又能減少風的阻力;扶手鏈與底鏈每隔5米相連的設計使橋身形成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