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枕突是什麼樣子的啊
不是「枕突」,是「枕禿」,就是寶寶枕枕頭的部位(後腦勺)禿發。
缺鈣早期,患兒在餵奶及睡眠時頭部多汗,多汗引起局部刺激,因而小兒喜歡搖頭。搖頭時,枕部受到摩擦,日久而致脫發。此外,患兒煩躁不安,睡眠時易驚醒。
早產兒應提早在出生後2個星期開始補鈣,足月兒則在滿月後開始補鈣,建議一直補到2、3歲。
預防佝僂病的關鍵是補充足量的維生素D,最好的辦法就是曬太陽,可以說,小兒佝僂病不僅僅是缺鈣,還有缺「曬」。皮膚里的7-脫氫膽固醇經紫外線照射可轉變為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使骨骼堅硬。具體情況應視季節而定,嬰兒皮膚嬌嫩,應注意保護。夏季可選擇在樹陰下或打把傘,或在太陽剛出來、日落前進行;春秋季節可常帶孩子到戶外玩耍。冬季在風和日麗時可多帶孩子戶外活動、曬曬太陽,以中午前後為佳。此外,還可適當補充維生素D,通常為400國際單位/天。早產兒應提早在出生後2個星期開始補充,足月兒則在滿月後開始。生後3個月內可用到每天800國際單位,以後減至每天400國際單位。同時適量添加鈣粉。2、3歲以後,小兒生長速度減慢,戶外活動增多,一般無需再服用維生素D。
另外,嬰兒胃腸道系統的不完善,也會影響吸收。建議補鈣的同時補充一些腸道有益菌,如媽咪愛、合生元等(放心,有益菌不是葯,是多多益善的),胃腸道系統的不完善也是誘發小兒濕疹的根源,所以說小兒的大多數病,改善胃腸道是關鍵。
鈣吃的最普遍的是「金箍棒L-乳酸鈣沖劑」和「愛兒鈣沖劑」。 魚肝油吃「貝特令」或「伊可辛」都可以。我推薦「伊可辛」,有一種花生油的香味,寶寶比較愛吃,而「貝特令」則比較腥。魚肝油每天最多一粒,多吃會中毒。
另外還有一種選擇,「健勝海洋鈣」分0~1歲與1歲以上的,要注意的是此種鈣粉里已經含有了魚肝油的成分,故不必再另外添加魚肝油了,魚肝油不可以多吃,要中毒的。它非常易溶於水,極易被吸收,二來也省去了魚肝油的費用,比較經濟。
補充VD的誤區——不要濫服魚肝油!
有的媽媽覺得魚肝油是維生素D,多吃幾滴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殊不知維生素A或D過量會造成中毒。
孩子維生素A、D急性中毒,可引起顱內壓增高,頭痛、惡心、嘔吐、煩躁、精神不振、前囟隆起,常被誤認為是患了腦膜炎。慢性中毒表現為食慾不好、發燒、腹瀉、口角糜爛、頭發脫落、皮膚瘙癢、貧血、多尿等。
如發現以上症狀,要停服魚肝油,少曬太陽,立即到醫院急診。
這位家長,如果你確認寶寶每天都能曬足夠的太陽,主要是屁股、小手小腳,同時又擔心多補了魚肝油會中毒的話,可以隔天吃一粒魚肝油。
注意,鈣劑不宜與奶混合吃。因為鈣粉與奶混合後,奶會結成小塊,影響吸收。鈣與魚肝油宜在喂完奶,半小時以後吃。
❷ 枕禿一定是缺鈣嗎
Q娃娃專家:幾乎每個嬰兒從生後2個月開始都會出現腦後、頸上部位頭發稀少的現象。只是每個嬰兒枕部頭發稀少程度不同。嚴重者枕部幾乎見不到頭發,醫學上稱為枕禿。形成枕禿的原因可以這樣解釋: 1.寶寶入睡時常常出汗,有時甚至大汗淋漓,這樣枕頭就會被汗液浸濕。孩子也會感到不適,出現身體動作增多,包括左右搖晃頭部。這樣嬰兒頭枕部經常與枕頭或床面摩擦,頭發就會變少。 2.寶寶2個月後開始對外界的聲音、圖像表現出興趣。特別是媽媽,不僅聲音可以吸引孩子,而且外表也會引起孩子的注意。此階段,由於孩子只能平躺,要想追逐媽媽,只能通過轉頭才可達到。這樣經常左右轉頭,枕部的頭發受到反復摩擦,就可出現局部脫發。 3.孩子所枕的枕頭或平躺的床面較硬,都可對枕部頭發產生壓迫,其結果也可造成局部頭發變少。 趴著睡覺的嬰兒出現枕禿的機會比較少。這樣一來,枕禿幾乎成了判別嬰兒睡眠姿勢的標准了。 枕禿雖然令家長擔憂,但解決起來卻並不難:耐心等待嬰兒逐漸強壯起來,一般6個月後,孩子可以自主翻身、抬頭,甚至會坐後,頭枕部與床面或枕頭摩擦的機會就會減少,頭發就會重新長出。 不要給孩子穿戴和覆蓋過多,減少孩子平日出汗,特別是睡覺時出汗。這是減輕枕禿的好方法。 不要輕易將枕禿與缺鈣掛鉤 當然,枕禿與缺鈣並非沒有關系。平日我們擔心孩子缺鈣,其實就是擔心孩子患上佝僂病。很多人都認為缺鈣可以引起嬰兒患上佝僂病,然而佝僂病的真正原因是嬰兒體內缺少維生素D。嬰兒體內缺少維生素D會影響嬰兒對鈣的吸收以及鈣在骨骼中的沉積,從而影響骨骼發育。 佝僂病確實較為嚴重,所幸的是現在發生率正在迅速降低。原因是母親懷孕前、懷孕期間以及產後哺乳期間的營養狀況已大大改善,嬰兒生後接受母乳的質量也在大大提高。即使母乳不足,目前也有利於嬰兒生長的均衡營養的嬰兒配方奶粉、營養米粉等等嬰兒食品。充足的營養保證,加上合理的喂養(純母乳喂養期間應該給嬰兒提供維生素D的補充),可擺脫佝僂病等營養性疾病對嬰兒的困擾,保證嬰兒的健康成長。 在嬰兒營養得到保證的前提下,排除嬰兒存在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同時,遇到枕禿等問題,要從良性角度出發。遇到難於解決的問題,可以積極向醫生請教,千萬不要忙於給孩子添加任何額外營養素或葯物,避免出現不良後果。如果家長真是擔心孩子有缺鈣問題,可以到醫院進行靜脈血的相關檢查。但要注意的是,頭發和末梢血的檢查也非常容易出現檢測誤差,造成假象。